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首发|《世界历史评论》2020年秋季号:海登·怀特与当代西方历史意识

世界历史评论 世界历史评论 2021-09-08

目录

专论

海登·怀特与当代西方历史意识 / Articles

评论 / Review

致敬历史学家

文章摘要合集

转义海登·怀特,改变元语言

[波兰]爱娃·多曼斯卡



摘要:本文试图用詹巴蒂斯塔·维柯的诗性逻辑和人类意识发展理论,表现海登·怀特的写作和教学生涯。人类意识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这四个阶段通过转向(转义转变)逐次实现。每个阶段对应一个转义、一种转变载体:隐喻、转喻、提喻、反讽。根据这一模式,人类生活始于隐喻,终于反讽,最终回归(复归)隐喻。本文认为,海登·怀特的知识分子生涯可以用两个主导转义界定:隐喻和反讽。反讽大多显现于公众中,与怀特作为专业人士的科学实践有关。隐喻构成了一种存在主义根基,表现于怀特的科学实践中。这是借用马克斯·韦伯的术语。怀特扼要重述他的工作时也断定,叙事主义路径在历史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为新研究趋势兴起奠定了基础。作者认为,当恐怖袭击、战争、好斗的民族主义、不断发生的大屠杀事件以及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基因工程改变了我们对“何谓人类”的理解)重新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时,怀特的话语方法就显得太过局限了。但这当然不是在说,怀特的方法全然没有任何价值。

关键词:海登·怀特 转义 詹巴蒂斯塔·维柯 诗性逻辑 叙事主义 范式转换

作者简介:爱娃 · 多曼斯卡,波兰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学系客座教授,波兰科学院通讯院士;

译者张作成,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怀特与安克斯密特之间的视角转换:历史学与语言之间存在“中间立场”吗?

[美]汉斯·凯尔纳



摘要:海登·怀特和弗兰克·安克斯密特分别将叙事主义和历史经验表现为最有影响力的认识过去的模式。但是,这两种模式并不相容:经验模式明确否定语言,语言模式声称包含否定语言的经验。在无法调和这两种不能调和的认知模式的前提下,历史理论没有发现中间观点和“中间立场”,于是陷入困境。然而,修辞学经由探究历史书写读者以及读者如何经验过去的表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推进路径。这里的修辞学不是传统意义的诗歌修饰,而是公民辩论意义上的。这些以往被忽视的问题值得更多关注。

关键词:海登·怀特 叙事主义 弗兰克·安克斯密特 历史经验 修辞学

作者简介:汉斯· 凯尔纳,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英语系教授

译者张作成,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海登·怀特的七种姿态肖像

[荷兰]赫尔曼·保罗



摘要:这篇文章勾勒了海登·怀特(1928—2018)的一幅肖像。部分通过分析他的作品,部分通过以访谈形式(依据2005年与他的一次谈话)对他的提问。尽管将评论与访谈这两种文献类型混合的做法可能不同寻常,但这个做法有助于实现两个目的:其一,它使这篇对怀特思想的介绍尽可能地容易理解,尤其是对那些还不熟悉《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或《形式的内容》的读者而言。其二,它容许多重声音存在。这些声音不仅包括访谈者与受访者的声音,更重要的是,也包括本文建议区分的几个“怀特”的声音。怀特毕竟不是那种可以在一个单一框架内轻易解读的学者。因此,本文描述了怀特在不同时期的几种姿态:历史学家、历史哲学家、文学理论家、文化理论家、散文家、教师和最后但同样重要的存在主义人文主义者。在区分这七种(部分重叠的)姿态时,本文力图诠释的怀特本质上是多声部的,努力公正对待怀特的各种文献类型、姿态和声音。

关键词:海登·怀特 历史哲学 史学理论 元史学 叙事主义

作者简介:赫尔曼 · 保罗,荷兰莱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译者张作成,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海登·怀特史的情节建构

[美]伊桑·克莱因伯格



摘要:本文呈现的是海登·怀特对历史学科的影响史。从怀特早期的文章《历史学的重负》到他最后一本书《实用的过去》,追溯怀特的职业生涯,目的是证明怀特与历史学科从冲突、亲近到最终背离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本文着重讨论了《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和围绕怀特向“探索表现的限度”会议提交的论文发生的争论。会议主题是历史事件的可能表现方式是否存在限度。怀特的回答是“否”。最后回顾了怀特对历史专业以及当今相关历史研究与训练最严厉的批评。本文采用了受《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启发的形式,目的是在实践上证明怀特的理论主张。

