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会给自己“看病”

快乐人生99 2022-06-26

作者 | 有书武小五
来源 | 有书(ID:youshucc)
主播 | 樊登读书 · 杨枪枪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需要窗户来看外面的世界,需要镜子来看自己的内心。
窗户看到外面的明亮,镜子看到自身的不足。”

有了“自省”这面镜子,一个人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做到心明眼亮,也才能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

遇事懂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也是一种顶级的修养。

国学大师傅佩荣先生不仅学问渊博,还是一位口才出众的演讲家。

他曾受央视邀请,在《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得到众多学者、观众的认同。

然而,谁能想到,傅佩荣先生曾有过口吃的经历,并常常被人视为笑柄。

可是他并没有责怪那些嘲笑他的人,反而是不懈努力克服口吃的毛病,最终成为了众人敬仰的演说家。

谈起曾经被嘲笑的经历,傅佩荣说:

“你有缺点,别人才会嘲笑你,与其整天提心吊胆地防着别人嘲笑你,不如努力地完善自己。
正是因为有了当初不善表达的经历,我才更珍惜每一次可以说话的机会。”

真正有修养的人,从不会动辄怪罪他人。他们不怨天,不尤人,躬身自省,不断改正自己。


心理学家把人的价值观分为两类,一类叫“弱势价值观”,一类叫“强势价值观”。

两种价值观,其实体现的就是两种不同的修养。

持有“弱势价值观”的人,遇到问题习惯问“凭什么”:

凭什么别人过得好,瞧不起我?

我本来好好的,凭什么得病的是我?

条件差不多,凭什么别人能升职,我原地踏步?

这些人眼光向外,内心只有抱怨、指责、愤懑,他们当然无法体会到成功和幸福。

持有“强势价值观”的人,遇到问题会问“为什么”: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问题出在哪里?

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

如果是主观原因,是自己智商不行,还是情商、逆商不行……

这些人眼睛向内,多的是反省、剖析、调整、改进,他们会设法战胜困难、走出阴霾,最终拥抱幸福和快乐。

能看到自己身上的“毛病”,才是走向优秀的开始。


第二个“为世”,我们可以应用“惭”与“愧”的善心所力量,来帮助我们持戒清净


一方面因为知道自己所行不如法,而内心产生羞耻心;另一方面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行为错误,无法面对他人、对不起他人而产生愧疚。因此
有了惭愧,就会产生止息恶行的作用,以及让自己的善法力量逐渐展现出来


譬如在《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8中的开示:“云何惭愧?所谓常愧于他,亦惭自身,住于一切不善法中故常惭愧。住惭愧已,远离一切无惭无愧。除灭不善,思惟善事,荷负重担,体性清净,终无毁犯,他不能谤。”


因此,对于自己的不如法行为,心怀惭愧心,乃至菩萨都要以上位菩萨为学习目标,常怀惭愧虚心学习。这样对于自己的戒行,乃至种种修学的成就,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般来说,菩萨都是会自我反省,甚至于当别人有过失时,就检讨自己“我有没有这个过失”,能够随时反观自己而发挥有惭有愧的力量。


但是对于新学菩萨来说,因为自己的力量还很有限,如果能够知道有些世间人,他们是有报得或修得的天耳、天眼或他心通的;虽然他们不在我们身边,也能够知道我们的身、口、意行是否清净,以及是否有在持守戒法。


因此,修学者因为知道有这样的情形,就会更加地随时留意自己的行为,当然会有利于戒法的持守;同样的,天神有报得的五通,也能够清楚地知道我们的行为。通常天神是护持正法的,因此如果我们真心持戒,也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忙;包括我们身边的鬼神,也是一样能够知道我们所行的种种。


因此,当我们违背戒法的时候,如何能够不感到惭愧呢?


 

虽然有些众生我们看不到,可是因为报身或者神通力的不同,他们却可以知道我们在作什么;因此,我们除了对于行为上的不如法要感到惭愧之外,我们也要知道自己的身、口、意行,除了直接影响到周边的眷属与亲朋好友之外,也影响到其他的众生。


例如身边的鬼神,这些影响也都是会产生因果力量的。因此一定要好好把握、珍贵地持戒,以及修学正法的因缘。


譬如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72中的开示:“如是有情因过去世修行善业得受人身,由近恶友于是深法不能敬信、生毁谤心,则为辜负过去善业。”



因为要得到人身都已经很不容易了,何况要修学正法,更是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因此,如同经中的开示:我们千万不要辜负了自己过去世累积的善业与福德,一定要信受正法,尤其在有大善知识住世弘法的时代,一定要把握持戒修法的机会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要了解生生世世以来,常常受到诸佛菩萨的慈悲摄受与护念,如果自己不精进修行,反而毁戒作恶,怎么会不感到亏欠诸佛菩萨的无量恩德与苦心;因此,想到这里,修行人也更加能够于戒法精进不懈,这也是属于一种忆念佛菩萨所引生出的功德。


譬如修学无相念佛法门,可以让自己心中一直有佛菩萨存在,除了产生动中定力,而能够逐渐不被外面五欲境界所迷惑之外,心里面也能够引生出佛菩萨时时刻刻在摄受我们的意念,以及能够提醒自己,是否有依照着佛菩萨的教导而切实履践,这样对于我们持戒,当然有莫大的帮助;而相对地,如果毁戒作恶,一定会让十方诸佛菩萨为他感到无限的惋惜。



学人如果了解这个道理,怎能不戒慎恐惧呢?

 

另外,菩萨在受戒后,都会有许多的护法菩萨跟随着保护。因此如果能精进持戒修行,那跟随着他的许多护法菩萨,也能够得到无量的功德,他们的道业也可以随着快速进步;相反的,如果他毁戒作恶,那也相当于损减了许多护法菩萨的功德,而对不起跟随着他的众多护法菩萨


了解到这一点,我们真的是要谨慎自己的身、口、意行;因为菩萨道是要与众多菩萨一起来成就的,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作者:高正国老师


更多阅读推荐:

做自己的摆渡人

上海,加油!

没有被糟蹋够,功德就不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