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职业隔离与收入不平等:中国城市的农村移民与本地劳工

理论志编辑部 Sociology理论志
2024-09-17

职业隔离与收入不平等:中国城市的农村移民与本地劳工


作者:

Zhuoni Zhang |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Xiaogang Wu |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原文标题:

Occupational segregation and earnings inequality: Rural migrants and local workers in urban China


文章来源: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61 (2017) 57-74

摘要:

这篇文章探讨了在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职业隔离在造成农村移民和本地劳工收入差距方面的核心作用。针对2005年中国人口“小普查”(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表明,农村移民偏低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由户籍状态而导致的职业隔离(职业间的差别),而不是在同一职业下的不同工资水平,但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在某些低阶职业中却享有一定的收入优势(职业内的差异)。这种由户口身份导致的职业隔离现象即使在控制了教育等其他变量后仍然存在,且隔离程度在国家机构和政府部门最为显著,在私营部门相对轻微,这导致了农村移民与本地劳动者在不同劳动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异。本研究针对歧视性政策如何影响职业隔离并进而在中国城市的社会群体间造成不平等这一过程提供了解释。



在社会学关于工业国家社会分层体系的理论构想中,职业占有核心地位,并对解释个人收入、社会分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验证由户籍状态导致的职业隔离对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农村移民与城市劳工收入不平等现象的影响。与性别、种族等个体特征不同的是,户籍产生于国家政策并可以随着个人经济社会状态的变化而改变。户口引发的职业隔离能够为中国农村移民收入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以案例的形式阐明在非西方背景下政府在推动职业隔离中所扮演的角色。



户口,职业隔离,农村移民的收入劣势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通常伴随着大规模且不受控制的城乡移民现象,但在中国,由于上世纪50年代户口体系的出现,人口被限制到户口所在地,未经政府批准的城乡迁徙是被禁止的,公民在空间上被隔离到两个不同的世界。伴随着1978年经济改革,政府对人口迁移的控制减弱,人口流动性提高,但地方政府常以户口作为政策排他、社会排斥的政策基础,农村移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劣势,其中收入差距尤为突出。


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有两种解释:一为“隔离效应”,即户口间接地将劳动者分配到不同的职业和行业,形成职业隔离;二为“歧视效应”,即雇主倾向于根据户口状态给予不同的工资和奖励,导致农村移民在劳动力市场上无法获得公平的收入,形成职业内不平等的收入水平。虽然职业隔离和职业内不平等工资是造成农村移民和城市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明显原因,但由于数据的可获性不足,在过去的研究中很难从实证上区分他们的影响程度。既往研究的另一个局限在于忽视了职业部门对于收入不平等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将通过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回归分析和分解分析方法揭示职业隔离对这两个群体收入差距的影响,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法消除职业分布和个人属性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而确定户口对收入的净影响。



数据,变量和方法


研究采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数据样本限制在16-60岁之间居住在城市、拥有工作收入且不处于上学阶段的人群。本研究主要的比较对象是拥有农村户口的农村移民和拥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居民,其中农村移民指的是在城市生活工作但在其他地方拥有农村户口的人。在变量的非缺失数据进行限制后,最终的分析样本包括15996名农村移民和28661名城市居民。


职业和工作单位是收入分析中重要的自变量。在回归分析中,我们把职业分为五大类:经理、专业人员、办事员、销售服务人员以及体力劳动者。在分解分析和倾向评分匹配分析中,我们将工作单位分为三类:政府部门和国家机构、公营企业,以及私营部门。控制变量包括教育程度、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就业状况、每周工作时间和居住地。本研究的因变量为月收入,在回归分析中会将其转化为自然对数。



描述性统计


农村移民在与收入相关的许多特征上均处于不利地位,如较低的受教育程度。数据显示,只有8.4%的农村移民被雇佣为经理、专业人员、办事员,但城市劳工在这一数字上达到45.5%。农村移民相比城市劳工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ISEI)上也存在明显劣势。ISEI分数越高代表职业地位越高,大约三分之一的城市本地人的ISEI分数低于40,三分之一在40到60之间,三分之一在60以上。然而,大多数农村移民的ISEI得分均低于50分,集中在较低阶的职业领域。在ISEI得分低于30分的职业中,与城市本地人相比,农村移民在收入方面似乎没有劣势。


Fig. 1. Kernel Densities of ISEI Scores and Monthly Income Ratio of Urban Local versus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2005)


农村移民和城市居民在工作单位方面的差别更加显著。只有1.5%的农村移民受雇于政府和国家机构,9%受雇于在公共企业,而有61.8%(27.4+34.4)的城市劳工受雇于这些类型的单位。农村移民更有可能成为个体经营者,因为他们在城市中找到固定工作的难度更大。同时农村移民更年轻,结婚的可能性更小,每周工作时间比城市本地人多10个小时。



实证研究结果


(一)回归分析

模型一显示,即使在控制了性别、婚姻状况、教育、年龄的前提下,农村移民的收入仍然比城市劳工少11.2%。模型二显示,在增加了职业、就业状态和工作时常后,这一收入差距降低到7.4%但仍然显著(p < 0.01)。模型三纳入工作单位后,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至5.3%。数据结果表明,农村移民和城市劳工之间的收入差异并不能完全用他们在人力资本、职业和其他工作条件等个人特征上的差异来解释。


其他独立变量的影响正如预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女性的收入低于男性;已婚人士比未婚人士挣得多;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收入更高;年龄和工作时间对收入的影响是曲线型的,先是增加,然后下降;一般来说,经理、专业人员和职员比体力劳动者收入更高,但销售和服务人员挣得少;雇主比个体经营者挣得多,而雇员挣得少;公共和私营企业的雇员挣得比在政府机构/国家机构工作的雇员少得多。