关键词:海登·怀特 史学理论 历史哲学 历史编纂学 叙事建构主义

作者简介:伊桑 · 克莱因伯格,卫斯理大学历史系主任,历史与文学系 1958 级杰出教授,《历史与理论》主编

译者张作成,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位于现在的过去:怀特、奥尔巴赫与米德之间的人文主义联系

[阿根廷]韦罗妮卡·托齐·汤普森



摘要:本文通过探究怀特对奥尔巴赫比喻实在论的运用,旨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相信“过去的实在性”,即相信过去“独立于”我们历史建构的性质,是不是怀特与奥尔巴赫合法性的一个前提条件。我会证明下述两方之间具有结构相似性与共同的哲学根源:一方是奥尔巴赫和怀特对比喻实在论的思考,另一方是米德对过去与现在关系的思考(视角主义实在论)。这种联系使我得出与大多数怀特批判者(也包括态度宽厚的怀特读者)相反的结论:坚信实在“独立于”历史建构,会令怀特的建构主义逐渐沦为怀疑主义。“实在论”“过去的实在性”“历史事实”都是有争议的观念。它们远非毫无问题的研究假设,它们的用法或意义需要或要求加以审查。当然,奥尔巴赫与怀特对实在论的实用主义解读(源于米德),并没有(明确的)文本支持。在这方面,没有交叉阅读的证据。不过,正如下文所述,这种联系成为可能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黑格尔对奥尔巴赫和米德已经证实的影响,另一个是仍未得到研究但同样重要的反笛卡尔的人文主义。对于这种否定主客二元论的立场,米德明确支持,奥尔巴赫与怀特含蓄地认同,这是由于他们的反笛卡尔前辈维柯的影响。

关键词:比喻实在论 认知责任 人文主义 维柯

作者简介:韦罗妮卡 · 托齐 · 汤普森,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历史哲学教授,二月三日区国立大学社会科学认识论教授,阿根廷国家科技委员会首席研究员

译者张作成,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海登·怀特与真实性伦理

[美]罗伯特·多兰



摘要:本文探讨了与海登·怀特思想相关的“历史真实性”概念,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由伦理决定的。通过分析“情节建构”“选择过去”“形象主义”等怀特的重要概念,本文阐释了怀特如何区分两种真实性秩序即事实真实性与故事真实性,由此为历史编纂学中的一种对真实性的新理解创造了空间。这种新理解融合了存在主义伦理学(尼采与萨特)、圣经转义学(圣经诠释)和比喻实在论的文学概念(奥尔巴赫)。本文还呈现了怀特与他的批评者,尤其是与索尔·弗里德兰德之间的对话。两者就大屠杀表现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激烈辩论。

关键词:叙事 历史编纂学 真实性伦理 海登·怀特

作者简介:罗伯特 · 多兰,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现代语言文化系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

译者张作成,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论历史学家的责任:海登·怀特从虚构到伦理的路径

[芬兰]卡勒·皮赫莱宁



摘要:本文试图以两种不同方式推进对海登·怀特的理解。第一,重新推演怀特的重要论证。在这些论证总体上且经常是负面接受的语境下进行,主要目标是探讨学界认定的怀特下述立场引发的担忧:极端文本主义、否定实在性和过度形式主义立场。在代际传承要求下重复这些基本立场时,那些了解怀特立场的学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熟悉这个讨论。第二,本文希望有助于延续对怀特遗产的关注。通过将怀特的伦理目标和怀特赋予历史学家的责任重新概念化,本文指出一种规避这些争论的方法。其中包括审视一种不必要的张力。这种张力一方面是以前对怀特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承诺的解读,另一方面是确定这些承诺重叠之处构成怀特有明确伦理动机的相对主义立场。

关键词:海登·怀特 接受 虚构性 历史诗学 历史伦理

作者简介:卡勒 · 皮赫莱宁,芬兰图尔库大学副教授,奥博学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重思历史》编辑

