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当代性
迅猛推进的经济全球化态势,特别是近年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及其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仍然是透视当代世界重要而有效的思维方式。《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著述,是诠释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文本依据。在当代新的境遇下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和层次,仍然绕不开这座“思想高峰”。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ARX/ENGELS GESAMTAUSGABE,以下简称MEGA2)的陆续出版,以及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0卷本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权威而完整的文献资料,而当代理论思维水准的提升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也为我们重新研究《资本论》提供极大的空间和可能。从文献(文本)、思想和当代性三个维度进行融经济学、哲学与社会理论于一体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把《资本论》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和层次。
一、《资本论》著述原貌的文献学还原
(一)《资本论》著述的文献构成
谈及《资本论》,除极少数文献学家外,过去相当多的论者基本上都将其视为一部“俨然已经完成了的著作”,而离开其庞大的笔记和手稿群,甚至离开马克思本人的“第一手稿”,只是根据由后人整理“成型”的三卷“通行本”来展开研究的。现在看来,这种研究明显缺乏真实、完整而权威的文献基础。随着MEGA2 中专门刊出“《资本论》及其手稿卷”15 卷 23 册的第二部分业已出齐,再加上其第三部分“书信卷”第8—35卷大量涉及《资本论》的通信,以及第四部分“笔记卷”第2―9卷所刊布的作为《资本论》准备材料的四个笔记等文献的刊布,马克思准备、写作、修改和整理这一著述的曲折过程将不断被完整地再现出来,同时也表明《资本论》文本实际上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是“笔记部分”。即MEGA2第四部分第2—9卷所涉及的“巴黎笔记”(1843年10月—1845年1月)“、布鲁塞尔笔记”(1845—1847)、“曼彻斯特笔记”(1845)和“伦敦笔记”(1850—1853),此外还包括正在编辑中的第14卷的“危机笔记”(1857—1858)。这些笔记是马克思在《资本论》正式写作前的准备材料,记录了他从思想先驱那里汲取思想资源、展开自己的思考和重构的思路及过程,几乎触及到后来《资本论》手稿中的绝大多数材料和议题。特别是由于后来的手稿实际上也非常凌乱,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常常出现中断,这些笔记就成为索解马克思复杂的思想结构和叙述逻辑的重要参照。
二是“初稿部分”。在过去稍微深入一些的研究中,人们总认为《资本论》有三个手稿,即著名的“1857—1858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和“1863—1865年手稿”,而MEGA2根据新的文献补充和修正了这种说法。它不仅通过第一部分第2卷刊出了“1844年手稿”中的三个手稿,通过第二部分第1卷的2个分册、第3卷的6个分册刊出“1857—1858年手稿”,而且通过第2卷将1858—1861年马克思留下的材料(包括7个笔记本的前言、两个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准备阶段”、第1分册、《资本论》第1章的“计划提纲”、“引文图解”等)和恩格斯的评论一一予以刊出,又通过第4卷3个分册将所谓“1863—1865年手稿”修正为“1863—1867年手稿”,公布了从1863年至《资本论》第1卷正式出版前马克思的全部手稿。这样说来,所谓《资本论》的“手稿部分”实际上指的就是1844—1867年间马克思所写下的他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和《资本论》的所有初稿,而“三个手稿”的说法只具有相对的或特定的意义。
三是“整理、修改稿部分”。即MEGA2第二部分第5—10卷刊出的全部属于《资本论》第1卷的各种版本,包括其德文第1版、德文第2版、法文版、德文第3版、英文版和德文第4版;第11—13卷刊出的《资本论》第2卷的马克思手稿、恩格斯修改过程稿和恩格斯出版稿;第14、15卷刊出的《资本论》第3卷的马克思手稿和恩格斯整理过程稿、恩格斯出版稿。
为什么要花如此大的精力甄别同一卷次的这些不同版本呢?因为它们之间不仅在字词和段落上有非常多的改动,而且在结构和内容上也有比较大的差别,用马克思评论《资本论》第1卷法文版的话说,都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比如,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研究者所依据的《资本论》第1卷的版本都是由恩格斯整理的德文第4版,但MEGA2提供的材料表明,1867年出版的德文第1版只有6章,而1872—1875年间分册出版的法文版则扩展为8篇33章,1882年的德文第2版又修正为7篇25章,1887年的英文版则为8篇33章(与法文版也不完全一致),而1890年的德文第4版确定为7篇25章。再比如,把MEGA2第二部分第11卷(分2个分册)中刊出的《资本论》第2卷的马克思手稿与第12卷刊出的恩格斯对这些手稿所做的整理过程稿以及第13卷刊出的正式出版稿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恩格斯删减和增补的句子、公式和术语以及序列变更等超过5000多处,而且这还不包括标点符号、笔误等技术性的处理以及恩格斯对马克思原稿内容的概括部分,有些方面未必“只是形式上的改动”,实际上涉及对《资本论》思想的“恩格斯式”的理解,而且恩格斯在整理这些手稿的时候,没有查阅过一本马克思当年写作时参考过的书籍。
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中文新版《资本论》(2004)改变了从俄文转译的做法,根据德文对原来的译文做了校订,这是值得肯定的;但遗憾的是,第1卷校订依据的只是MEGA2第二部分第10卷(仍然是德文第4版),而对其他各种版本之间的不同也并没有在注释中详加说明,更使人不能理解的是,第2、3卷校订依据的竟然不再是MEGA2,而是倒退到作为“通行本”的柏林狄茨版(1963)!这样经过MEGA2编辑那么多年悉心甄别、考察和辨析而取得的研究进展就没有能够在中文新版得到充分体现。
