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世界剧变的前夜(六)——世界帝国主义体系下的社会分工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

2018-04-29 星辰大海 星辰大海人民团


摘要:世界帝国主义体系下的新国际分工是国际垄断资本财团在世界范围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结果。


 

【原创】文∣星辰大海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通过社会分工体系和剩余价值——即利润的分配,可以观察到人类创造的价值和财富主要落入到哪个阶级或集团的手中,从而判断社会矛盾主要集中在哪里。

 

社会分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还没有从社会分工发展到国际分工。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国际分工才发展了起来。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跨越民族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16世纪初,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及随之而来的殖民开拓,开始了最早的国际分工。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资本主义垄断的发展,形成了世界范围内“工业欧美、原料亚非拉”的分工格局。

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空前提高,分工空前加深。这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英、法等国进行,它们发展为工业国,而其他广大国家则处于农业国、原料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特别是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生产力更加提高,分工更加精细。这次科技革命是在英、美、德等国进行的,其他国家在引进技术与机器设备的推动下,某些基础设施与某些轻工业和采矿业有一定发展,但仍不同程度处于初级产品供应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它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宇航工业等。对国际加工的型号深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国际加工的形式和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国际加工的形式从过去的部门间专业分工向部门内专业化分工方向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专业化;零配件和部件的专业化;工艺过程的专业化。任何一个专业发达技术进步的国家也不可能生产出自己所需的全部工业产品。当今世界,少数经济发达国家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它们各自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又形成更细致的分工。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今后,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进展,国际分工更要向前发展。

 


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四个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包括各国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

生产力水平

它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只有在机器大工业发展起来 ,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进行国际分工的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对国际分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生产关系

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点。例如在旧殖民主义时期,国际分工明显带有宗主国掠夺、统治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性质和特点。

自然条件

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国土面积的大小等等。这里,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国际分工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的进步是国际分工得以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不同国家的地理 、气候、资源、国土等条件不同,为国际分工提供了自然基础。但现实中究竟如何进行国际分工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按生产技术分工

按参加国际分工经济体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来分类,可划分为二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

(1)垂直型经济分工

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的经济体之间的分工。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对称。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指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而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型态,如发展中国家生产初级产品,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这是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间的垂直分工。原一种产品从原料到制成品,须经多次加工。经济越发达,分工越细密,产品越复杂,工业化程度越高,产品加工的次序就越多。加工又分为初步加工(粗加工)和深加工(精加工)。只经过初加工的为初级产品,经过多次加工最后成为制成品。初级产品与制成品这两类产业的生产过程构成垂直联系,彼此互为市场。另一种是指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分工,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分工,这是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引致的分工。

(2)水平型经济分工

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分工。当代发达国家的相互贸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分工的基础上的。水平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前者又称为“差异产品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其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所差异,从而产生的分工和相互交换,它反映了寡头企业的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工业部门内部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

部门内部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各种加工工艺间的分工越来越细。这种部门内水平分工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国与国之间。后者则是指不同产业所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分工和贸易。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侧重的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各国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各类工业部门生产方面的分工日趋重要。各国以其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去换取非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工业制成生产之间的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由此形成水平型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

混合型国际分工即垂直型和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从一个国家来看,它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既参与“垂直型”的分工,也参与“水平型”的分工,列如,德国是混合型国际分工的代表,它对发展中国家是垂直型的,而对其它发达国家是水平型的。

 

按产业差异分工

按照分工是否在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则分工包括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

(1)产业间经济分工

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生产的分工专业化。也可以更进一步地理解为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以及技术密集型工业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工。

(2)产业内经济分工

产业内分工是指在同一产业内产品的"差别化"分工和产品生产工序中的分工,即中间产品与组装成品的分工。一般来说,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部件和组装成品由发达国家的企业控制,大量的一般元器件由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生产。而产业内部分工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同类产品不同型号规格专业化分工。在某些部门内某种规格产品的生产专业化,是部门内分工的表现形式。第二、零部件专业化分工。许多国家为其他国家生产最终产品而生产的配件、部件或零件的专业化。这种生产专业化在许多种产品的生产中广泛发展。特别体现在我国,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FDI实现了引进资本和成熟技术与国内廉价劳动力的结合,成为世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中心和OEM制造中心。在这样的产品内分工体系中,中国承担着产品生产工序的最后一个环节———加工组装,然后向全球出口产品。第三、工艺过程专业化分工。这种专业化过程不是生产成品而是专门完成某种产品的工艺,即在完成某些工序方面的专业化分工。以化学产品为例,某些工厂专门生产半制成品,然后将其运输到一些国家的化学工厂去制造各种化学制成品。

