哥大中国人物史丨胡应洲:听诊器传来心脏的搏动,那是人类最美的乐章
栏目
导语
「哥大中国人物史」是《哥伦比亚的光》系列的子栏目,意在展现多元角度下,那些于近代赴哥大留学的中国学生如何逐步成长为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巨擘,并引领社会进步与革新。我们希望,这一系列能够传递先辈之光,激发相关讨论,建立起当代学子与先辈精神交流的桥梁。
我们欢迎与本栏目主题相符的任何形式的原创文章投稿,投稿及作者信息请发邮件至
quan.qiye@columbia.edu。
1992年,在胡应洲博士的努力下,近代中国医学史中曾发挥重要作用的北京协和医学院(PUMC)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重新恢复了合作,中断许久的中美医学院校交流也在胡应洲夫妇的努力下再度展开。
旨在培养中国医学人才而设立的胡应洲奖学金为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长久以来,胡应洲资助了大量优秀医务工作者赴美深造,这当中就包括有前卫生部长陈竺博士。
除此之外,胡应洲夫妇向哥伦比亚大学捐赠设立的胡氏家族中国健康研究中心(Wu Family China Center for Health Initiatives)也于2016年3月31日正式成立,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健康领域的交流迈出了新的一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54yvg45o&width=500&height=375&auto=0
胡应洲博士纪念视频
1949年7月13日,18岁的胡应洲(Clyde Y.C. Wu.)在香港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President Cleveland)轮船,只身前往陌生的北美大陆。
胡应洲(1931-2015),籍贯广东花县,出生于香港,著名医学专家
哥伦比亚大学校史上任期最久的校董
1956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医学博士
此后许多年,每当听到儿子的名字,胡应洲母亲的眼中都会不禁噙满泪水。在那个通讯并不发达,大洋横亘铁幕的岁月里,半生目不识丁的胡母学会了写信。
据胡应洲晚年回忆,每个月他都能收到两封来自母亲的家书。落款日期不断提醒着胡应洲:与此前的离别不同,此时每一封来自故乡的思念都需要经历两周的时间完成传递。
如果没有选择从医,胡应洲或许会继承父兄的衣钵,成为香港实业界的另一名佼佼者。胡应洲的父亲胡忠,长兄胡文瀚,相继活跃于二十世纪中叶的香港商界,在交通、制造与地产等重要领域颇有作为,雄厚的家庭背景使人对于胡应洲的从医抉择感到好奇:毕竟作为家中排行第五的幼子,胡应洲本可以选择一条更为轻松的人生道路。
然而胡应洲选择了从医,他将自己的一生,以及遗产的大半,奉献给了人类的医学事业,成为了胡氏家族的另一个传奇。
胡应洲之父,香港“的士大王”胡忠(1902-1991)塑像。现安放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的胡忠大厦
1941年12月25日,香港的日据时期开始,胡家在二十世纪的传奇故事也即由此展开。
当年12月8日,日军进攻香港,胡忠拥有的二十部出租车被港英政府悉数征调,自此半生经营化为泡影。
次年1月,胡文瀚从香港偷运机器来到韶关,战乱频仍的岁月里,他在深夜加工零件以为家庭赚取微薄的生活补贴。
两年之后,日军攻取粤汉铁路,韶关亦随后于1945年初沦陷,胡文瀚的加工生意宣告终结,胡家的生计再度面临挑战。这一次,胡家分作三批先后流亡至位于花都阳升的农村老家,所幸此后不久,战争结束。
童年的离散记忆使胡应洲印象深刻,从1942年6月随家人逃离香港算起,胡应洲在大陆的四年当中先后更换了8所中学。“抗战时期,我们过得很辛苦,”胡应洲晚年平淡地回忆说,也正是从那时开始,胡应洲树立了学习科学的志向,这一志向此后转化为了动力,支撑着胡应洲在美国漫长的学习岁月。
1941年12月25日,时任香港总督杨慕琦(1886-1974)向日本驻广州第23军司令官酒井隆(1887-1946)投降,香港就此沦陷。
抗战结束后,胡忠陆续恢复起曾经的计程车生意,并最终在60年代成为了香港富甲一方的“的士大王”。胡文瀚也在协助父亲复业后逐渐开启了自己的事业,在涉足地产、制造等领域后,在70年代荣膺香港工业总会名誉会长之职。
而胡应洲则负箧远行,只身一人前往北美大陆,开启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
在美国开学的第一天,胡应洲小心翼翼地系好领带,打理好从香港带来的西裤外套,尽量穿着体面,但却还是招来了美国同学异样的目光:胡应洲的着装让身穿T恤和牛仔裤的本地生实在感到奇怪。富足人家的香港之子,在此成为了一名孤独的亚裔。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天。”