四是“书信部分”。MEGA2第三部分“书信卷”从第8卷开始到第35卷大量涉及就《资本论》写作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相互通信、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名致他人的信、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致他人的信,以及附录中包括他人分别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信、他人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信以及他人相互之间的通信。这些书信表露了马克思长达40余年艰辛创作的艰难经历和真实心迹,也展示了同道参与这一巨大的思想建构工程的原委和过程。
以上关乎《资本论》的这些材料的刊布,将颠覆人们印象中它几乎是一部已经完成了的著作的传统看法,表明《资本论》“实际上仍然处于一种日益发展的进程中,处于一种没有完成的、开放的,并且是具有疑惑和困境的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形。如果不将这些文献纳入《资本论》研究当中,怎么能不受到极大的局限,又怎么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马克思的原始思想呢?
(二)《资本论》叙述结构的变迁
《资本论》所要研究的,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中所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它们从来都不是显性地摆在研究者面前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结构。如何准确、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揭示这一结构及其变动过程,马克思可以说费尽心思,《资本论》的理论结构的形成过程,实际就是他的这种探索的忠实记录。
早在 1844 年,开始将自己的研究由对社会的“副本”(Kopie,Копии)批判转向“原本”(Original,Оригинала)批判的马克思,在研读古典经济学和社会主义著述的基础上,最初产生了创作两卷本著作《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并且还与出版商签订了合同。这是《资本论》结构最早的设想,但这一计划没有实现。1851年马克思又计划写三本书,一是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二是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三是论述政治经济学史,也没实现。在《1857—1859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拟定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五个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它们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不过是在上面所阐述的意义上。(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它们的相互关系。城市和乡村。三大社会阶级。它们之间的交 34 39292 34 13352 0 0 5938 0 0:00:06 0:00:02 0:00:04 5936。流通。信用事业(私人的)。(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来考察。‘非生产’阶级。税。国债。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国外移民。(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5)世界市场和危机。”
随后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又将理论结构修改为六册计划:“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再次将以前拟定的理论体系加以改变,即九项内容:(1)导言:商品,货币。(2)货币转化为资本。(3)绝对剩余价值:(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绝对剩余价值;(d)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e)同一时间的工作日。剩余价值额和剩余价值率。(4)相对剩余价值:(a)简单协作;(b)分工;(c)机器等等。(5)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结合。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的比例。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和实际上的隶属。资本的生产性。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6)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原始积累。威克菲尔德的殖民学说。(7)生产过程的结果。(8)剩余价值理论。(9)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
后来的《资本论》就是按照《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制定的架构而展开的。马克思将其手稿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理论部分”,另一部分是“理论史部分”或“历史批判部分”,计划分开出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概括为三卷四册“: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将探讨理论史。”恩格斯按照这个体系编辑,将原稿第二册整理改编为《资本论》第二卷,题名为《资本的流通过程》;将原稿第三册整理改编为《资本论》第三卷,题名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这样,《资本论》的全部体系共分四卷结构,前三卷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部分,后一卷是关于政治经济学学说史部分。