总之,经济分工可进行如下分类:一是工农业生产的分工;二是部门间的分工,即分工处于部门一级上,主要是工业内部门间分工。三是部门内分工,表现为产品、零部件生产和工艺的专业化分工。

 


世界帝国主义形成后,世界形成新国际分工格局。新国际分工是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寻找满意的生产地,尤其是将一些常规的、技术含量低的生产过程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改变了以往只在这些国家进行原料生产或初级加工、而在发达国家进行最终产品生产的国际劳动分工格局。

新国际分工可以概括为“基于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的产品内分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每一部分都由分工链(或者国际分工或者国内分工)组成,它将世界各地的个人、企业、国家、地区以及世界各种资源整合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形成一个基于分工网络的共同利益。第一:新国际分工是跨国公司生产网络主导的;第二,导致了新的生产现象——产品内分工:从“产品在一个民族经济中完成制造的过程”,逐渐转变到“不再有民族的产品或技术,民族工业,乃至民族经济”。

新国际分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1)技术进步使得距离和地理位置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减少了;(2)技术进步、企业组织的改进使得复杂的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基本的简单步骤,受教育很少的人也可以很快学会。(3)发展中国家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二战以后特别是1960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表现为全球范围(尺度上)的经济整合。新国际分工和全球市场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两个必须要素;新国际分工带来了全球性的资本流动和国际商品交换,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的社会再生产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分工网络体系,导致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其直接推动力就是企业、地方、政府的追求利润、谋求发展和为其持续运行而必须取得的竞争优势。结果,跨国企业、发达国家地区为寻求理想市场和生产地展开了激烈竞争;欠发达国家(地区)、企业为争取资本也处于相互竞争的环境中;并且不同等级发展的企业、国家、地区为维持或获得竞争优势而处于严酷的竞争中。

自从弗洛布尔(1978)的著名论文《新的国际分工》发表以来,很多学者开始讨论新的国际分工现象,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新国际分工”是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扩展

弗洛布尔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与此前旧的国际分工进行了比较。作者通过对德国纺织与服装业的全球区位演变的分析论述道,此前形成的极少数工业化国家从事工业生产,其他绝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则为前者提供原材料,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打破,跨国公司将一批批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线,开始从工业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转移。欠发达国家由此涌现出越来越多与世界经济体系相关联的生产部门。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也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贸易”转向“生产”。

赫里克(1982)论述的新国际分工与弗洛布尔比较接近。但他揭示出了资本—生产关系在国际分工中的改变。他选择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作为国际分工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传统的国际分工占主导地位,基本特征是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用制造品换取第三世界国家的原材料;之后,体现为第三世界国家用制造品换取西方工业国家的资本品。这种改变显然也是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向第三世界国家扩展的结果。

(二)“新国际分工”是国际垂直一体化

在题为《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所有权的优势》这篇著名论文中,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并没有明确指出垂直一体化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国际分工。但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看到,他们对于垂直一体化的所有权优势提供了准确的预见,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采用这种分工方式,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国际分工模式。20世纪80年代晚期后,跨国公司采取垂直一体化方式的FDI开始大量流向发展中国家。1990—1995年,采用垂直一体化分工模式的FDI每年增长了20%,而1996—2000年间,则每年增长了40%(UNCTAD,2002)。

(三)“新国际分工”是“订单制造”(或者“外包”)

罗斯杰把订单制造称为网络时代的新国际分工。罗斯杰对订单制造的定义是:大型公司把部分(或全部)零件设计、程序工艺、装配设备、后勤、营销渠道、仓储、售后服务等环节用合同的方式外包给其他企业,产品和服务贴发包公司的品牌,承包企业则一般没有品牌。订单制造是IT行业增长最快的一个亮点,每年达到20%—25%的增长率。根据“技术预测者”的计算,2000年全球的订单制造达到了880亿美元。而IT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订单制造从“美国模式”变成了全球的大规模生产模式。订单制造不限于IT行业,通讯行业、汽车行业、空间技术等行业都有。订单制造导致了专门从事订单制造企业的产生。订单制造业开始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而订单企业则成为跨国分工网络的载体。