晚年的胡应洲微笑说,他把窘迫视作一段有趣的经历。
年轻的胡应洲
在美国一所专科大学度过一年之后,胡应洲随后转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并在3年内完成了4年的学士学业。初到美国的胡应洲英语并不好,面对与美国同学的高强度竞争,胡应洲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胡应洲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颇为敏感的政治氛围中,作为当时美国院校中罕见的亚裔,胡应洲十分珍惜自己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经过刻苦努力,胡应洲于1952年获得了霍普金斯大学的学士学位,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申请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博士。
胡应洲随后在1956年获得了哥大医学院的医学博士学位,在同年级的120名同学中,亚裔学生仅占2名,除胡应洲以外的另一名亚裔生来自越南。
在颇享盛名的哥大医学院,胡应洲在心理治疗与内科之中选择了后者,并将心脏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胡应洲将焦点集中于研究导致心脏衰竭的物理化学原理,并将观念的更新视作内科研究的关键。哥大毕业之后,胡应洲在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教学医院实习两年,并在波士顿市立医院(Boston City Hospital)度过了两年内科驻院医师的岁月。胡应洲的工作经历使他在科学研究之余加深了对于临床的理解,这为他日后向中国在职医疗研究人员提供奖学金积累了经验。
“好的医生应对病人有怜悯之心,应致力于减轻病人的痛苦。”在哥大的4年,胡应洲在优秀的医学教育之外,亦培养了广阔的人文情怀。
胡应洲晚年在哥大校友录中回忆说:“当我第一次拿起听诊器的时候,心脏搏动的声音就像是跃入我双耳的乐章!”在繁细的科学研究之中,胡应洲总能体悟自然世界精妙的美,而胡应洲与夫人胡曾庆衡(Helen Wu)的结缘也正是源于美丽的艺术。
“我在一家香港的报纸上看到了钢琴演奏会的预告,我的人生就此改变。”
回忆起与钢琴家夫人的邂逅,晚年胡应洲的脸上仍然洋溢着幸福,在胡应洲美满的家庭与生活中,医学与音乐完成了融合。
胡应洲与夫人胡曾庆衡(Helen Wu)
在为哥伦比亚大学捐献两座研究中心之后,胡应洲夫妇还在居住地底特律捐助了交响乐团以促进当地的音乐教育。对于艺术的热爱贯彻了胡应洲夫妇的生命,2016年5月,应胡应洲夫妇遗愿,胡氏后人将夫妇总计290万美元的全部遗产悉数捐献给了底特律交响乐团(Detroit Symphony Orchestra),夫妇对于艺术的真挚情感令人动容。
胡应洲与夫人在剧院
除去对于艺术的热爱以外,晚年的胡应洲夫妇还致力于促进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中美医学交流。在童年离乱的岁月里,胡应洲随家人辗转各地,国家落后的医疗水平与卫生状况曾在胡应洲幼小的心中留下了烙印。
1992年,在胡应洲博士的努力下,近代中国医学史中曾发挥重要作用的北京协和医学院(PUMC)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重新恢复了合作,中断许久的中美医学院校交流在胡应洲夫妇的努力下再度展开。旨在培养中国医学人才而设立的胡应洲奖学金为中国的医学事业的进步贡献良多,长久以来,胡应洲资助了国内大量优秀医务工作者赴美深造。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1921年创立,鼎盛时期曾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负盛名与最有影响力的医科学校
关于对医学人才的判断与遴选,胡应洲曾经谈到:“挑选医学生,最重要的是人格,看是否有为人服务的精神和热忱。”
“我(在挑选人才时)通常不问学术问题,而是通过各种机会来了解候选人的生活态度。”胡应洲晚年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道。
胡应洲曾用自己犯过的医学失误作为面试问题的开头,用以考验候选人面临事故时的处事态度,那些声称自己从未犯过任何错 49 31098 49 15287 0 0 3348 0 0:00:09 0:00:04 0:00:05 3348误的候选人最终无一入选。
此外,胡应洲还有意挑选在国内已有一定事业基础的学者进行资助,以期他们学成之后能够回到祖国,为改善中国的医疗状况做出努力。