译者张作成,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重新定义批判的与保守的历史书写

[芬兰]约尼—马蒂·库卡宁



摘要:当事实的解释或对其他事实性事物的解释给定时,大多数已知的历史哲学诉诸描述。我认为,不存在纯粹描述。也就是说,不存在非推理的描述和知识。描述与诠释之间的二分法,应该变成旧(推理的)描述与新(推理的)描述之间的二分法。旧推理描述和新推理描述都依赖不同的前提假设,或者依赖不同时代的前提假设。旧推理描述表现为对事件和事实的描述,只是因为旧推理描述的语言已被广为接受而且前提假设由此被隐藏起来。这一观点被具体的历史编纂学例证说明。虽然1917年十月革命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但这只是因为已经被接受的某种惯例。奥兰多·费吉斯的著作《革命的俄国,1891—1991》例证了如何以八种不同方式理性地理解这场革命。对于历史编纂学的理论基础来说,重要的是,一切描述都是推理的。预设存在纯粹描述的方法,倾向于将历史编纂学理解为独立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对事件的单纯叙述。我认为,处在最好状态的历史编纂学是理性批判,它“揭露”旧描述及其前提假设。因此,我们应该区分批判的历史编纂学与保守的历史编纂学。对历史语言的态度是这一区分的标准。历史研究越关注所使用的语言,解构旧的并重构新的,历史研究就越具有批判性。进而,历史研究在这方面做得越少,只是“单纯地描述”,就越保守。

关键词:历史编纂学 推理 描述 规范性 事实 理性 批判的与保守的历史书写

作者简介:约尼—马蒂 · 库卡宁,芬兰奥卢大学历史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译者张作成,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诗性历史与理性历史:当代史学理论中的两种取向

尉佩云



摘要:一般认为,分析哲学背景中的海登·怀特与大陆哲学背景中的约恩·吕森代表了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发展的两条路径:诗性与理性。在当代史学理论研究范式中,他们在面对基本相同的思考对象和学科问题时,给出了各自明显不同的解释体系和理论立场。但同时,他们在面对历史构图的真实与虚构、历史伦理的自由与解放这些基础性问题时,抛开具体的理论解释的差别,在总体的观点导向上,论证却多有相似之处。以此为基础,带给我们的是对历史研究中的历史意义、历史理性、历史连续性、历史伦理这些基本概念的关联性与时代性思考。

关键词:历史构图 历史伦理 历史意义 吕森 怀特   

作者简介:尉佩云,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一个福柯式的解构主义者:海登·怀特对历史学学科化的思考

魏涛



摘要:通过考察美国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对历史学学科化和去学科化的思考,本文试图指出怀特采用了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后结构主义思想,并对19世纪历史意识、主体性以及客观性在历史学领域的正统地位进行解构。本文还指出,在反思并批判西方历史哲学的过程中,怀特是一名福柯式的解构主义者。详细考察怀特是如何阅读福柯的专著并吸收后者的思想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怀特的史学观点与福柯思想之间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加深对怀特形象的认识。

关键词:海登·怀特 米歇尔·福柯 学科化 去学科化 后结构主义

作者简介:魏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美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捍卫帝国:20世纪初英国“帝国研究运动”的兴起与英帝国史书写

施华辉



摘要:20世纪初,英帝国联邦建设的困境与英帝国团结的诉求推动了帝国教育事业的前行。这项事业旨在达成的目标不是建立统一的联邦,而是构造合作的联盟,所以注重英帝国成员间无形情感纽带的营造。“皇家殖民协会”在以教育来维系英帝国团结的思路及“帝国协会”工作的启发下,投入帝国教育活动当中。它除了关心面向大众的帝国教育外,还注重在大学中开展帝国教育与研究,因此促成了一场“帝国研究运动”。该运动的核心内容是英帝国史的研究与教育。出于捍卫帝国的目的,学者们借助历史书写,强调了不列颠人的种族特殊性和优越性,并为英帝国的统治辩护。此后,这些因素进入英国社会舆论当中,影响深远。

关键词:帝国教育 帝国协会 皇家殖民协会 帝国研究运动 英帝国史

作者简介:施华辉,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克罗齐、金蒂莱与意大利国家认同建构(1903—1924)

