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失速的经济增长,加速的时代变局

镇长助理 大树乡长 2022-12-04


“这个世界太疯狂,耗子都给猫当伴娘。”2005年,赵本山在小品《功夫》中如是说。


世界其实远比想象中疯狂。


就像维多利亚女王不会想到,曾经的殖民地印度有朝一日会超越宗主国英国成为世界前五的经济体;


就像斯大林不会想到,曾经的苏联创始国、斯拉夫人兄弟俄乌有朝一日会兵戈相向,斗得你死我活;


就像绝大多数人不会想到,曾经高速发展的中国也会面临经济失速。


过去十年,中国GDP增速前4年在7%以上,中间4年在6%以上,然后遇到新冠。因为新冠,我们在统计上待在了5%的区间,两年平均增长5.1%。今年如果没有特别的刺激手段,最好的成绩也就是4%出头。


过去10年中国和世界GDP增长率走势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唯GDP(国内生产总值)论被很多人诟病,但不可否认,GDP仍然是衡量经济好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而且更重要的是,GDP和就业高度相关,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概能够创造100-200万个就业岗位。


如今经济增长的逐渐失速,既和疫情有关,也和我们的发展模式有关。


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所有人都进入到世界大市场参与经济循环。


白手起家的我们,为了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人为系统地降低了国内各种要素投入的成本,劳动力、土地、能源和其他资源等要素全都被扭曲定价,期望利用低价、低成本形成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我们也办成了。


我们利用外资、利用土地财政积累的资金迅速的实现资本增密,迅速的实现工业化,迅速的成为“世界工厂”。


除非我们想永远生产衣服鞋子,想让我们的子子辈辈都进血汗工厂,否则我们就必须产业升级,就必须攀科技树。


而且不是我们想继续生产衣服鞋子就能继续生产,一旦成本上升,资本会自动将产业转移,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也完全可以再走一遍中国的老路,压低自己的生产要素,用低价、低成本挤压中国制造业的份额。


你想吃肉,还有人汤都喝不上,一群人在后面都盯着你碗里的东西呢。


所以为什么会失速?这是没办法的事——


过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压低要素价格而形成的低价、低成本优势并不会持续而且可以复制;这也并不人道,中国人的劳动本该可以更值钱。


我们接下来还会继续失速吗?大概率会是如此——


当前,我们仍然在转型、在爬坡,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德国也就是今年才发生的事(非常有希望,然而还没真正发生);中国不仅卖玩具衣服,也卖机电产品、卖光伏设备也就是近些年的事。


要知道,1977年日本汽车出口就突破了400万辆大关;而1977年,中国很多人还没见过小轿车。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


路还很长。


高速有高速的代价,而且也不可能永远高速,终究还是会因经济规律回归。


内部经济在失速,然而外部国际形势的变化却在加速。


很多自媒体在说拜登昏愦,然而仅2022年一年,拜登和他的团队就搞定了“印太经济框架” (IPEF),通过了2800亿美元的《芯片安全法案》,建起了“芯片四方联盟”(CHIP4),甚至还挑动了新一波的台海危机。


哪一个不是暗藏杀机?哪一个不是厝火积薪?


在咱要去的路上卡脖子,尽量延缓我们的产业升级;在咱来时的路上釜底抽薪,让我们赖以生存的产业链搬走重组。


当然,这些事办不办得成另说,但是仔细回想,这些事的目的都很明确,策略也很清晰——没有什么中美夫妻,枪口就是指着我们。


既然是加速,也就意味着混沌正在加速到来。


中美正在脱钩,俄欧也在脱钩。


与中美脱钩不同,俄欧脱钩其实是一种双输。


俄长期廉价并稳定的供应能源,欧盟(尤其是德国)利用廉价能源生产工业品行销世界。


以天然气为例,缺气可不仅仅影响一个冬天的取暖,更重要的是工业生产的竞争力。天然气既可以发电,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天然气涨价则电价涨,电价涨则工业产品的成本涨,这就直接影响产品的竞争力。


涨价也就算了,断气则直接无法开工生产。产品价格上涨,工业原料短缺,欧洲不通胀谁通胀?


为了挣钱,欧洲的产业资本就会外流,会去哪里?哪里供应链稳定去哪里,哪里产业生态完整去哪里,哪里接近市场去哪里。那么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这也是加速的局势中对我们有利的一点。


 要赶时间的不止我们


印度已经成为世界第5大经济体了,比起“网红”越南,印度才是真正对我们产业有威胁的国家。


然而,不同于以往的产业转移,现在的世界处于信息化和智能化工业时代的前夜,一旦新的工业革命来临,那么印度的劳动力优势将彻底消失,它的发展上限将被彻底锁死。


毕竟,机器和机器人就是比人力更好用、更耐用、更廉价。


而这个方向也是中美都致力耕耘的方向。一个要赶在时间节点前完成工业化,一个要赶在时间节点前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业化。


大家都在加速向前追赶。


可以说现在整个世界都处在十字路口。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复杂的国际情势,内外部压力交织在一起。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绝非危言耸听。


渡劫成功的国家,将会在黎明到来后,和它的人民一起沐浴温暖的阳光。


前提是,渡过这个寒冷的夜晚。


其他文章推荐


■  我们要赚得更多,但必须明白是在给谁赚

■  再谈俄乌冲突:一场必然发生的救亡图存之战

■  黄金时代结束,等待中国的会是滞胀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