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的"湖州模式": 拟筹建全国首家绿色专营银行

2017-08-03 绿金会

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的"湖州模式": 拟筹建全国首家绿色专营银行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陈洁


    作为全国八个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湖州正式启动了试验区建设工作。


    在7月31日召开的湖州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动员大会上,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要求,湖州要在试验区建设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稳妥推进,努力构建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有效支撑湖州绿色发展的绿色金融体系,尽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金融发展经验,争取在全国率先出成果、见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湖州市委、市政府已于7月28日印发了《湖州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湖州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2017年推进计划》,提出了湖州市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但目前这两份文件尚未正式对外公开。


    湖州市副市长李上葵对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目前湖州已经拟定了《湖州市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若干政策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绿色金融产业配套政策,该文件有望在8月份正式定稿。

五大规划目标

    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湖州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


    在2017年6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印发了广东广州市、浙江湖州市和衢州市、江西赣江新区、贵州贵安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昌吉州和克拉玛依市这5省(区)8个城市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


    湖州市委书记陈伟俊表示,湖州市成功获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是继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之后,湖州又成功获得的一个国家级重大战略。


    李上葵介绍,湖州市在2014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成为全国地级市中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获批以来,湖州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也为发展绿色金融奠定了扎实基础。


    根据《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指出,湖州市与衢州市的试验方向各有侧重,前者侧重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创新升级,后者侧重金融支持传统产业绿色改造转型。


李上葵解释,“我们希望用绿色金融推动先进制造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将其中的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非绿色项目改造成绿色项目。”


    为此,《实施方案》提出了绿色金融改革的五大规划目标。


    第一,力争至2021年,争取新设总部法人银行、保险或证券机构1家;全市银行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绿色金融事业部或专营分支行10家以上;绿色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累计通过绿色债券、绿色企业上市及再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募集资金800亿元。


    湖州市金融办主任钱洪文对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湖州正在研究筹建全国首家绿色专营银行,这是湖州的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主要任务之一。


    第二,力争至2021年,绿色上市公司达到60家;全市银行绿色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全部制造业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信用贷款占比11.5%;组建政策性资金参与投资的绿色发展基金35只以上;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至8%;环境高风险行业环境污染责任险覆盖面达90%以上。


    根据湖州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截至2017年底,湖州市绿色上市公司已经达到28家。


    第三,在试验区建设期间,力争先行建立5至10项创新性、引领性制度,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提供可复制的“湖州模式”。


    李上葵介绍,未来所谓“湖州模式”的创新性、引领性制度主要包括企业(项目)绿色识别体系、绿色金融统计指标体系、绿色金融发展评价体系、绿色信用体系、绿色资源交易机制、绿色支付体系等基础制度设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绿色金融发展遇到的问题包括凭空捏造绿色项目、将绿色项目分拆多渠道获取资金、虚构财务数据隐瞒负面信息等等,急需基础性制度的设计。


    第四,力争至2021年,湖州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保持浙江全省前三好的位次;金融债权案件审结率超过90%、执结率超过70%。


    此外,力争至2021年,单位GDP能耗降幅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下降5%,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减排指标超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设置每年10亿专项建设资金

    为了助推上述目标的实现,湖州拟成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专项资金。

李上葵介绍,湖州将在2017-2021年每年安排10亿元的试验区专项建设资金,其中包括市本级5亿元、区县级5亿元,重点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扩大绿色金融规模、加大机构和人才引进、促进绿色金融新业态发展。


    在建设专项资金之外,湖州还将发起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具体来说,通过湖州市政府产业基金引导和吸引社会资本发起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力争其总体规模不少于150亿元。基金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服务于十二大重点产业体系。


    “目前已经确定的是,湖州市政府产业基金一期规模是10亿元。”钱洪文透露,不过,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并不容易。钱洪文指出,湖州当前主要面临两大挑战。


    首先是可借鉴、可参考的经验很少,而且还面临一定的阻力。“企业和银行是营利机构,以经济利润最大化为导向,而绿色金融追求的则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二者有时会存在一定的冲突。”钱洪文分析。


    其次,地方的绿色金融改革在某些领域是对现有国家金融监管制度的突破,在改革过程中如何与现有的国家金融监管制度衔接,还存在一定问题。


    钱洪文举例,商业银行的“绿色度”这一指标能否纳入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简称MPA)?


    所谓MPA,是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提出的对商业银行考核的监管体系,总共分为七大类14个指标。此前,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在2016年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曾经提出,探索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并将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指标评价结果、银行绿色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纳入相关指标体系。


    “我们正在与中国人民银行沟通,能否将商业银行的 绿色度 指标纳入MPA,并在湖州率先进行试点,从监管上引导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钱洪文说。


相关新闻


浙江湖州启动绿色金融改革 加快形成“生态+”与“金融+”叠加效应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浙江省湖州市日前正式启动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从“环保一票否决”纳入信贷管理全流程,到逐步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湖州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路上一步步“点绿成金”。

积极探索

    在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已成为各方共识。


    湖州作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将重点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金融方面的实现机制。


    “首先是要做大绿色金融规模,构建多元化产品服务体系,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其次是要构建多维度基础建设体系,在政策引导的基础上完善制度机制设计。”湖州市委书记陈伟俊在绿色金改的创建动员会上说。


