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宣德瓷鉴定要诀:学不了藏着慢慢看



本号是一个综合性的公众号,内容涉及科技、教育、卫生、健康、收藏、文学、历史等,每个方面的内容会不定时更新,欢迎关注..

明宣德瓷鉴定要诀:学不了藏着慢慢看


宣德皇帝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史称“太平天子”。
宣德一朝(1426—1435)仅持续了短短十年。
在平定了汉王高煦之叛后,由于宣德帝全力发展社会经济,提倡艺术发展,使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也有所发展。
景德镇制瓷业在前朝的基础之上迅速发展,生产出了闻名于世的宣德青花,及冠绝一代的宣德红釉和五彩,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倍受国内外人士的珍藏和重视。



宣德皇帝朱瞻基
《陶说》叙述宣德瓷道:“此明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提款无一不精。”其烧制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被以后历代所推崇,模仿 。

宣德时期官窑瓷器造型比永乐朝丰富得多
大件器物风格雄伟浑厚,庄重古朴,小件器物精致细巧、厚薄适度,具有典雅秀美的艺术风采。
器物常见有:
盘(敞口、撇口、折沿、菱花口),

碗(撇口、花口、墩式、鸡心式、合碗、卧足碗、高足碗、十棱高足碗),

瓶(梅瓶、玉壶春瓶、胆瓶、贯耳瓶、四方委角瓶、绶带耳葫芦扁瓶、扁瓶),

罐(壮罐、轴头罐、蟋蟀罐、盖罐、直口罐、出戟盖罐),

鸟食罐(瓜式、竹节式、盂式),

花盆(海棠式花口盆、八棱花盆、四方花盆、水仙盆),

壶(扁壶、背壶、梨形壶、执壶、茶壶、僧帽壶),

洗(花口洗、卧足洗、菱花式洗,

高足杯,砚滴、笔管、灯、水盂、盏托、军持、花浇、钵、盒、豆、爵、石榴尊、长方炉、三足筒炉、鱼缸等。

除此之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造型摹仿西亚地区的金银器如:天球瓶、花浇、鱼篓尊、折沿盆等。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在2017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以6500万港元的价格起拍,以2.02亿港元落槌,加买家佣金以2.29亿港元成交。

宣德官窑瓷器纹饰取材范围广范
宣德青花纹饰取材范围比较广范,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无所不有。
纹饰线条流畅、粗犷,古朴,画法布局根据器型讲究变化,既灵活多变又有较强的规律性,显示了当时装饰艺术的高超及绘画功力的娴熟。
常见有花卉,以茶花、菊花、牡丹、莲花等几种花卉交错重复使用,缠枝莲在宣德青花瓷中也较为多见;

动物纹,有龙(团龙、夔龙、海水龙、龙穿花),

凤(团凤、云凤、凤求凰、凤穿花、龙凤),

鱼藻纹、海兽、麟麟、狮子等;

人物纹,由于受苏麻离青原料易晕散的限制,烧造的人物纹不是很多,有仕女游园、赏月拜月、吹箫引凤、琴棋书画等,仕女常与庭院楼阁组合描画在一起,格调清幽;



明宣德青花人物纹高足碗-北京故宫

海水纹在宣德青花中大量出现,也最为擅长,除了少量用作主题纹饰外,多是用作辅助纹饰,采用写实手法描绘,海水起伏翻腾,汹涌澎湃,气势壮阔;



明宣德青花人物图碗局部

另外庭园小景、莲花托八宝、梵文、藏文也经常出现于青花瓷器上。
当时比较常见的边饰有回纹、点珠纹、朵花、卷草、蕉叶、忍冬、缨络、仰覆莲瓣、如意云头纹等。



明宣德 青花波涛花卉纹折沿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宣德朝官窑瓷器品种极为丰富
宣德朝官窑瓷器品种极为丰富,可谓是空前的,对后世瓷器品种的烧造,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釉下彩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及青花釉里红;
釉上彩有矾红彩、五彩等;
单色釉有白釉、红釉、黄釉、蓝釉、洒蓝釉、酱色釉、孔雀绿釉、仿龙泉釉、仿哥釉、仿汝釉、仿钧釉等;
其中以青花、五彩最负盛名。