以上叙述框架由两卷本著作—三本书计划—五个分篇—六册计划—九项内容—两大部分—三卷四册结构—四卷内容的曲折变迁,浸透了一个思想巨擘整整40年的殚精竭虑的探索过程。由于在过去《资本论》研究中论者的关注点主要是对其成型、定稿部分(即恩格斯整理的三卷本)的思想观点的概括和掌握,现在丰富的文献材料的刊布必然要求我们将这种研究转向思想史的探究,转向对马克思曲折的探索历程背后思想视野和嬗变的理解和分析,这将大大拓展、深化《资本论》研究的视野和复杂性。
二、《资本论》思想的“文本学解读”
当代《资本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从业已发现的《资本论》庞大的手稿中概括和阐释其思想?最容易和简单的做法是从当代流行的哲学思潮或论者自己的观点、思路和逻辑出发去寻找和“挖掘”《资本论》中与此匹配、关联的概念、表述,似乎这样就是对《资本论》思想的“当代阐释”。但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再也不能这样做了!我们必须把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把文献考证与思想阐释结合起来,在通盘梳理《资本论》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文本个案内容的详尽解读,概括其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揭示其深刻的内涵和曲折的论证逻辑。很明显,这一思路主要针对的是,在过去国内外哲学界对《资本论》思想研究中,研究者大都是把这一著述看作一个整体宏观观照、抽象讨论的,或者把它看做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所建立的唯物史观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运用,或者使这种研究成了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乃至西方某些哲学派别思想的论证,这样就没有把《资本论》独特而复杂的思想完整地呈现出来、客观地概括出来。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特别选择四部最重要的文本(“1844年手稿”、“1857—1859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和《资本论》第1卷)对其内容进行解读和甄别,力图在其论述的议题中提炼其哲学思想。
为什么特别要选择这四部文本重点进行内容解读呢?其理由:一是马克思写作这些著述或手稿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同时花费了比较大的精力和比较多的时间;二是这些作品的篇幅和思想容量一般也比较大;三是有些著述虽然还不成熟,但它们提出或触及的问题是马克思一生理论思考的主题,在以后漫长的思想创构过程中,对这些问题具体内涵的理解和解释可能有反思、变化甚至修正,但这些主题被揭示或提了出来,这就昭示出这些过渡性作品所具有的永久的思想史价值。诸如“:1844年手稿”中所涉及的“劳动的异化”与“人本学”关系的辨析,社会关系的异化成因及其实质的讨论,私有财产关系的起源、表现及其后果的分析,共产主义的“人学”内涵的论证,黑格尔“参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建构过程的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异化问题的评价“;1857—1859年手稿”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货币哲学、资本的秘密与逻辑批判、价值的哲学形态、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建构“;1861—1863年手稿”所昭示的理论史与元理论的复杂关系和蕴涵着的“历史阐释学”问题;《资本论》第1卷通过分析商品、货币、资本、地租等,从整体上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的再现、对认识资本的方法的揭示和关于资本的逻辑的建构、对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的完整表达和对资本批判与人的解放关系的分析,等等都特别值得关注。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我们选择了马克思定稿的《资本论》第1卷,而没有选择第2、3卷进行个案解读,不意味着看轻乃至否认后者的哲学思想,而是由于在《资本论》四卷中,第1卷的哲学深度和含量是最突出的,而关于第2、3卷的思想我们通过对其各个章节在不同手稿中的异同的考辨来进行探究。
以下我们简单勾勒四部文本最重要的思想。
(一)“1844年手稿”
“1844年手稿”也称“巴黎手稿”,指的是马克思旅居“巴黎时期”(从1843年10月到1845年1月)创作的、与单纯摘录和抄写同时代人以及前人著作的“巴黎笔记”相区别的、大量正面阐述和论证其思想的著述,它包括通常被称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三个笔记本”和《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除了需要厘清这部谜一样的手稿的文献学问题(诸如“巴黎时期”马克思的著述和活动“;巴黎笔记”与“巴黎手稿”、“逻辑编排版”与“原始顺序版”的关系“;三个笔记本”与《穆勒评注》的次序;笔记本Ⅱ内容探佚等等)外,需要着重讨论的问题有:
1.劳动的异化与“人本学”(收入的三种形式及其蕴涵的社会境况;异化劳动的四种表现及其实质;劳动的异化的根源;扬弃异化劳动的出路和途径)。
2.社会关系的异化:形成及其实质(作为“巴黎笔记”特殊文本之一的《穆勒评注》;货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信贷业的出现”及信贷与人的异化;私有制基础上的交换;异化劳动的进一步深入探究;多重社会关系异化的图谱)。
3.私有财产关系的起源、表现及其后果(私有财产的起源及普遍本质;私有财产关系的三种表现形式;私有财产关系发展的社会后果)。
4.黑格尔是怎样“参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建构的(“理解和论证”异化为什么要关涉到黑格尔哲学;黑格尔是怎样论述“异化—扬弃”的;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汲取和超越)。
5.共产主义的“人学”论证(现实基础:私有财产的物化形态与“主体本质”;价值归旨:“合乎人性的人”的塑造;实现方式:通过实践“全面”占有“人的本质”;究竟该如何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人学”论证)。
