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位读者朋友在微信上问我:
“罗汉哥,看了你不少有关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文章,感同身受。我是一名90后程序员,在上海技术圈也混了好几年了,由于现在的公司在系统规模上受限,不少想法无法得到实现,所以我打算春节后看看机会,想听听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一开始,我先劝他不要冲动,如果家里没矿的话,切记不要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裸辞,随后又跟他探讨了一些有关职业发展上的常见问题。
话锋一转,我问他:“换工作的话,你是不是只考虑上海?“
他没犹豫,直接回答:“是啊。”
我说:“听了你的一些情况,如果你对技术还有追求,并对技术氛围比较看重的话,我劝你去北京,别留在上海。”
他很疑惑,问我为什么。
说到这,相信熟悉我的朋友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这句话是我一直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上海的技术氛围烂得一逼,如果我不是上海本地人,早跑北京去了。”
先说两个亲身经历
或许有人说,你这样说太武断了,上海毕竟是国际大城市,商业也好,科技也罢,都走得非常前列。
别的不说,光每年在上海召开的技术大会就有多少?你怎么能说技术氛围烂呢?
对,您说的有道理,但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体系,而支撑这个体系的来源不是父母和学校,就是工作与社会。
我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两个对比上海与北京技术氛围的事情。
▌与技术大会有关的
2016年初,我在北京某技术大会的容器化专场,上午的第一场,好像是跟容器调度系统有关的内容(具体是什么记不清了),讲师很帅,内容很干,演讲风格也很风趣,会场内还时不时的响起笑声。45分钟,很快就进入了问答环节。
主持人问:“感谢XX老师的精彩分享,大家有问题吗?”
好家伙,我大致数了数,坐着七八十号人的会场,有超过1/3的人举手,把主持人也搞懵了,只能说:“因为时间有限,咱们只开放3个问题,来,先给右边那个穿蓝色衣服的小伙子吧……”
就这样,原本5分钟的提问环节,硬是被延误了10分钟。
最后,逼得主持人只能说:“实在抱歉,这个主题就暂时到这里了,如果还有疑问的小伙伴,可以私下与老师进行交流。”
随即,这位老师说了声 “谢谢大家”,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放下笔记本,起身刚走到大门(我估计他要去厕所),立即被一群年轻人截胡了。
那架势,就跟粉丝要签名似的,把这位老师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一个小时后,我走出这个专场去其他专场,这位老师还在原地被几位小伙伴围着,我看他指天画地,似乎还非常投入。
这幅真情流露,精力投入的画面,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6年末,我在上海某技术大会的容器化专场,也是上午的第一场,好像是跟DevOps有关的内容(具体是什么记不清了),讲师也很帅,内容也很干,演讲风格似乎差了点火候,不过还算过得去。
45分钟,也很快就进入了问答环节。
主持人问:“感谢XX老师的精彩分享,大家有问题吗?”
因为场景相似,我坐在第二排,特地欠身扭头回看。只见四五十号人的会场,稀稀拉拉有四、五个人举手,其他的人都在低头看手机。这位主持人倒是很爽快,直接说:”其他人如果没问题,那就把这3个机会让给举手的这几位啦。“
一边递话筒,一边嘴还在叨叨:”挺好,这样免得抢了。“
问的是什么?老师怎么回答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反正都是些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问题。
提问环节结束后,主持人说:“如果还有疑问的小伙伴,可以去讲师答疑区进行交流。”
补充下,为了拉近与讲师之间的交流,大会特地设立了 “讲师答疑区”,讲师可以在结束之后去休息区跟自己的粉丝零距离接触。
想法不错,但事实是怎么样的呢?
因为要找朋友,我去答疑区转了一圈,稀稀拉拉有两个人坐在里面,也不知道是讲师,还是保洁大叔,坐在那,一边喝着茶,一边唠嗑。
好了,故事讲完了。唠叨了半天,想说明啥?
