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涌泉教授团队获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

浙大人文汇 浙大汉语史研究中心 2022-06-10


     近日,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立项名单正式公布,我院张涌泉教授领衔的“浙江大学敦煌学研究团队”获学术团队项目立项,立项课题为《敦煌残卷缀合总集》。
项目介绍


     敦煌学是浙江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老一辈学者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都是中国敦煌学领域的开拓者、奠基者。在他们的引领与培育下,形成了浙江大学在敦煌语言文字研究与敦煌文献整理方面的特色,并长期居于全国甚至世界领先地位。 近二十年来,以张涌泉为首的新一代敦煌学研究学术团队对业已刊布的敦煌文献作了全面普查,深刻感受到敦煌文献实际上是以残卷或残片为主体的,它们与三界寺僧人道真收罗古坏经卷和修补佛典的活动密切相关,敦煌藏经洞可能就是道真存放“谨于诸家函藏寻访”所得“古坏经文”的“故经处”,是道真安放修补佛经材料的存放地。正因为这个原因,敦煌文献中残卷或残片比例高达90%以上。这些残卷汇聚的目的在于“修补头尾”,原本就是为了缀接或与缀接修复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院敦煌学研究团队正在对敦煌残卷展开大规模的缀合工作。张涌泉2014年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敦煌残卷缀合研究”,计划“新缀合的敦煌佛经残卷将达2000多号”,目前实际已缀合的写卷达五千号以上。但由于可以进一步缀合的写卷数量仍然十分巨大,原来的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也有欠缺,亟需得到进一步的投入和支持。 新获立项的《敦煌残卷缀合总集》研究将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⑴敦煌残卷缀合研究的理论总结。通过敦煌文献流散情况的回顾,对敦煌写卷撕裂破碎的经过及原因作客观深入的分析,阐述残卷缀合的重要意义;总结前贤敦煌残卷缀合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借鉴前贤的实践经验(包括甲骨文缀合的经验),提出敦煌残卷缀合的方法和步骤,并揭示缀合中的应注意事项。⑵敦煌残卷缀合成果集成。一百多年来,前贤在敦煌残卷的缀合方面业已取得许多成果,但这些成果散在各处,查检不便;而且大多数缀合成果没有附载图版,影响了其可信度;本课题将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把散在各处的缀合成果汇为一编,同时增附缀合图版,并附载“敦煌残卷缀合总目”,庶几一编在手,各家缀合成果一目了然。⑶敦煌残卷新缀。在前贤缀合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对敦煌残卷作大规模的缀合工作,估计可以新缀的可达一万号左右。

首席专家介绍




张涌泉,1982年1月杭州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4年9月考入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生班,1986年7月毕业留所任教,获硕士学位。1992年9月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师从项楚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94年10月提前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博士后研究,合作教授裘锡圭先生。1997年初分配到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任教(1996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9月,当选为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2006年3月,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1998)、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0)、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中国优秀博士后(2001),获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曾评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两次)、三等奖,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中国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一等奖(两次),胡绳青年学术奖,思勉原创奖,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次)等多种奖励。




相关阅读:光明日报头版头条

让敦煌文献“孤儿回家”“亲人团聚”




编辑:陈舒舒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浙大人文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