(四)“新国际分工”是产品内分工对福特制、丰田制分工模式的替代

卢锋认为,分工首先是企业内分工,以始于20世纪初的福特制为代表。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生产方式是:从大湖附近矿山运来煤炭和矿石,全部过程,包括热处理、制模、铣削、冲压、焊接、抛光、喷漆、总装等数百种工艺,都在底特律的雷格工厂完成。克鲁格曼形象地说,雷格工厂一头吃进的是煤和矿,另一头吐出的是轿车。其次是企业间分工,以20世纪80年代风行世界的丰田制为代表。以丰田汽车为例:这是一种多层次生产方式,总公司只进行最终组装和基本原材料供应;数以百计的企业在第一层:次级组装,大部件生产;数以千计的企业在第二层:单个部件生产;数以万计的企业在第三层:工程性服务。此后就是产品内分工,以产品为对象的分工——以工序、区段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这开辟了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的新源泉。为发达国家对全球资源进行整合提供了方便;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分工提供了新的契入点,这正是跨国公司全球价值网络的细密化。

(五)“新国际分工”是随资源禀赋变化的国际分工

在《全球化与“更新的”国际分工》一文中,弗朗西斯描述了比弗洛布尔(1978,1980)的“新”国际分工“更新”的国际分工。他认为,弗洛布尔的新国际分工理论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资源禀赋的动态发展,因而认为新国际分工的根本特征是中心国家集聚高技术生产,外围国家集聚低技术生产,而且外围国家越来越被逼到外围。可是,弗朗西斯认为,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虎”的崛起否定了弗洛布尔的观点。

弗朗西斯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有了巨大的增长。他援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来说明这一点。到1995年,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在校生达到3540万,超过了发达国家的3370万。其中技术类在校大学生发展中国家也超过了发达国家(700万/580万)。技术类大学生在多为发展中国家的亚洲分布最多,达到460万(其中中国120万,印度100万),而发达国家集中的欧洲、北美分别只有270万、200万。拉美地区的技术类大学生也达到了140万。发展中国家这种资源禀赋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按照里德尔(1996)的研究,一个国家有没有绝对数量的技术人力资源,对于这个国家能否参与基于知识的经济活动具有关键的意义。发展中国家技术类人力资源的增长将影响跨国公司的生产分布决策,使发展中国家卷入新的国际分工。罗尔(2000)和伯曼、马欣(2000)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六)“新国际分工”是基于“全球商品链”的国际分工

格里(1998)将“全球商品链”定义为:一系列企业围绕着一种最终产品而建立起来的劳动和生产过程的组织间网络,这一网络将居民、企业、国家融合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新的企业不断通过整合到这种全球商品链参与国际分工,使得全球商品链条越来越庞大,其作用开始超越国家政府之间的经济交往作用。

(七)“新国际分工”是基于跨国公司关系网络的国际分工

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这样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国际分工的基本内涵:跨国公司是新国际分工的主角,推动跨国公司促进新国际分工格局的动力是市场需求、契约转让、生产一体化以及降低成本的要素构成和生产组织的改革,新国际分工的直接动力是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生产。新国际分工的全球格局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格局、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格局的差异,以及分工中区域分工优势的升级转换规律。再之,新国际分工促使企业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因而企业、地方在新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地方、国家在新国际分工中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各种利益的需要而参与新国际分工的竞争,竞争成为新国际分工的基本机制。

(八)“新国际分工”是市场价格引导的国际分工演变为跨国公司引导的国际分工

冼国民(1994)认为,主权国家对于要素流动的限制,对本国工业和市场的保护以及地理距离等因素的存在,价格机制对国际分工的调节受到一定的限制。跨国公司的成长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的性质及其协调机制。随着传统国际分工部分被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所替代,世界市场机制就被跨国公司的层级管理制所替代。“看得见的手”因此替代了“看不见的手”来协调各国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调节资源在各国企业之间的配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跨国公司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的性质,使当代国际分工出现了转型:在由盲目的市场机制协调的国际分工中,出现了由跨国公司内部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予以协调的企业内部国际分工。这样,当代国际分工就成为由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包括其他传统类型国际分工的混合结构。

(九)“新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性质从“原材料剥削”转向“全要素剥削”

尽管18、19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证明了不仅个人之间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分工,国家之间也是可以的殖民地时代的国际分工是以“原材料剥削”为特征的,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是以“经济互补”为特征的:国际分工同样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国外要素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国内国外要素的组合实现经济、社会的更高效率。世界帝国主义国家可以对发展中国家实现“全要素剥削”。

