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股致命的暗流
小镇有一位师兄,他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的是美国当代社会的极化。极化有很多特征,其中一个就是整个社会明显分裂,各说各话,越来越没有中间态。
现在中国也正在面临这个问题,更麻烦的是,目前还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还面临一些有组织性的搞鬼。
拿新冠病毒来说吧,小镇上周写过一篇《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谈共存》,这一篇说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对新冠病毒防控坚持到底,尽全力在中国境内消灭病毒,不到彻底无法控制,绝不谈共存。
小镇写这一篇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就是最近有一些很不好的声音出现,比如莫名其妙的说中国应该尝试跟病毒共存、继续坚壁清野式的疫情防控对中国弊大于利等等。
没想到的是,在小镇发出来后,有相当多的读者把矛头指向张文宏,还在向小镇确认这一篇是不是批评的他。
有必要解释一下:小镇这一篇批评的是“与病毒共存”的观点,完全不是针对张文宏。
张文宏从来没有说要与病毒共存,他原话是从一个医学专家的角度对病毒的趋势进行的理性判断,让大家对于新变种病毒迅速流行的现象不要过于紧张。
张文宏也从没有说要放松现在的控制措施,反而反复提倡大家抓紧打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不必要外出。
大家也不要忘了,在2020年新冠疫情最恐慌的时候,大家又是多么赞扬张文宏的。更不要忘了在张文宏的指导下,上海的疫情防控很好的实现了疫情防控与市民生活的平衡,即使在南京本次爆发疫情后,距离南京如此近的上海,竟然如此平稳。
2021年5月,张文宏医生获颁第十三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
小镇其实也理解,人是非常多变的,一个人人称颂的英雄也可以很快就变成人人喊打的“国贼”。
但是不觉得太快了吗?
更让小镇奇怪的是,留言的读者们还有很多网上的流言,对于张文宏的批判是如此的一致,这些言辞源头出自哪里,谁总结的?
同样让小镇奇怪的是,又是谁或者哪个组织,把张文宏很正常的疫情防控发言简化成了极度扭曲的“病毒共存”论?
这两个源头,我们的网络监管和宣传部门应该好好查一查,国家安全部门也应该参与进来。
当“病毒共存论”打着张文宏的名号在全网传播的时候,就已经超越医学和疫情防控的层次,而到了威胁社会稳定、甚至是关系到民心的问题。
这个时候,官方有两种方式可以应对:
一是以辟谣的形式一一驳斥。
但是很显然,辟谣永远跟不上谣言,更何况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病毒共存”这样的4个字,远比官方几百上千字严谨的驳斥更有吸引力;能有耐心看官媒驳斥的,本来就不相信“病毒共存”这样的标题党。
二是以权威方式对攻。
比如在张文宏发言被曲解成“病毒共存”论后,被迫请出了前任卫生部部长高强公开发言,表示“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
高强的发言不是针对张文宏,而是针对已经被扭曲并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的“病毒共存”论。
请高强发言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一他曾经是卫生部部长,具有权威性;第二,他毕竟已经退休了,严格地说已经不具有官方身份,对于一个谣言,如果让现职官员直接对上,就会丧失战略主动,需要保留更有权威性的人应对更大的舆论危机。
虽然在积极应对,但是采取这样的方式已经有些被动了。为了应对极度简化、广泛传播的“病毒共存”论,必须推出更具有符号化的针对性观点,而这种针对性观点必然不够客观,就会给一些势力进一步攻击的漏洞。
小镇完全可以想象的到,新的一波舆论攻势已经在酝酿。
为什么我们的舆情应对会如此被动?
为什么张文宏明明说的是让大家珍惜疫情防控创造的时间窗口、抓紧打疫苗,却被曲解成要跟病毒共存?
又是谁编了一段特别简练、特别吸引眼球、特别符合阴谋论的言论去抹黑中国疫情防控的医生们?
又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的自媒体纷纷跟进?要么批评张文宏,要么鼓吹跟病毒并存的必然?