最后,我们需要总体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异化问题(“巴黎手稿”、“巴黎手稿”的理论图景;异化问题与马克思一生思想的探索;异化学说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异化与20世纪的资本批判;异化与当代社会发展)。
(二)“1857—1859年手稿”
1857 年 8 月到 1859 年 2 月,马克思通过对被后来人冠名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结束的一组重要文稿的研究和撰写,终于使长达15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研究产生重要收获,开始了与古典经济学完全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表达和建构工作,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分析把40年代他所探索和建构的哲学思想推向了新的高度。这部手稿需要着重讨论的问题有:
1.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历史与社会个体;“社会个人的生产”:经济学的出发点;社会总体、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社会有机体系统;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的特征)。
2.货币哲学(“劳动货币”概念辨析;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资产阶级社会既不同于前资本主义又不同于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社会关系是怎样物化的;生产的社会性:资产阶级社会与共产主义制度的区别;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以及作为财富的物质代表)。
3.资本的秘密与逻辑批判(劳动力商品的二重性;货币转化为资本;资产阶级的平等和自由;资本作为资产阶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关系;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两个不同过程;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资本的历史使命;资本价值的增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资本从生产过程过渡到流通过程;资本在流通过程中的再生产和积累;资本力图无限制地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过程;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资本所结的“果实”;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率和利润额;利润率的下降)。
4.价值的哲学形态(“价值”易为“商品”;“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物与物的交换背后掩藏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从商品分析开始“:这是显微镜下的解剖所要做的那种琐事”)。
5.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建构(15年研究经济的历史反思;与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渊源;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利,它必须成为起点又成为重点;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次否定;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三)“1861—1863年手稿”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的代表作《资本论》的四卷结构中,前三卷被称为“理论部分”,第四卷则被视为“理论部分”的“历史部分、历史批判部分或历史文献部分”。然而,就写作的具体情况看,《剩余价值学说史》并不是单独写作的,而是与《资本论》的其他内容混同在篇幅巨大的后来被称之为“1861—1863年手稿”中。
从1861年8月到1863年7月写作的这部手稿保存在23个笔记本中,约200个印张,马克思给它们标上了通贯全稿的页码:1—1472页。这部手稿或多或少触及到《资本论》前三卷的所有问题,但这些问题很多不是按照后来定稿的顺序先后写出的。马克思在写作过程中,理论阐释到什么地方,理论史的梳理也跟进到什么地步。还需要指出的是,在马克思的原始考虑中,《剩余价值学说史》也不是单独成册的。
1862 年末至 1863 年初马克思形成的《资本论》的结构原先只有三册,他当时把理论史部分分散安插各册中。到后来,理论问题的盘根错节,逻辑顺序的反复斟酌,思想叙述的集中考虑和文稿篇幅的平衡问题等等,使马克思后来逐步有了把理论史部分从《资本论》三册中分离出来的想法。他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全部著作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册理论史。”
对《剩余价值学说史》原始写作状况的这一简单梳理和对它在卷帙浩繁的《资本论》手稿中地位的甄别使我们看到,一方面,理论史对于马克思的理论创作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理论难题廓清和解决的前提条件。我们知道,剩余价值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而出现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不同层次上、从不同角度对它的起源、表现、本质和变动规律作了探究,马克思对此是不认同的,所以,《资本论》所完成的理论建构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性超越。但它不是另起炉灶从新开始,而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开辟的问题域中各个突破,进而实现整体超越。这样说来,在理论所关涉的每个问题上辨析毫芒,甄别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原始意旨、他们对这些问题如何推进又怎样重蹈误区,就成为进行新的思想创建的前提;而以史的方式把对问题的不同理解连缀起来进行叙述和评论,又会勾勒出一幅古典政治经济学史连贯而完整的图景,把马克思所实现的理论创新置于这一思想史的进程和图景中,更能显示出其独有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这种理论史的梳理为马克思的理论建构廓清了思想前提,研究整部手稿仿佛走进了马克思的“思想实验室”,在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经济学的创立和锤炼过程。