与胡应洲结识于1993年的陈竺便是这些优秀青年学者当中的一个,陈竺后于2007年当选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并于同年担任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的重任。
血液学家、分子生物学家陈竺,现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以及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
在资助中国优秀青年学者赴美深造的同时,胡应洲夫妇向哥伦比亚大学捐赠设立的胡氏家族中国健康研究中心(Wu Family China Center for Health Initiatives)也于2016年3月31日正式成立,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健康领域的交流迈出新的一步。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李·C·布林格(Lee C. Bollinger)在纪念胡应洲的采访中曾感慨说,“胡应洲先生与夫人胡曾庆衡女士是哥伦比亚大学最好的同事与伙伴,每当大学需要他们,他们总是乐于为大学提供支持。”
布林格校长谈到,“我再也想不出,有另外哪些人能像胡应洲夫妇一样,在这么长的时期之内,对医疗机构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
或许是出于父亲的影响,胡应洲的两个儿子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兴趣,胡应洲夫妇的长子胡文旭(Roger Wu)与次子胡文禧(David Wu)后来分别成为了儿童心理治疗与胸科领域的医学专家,成为了胡家从事医疗事业的新的一代。
2015年10月7日,胡应洲在美国去世。
至今,他的遗产仍然为中美两国的医学交流发挥着促进作用,胡氏夫妇为底特律交响乐团留下的财富仍在温暖着无数热爱音乐与艺术的孩子们。
图片来源:哥大医学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1. Paid Notice: Deaths WU, CLYDE. In New York Times. (October 10th2015). Visit time: 2017.9.9
https://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
res=980DE4DA123AF933A25753C1A9639D8B63 Visit time: 2017.9.9
2. Welch, Sherri: Clyde and Helen Wu leave $2.9 million estate gift for DSO. In CRAIN’S DETROIT BUSINESS. (May 27th 2016).
http://www.crainsdetroit.com/article/20160527/NEWS/160529847/clyde-and-helen-wu-leave-2-9-million-estate-gift-for-dso Visit time: 2017.9.9
3. Wortsman, Peter: Clyde. In memoriam:Y.C. Wu’56, 1931-2015. In Columbia Medicine. Columbia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ians & Surgeons.
http://www.columbiamedicinemagazine.org/in-memoriam/spring-2016/clyde-yc-wu%E2%80%9956-1931-2015 Visit time: 2017.9.9
4. 哥伦比亚大学胡氏健康研究中心揭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纽约总领事馆
http://newyork.china-consulate.org/chn/lgxw/t1352755.htm 访问时间:2017.9.9
5. 贺莉丹:香港“的士大王”之子胡应洲:我没有优越感,《新闻周刊》,2008年6月25日
6. 李蔚:胡应洲:中国不需要效仿美国的医疗制度,《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5月5日
作者:钟成,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在读,六月起加入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北京。这是他的第一篇原创文章,欢迎各位留言批评、讨论。
责编: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