种种问题背后,太有组织性了。
比如与下面类似的言论,最近在很多微博、群聊、论坛上流传,带来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已经影响到中国的整体疫情防控。
这段话充斥着阴谋论、不负责任的抹黑,明明处处是漏洞、明明觉得不值一驳,但是又不知道从哪里驳斥。挂着爱国的旗号干伤害中国的事,疫情防控的时候不见往前冲,键盘拍的格外响。
总不能针对这一百多个字认认真真地整理几千字吧。碎片化时代,有几个人有耐心看几千字的辟谣,又有几个人愿意转发?恐怕很多人还要担心会被人骂“洗白”。
更无奈的是,辟谣的过程,实际上也帮助了谣言扩散,让一些本来不知道谣言的人受到了谣言的污染。
这样的一段话,杀伤力和传播力都太大了,虽然在理性的人眼中不值一驳,但是传播的速度远超辟谣的速度,甚至只要让人曾经看到过,就达到传播的目的了。
毕竟,这种内容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能激发盲目的民族主义情绪,因此对上了很多人的胃口。这种情绪一旦激发出来,一切就先入为主了,就不会想这段话有没有问题。更何况很多人并不知道张文宏是谁,只会把张文宏当成一个符号,然后不断地传播、扩散。
但是我们应该记得,就在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是谁喊着“一线岗位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不要欺负老实人”,又是谁在国外疫情第二次扩散的时候站出来说中国疫情可防可控的?
这个人,就是张文宏。
仅仅就在一年前,在疫情肆虐的时候,张文宏还因为他业务过硬、接地气讲实话,温暖了无数国人的心,被誉为最亲民的医生、国之良医,当时有多少人高喊着永远相信张文宏?
甚至在武汉疫情得到控制后,有多少人为张文宏没有评上疫情防控先进而抱不平?
结果呢,仅仅一年,就因为这么无耻、毫无根据的一段话,张文宏就突然成了“老公知”“大反贼”了?
互联网时代,抹黑一个人、搞臭一个人太容易了,哪怕这个人有这么多的功绩,但是一段毫无依据的话,最多花些钱进行全网散开,根本不需要任何验证,他就突然变得人人喊打了?
反正会有很多自媒体为了流量大肆口诛笔伐、挑拨离间,毕竟没有什么比所谓“揭露”一个名人的黑暗更抢眼球的,再叠加疫情反复的恐慌情绪,妥妥的10万+爆款啊。
官方又能怎么办呢?
删帖封号?封的过来吗,更何况很多言论是一段段话、一张张截图在各个群里传播的,能把各个群都解散么。
官方出面进行辩解?按照现在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的言辞,很可能有反效果。
仿照这些流言,以自媒体的方式对攻?抹黑一个名人可以吸引流量,还能博一个不畏权威的所谓名声。反倒是辟谣者,往往会被扣上“洗白”的帽子,踏上一万只脚。
怎么办?
小镇和朋友们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出现这样的事情,表面上是政府或者说权威的公信力下降,暗地里定是有些势力推波助澜甚至主动搅浑水。
但是更根本的是,这样的言论其实符合相当部分人的想法。最严峻的是,更多人不在乎批判什么,在乎的是发泄不满情绪,而这种不满情绪更根本的来自于现实生活的不满、来自于多年的社会沉疴。
这一点在互联网领域也是一样的,在一两年以前,提到阿里、提到马云,整个社会情绪还是正向的,包括马云公开批评传统金融体系,仍然有不少支持的声音。
然后呢?急转直下。昨天小镇写了一篇关于阿里的文,自觉没有偏袒阿里,更多是想挖掘问题的根源,想办法解决职场女性权益保护的问题。
结果呢?好些个的读者大骂小镇收钱了,被阿里公关了。
张文宏关于疫情防控的发言被扭曲为“病毒共存论”,并被有组织的抹黑;阿里从几年前社会普遍肯定到现在几乎人人喊打,一篇正常的剖析文也被质疑洗白。
这几件事是可以放在一起思考的,根源在哪里?
