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研读会丨汉语史研读会2022年第三期
题目
出土文献与上、中古词语随札
主讲人
方一新
摘要
战国、秦汉以来的简帛文献,出自地下,基本保存了当年抄写时的原貌,是非常珍贵的“同时资料”(日本学者太田辰夫语),在研究上古后期(战国—秦—西汉)汉语、中古时期语言词汇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值得充分重视与发掘。
题目
出土文献与上古汉语词义新探
——以“就”的特殊用法为例
主讲人
岳晓峰
摘要
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结合,对词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合理应用各类出土文献材料进行词汇研究,已显得尤为必要。上古汉语有一类“就”与人物名词或代词“之”连用的特殊用法。结合出土与传世文献可知此类用法中,“就”因受人物之间亲疏远近、长幼尊卑等社会属性的影响,大致有三种不同的义位:第一类为“接近”“靠近”义,并且还引申出情感上的“亲近”义位变体;第二类为“造访”“拜见”义,常可与表“往见”义的动词“见”连用;第三类则为“归附”“归靠”义。尤其是“造访”与“归附”两种义位,应被认为是语言义,由辞书补充收录。最后,在战国楚简等古文字材料中,“就”还引申出时间上的“及至”趋向,相当于表“到……时”的时间介词“及”。
时间:2022年6月28日(周二)14:00
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1111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编辑:张航
审核:真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