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官方首提“收缩型城市”,这些三四线城市要小心了

凯风君 国民经略 2019-09-18

文|凯风

 

有的城市在扩张,有的城市在收缩,不是每个城市都能永葆青春。

 

近日,发改委《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在明确大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的同时,首次公开提及“收缩型城市”

大城市要放开落户: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参阅《全面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哪些城市最受益?》一文)

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这意味着,收缩型城市,正式进入国家规划视野。这些人口流失、产业衰退、城市空间不断闲置的城市,未来发展将会受到诸多限制。

 

长期以来,无论城市实际上在扩张还是在收缩,几乎所有城市都在大造新城、盲目城市,丝毫不顾城市发展的现实。

 

如今,官方明确“收缩型城市要瘦身缩体”,意味着什么?

 

01

哪些城市在收缩?

 

世上最悲催的事情莫过于,大城市还没有完成扩张,小城市已经提前开始收缩了。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还不到60%,离世界公认的城镇化加速阶段70%这一天花板,还有10个点左右的空间。未来,还将有大量农民工进城,大量的农业人口将转化为城市人口。

 

然而,这场规模巨大的人口大流动,势必与大部分中小城市无缘。城市收缩不是概念游戏,而是显而易见的现实。

 

那么,到底有哪些城市在收缩?

 

目前,这方面并无官方数据。根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特别研究员龙瀛的研究,在2000年到2010年间,中国有180个城市的人口在流失,三分之一的国土人口密度在下降。


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吴康副教授也曾发布研究成果称,2007~2016年间,中国有84座城市出现了“收缩”。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连续3年或者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

 

一般而言,常住人口连续3年以上持续流失且缺乏回流的城市,均可被视为收缩型城市。这一过程,如果伴随着人均GDP减少、财政收入下滑、城市建成区面积缩小,那么问题更加严重。

 

根据龙瀛的研究,这些城市在过去经历着明显的人口流失和城市收缩。字体越大,人口流失就越严重。




02

城市收缩的四种模式

 

这些收缩型城市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资源枯竭性城市。因资源而生,同样因资源枯竭而衰退,甘肃玉门、山西吕梁、黑龙江双鸭山是典型代表。其中,玉门的知名度最高。

 

甘肃玉门曾经是中国的石油重镇,也是“铁人”王进喜的家乡,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逐渐枯竭,玉门经济持续衰退,人口大量流失。数据显示,2010~2015年间, 玉门市市区人口密度的变化率为-19.11%;人均GDP的变化率为-26.96%;建成区面积的变化率高达-61.59%;城市收缩现象非常明显。

 

第二类是产业变迁导致的收缩,比如东北的一些重工业城市,无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不得不面临产业衰退和人口外流的双重危机。

 

第三类是偏远城市的收缩。这些城市,既不靠近港口,又不靠近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群,本身又缺乏资源支撑,在城镇化的时代的浪潮中,人口最容易流出。比如甘肃定西、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齐齐哈尔、广西河池等城市。

 

第四类是大城市周边的收缩。由于大城市虹吸效应的存在,周边城市人口不断向核心城市涌入,比如北京周边的三河、高碑店,成都周边的都江堰等。

 

不过,这类收缩并非一成不变。只要位于大城市群内部,城市收缩就不用太过担心。


随着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战略的明确,大城市面临虹吸效应与外溢效应的双重约束,人口、产业有望向周边三四线城市溢出,这又会带来收缩之后的新一轮扩张。

 

03

这些城市为何会收缩?

 

热胀冷缩是自然现象,城市扩张与衰退同理。

 

从大环境来看,城市收缩的产生,来源于经济与人口转折点的出现。在经济扩张和人口大幅增长阶段,几乎所有城市都在扩张,这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内在力量所在。

 

然而,当经济进入新常态,高增长态势不复存在,而产业普遍面临转型升级压力,那么部分城市的经济增长态势必然要被逆转。


同时,城镇化已经进入下半场。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接近60%。从1980年到2018年,不到40年时间,我国城镇化率从20%增长到60%,城镇化的前半场已经完成。接下来城镇化还有10个点左右的空间,这也对城市人口增长形成约束。


更关键的是,人口转折点也已经出现。随着人口出生率下滑,老龄化率不断提升,人口红利和劳动力红利都已不复存在,全国性人口普增的局面也将被逆转。



根据社科院的预测,到2028年,中国人口有可能首现负增长,届时城市之间的人口争夺战势必更加白热化。


然而,所有城市都在参与抢人大战,但人口却在不断向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流动。(参阅《人口竞争:广东增量远超江浙,山东河南持续流出,北京东北负增长》)

 

尤其是,根据发改委《2019年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城区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也将取消落户限制。当大城市户籍不再成为障碍时,中小城市面临的人口争夺战无疑会更加激烈,城市收缩会呈现加剧态势。

 

这种背景下,大城市还能继续扩张之路,而中小城市的收缩就不可避免。

 

04

收缩型城市的三点警示

 

人口在流失,产业在衰退,城市空间和公共设施在闲置,城市发展自然会受到影响。

 

其一,城市收缩,规划不会再允许扩张。在过去,大小城市,普遍钟情于摊大饼式建设。如果收缩成为事实,那么土地指标、公共建设指标必然要随之收缩。


发改委明确指出,未来要神话“人地钱挂钩”等政策,人口流失,土地指标和财政补贴必然要随之减少,收缩城市想要再玩大建新区和土地财政的游戏,恐怕行不通了。


同时,根据发改委文件,要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所以,在收缩型的中小城市,没有人口和产业注入的新区,最需要警惕

 

其二,收缩型城市,难以支撑起大规模的公共设施建设。无论是公共设施建设,还是地铁建设,都需要庞大的人口规模作为前提。人口越多越聚集,规模效应就越突出,地铁建设的人均成本就越低。北上广深的地铁能开往几十公里之外的远郊,就是人口规模带来的利好。


如果城市收缩,人口减少,产业衰退,那么许多公共设施就无从支撑。以地铁为例,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资格建设地铁。按照规定,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如果城市不断收缩,这些公共设施显然无法上马。

 

其三,城市收缩,房价等资产价格同样无法维持。房地产的根本支撑在于经济和人口,经济衰退,产业衰退,人口外流,那么原来的房地产价格自然难以维持。

 

美国底特律一度是美国房价最高的城市之一,后来由于经济危机,汽车产业全面衰退,市区大量房子被空置,房价自然一落千丈。


在不远的未来,恐怕国内有不少收缩型城市,房价将会复制底特律的命运。

 

[参考资料]

1、中国收缩城市及其研究框架  龙瀛,吴康,王江浩.现代城市研究

2、中国城市收缩的背景、识别与特征分析 张学良等 国际城市规划  

3、大国大城 陆铭 上海人民出版社

4、城镇化与中国土地陷阱 华生  东方出版社

5、收缩的城市 philipp Oswalt 同济大学出版社


—END-


『延伸阅读』楼市集体反弹?真相是什么

楼市预警!限售正式解冻,这10个城市首当其冲

“零门槛落户”第一枪打响,抢人才还是托楼市?

都市圈时代到来,谁将成为最大赢家?

楼市生变,多省棚改量腰斩,这些城市危险了

人口竞争:广东超江浙总和,山东河南持续流出

全面放开大城市落户限制,哪些城市最受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