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3项成果入选“语言学百大好书榜 (2021)”
中心3项成果入选。此外,中心前辈学者蒋礼鸿先生《类篇考索》亦入选本榜单。
本书为“大学讲义”系列丛书之一,32万余字。从2010年起,汪维辉教授为浙大“汉语言文字学”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开设“汉语词汇史”课程,每年一次,已经讲过十一轮,本书即在“汉语词汇史”课程讲义的基础上修改增补而成,可供语言学专业的硕博士生参考。全书共分八章:绪论,意义和词的关系,基本词汇的演变,历代特色词汇描写,外来词汇的借入和吸收,构词法的发展,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发展变化,汉语词汇演变的总体趋势和基本规律。
本书第一次从两个方面概括性地对《史记》词汇作了系统研究:一是在整体调查和归纳基础上抽样式地对其词汇构成的基本要素——单音节词作了分析,以其中占比最高的名词为对象,系统地描写和概括了单音词的义场、词义构成和演变以及重点词的意义属性分析等,展示了《史记》所代表的秦汉时期单音词的基本面貌;二是对合成词的构成与特点作了系统分析,第一次穷尽性展示了《史记》词汇系统中合成词的构成面貌、类型和主要属性。本书既归纳出词汇史角度常见的一些构词成分与方式等现象和特征,也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同时还对一些具体词语特别是有争议的词语的构成与意义属性作了个案性的观察和分析,并在理论层面上就古汉语合成词的判断原则与操作方式等作了有新意的尝试;还针对性地提出了复合词构成的两种新方式——逆序范畴化、粘结范畴化。
在上述两方面的基础上,本书还分别就研究过程的新发现或疑惑提出了若干启示,在理论层面上作了点面结合式的总结,对个别研究难题提出了新的期待。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策划了系列访谈,约请来自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5位青年学者,就个人求学经历、从事汉语史研究的方法与心得、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等11个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说。随文附有受访者主要论著目录,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
这本访谈录,是汉语史学界青年学者风貌的一次集中生动展示,也是汉语史研究入门的上好指导读物。有志于语言研究的读者,可以藉此一睹优秀青年学者的风采,了解学术前沿信息,探寻治学修身之道,从而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为语言研究特别是汉语史的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宋司马光等编纂的《类篇》四十五卷,探讨字源、古音、古训,阐明古今字形演变,为《说文》和《玉篇》作了增补。蒋礼鸿先生以影刊汲古阁影宋钞本和姚刊三韵影印本相比勘,“订正错误,比较同异,溯厥根源,补所未及”。本书系联声音,贯穿义训,突破字形的障惑,疏通音义,是《类篇》研究的力作。
编辑:吴 晶
审核:真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