小镇觉得根源还是在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贫富差距等等问题不断激化,整个社会的矛盾、不满情绪已经达到非常危险的地步。
国家已经看到了这种危险,并且正在加速进行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改革,但是改革之初,往往会导致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为什么呢?
正如小镇在《改革到底难在哪里?》所说,改革就是破旧立新,在改革刚刚开始,还没有见效的时候,是最为艰难的,比如刚开始推动体育改革的苟仲文,直到5年后的东京奥运会才算缓了口气,从“人人喊打的苟局”变成了“敬爱的仲文同志”。
道理是相似的,进入深水区触动利益的民生改革,叠加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冲击,再加上无良媒体时刻煽风点火、无事生非,人们又如何不激发出怨气?
比如说为了减轻民生压力推动的种种改革:
打击校外培训,是希望减轻孩子上学压力、减少没有意义的内卷,让孩子能够更健康的成长,也减轻家长的育儿负担。结果上千万校外培训从业者面临就压和生活危机、诸多家长苦于找不到孩子培训的地方,同时更引起了资本的剧烈反应。
严格限制买房资格、打击学区房,是为了尽可能打击炒房,结果诸如西城区刚刚买了学区房的人惨遭数百万损失,杭州有上百万新杭州人暂时失去了购房资格。
推动三孩和配套改革、增加女性保障,反而让更多公司考虑减少女性员工。
诸多例子,不一一列举了。
新冠疫情下,国外暂时无力插手中国内政,确实是推动内部改革的好时机,但是在新冠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推进改革,也要面临其他方面的难题。
新冠疫情肆虐之下,中国明明防控如此之好,但对于病毒的坚决,也让很多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比如旅游业,还有很多行业、很多劳动者还没有从去年的打击中缓过来。
国外为什么要宣扬“病毒共存论”,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国家对于病毒的封锁能力和速度和中国差距太大,赶不上病毒的扩散速度。既然没有办法,不如索性放松点,还能让各行各业能维持基本的运行,也能减轻这些国家政府的补贴压力。
作为新冠第一大国的美国,如今竟然还能推出如此奇葩的政策
疫情防控跟癌症治疗是类似的,在癌症早期的时候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是到了晚期基本就只能尽可能控制延长人的寿命。
这跟疫情防控的“清空”还是“共存”是类似的,中国境内病毒很少,国家行动力强、国民顾大局,自然可以清空病毒。既然能痊愈,又何必考虑共存。
但是全世界都在考虑如何更低伤害的搞“共存”,偏偏中国搞“清空”,竟然还成功了,中国的经济没受到影响,反而因为几乎是全世界唯一的富裕产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巨大优势。
这些国家如何能忍?
“病毒共存”论对于想破坏中国防空大局的国家堪称一举多得:
让中国也跟其他国家一样躺平,中国过去为了清空病毒已经投入巨大,甚至政府威信、人民信心也同防控关联,一旦从“清空”变为“共存”,将对中国造成巨大打击。
因为防控疫情的坚决措施,使得很多人生活和工作受到巨大冲击。通过放大这部分不满情绪,提供一个完全可以“共存”的理由,社会的对立就更加激化了。同时,还扭曲防疫专家的话,抹黑中国的疫情防控,制造不信任感。
等等,虽是阴谋,但已近阳谋。
怎么办?
小镇也没啥有效的办法,唯一能想到的只有两点:
第一点:小镇要尝试着继续用大家能够接受的、更偏向自媒体的方式,尽可能把官方难懂的大道理、一些复杂的东西讲透,让更多的人看到。
第二点:无论如何,改革必须坚持到底,只要改革成功,一切的质疑都必将过去。
无论前路有多难走,改革有多难,也还请大家相信,从百年深渊里爬出来的中国人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战胜一切牛鬼蛇神。
其他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