但单就 ”参会热情“ 这一项来看,上海与北京之间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
记得去年,曾有某技术社区负责人在上海办完沙龙之后,生气的跟我说:“氛围太差了,以后再也不来了!”
也不知道是一时说的气话,还是真的就这么做了。
不过,能把抗噪能力这么强的人逼得说出这句话,看来是失望透了。
▌与企业招聘有关的
如果在技术大会上的所见所闻只是个噱头的话,那与企业招聘有关的点滴就应该显得比较真实了。去年,去上海某技术型公司拜访,原本是想请教一些运维监控方面的技术性问题,但聊着聊着,话锋一转,谈到了 ”招人难“ 的话题。
一开始,大家都吐槽上海的用人成本越来越高,而且人才难得,即便来了也很难留得住,后来开始聊到上海与北京在技术人才上的差异……
对方A:“我工作的前十年一直在北京,直到去年下半年才来到上海发展,说心里话,上海的整体技术氛围和从业人员的质量,和北京还是有差距的。”
对方B:“是呀,房租也好,吃喝拉撒也罢,基本和北京没什么差别,这些都是一个人的生活基础成本,而这些都会水涨船高的转嫁到企业头上。也就是说,你在上海招一个程序员,和在北京招一个程序员,对企业的成本几乎没两样,但这个程序员的质量和潜力,却差了很多。”
对方C:“不过,在我看来这是有原因的。确实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型企业更多,技术这东西是靠环境堆积起来的,氛围也是靠实战酝酿出来的。”
“比如一个新技术出来,你用了,他也用了,那我也就用了,于是话题就出来了,交流的诉求也出来了,你谈谈掉过的坑,他谈谈踩过的屎,最后把这些东西整理整理,不仅可以拿到大会上去分享,还可以提交给社区或开源项目。”
“也有一些公司,出于规模及战略的需要,干脆自己干了。”
“一家公司这样,两家公司这样……渐渐地,技术氛围就这样起来了。还是环境创造人才,人才聚集的多了,氛围自然就被带起来了。”
这三位的这番对话,对我的影响很大。
此后,再与朋友聊起 ”上海与北京的技术氛围差异”,我一般会这么形容:技术氛围,等同于土地,而技术人才,等同于庄稼,什么样的地,长出什么样的庄稼。
南方与北方,因为气候和降雨量的不同,从而北方适宜种植小麦,南方适宜种植水稻。
如果你喜欢吃米面,那就去北方。
如果你喜欢吃细粮,那就去南方。
当然,你也能在上海吃到面食,也能在北京吃上泡饭,但那股味道一定不够纯正。
更重要的是,价格都一样。
分析:为什么上海的技术氛围烂得一逼
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视角,这个话题都足够写一本书。但我既没这个能力,也没那个资历,还是基于自己的所见所闻谈一谈。我上网查了下,贴两张2017年的互联网企业城市分布图。
先从总市值的占比来看,北京大约20%,上海大约12%,加起来,几乎占了全国的半壁江山。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北京作为中国科技文化中心,以百度,新浪,网易,京东等为代表的老牌公司,以及腾讯,阿里的重要分布,不管是运营和研发地方都很高。另外,从独角兽公司来看,也远远多于别的城市,以滴滴,小米,头条,美团为代表的巨头,也有快手,ofo,摩拜之类的新兴公司,甚至商汤,旷视,第四范式,地平线等为代表的AI公司也是远远多于别的地方。
与北京相比,上海在互联网这块就不咋地了,除了上市市值第一的携程之外,你几乎很难找到一家像模像样的企业。另外,以陆金所为代表的的金融服务企业倒是比较扎堆,再加上与传统制造业联合的威马、蔚蓝汽车等,构成了以 “制造+金融服务” 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别扯了,饿了么现在只不过是阿里新零售战略的一部分,不夸张的讲,也只能算是杭州产业的一个分支罢了。“北京 = 互联网 + 科技”