张作成



摘要:国家认同问题,是历史上和现实中意大利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克罗齐、金蒂莱从1903年开始学术合作,出版《批判》杂志,通过译介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建构意大利国家认同。两者初期基于共同的唯心主义立场,同异并存地批判实证主义,旨在阐述独特的意大利历史知识观。从1915到1924年,面对“一战”后兴起的法西斯主义,克罗齐持“观望”态度,金蒂莱持支持态度。这种态度差异因二人先后参政,分别担任焦利蒂内阁和墨索里尼内阁的教育部长,逐渐升格为政治立场的对立。总体而言,在国家认同建构问题上,克罗齐、金蒂莱都以意大利的当下这个“经验空间”为中心,勾勒出以实现文化层面的民族复兴运动为目标、以意大利未来为导向的“期待视域”。从1903到1924年,虽然克罗齐、金蒂莱在建构国家认同过程中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合力”,但其中也存在学术观点、政治立场上的“差异”和“张力”。

关键词:克罗齐 金蒂莱 国家认同建构 法西斯主义 民族复兴运动

作者简介:张作成,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大历史中有“爱”吗?

孙岳



摘要:大历史试图构建的是一个基于科学的完整的普世故事: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始于“大爆炸”,经过能流的驱动,经历演化和进化,由简单到复杂,最终形成今日的人居其中的丰富多彩世界,而人类连同其世界最终将从宇宙中消失并归于寂灭。这显然使人有些丧气。但即便如此,我们仍不禁要问:大历史中有“爱”吗?—那种赋予人生以意义的彼此关爱。大历史运动核心人物之一埃里克·蔡森的态度是人间之爱与大历史无干;弗雷德·斯皮尔认为“根本没有”;而大卫·克里斯蒂安称包括爱在内的人类道德不过是人懵然间跨越了的“从‘实然’到‘应然’的鸿沟”。而笔者则认定大历史中实有爱,而且爱是赋予大历史及人生以真正意义的关键所在。本文还尝试比较社会大转型期(“轴心时代”)儒家与基督教的赋爱机制,探问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家“大历史”框架下的赋爱原理与启迪。

关键词:大历史 爱  仁

作者简介:孙岳,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作为文化理想的诗人——读张巍《希腊古风诗教考论》

晏绍祥



公元前6世纪后期的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是个颇有成就的诗人,写有《科洛丰的建立》和《在意大利埃利亚的殖民》,两诗共计约2000行。为逃避波斯入侵,他流浪到意大利的西西里。在那里,据称他以背诵与表演荷马史诗为业,并用哀歌和抑扬格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然而这位靠诗歌谋生的哲学家又猛烈抨击荷马和赫西奥德有关神灵的描写。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到柏拉图时,哲学与诗歌的纠葛仍在继续。为了确立哲学最高智慧的地位,柏拉图主张必须对诗人的作品进行检查和纯洁化,应当将一些不合格的诗人从理想城邦中驱逐。然而柏拉图不采用诗歌而是用苏格拉底对话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根据张巍教授的看法,“不仅关乎其哲学观念的根本性质,而且涉及柏拉图与诗和诗人的竞争关系”,也就是说,即使到那时,哲学不但需要与伊索克拉底的智术竞争最高文化理想的地位,而且要与传统的诗歌继续对抗。只是到柏拉图以后,准确地说是希腊化时代,作为文化理想的诗歌才逐渐被哲学超越。那么,哲学缘何要把诗歌作为自己争夺智慧冠冕的对手?诗歌是如何在古风时代成为希腊思想和文化翘楚的?又是通过哪些形式实现自己文化理想的?

作者简介:晏绍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近代日本对西方医学的接受

陈巍



摘要:幕末至明治初期,日本从攘夷逐渐转向向西方学习。在医学方面,日本的学习对象有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最初是荷兰,荷兰医学教师蓬佩是日本的近代医学教育之父。明治政府成立后,在向哪个国家学习医学问题上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向英国学习,一派主张向德国学习,最终后者取得胜利,日本开始向德国学习医学。对于最初到来的德国军医穆勒和霍夫曼,日方给了他们特别是穆勒很大的自主权。穆勒给日本的医学生制定了长期的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德式教育。穆勒的长期计划最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日本近代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立下了大功。

关键词:明治维新 德国医学 英国医学

作者简介:陈巍,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博士后,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编辑:邢嘉琪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