模型四的多变量分析显示农村移民与城市劳工的收入差距在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最为显著(36.2%),公营企业其次(9.3%),而在私营部门最小(3%)。这样的结果可能有两种解释:一为雇主在不同工作单位的不同偏好与差别待遇,私营部门与公有企业对员工的效率、技能、价值的重视程度高于户口状态;二为农村移民和城市劳工的个人特征(教育、工作经验、职业)有显著差异,只有1.5%的农村移民有条件在政府和国家机关工作,在公营企业工作的农村移民也仅有9%,且往往集中于社会地位较低的职业(安保、邮差、仓库管理员、服务员等),而城市劳工在这两个部门工作的比重却超过60%,工作地位也较高。


为了验证这些推测我们计算了隔离指数(差异指数)来衡量农村移民和城市劳工的职业分布差异,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对这两个群体的隔离程度最高,私营部门最低。隔离指数与回归模型的结果表明,职业隔离是造成农村移民与城镇居民整体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机制。为了从实证角度阐明这一结论,我们将采用分解分析的方法。


(二)分解分析

在职业隔离和收入差距的计量研究中广泛采用分解分析法,本研究也将采用此方法评估职业内部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异对农村移民和城市劳工之间总体收入不平等的相对贡献。



我们将对两组群体的月收入差距对数分解为四个部分:1.收入水平预测性特征导致的职业内收入差异;2.收入水平系数导致的职业内收入差异;3.收入水平预测性特征导致的职业间收入差异;4.职业收入水平系数导致的职业间收入差异。结果表明,城市劳工比农村移民多获得12%的收入,这种差距可以分解为正向的职业间收入差距(0.2000)和负向的职业内收入差距(-0.0826),这表明城市劳工的普遍收入优势完全是源于职业间收入差距(职业隔离),城市居民相比农村移民更有可能从事社会地位更高、薪酬更高的职业,相反,在同一行业,他们的收入却一定程度上低于农村移民。此外,职业间的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受到与职业成就相关的个体特征所影响,城市劳工由于受教育程度高、工作经验更相关等特征更容易从事收入更高的工作。在同一职业内城市劳工收入普遍低于农村移民这一发现还是令人惊讶的,我们推测这可能是由私营部门内部劳动者自身驱动的,但无法用观测到的特征来解释。


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移民的收入劣势是由劳动力市场的职业隔离造成的,他们相比于城市劳工更难获得高薪职业,并且在某些职业特征上也存在一定劣势。


(三)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如果我们排除职业隔离和目前可观测个体特征的影响,这种收入差距是否还会存在?如果个体特征相同,农村移民是否还会处于收入劣势?我们在这里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来进一步观察户口和移民状态对收入的影响。


我们将农村移民设置为试验组,城市劳工设定为对照组,观察到的协变量包括受教育年限、ISEI分数、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居住地,考虑到农村移民的工作时间比城市劳工长得多,我们使用每小时工资作为结果变量,并根据工作单位来进行倾向分数匹配。



结果显示,当农村移民与城市劳工倾向性得分相当时(即个体特征类似),前者比后者每小时多赚0.28元。这一结果在不同工作单位显示出差异,在政府和国家机关,农村移民仍旧比城市劳工每小时工资少赚1.06元,收入差距为18%。在我们比较了个体特征相当的农村移民和城市劳工后,二者的收入差距尽管已经小于回归分析的结果(36%),但在政府和国家机关,这种收入差距仍然很大(18%)。而在公营企业和私营部门,农村移民在匹配后每小时能比城市劳工分别多赚0.50元和0.49元。


倾向评分匹配分析的结果与分解分析的结果一致,并提供了更加充足的证据证明农村移民的总体劣势是由于职业壁垒和不平衡的机会导致的,而不是直接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价格歧视上,一旦农村移民突破了职业隔离的影响,在某些行业和单位反而能获得高于城市劳工的收入。



结论与讨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农村移民浪潮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而且从长远来看对中国城乡结构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政府通过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的控制已经减弱,越来越多的农村移民进入城市,但户籍制度仍在影响着中国城市的劳动力市场。


在此背景下,基于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样本数据多元回归分析,本文发现农村移民与城市劳工的收入差距主要是源于职业隔离,并且这种职业隔离在政府和国家机构中最为突出。


通过对职业类别进行更精细的分解分析,我们可以区分职业之间和职业内部这两种收入差异并得出农村移民与城市劳工的收入不平等是由于职业间的差异造成的这一结论,证实了职业隔离对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倾向评分匹配分析进一步表明,农村移民出人意料地在某些工作单位比城市本地劳工享有时薪优势(除政府和国家机构以外),更加印证了农村移民的整体收入劣势来自于职业隔离,而不是来自于雇主对他们的职业内的工资歧视。


户口状态作为一种排他性的制度设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移民与城市居民就业机会上的差距,农村移民所面对的职业隔离和经济劣势就是这种排他性政策在劳动力市场中作用的直接结果。但伴随着改革与政府角色的转变,曾经受到制度压迫的群体(如农村人口,移民)将通过教育、职业技能、个人努力等方式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职业机会。


未来的政策改革应当致力于减少职业隔离,消除制度性障碍对于农村移民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平等机会的消极影响,尤其是薪水和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







本文来源:Social Science Research 61(2017)57-74

省去文中注释。面对微信推送规则,文章有细节调整。


编译| 见 异

一审|辛然然

二审|小梧桐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我们期待

政治学与社会学人

投稿|关注|分享|加入

「热爱生活,热爱中国。」

含情脉脉地摸索中国的政治与社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Sociology理论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