之前听人说,在互联网行业有这样一个公式:用户=流量=金钱。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做互联网,那你得先有用户,有了用户之后就要慢慢把用户量级做大,这样就就相当于有了流量,流量大了之后,再通过一些手段把流量转换成金钱。于是在过去的十年里,只要你是互联网公司,开门第一件事就是不择手段的把流量变大,有的通过推广方式,有的通过增加用户粘性,还有的求爹爹告奶奶的抱大腿,通过大平台导流的方式获得流量。互联网注重的是体验,不是有人这么说吗?一玩互联网,不玩用户体验,必死无疑,还有人说,只有让用户觉得简单,觉得爽,才能留住用户。但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并让这个公式运转起来,一是要有技术团队来承接流量,并功能实现,二是要有产品团队来规划产品,小步试错,快速迭代。换句话说,产品也好,技术也罢,你的职责是把流量变大,把用户留住,让他开心,让他爽,至于赚不赚钱,甚至是倒贴钱,都没问题。创新,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谁能抓住差异化,谁能让用户有 “哇!这就是我想要的……”,谁就能有紧握流量,这需要创新意识,哪怕你是技术,你也要有这个意识。挑战,流量说来就来,产品说上就上,活动说搞就搞,能力也好,经验也好,心态也罢,都要时时刻刻摆好架势,面带笑容,迎接挑战。效率,相对而言,在这个抢跑道的规则下,除了一些核心流程及状态,交付的质量可以打一些折扣,只要你够快,你就能获得先机。我想说,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员工的激情、心情和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心情好了,思维就活跃,因为有了激情,创新性就更足,因为状态佳了,效率也自然嗖嗖的飙升了。于是,各家互联网公司都搞起了活动,今天过个圣诞节,明天又来个万圣节,大后天又来个1024……不是请小姐姐来给你按摩,就是搞个Party让大家胡吃海喝一通。哦,对了,每年还有逼格比较高的团建活动,有的去东南亚,有的去三亚,反正是阳光沙滩比基尼,你开心,就好。请相信,老板 = 商人,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一群生物。这么做,也绝非钱多得蛋疼,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员工高兴、舒服、爽,气氛够活跃。说白了,就是哄着你们高兴,因为你们高兴,创新意识及效率自然高,因为你们高兴,客户也会高兴。这,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企业和企业之间会互相传染,互相效仿,你搞?那我也搞。张三离职去了李四的公司,最终导致李四的公司也搞起来了,一传十,十传百,变成了全互联网公司皆搞的活动。好了,说完了北京的流量文化,再来说说上海的交易文化。这是一个朋友发给我的,感觉分析的很到位。
按照他的说法:“在传统制造业,及金融领域,因为自认为专业性很强,或者比较特殊,再加上老板受限于传统思想,所以觉得盈利才是关键。““至于流量,如果能做大固然好,如果靠砸钱来做大规模,跟赌博没啥两样,不干。““就跟农贸市场买菜一样,一根黄瓜成本价5毛,卖出去7毛,我赚2毛。如果某一天,大家都卖6毛,那我只剩下1毛的利润,那怎么办?”“不是想着扩大规模,薄利多销,而是压低成本,如何能把5毛的成本压缩到4毛,这样就又恢复到2毛的利润。”“怎么压低成本?比如,原本一车只能拉10根黄瓜,那就要求车老板拉15根黄瓜,这样每根黄瓜的成本就下降了。再比如,平时都是走高速公路收费的,现在走国道免费了。还比如,原先用两个驾驶员的,现在用一个驾驶员了。”“啊?你说多运5根黄瓜会把车子压垮?你说走国道红绿灯多?你说一名驾驶员容易导致疲劳驾驶?”“跟我有关吗?车子坏了,换一台呗。红绿灯多,费油,心情差,爱干干,不爱干滚蛋呗。司机死了,再找个新的呗。”我听完有些疑惑,问他:“难道互联网或科技型公司的老板都是神仙?不想盈利?为人民做贡献吗?”他说:“你别抬杠,互联网上半场,2000年泡沫到2010年,甚至是2015年,主要吹的是哪阵风?流量为王呀。所以分享、互动、自由、平等就成为了主旋律,无论你是否愿意接受,就算是装,也必须装的非常认可,做出的事,也必须与其相匹配,否则,规模不以几何形状的速度增长,怎么为王?”在这样的 “交易文化” 之下,无论是线上业务,还是线下业务,节奏是按部就班的,路径是先规划后实施的,挑战是……有什么挑战?叫你做,你做就行了,瞎逼逼啥?技术只是个工具,请不要过分强调。