明 宣德 霁蓝釉盘 高4.2cm,口径17.4cm,底径10.9cm,台北故宫藏

宣德青花以其独特魅力享誉于世,万历朝便已成为待价而沽之古董,明末更被视作珍宝,至今仍公认为居明代青花瓷器之首,陶瓷界素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明代永宣时期青花瓷的烧制堪称出类拔萃,独步古今,达到非常高的艺术境界。后世虽从未停止过对宣德朝高水平青花瓷的心慕手追,但由于历史的局限、青料来源和胎土的变化,再也没能重现宣德青花的独特风姿,虽得形似,但青花发色明显不同,且全无宣德本朝器物古朴秀美之气度神韵。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荷叶盖罐


明代宣德青花花浇,上海博物馆藏

1984年,摄影家王露女士在西藏萨迦寺偶然发现了一件书有“大明宣德年制”款的五彩鸳鸯莲池纹碗才使其得以印证。
1988年,在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中又出土了一件“大明宣德年制”款鸳鸯莲池纹盘,让宣德五彩之争更为明了。



明宣德青花五彩碗,西藏萨迦寺藏

所谓“五彩”,是用红、黄、绿、紫等色彩绘制。
宣德五彩呈色浓艳,有红、黄、绿、紫、白、黑等多种,而每种色彩又有深浅不同之分。
如红有深红与浅红,黄有深黄与浅黄,紫有深紫与浅紫等的变化。



明宣德 五彩梵文鸳鸯莲池纹盘修复件,景德镇考古所藏



宣德官窑瓷器鉴定要点

方法一:辨胎釉
瓷器胎质较细,釉面有橘皮纹现象
宣德时期瓷器的胎,由于瓷土的选择讲究,加上对窑温及室内气氛的控制较好,所以胎质细腻、洁白、坚硬。细砂底器物,手感极其细腻滑润,有时可见杂质,呈褐色斑点。宣德瓷釉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橘皮纹,不十分平整。



明宣德各类瓷器底部胎土比较

釉色以白中泛青为主,俗称“亮青釉”,少数莹白。
宣德晚期釉面透明度较差,感觉较为浑浊,是由于釉中气泡所致,釉面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群与群之间的间距较疏朗。青花器釉面较厚,个别有细碎无色的自然开片。


明代宣德各类瓷釉面比较


白釉器釉质肥润细腻,但莹润度不及永乐时期;
红釉器釉面均匀,口沿一圈白釉,俗称“灯草口”,微泛青,器物底边垂流的釉汁截然整齐,并泛虾青色。



明宣德白釉碗


明宣德宝石红僧帽壶-台北故宫

方法二:辨纹饰
纹饰风格题材大致与永乐时期相同,稍显粗犷。
宣德时期纹饰风格题材大致与永乐时期相同。纹饰画法一改永乐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纹饰的安排、布局、留白都非常注意,使画面更加疏朗清新、端庄稳重。



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故宫博物院藏
宣德龙纹描绘在整个明代最富有生气,龙首威武昂扬,头发长而向上飘起,有双角,龙身舒展修长,矫健勇猛,给人一种威慑感;
青花器纹饰用软笔勾勒,线条流畅,多用没骨画法,即不用勾线填色,一笔点画而成。


明宣德青花龙纹罐,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有些纹饰填色使用小笔填绘(不用大笔渲染),形成深淡的笔触,不见整片一笔涂抹的画法,另外宣德青花在装饰上还与模印、刻划等方法结合使用。



明宣德青花莲龙纹盘 上海博物馆藏

方法三:辨工艺
砂底细白,抚摸如糯米粉的感觉
宣德时期器物底足有釉底和砂底两种,釉底釉质细腻、光滑,积釉处泛青,呈湖水绿色;
砂底细白,抚摸极为细腻,如糯米粉的感觉(也像饺子皮的感觉);
由于胎土中含微量杂质,偶见褐色星点;
器物底足采用两面斜削的手法,足墙较窄;
圈足露胎处泛橙色火石红,足迹露胎处可见护胎釉。



由于当时工具所限,除盘碗类小件器物,大件器物底足修足并不十分规整;盘碗类内底面器壁与器底相接处有一周下凹,俗称“月亮底”;
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可见接胎痕,宣德时期工艺较好,接胎痕不十分明显;
器物里釉依然平滑细腻,并可见白色绞丝纹;
盘碗的底足多数有棱边感,非滚圆之“泥鳅背”,大盘的底足内墙自上而下向外斜削,因此无法用手指抓住,盘心有塌底现象;



