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民盟好声音丨大会发言:加快推动被动型养老向积极型享老转变
1月22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省政协主席田向利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王正委员代表民盟四川省委会发言
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各地、各部门履职尽责、主动作为,老龄政策法规体系日益完善,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加快健全,老年友好社会环境持续优化,全省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目前各地老龄政策和养老工作仍然主要聚集于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等被动接受型养老模式,对建设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主动积极型养老政策和养老体系,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是还没有作好充分准备,存在对“老有所为”认识较为片面、“老有所学”工作缺乏统筹、“老有所乐”流于浅显表面等问题。
我省老龄事业发展要在夯实康养基础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更为积极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中老年群体的价值,整体上实现“积极养老”政策转向。为此,建议:
(一)把“积极养老”作为养老服务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坚持以年龄平等理念为指引,联合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家庭和全体社会成员广泛参与,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公共政策体系与积极老龄化社会氛围。将我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政策体系的主基调从健康老龄化提升为积极老龄化并落地实施,促进“环境-政策-制度-文化”等社会支持体系协同转型,以消除“被动接受式”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下存在的观念固化、歧视障碍与政策藩篱。继续做好“养、医、居”工作,在“为、学、乐”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积极养老”服务体系,指导全省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激活老龄人口红利,鼓励“老有所为”。准确把握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力资源价值,将选择劳动参与或退出的权利赋予老年人自己。优化老年劳动参与的支持体系,为其劳动就业创造机会;培养和提高老年人就业创业的意识和技能,帮助他们保持工作能力并延长工作周期;建立健全保障老年人劳动参与权益的政策机制,强化对企业吸纳老年劳动力的支持和监督;依托社区培育发展老年公益互助组织,在深化“时间银行”试点基础上,推广“育儿助手”“银发族菜园”等模式,扩大老年人劳动参与范围;整合为老服务信息平台资源,为老年人就业创业、公益参与提供信息咨询、教育培训、权益维护等服务。
(三)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保障“老有所学”。建立老年教育统筹协调领导小组,定期讨论研究老年教育的相关问题。建立起老年教育经费投入长效机制,整合老年教育公共资源并撬动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办学。明确教育部门作为老年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师资力量培训。在城市地区探索借鉴发达国家尤其是法国第三年龄大学的经验,允许高校、职业教育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举办老年大学,调动办学人员积极性。支持民办老年教育机构发展,鼓励民办老年教育向社区延伸,填补公办老年教育空白点。在农村地区,依托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APP等途径,为无法前往实体机构学习的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接受老年教育的机会。
(四)正视老龄群体需求,实现“老有所乐”。以社区服务综合体为依托,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共同体”,串联各类群体文化精神活动,实现老年文化精神活动与其他群体活动之间的联动,打破群体间区隔。尝试学习国外打造复合空间的经验,将各年龄段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进行空间上的叠加组合,让老人与儿童有更多互动机会,促进代际融合。同时,结合老年群体的行为和认知特点,帮助老年群体积极融入数字化生活,构建适宜老年群体的智慧养老服务技术,积极开展针对老年人基本网络技能培训,打通“数字鸿沟”,让老年群体更好享有发展成果。
图源:四川政协报
往 期 精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