另一方面,理论问题又统摄着理论史的方向、线索和逻辑。马克思考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各派理论,并不是按照严格的历史的(编年的)顺序梳理的,而是按照理论问题来选取思想史材料,进而作出分析的。无论是对学派演变还是对理论发展的梳理,这部手稿都是围绕着政治经济学核心问题——剩余价值问题进行的。也就是说,考察的是剩余价值学说史以及与此相关的学派发展史,而不是一般的经济学史。马克思感兴趣的是,某个经济学家在剩余价值问题的研究上作过哪些贡献,处于何种地位。因此,材料的安排和叙述,总是围绕对理论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来进行,按各个人的理论(或某人的某一方面理论)在学说史上的地位来安排的。理论问题既确定了理论史所关涉的大致轮廓和方向,也规约着思想发展的进程与线索。而理论统摄下的理论史的清理,既揭示出思想演进的逻辑,也促进了理论本身的进一步发展。这样,理论史的清理与理论本身的建构之间呈现出一种良性互动,使马克思的叙述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和水准。
(四)《资本论》第1卷
这是我们过去最熟悉的《资本论》的部分,现在看来,需要着重讨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论》的逻辑”
其一,资本历史发展进程的完整呈现。《资本论》的范畴——商品、货币、资本、地租等从整体上再现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商品和货币的矛盾运动,再现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资本这一中心范畴,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阶级对抗的根源;对地租范畴的分析,则再现了资本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对“简单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的分析,再现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阶段及其特征;通过对资本积累的分析,再现了资本从原始积累到现代殖民地的不断增殖过程,不仅揭露了资产阶级血腥起家的真相,而且也揭露了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逻辑地得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运动必然走向灭亡的革命结论。
其二,认识资本方法的深入探究。“《资本论》的逻辑”揭示了人类认识资本的一般规律。贯穿在对资本主义经济范畴分析始终的矛盾分析方法、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等等,既是科学的逻辑方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它们都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资本论》的逻辑”中的体现。“《资本论》的逻辑”概括和总结了人类认识资本的历史进程和方法论嬗变的轨迹。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对资本、资本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其三,资本逻辑的全面建构。《资本论》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构成了关于资本的辩证逻辑的范畴体系。其中贯穿着辩证逻辑的一系列规律,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它不仅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区别,而且也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反映了它们的相对静止,而且也反映了它们的绝对运动,因而它不是封闭的、固定范畴的静态逻辑,而是开放的、流动范畴的动态逻辑。而反映资本主义现实的范畴的内在矛盾,则是这些范畴辩证运动和转化的根本动力。
2.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
把社会同生物有机体相类比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近代第一次明确系统地用“有机体”的概念来说明社会的是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他抹杀了社会有机体同生物有机体的本质区别,认为社会生活也应服从于生物学的规律,以此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存在。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解剖,则是从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入手,一步步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生活内容,从而揭示出这一社会形态的整体性、独特性以及它作为人类社会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必然衰落的命运。
马克思指出:“从直接生产者身上榨取无酬剩余劳动的独特经济形式,决定了统治和从属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直接从生产本身中生长出来的,并且又对生产发生决定性的反作用。”但是,这种从生产关系本身中生长出来的经济共同体的全部结构,以及这种共同体的独特的政治结构,都是建立在上述的经济形式上的。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当时的形式必然总是同劳动方式和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关系和依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的独特的国家形式,发现最隐蔽的秘密,发现隐蔽的基础。不过,这并不妨碍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情况,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彩色差别,这些变异和差异只有通过对这些经验上已存在的情况进行分析才可以理解。
