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工代赈”刷屏热搜,意味着什么?

镇长助理 大树乡御史 2023-04-15


大树最近看到一条消息,有大量自媒体宣传,国家发改委要开展以工代赈,明确提出在转向项目中能用人工,就尽量不用机器。



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有忧心鼓励人工阻碍产业升级的;有担心资金不透明导致资金下发不到位的;也有忧虑赈济工资会不会压低正常工资进而损坏劳动者权益的。


当然,也有人在瞎带节奏,唱衰中国经济,比如下面这种想法就很典型:



然后,还有不少一知半解的网友在附和,阴阳怪气,借机发泄情绪,比如下面这则。其他的,大树就不贴出来了。



对于一般的质疑,大树觉得是要支持的,这是正常人的正常思维,这是人民担心自己利益受损而自然地督政行为。好政策才不怕质疑,问得越多越透明,执行起来才越到位。


但是上图这种有代表性的“分析”,大树就忍不了,必须和大家好好讲讲。


对于一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言论,虽然很多网友都有基础地辨别能力,但这种半真半假的内容多多少少还是会影响人的情绪,让正常的质询都变得充满戾气,这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


下面,大树会简单介绍真正的罗斯福新政,然后再分析我国政策本身,以正视听。


罗斯福新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全面直接干预经济,包括国家扶持农业、振兴工业,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对公共公用事业的主动介入。


2、强调重视宏观政策调控经济,比如主动实施赤字财政政策,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引导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颁布各项经济法。


在此之前,美国政府是小政府,是市场的“守夜人”,只有市场一只手,这两条新政出来后,从此另一只手政府也开始发挥作用。


3.加强社会救济,建立福利国家,开创了以工代赈的救济手段,建立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教育与社会救济方面的基本作用,


罗斯福通过国家负债,国家保障,真正在美国建立起福利社会。罗斯福死后至里根上台前,是美国贫富差距最小的时期。


所以回过头来看截图的评论,就错得离谱,只看政策还以为是里根政府或者是撒切尔夫人执政。


在罗斯福之前,各国政府都奉行财政收支平衡的政策,而且拒绝为底层百姓兜底,颇有一点“把白花花的银子全分给穷人,真的是作孽”的意味。


正是大萧条倒逼改革,让政府拿钱分发福利,做起保障,才维持了美国社会的稳定。


而且所谓“一个政府不花钱办事又收重税”的说法,是有严重逻辑冲突的,这是在往倒台的方向上踩油门,会引起底层和富裕阶层的共同反对,真要这么干罗斯福有通天的本事也不可能稳定社会。


更何况,放水等扩张性的宏观政策在大危机前基本不可能存在,基本都是以市场活动为主,政府主导的投资少的可怜。刚才的评论提到日本,事实上,那时日本的现代金融体系也根本没有建立起来,根本没有操作空间。


当年的日本,也主要依靠三井、三菱和住友等商业资本,他们与政府合作成为政府的御用商人,形成财阀驱动经济增长。


更可气的是,他们的很多原始资本并不是来自放水,是来自中国的战争赔款。这个水是来自中国人民的血水,喝惯了人血,所以后面才那么渴望对外扩张,实施侵略。


所以要辨别这些带节奏的言论也很简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了解一些历史事实。至于那些似是而非的比喻,既没有事实,也没有数据,没有任何看的价值。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我国政策本身。


开头提到的“以工代赈”的政策,主要投向欠发达地区,并向原深度贫困地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任务较重地区以及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地区倾斜。


主要项目会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农村兴修小型基础设施等,具体包括水利、交通等公益性基础设施,以及用于发展农牧、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专项资金主要给参与项目建设的劳动者发放劳务报酬,像建设过程中购买大中型机械设备等资产、购买种苗仔畜、饲料、化肥等生产性物资一律不准用该项资金。


主要受益人群是所在县域内农村劳动力、城镇低收入人口和就业困难群体等参加工程建设,比如刚刚脱贫的人口、因灾需救助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等。


总结起来,一是照顾农村,二是照顾贫困人口,三是还是以农村基础设施为主,四是搞项目的钱自己筹,但中央管劳动者工资。


所以可以看出来这个政策其实对产业升级是没什么影响的,城市里该搞芯片搞芯片,该搞智能工厂搞智能工厂,一个是上限,一个是底线。


对正常用工的工资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主要针对的是留乡就业困难的群众。


可以说,大树绝大多数的读者们,既没有资格领这笔钱,也没能力去赚这笔钱。


但资金落实到位不到位,能不能真正惠及困难群众,这个是要打问号的,是要重点监管的。


比如,文件提到“以工代赈项目可以不进行招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要求招标,不得另行制定必须招标的范围和规模标准”,这个用意上是方便赈济项目推行,但是也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电视剧《狂飙》中的莽村村主任李有田和他的恶霸儿子李宏伟,在农村并不是孤例。流向农村的水固然会留在农村,但是留在农村,也可能还是流向了一小撮人。



但是,有好过没有,做好过不做。


如果真要碰这个钱,高启强是要动的,赵立东也是要动的。


现阶段经济下行必然内卷,必然会产生危机,一定要敢在危机时刻对内动刀子,至于危机会怎么演绎,且看下篇文章。


其他文章推荐


■  摧毁苏联的一个小小集装箱

■  产业转移是无法破解的死局吗?

■  把握急转弯背后的三条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