程序员只不过控制了台机器,没什么了不起的。
技术部门,你做的好能加分,你做的不好也能活下去。
的确,单从业务功能实现来说,用ASP还是JSP,用Windows还是Linux,确实没什么区别。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点上去别报出一堆看不懂的英文界面(报错页面)就可以上线了。说完了 “产业分布” 和 “文化差异”,再来说一说 “情怀”。不过很抱歉,我不仅没在北京生活过,而且连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哥们都没有,所以不敢造次,只能说说上海。之前,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问:“为什么上海星巴克那么多,每个小商场可能没有肯德基,但是一定有星巴克。同样是一线城市,北京似乎没有那么多。”下面有个哥们(估计是个北方爷们)回答:“这是一种供需平衡呀。店多说明客源能够支持这么多的供给,上海人很小资的,无论周末还是工作日,你都可以在市区各个街头的星巴克里看到一些人在那里谈天说地,悠闲得很。”我查了下百度百科,说是特指向往西方思想生活,追求内心体验、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年轻人。在互联网领域,如果你想成功,不仅要有拼搏精神,而且还要有冒险精神。你看看周边的报道,再看看周边的上海人,有几个去创业的?因为没那个必要,城市的繁荣发展,养肥了当地人,用吴晓波老师的话来说,这叫“被动财富增长”。也就是70、80后的上海人,依靠祖辈、父辈留下来的房产(或者动迁款),他就可以拥有几千万的身价,那还去努力干什么?不是有那么句话吗?谁不想天生就懒惰呢?创业?受委屈?疯了吗?当然,我说的是一种现象,你可不要用幸存者偏见的视角去解读。说到这,或许有人会疑问:“你说这些干嘛?这和技术氛围有关系吗?另外,不是你自己说的吗,搞技术的大多都是沪漂,跟上海人有什么关系?”有句俗话说得好,“靠着金銮殿准长灵芝草,挨着茅房准长狗尿苔”。以我为例,上海的70、80后,父辈以上几乎都不是上海本地人,那为什么来了上海,就变成这样了呢?很多人说,人的生活方式除了性格因素之外,基本取决于周边环境与财富状况。就好像一群人一起看悲情剧,为什么你会被气氛感染,跟着哭起来呢?你去俄罗斯待一段时间试试,如果你内心不排斥当地文化,过一段时间,你的舌头也一定打卷。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在上海待久了,等财富状况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也同样会被那股小资情调所感染,也一样会在秋季的午后,靠着大树,晒着阳光,手拿星巴克侃侃而谈。所以,在技术圈那么多年,我基本不招上海人,因为我看不惯那种得过且过,安于现状,排斥新鲜事物的态度。看看我写的这些,再想想上海为什么会错过互联网洪流?似乎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完蛋了,说了上海这么多不好,今后还怎么在上海圈子里混饭吃呢?-----------------------
公众号:吃草的罗汉(ID:kidd_wyl)
微博:吃草的罗汉
知乎:吃草的罗汉
- END -
我基于 “吃草的罗汉” 的知识星球开了一个讨论群组,主要讨论 “技术演进”、“技术管理” 与 “职业变换与转型” 这三类话题,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寒冬中学习、成长,不定期福利+深度讨论。
如果你想入群,扫描以下我的个人微信号,加我时注明姓名+公司+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