《资本论》第1卷最直接的主题当然是对资本及资本的逻辑的剖析,但其价值在于论证超越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的可能性、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马克思对“资本的本性”与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分析,是《资本论》中最深刻、最精华的部分,直接支撑了他关于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人的自由时间和发展空间的丰富性和无限性等论断。要言之,只有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对共产主义的理解联系起来,才能完整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
3“.资本的本性”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一经诞生,就成为决定和影响人类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乃至一般社会生活等众多方面最深刻、最强大的力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资本当做一个富有生命的有机整体来分析和把握,以深邃的哲学眼光洞察“资本的本性”,透彻地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的实质。
马克思认为,资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拥有一种特殊的“主观意志”,即作为内在动力推动着资本主义的运动和发展。马克思在《1857—1859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资本作为财富一般形式——货币——的代表,是力图超越自己界限的一种无限制的和无止境的欲望。”追求无限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是资本唯一的主观欲望,这种独特的主观欲望决定了资本对待其他一切事物的内在态度“:对资本来说,任何一个对象本身所能具有的唯一的有用性,只能是使资本保存和增大。”
从资本之间的关系来看,资本的本质就是自相排斥。“包含在资本本性里面的东西,只有通过竞争才作为外在的必然性现实地表现出来,而竞争无非是许多资本把资本的内在规定互相强加给对方并强加给自己。”资本只有通过自由竞争击败甚至吃掉对方才能更好地扩大自己,由此形成资本之间的漠不关心和残酷无情的竞争。
就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资本家同他的工人的关系“,不是生产者同消费者的关系,并且希望尽可能地限制工人的消费,即限制工人的交换能力,限制工人的工资。每一个资本家自然希望其他资本家的工人成为自己的商品的尽可能大的消费者。但是每一个资本家同自己的工人的关系就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本身,就是本质关系。”就是说,单个资本家希望自己的工人的工资越低越好,以增加自己的利润,而希望别的资本家的工人的工资越高越好,以使其他工人作为自己的产品的消费者,消费自己的产品,增加利润。同样,资本对待其他任何对象和社会力量也以是否能够实现自身的保存和增殖为最根本的标准。
资本有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趋势,但资本的运动内在地包含着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两个要素,前者是创造价值的要素,后者是限制劳动时间,因而是限制资本创造总价值的要素。资本需要通过不断的运动实现自身的增殖,但又受到流通的限制,造成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资本在无限的运动过程中,外在表现为物、物与物的关系,但本质是复杂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内在的包含着主观欲望的社会有机体的运动过程。
资本运动必然结果是,在无限的“致富欲”的推动下,人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反而成为“物”的奴隶,被“物”所支配,产生了资本“拜物教”。
4.资本“拜物教”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的秘密。“拜物教”是指人们把某种物当做神来崇拜的信仰和观念。在古代社会,由于人们实践水平的限制,缺乏科学知识,对于许多自然现象无法理解,从而把某些自然物神化,赋予它们以超自然的、支配人的命运的力量,把它们当做神来崇拜。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条件下,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同样存在类似的拜物教观念,这就是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
商品拜物教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商品世界中,劳动产品的社会性是作为商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且作为彼此独立经营的商品生产者,他的商品能否卖出、以何种价格卖出,是盈利还是亏损,是幸福还是苦难,这是由他无法控制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规律所决定的。这样,商品的命运就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市场的盲目自发势力就成为一种神秘的力量统治着商品生产者。这就是产生商品拜物教的根源。
货币拜物教则是商品拜物教的发展形态。货币本身就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出现,进一步用物的关系掩盖了商品生产的社会关系,原来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决定于商品能否顺利实现交换,现在则取决于能否换成货币,原来是商品支配人,现在则是货币支配人,似乎货币天然具有支配人的命运的力量。在它面前,任何力量都得甘拜下风。“因此,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