宣德朝青花的颜色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蓝中泛紫,由于采用含低锰高铁的进口料“苏麻离青”,一定条件下可烧制出宝石蓝的色泽,在色泽浓深处,形成黑色结晶斑点、并深陷胎骨中,在阳光下看,泛雪青色;



明代宣德青花凤穿牡丹纹蟋蟀罐


明宣德龙纹葵口洗


明宣德青花龙纹盘

青花纹饰线条上铁锈斑自然分布,像墨点在生宣纸上,自然晕散的感觉,呈放射状,有毛边现象;
同时宣德官窑还有一小部分使用国产钴料绘纹饰,颜色艳丽稳定,没有黑斑。还有用国产料和进口料结合使用的,以国产料绘海水,以进口料绘龙纹。



明宣德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

方法四:辨款识
“德”字“心”上无一横
宣德款识曾有遍器身的说法,根据器物造型的不同在口沿、耳、颈、碗心、足底、流、腹部均有书写。
主要是以器物足内中心的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明宣德年制”居多。
其次是四字款、横款一般写在口沿及器物肩部,高足碗的款识一般是在碗心,多为双圈六字三行款。


字体结构布局都很规矩,字与字之间距离适中,模仿晋唐小楷的笔法,笔划粗细适中,笔法遒劲有力,字体清晰。
已故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总结宣德款识,作有歌诀“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坚花四双单园,晋唐小楷最出群”。
当时写篆书款极少,双圈往往有深浅, “德”字“心”上无一横。



明宣德 篆书款



各类宣德官窑款式

宣德民窑瓷器遗存较多,常见器物有盘、碗、高足杯、盖罐、梅瓶、香炉等,造型圆润、古朴。
器物胎土淘炼较粗糙,胎质干涩,间有孔隙;
釉面光洁,釉色灰青;
器物底足施釉,足墙较薄,采用两面斜削得修足手法,高足杯杯把常见有一圈竹节式凸起;


明宣德各类高足底部比较


纹饰常在器内底心书写“福”、“寿”字,也有绘月映梅、兰草,葡萄、缠枝花卉等纹饰;
碗外壁装饰较前朝丰富,以海水云气纹最具代表;
器物口沿常以酱色装饰,底足外足墙饰旋纹两周;
纹饰画法用笔简练、朴实无华,俗称“一笔点画”,即在绘画中没有勾、勒、点、染,直接绘画使纹饰一气呵成;



明宣德青花鸟食罐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小罐

青花用料为国产的“土青”,色调普遍晦暗,常见有蓝中泛灰黑和蓝中泛灰两种青花发色,凝聚出黑褐色斑点、但无晕散现象。



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花纹小罐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处理,谢谢!


精彩回顾:

含一颗,2秒“爆珠”,5秒解决口臭!胃病、幽门螺杆菌都没了

有关科学、教育、健康、卫生、收藏等精品文章汇总

六要素辨古玉真伪

具备这七个要点知识,你的瓷器鉴定水平就算入门了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太全了!

揭秘:一个古玩商自曝黑幕!造假水平有多高?

这些壶令人大开眼界

图文解析:揭开瓷器底胎鉴定的密码(建议多看)

青铜器造假村:1/3农户从事文物仿制,年销售过亿

“灵气”:文物真假的根本区别

真假“青花瓷”鉴定:这个诀窍,值得一看

古玉之美 ,妙在有沁

一个茶盏卖7800万,埋没800年的茶盏文化?

鉴别古玉“生、熟”:看这篇就够了!

破解宋瓷密码:读懂宋瓷“款识”

老汉到农民家瞟见“烟灰缸”,用4块钱顺走,最终拍出180万天价

成化瓷器大汇聚,很好的古瓷资料

大妈卖了一辈子烧饼:竟不知屁股下的旧凳子能顶100万个烧饼

无语!中国假画基地调查报告,彻底震惊!

马未都细说古玩行规矩(配视频)

从故宫馆藏看清乾隆瓷器的款识及底部特征——青花篇

康熙青花瓷非同凡响:连民窑都毫不逊色!

您手中的明瓷是清仿的吗?清仿明瓷器特征大全,一看便知

230张高清大图,一览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的中国家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