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百度
4
习近平
5
百度傻逼
6
@纽约时间
7
上海
8
@诉说趣闻
9
bxss.me
10
../1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百度
4
习近平
5
百度傻逼
6
@纽约时间
7
上海
8
@诉说趣闻
9
bxss.me
10
../1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故意按摩让女生“产生欲望”后发生关系,算性侵吗?
洗牌电商圈!阿哲放话全网:挑战抖音所有机制!爆全品类大牌!
阿哲现身评论区,@一修!肉肉痛哭,无限期停播!回应舆论黑料,关闭私信评论区!
登热榜!某牙电母被S,榜一求爱遭拒!柚柚阿哲合体年度走红毯!
小敏感喊话阿哲,出镜抖音!欠钱不还,小白龙再被扒借贷官司!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B站不懂年轻人
Original
郑卓然
传播体操
2022-05-07
收录于合集
#社交与社区
8 个
#B站
6 个
这是传播体操第229篇原创文章
其实本来想避开《后浪》这个话题的,不过这两天也有些朋友问到,再加上我一直比较关注B站的动态,再加上有段时间没更新了,所以感觉还是有必要写一写~
文/郑卓然
来源
/传播体操(ID:
chuanboticao)
当我最早观看《后浪》时,我一度以为这是抖音的宣传。B站再一次引起了大众议论,只不过《后浪》带来的争议远比年初那场B站春晚多,舆论也在不断发酵中。
为什么我会认为《后浪》很抖音呢?因为广告片把年轻包装成了一个主旋律的热血沸腾的精致幻想,而制造幻觉,是抖音一向擅长的。娱乐至死的争议,一直伴随着短视频的兴起。
如果细想一下《后浪》与B站春晚的不同,便不难发现B站这次身陷舆论漩涡的原因。
B站春晚是一种对经典和年轻的双重献礼,在主流春晚追逐小鲜肉和流量明星的时刻,B站重拾了对内容和用户的敬畏,无论是回归经典还是奔向潮流,诚意满满背后不过只是敬畏心而已。与主流对比,B站春晚是一场反对消费主义的大型行为艺术,因此才获得广泛的掌声。
但《后浪》的出现让人开始怀疑。
《后浪》无疑是优秀的,但不少人失望的是,它过于“行货”,以及背后所传达的B站态度。
视频中关于时代的宏大叙事可以让所有人在观看中产生愉悦感,但也同时也代表着用户真的很好“控制”,操纵情绪是流量自媒体的看家本领,值得人警惕的是,这一招B站学会了。那些反对洗脑、求真求知的年轻人,终究敌不过老练的营销操盘手。
认真你就输了,但B站极其认真地完成了一次表演,这点甚至让年轻用户都受宠若惊。
另一点在于,《后浪》似乎失去了春晚时的敬畏之心,它的表达方式也让人困惑。尽管在文案中崇尚多元,但叙述方式却让代际群体无形中对立起来。
什么是后浪?什么又是前浪?为什么要如此划分呢?
概念的划分,意味着群体的相互对立。我到底是前浪还是后浪?人们自然会开始对号入座以示区隔。
可见,B站对“年轻”的理解,依旧流于表面。但弄明白到底什么是“年轻人”,对于B站的未来走向至关重要。
若拓展一下内涵,年轻并不是生理条件,而是某种精神态度。在我妈都上B站的今天,“年轻人”绝不应该简单理解。
《后浪》并没有消解代际区隔,而激化了多元化圈层的价值观对立。而在事件刷屏之后,每个人自我表达的成本都因刷屏而降低,也正因为所有人都开始表达自我的观点,价值观冲突也就进一步激化。
从内容上来看,充斥着正确的废话的《后浪》更像一碗鸡汤,但我们需要的并不是鸡汤和幻觉,而是直面真实的勇气。鲁迅真的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现实中的年轻人,缺乏的往往是社会经验和专业知识,并不缺乏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力。《后浪》所营造的幻象,并不难被年轻人戳破。
那么,什么是B站的原有的样子?
在《后浪》发布不久,B站的一位UP主通过鬼畜素材拼接创作了一支名为《前浪》的视频,也受到了不上人的转发,有意思的是该UP主称《前浪》为“libilibi献给爷一代的演讲”,从标题中我更愿意这样理解——bilibili已经变质为libilibi了。
众所周知,B站起源于二次元。我们认为,二次元本身,也可以解读为人们对真实世界无法掌控后的兴趣转移,青少年对二次元的喜爱尤其明显。
在二次元世界中,内容创作者把复杂的真实世界进行简单化、单面化的处理,其中可以天马行空地构建各种中二及幻想情节,观众也可以维护更纯粹的人物关系及情感。充斥着理想主义的浪漫情节的二次元内容,成为人们回避真实世界的一大情感出口。
随着二次元文化和弹幕文化,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鬼畜UGC创作,早期曾有说法为B站只有两个区,鬼畜区和鬼畜素材区。
鬼畜创作具有解构主义和后现代特征,本身具有反主流的内核,那句“认真你就输了”是极为恰当的概括。
为什么鬼畜解构如此受年轻人的喜爱?
主要原因在于年轻人尽管有表达的精力和欲望,但他们并不是世界的主导者,难以拥有现实世界的话语权。相比于前辈们,年轻人所拥有的的仅仅是年轻本身而已。
在认识到这个前提的情况下,通过嘲讽和解构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形成年轻人独有的亚文化聚合力。所有鬼畜作品都在表达一件事,“世界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不在乎,因为我们年轻。”
坦率说,这种解构主义作品确实带有“阿Q精神”的自我安慰特征,无法在现实中掌控世界,便从文化和艺术层面上制造优越感。
青年文化所衍生出的各种文化特征,本质上都是亚文化,这是青年群体特征所决定的。当亚文化走向主流的普世价值中,解构主义的矛头便指向了自身,用户也会因此而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反对中。
B站会变成什么样?
B站的大众化决心是显而易见的,并不是陈睿不懂得亚文化和二次元的美好,而是从商业上来看,“小而美”的产品是不堪一击的,正如其所言,残酷的竞争中并不存在“世外桃源”。
因此,或许我们不该说B站不懂年轻人,而是B站最终选择“装作不懂”。
也许是二次元文化给予了早期B站用户更多浪漫主义滤镜,尽管有种种反对和吐槽声,我们依旧需要有理解与直面现实世界的勇气,否则也是一种无理取闹。
大众化的社区/媒体都是通俗而正确的,逐渐失去性格和批判性内核的B站并不难预见,加入消费主义的阵列也将成必然。
所有的大众媒体都不再只属于用户和股东,它将成为一种社会工具,承载着众多社会治理的公共功能。也就是说,大众媒体将变相成执政者的某种执政工具,为执政目的所服务。
但亚文化本身并不会因平台的大众化而消失,用户需求并不会因为产品载体的转变而消失,它或许会变得更加阴暗隐蔽,悄悄地生长在下一个B站中。
-END-
另外推荐你阅读:《
B站会怎样慢慢变质?
》(点击即可阅读)。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写了一些我们对于社区文化、社区产品的理解。
这是第6期推荐
书:
《呐喊·彷徨》,鲁迅
并不是开玩笑,我是在毕业之后才开始集中读鲁迅的,一反上学时课文的枯燥乏味,觉得惊为天人,后来把鲁迅的重要作品都翻过了,确实写得很棒。如果你是个比较爱看课外书的同学,《呐喊》《彷徨》应该也都看过了,其实从情节上来说《故事新编》更有意思的一点,而且可以发现一个挺不一样的鲁迅。总而言之,青年节刚过,推荐这本书并不太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