资本拜物教就是把资本的价值增殖看做是物本身具有魔力的一种错误观念。本来,资本作为增殖价值的价值,反映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但在资本运动中,它采取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商品、货币等物质形态,于是给人以错觉,似乎这些物天然就是资本,天然就具有增殖价值的魔力。特别是生息资本,从表面上看更直接地表现为资本自身的增殖能力。所以,马克思说:“在生息资本的形式上,资本拜物教的观念完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竭力“把物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像被打上烙印一样获得的社会的经济的性质,变为一种自然的、由这些物的物质本性产生的性质”。用物与物的关系来掩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掩盖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因而资产阶级总是竭力宣扬这种拜物教观念,为剥削制度的合理性作辩护。
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与结局
所谓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现实的社会结构。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在《资本论》中他通过对原始积累的深刻分析,描绘了这一产生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
在封建社会内部,由于商品生产两极化的内在规律,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商品生产中,货币和商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最初并非资本,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才能转化为资本。这一定的条件是:两种极不相同的商品所有者必须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需要购买他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因此,资本关系是以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分离为前提的,资本关系的产生过程,就是劳动者和他们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所谓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站稳脚跟,它就不仅保持这种分离,而且不断扩大和强化这种分离。
马克思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资本。一方面,“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给劳动者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却又是历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它使劳动直接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第一次使生产在社会规模上进行,资本的伟大文明作用就在于“:它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一切以前的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真正是人的对象,真正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资本按照自己的这种趋势,既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旧生活方式的状况,又要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资本破坏这一切并使之不断革命化,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
但是,资本的革命作用是有限的。因为,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加剧了资本集中,少数资本家剥夺多数资本家,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资本巨头手中。这虽然能在更大规模上实行扩大再生产,从而使生产日益社会化,但是,这种社会化又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根本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法通过自身来解决的。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创造了置资本主义于死地的物质条件,而且还培育了一个代表新的生产方式的强大的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发展不仅导致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尖锐化,而且也使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对立加剧,导致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这就表明,曾经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开始与生产力的发展不能相容了。
总之,《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思想极其丰富,需要我们认真地研读原著、悉心体悟、深刻理解和准确概括。(注释略)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欢迎关注“新大众哲学”微信公众号:
权威发布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出版资讯;
为读者提供第一手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
分享国内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投稿邮箱:xindazhongzhexue@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