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侯今天说一个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咱们军事斗争的主要战略是运动战,通过高度机动和游击捕捉战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精髓就在于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与失,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大不了放一炮、打一枪,也能迷糊敌人。


这个战略,我们在长征和抗日战争时期已运用的非常娴熟, 各方都有共识,采取运动战是最有效的制敌方法,认识来自成功的经验,以及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败退的教训。


但是运动战并不是在任何场景下的万能选项,有不少优秀部队主官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做出其他有利于战场的选择。


那是1937年的时候,八路军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阎锡山部作战,派遣115师临危出征平型关,阻挡日军攻势。


当时军委下的指令仍然是运动战,要求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给阎锡山部以策应。


115师的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多次实地勘察,认为相对点到为止的侧击,打一场阵地的伏击战,能有很大的胜率,还可给敌人带来更沉痛的打击。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平型关大捷。


这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更在悲观萧条的国内大环境中,给国人长了极大志气。


只是这场大捷在一定时间受到了当时组织内一些人的质疑,说这是错误战略思想指导的产物,大规模的阵地战和运动战战略南辕北辙,哪怕赢了也不值得宣扬。


质疑很快就被打脸。1938年,教员写下名篇《论持久战》,就明确指出,八路军的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胜利的原因,既有天时地利,更是人和,林彪、聂荣臻在决策时能独立思考、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展现了名帅风范。 


几年后,国民党友军变成了敌军。敌军在人数上有优势,技术装备更先进,国际靠山的拳头更坚硬,舆论上的嗓门也比我们大。


可现实却这么不堪一击,几年时间数百万国民党军队就宣告覆亡。


从政治的因素来分析,人心向背早就决定了最终的结局。从军事的角度,那完全是自己作茧自缚。


国民党军队坐拥整建制的军队和美式装备,完全没有战时状态,部队主官打仗毫无主见、事事都要向上请示,时间都浪费在电报上。


层层的请示必然衍生为报喜不报忧,信息的虚假、失真和延时,再反馈到实操者的时候,完全没有指导意义,形势早就变了。


加之微操大师蒋中正的混乱指挥,本就没有活力的执行层更像一头被蒙了眼睛的病象,无处是从了。


僵化的模式久了,必然出现巨大风险。


上面对基层不够信任,所以才要求过细,束缚了基层手脚;基层干部生怕提多了意见会影响自己的位置、前途,于是就干脆搞整齐划一,一关了之、一锁了之了。


我们看到那么多的后知后觉,安全生产事故屡次发生,才推动去整改;老百姓的门都被锁上好几个月了,再姗姗来迟去检查,非不见也,实力不从心也。


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但是小侯估计,未来为了刻意恢复“正常”,可能还会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道理同上。


这些违背常识的“不正常”,是必须得发生还是可以避免的?


还是应该把作答的权力交还给基层。


其他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