    十多年来,湖州在绿色金融领域积极探索。2016年,湖州在成功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础上,形成了“一规划、两方案、一体系”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


    在成功获批试验区后,湖州计划在未来5年里,每年安排10亿元资金,重点支持绿色企业上市、绿色融资担保、绿色贷款贴息、绿色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和绿色产品服务创新。


    “湖州今后将加快形成'生态+’与'金融+’的叠加效应,走出一条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新路子。”陈伟俊说。


“以绿养绿”

    湖州安吉高家堂村,过去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如今是“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高家堂村的发展得益于湖州当地银行的资金活水。


    据介绍,湖州当地的银行已经建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开发绿色产品。据了解,仅安吉农商银行一家,10年里已累计发放7.8亿元贷款,帮助118个行政村完成美丽乡村的改造。


    “湖州的发展要以绿为新、以绿为先,更要'以绿养绿’,用绿色金融的水养活绿色产业。”在湖州市市长钱三雄看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畅通多元的融资渠道,真正“引水入田”是湖州今后绿色金改的重心之一。


    目前,湖州市一些银行机构试点推出“环保贷”等排污权抵押贷款业务、光伏贷转型贷款业务,着力缓解绿色融资抵押担保难题。据了解,目前拥有排污许可证的285家企业中,已有多家企业提出了信贷申请。


    在融资渠道方面,湖州坚持发展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举,创新传统信贷新模式,探索绿色金融与产业资本联动合作模式,推进绿色债券的发行,不断拓展绿色融资渠道,确保了绿色金融规模总量稳步增长。


    湖州还是“绿色支付无障碍区”示范建设点,到2016年末,全市农村地区共建立银行卡助农服务点1086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小额取款、代理缴费交易笔数同比增长69%和19%。


“绿色护卫”

    绿色金融的先行路走快易,走好难。耕好金融改革的“试验田”既要下“力气”,又不能拔苗助长。“以金融引领绿色发展的前提就是要保证绿色金融的稳健运行。”钱三雄说。


    绿色金融的稳健,关键在银行。目前,湖州所有银行都已将“环保一票否决”入信贷管理全流程,部分银行还制定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实现绿色信贷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贷以及资金重点保障。


    到今年上半年,湖州辖内银行绿色信贷总额587.8亿元,较年初增加35.09%;通过产业基金、绿色债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为辖内绿色产业项目融得资金548亿元,增幅达16.83%。


    为了让绿色改革创新的成色更足,湖州还构建了“绿色银行”监管评价体系。该体系通过对辖内银行机构按季监测,设置20余项标准评级指标和11项弹性指标,并配套含308个指标的监测体系,直观反映出银行机构的绿色化改造进度、绿色信贷执行与风险、绿色运营情况及绿色友好程度。


浙江湖州发布绿色金改方案 现场签约2359.3亿

来源:央广网记者张国亮


    浙江省湖州市一个月前成功获批创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近日举行的动员大会上,《湖州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发布。大会现场,湖州市与18家金融机构就绿色融资、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领域项目进行了签约,总额达2359.3亿元。


    什么是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湖州是习总书记“两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今年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国家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意味着,继成为全国首个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地级市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后,湖州又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国家级试点任务。


    “湖州将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六重’、“大湾区”“大花园”、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4+3+N”产业体系、“中国制造2025”试点、绿色城市化改造等重点领域,有效推动全市经济绿色化发展、绿色产业创新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湖州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刚刚发布的《湖州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湖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探索建立区域性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其中,五大目标和五大体系是《实施方案》的核心内容。具体为:


    一、绿色金融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力争至2021年,全市银行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绿色金融事业部或专营分支行10家以上;绿色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累计通过绿色债券、绿色企业上市及再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募集资金800亿元。


    二、金融引领绿色发展明显增强。力争至2021年,绿色上市公司达到60家;全市银行绿色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全部制造业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信用贷款占比11.5%;组建政策性资金参与投资的绿色发展基金35只以上;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至8%;环境高风险行业环境污染责任险覆盖面达90%以上。


    三、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彰显特色。在试验区建设期间,力争先行建立5至10项创新性、引领性制度,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提供可复制的“湖州模式”。


    四、区域金融运行更加绿色稳健。力争至2021年,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保持全省前三好的位次;金融债权案件审结率超过90%、执结率超过70%。


    五、绿色发展质量再上新的水平。力争至2021年,单位GDP能耗降幅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下降5%,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减排指标超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同时,湖州将通过创新打造绿色金融综合体,加强在金融组织、融资模式、服务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创新,实现构建多层次金融组织体系;构建多元化产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直接融资等创新;构建多维度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探索绿色金融统计、评价等标准制度;构建多层级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专项资金,2017-2021年每年安排10亿元资金,重点支持绿色企业上市、绿色融资担保、绿色贷款贴息、绿色信用贷款风险补偿、绿色产品服务创新等;构建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防控金融领域风险,维护好湖州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关阅读】
★ 绿金会期刊 | 绿色金融7月要闻回顾

★ 地方绿色发展丨深圳、广安、青海

★ 殷久勇:发展绿色金融,共同推进荒漠化治理

★ 行业分析丨“一带一路”下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机遇及趋势分析

★ 8家券商上半年共承销82.5亿绿色债

源: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陈洁 &中国金融信息网 & 央广网记者张国亮,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拇指处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