(十)“新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从为国家服务演变成为跨国公司服务

在《新国际分工中的后工业化》中,伍(1994)从市场功能/企业功能对比这一角度来研究新旧国际分工的对比。他引用了哥德斯丁(1976)提出的这一命题:企业内交换是一种后市场经济机制,对市场机制具有某种替代作用,不过前者只能平衡企业内经济,不具备后者平衡整个社会经济的功能。伍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企业内交换”已经超过了国际贸易的一半这一事实出发,认为,近来跨国公司的快速成长使得企业内交换逐渐将市场平衡社会经济的功能弱化了,国际分工也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尽管新的国际分工与旧的国际分工相比,减少了传统剥削,增加了经济互补作用,但这是以扭曲所在国的市场功能为代价的。伍认为,跨国公司力量的来源是对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具有控制力,这使得它们与当地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很强,最终将发展为当地政府与其说是参与国际分工,不如说是参与跨国公司的企业内分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生产和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国际分工形势也发生了变化,演变为某一产品内某一环节或某一道工序的专业化分工,即全球价值链分工。全球价值链分工持续重新构造和深化着各国的价值创造体系,使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仍处于价值链的分工中低端位置,而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全球价值链理论是经过许多学者的研讨,从企业价值链开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迈克·波特在他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最早提出价值链的概念。波特认为,价值链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研究设计、加工制造、市场营销和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项活动的集合。后来经过许多学者的探讨和研究,价值链理论越来越完善。美国作业成本科技公司及美国供应链局曾联合把价值链界定为:价值链是一种高层次的物流模式,内容是由原材料作为投入资产开始,到产品出售给顾客为止,期间所有的增值活动都包括在价值链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也对全球价值链做出了比较全面的概括:为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和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材料的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到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目前,全球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第四梯队主要是资源输出国,包括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拉美等国。中国现在处于第三梯队,目前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面对技术和产业变革及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我国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重大挑战。当然机遇大于挑战,经过若干阶段的努力,提升位次完全有可能,希望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世界帝国主义体系下的新国际分工是国际垄断资本财团在世界范围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结果。

(一)美国作为世界帝国主义体系的领头羊,垄断了世界资本的硬通货——美元的发行权,并通过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有意识的投向目标国和目标行业。

(二)美国以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为公关理论,打开世界各国的资本和市场大门,为国际垄断资本财团投资资本和收割剩余价值大开方便之门。二战后美元资本先后投入了欧洲、日韩台、拉丁美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三)对于不肯纳入西方政治和经济体系,不能为国际垄断资本财团创造剩余价值的国家和地区,国际垄断资本财团会动用国家和国际上层建筑,千方百计的打开他们的大门。包括和平演变、颜色革命、街头运动、政治暗杀、武装威胁、暴力革命、武装侵略等种种手段,如前苏联和东欧的和平演变,朝鲜、越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的武装侵略,支持缅甸、印尼的武装冲突,支持两伊战争,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之春,乌克兰的颜色革命,古巴、巴拿马的政治暗杀,对中国的和平演变,对朝鲜的武装威胁等等。

(四)在世界帝国主义体系下,形成了极不平等的社会分工、财富分配和剩余价值分配体系。

在全球剩余价值链的顶端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垄断资本财团,他们控制了美元资本、全球最顶端的高科技产业、高端资本品制造业等。剩余价值链的第二层是以其他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垄断资本财团,他们控制了部分顶端的高科技产业、高端资本品制造业、及其他高端制造领域。剩余价值链的第三层次主要是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如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国家的民族资本,他们负责中低端资本品和消费品制造产业。剩余价值链的第四层次是资源和农业输出国的民族资本和封建地主,包括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拉美等国的民族资本和封建地主。

在剩余价值链越顶端的阶级集团,获取的剩余价值越多。国际垄断资本财团通过控制美元资本,投向世界所有能打开大门、能获取较多剩余价值的国家和产业,不仅榨取实体经济增值带来的剩余价值,而且通过操纵各国资本价格,获取额外的美元铸币税和金融羊毛,控制世界各国经济命脉。



文  星辰大海

2018-4-30于杭州


诚挚推荐(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历史∣不忘初心,我们应深刻领悟毛主席的三大立场

政治∣世界剧变的前夜(一)——当代世界处于什么历史阶段

政治∣世界剧变的前夜(二)——三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帝国主义秩序的形成

政治∣世界剧变的前夜(三)——世界帝国主义体系及创新性的金融殖民工具

政治∣世界剧变的前夜(四)——美国打响贸易战是主动打破束缚在中国身上的“新自由主义”枷锁

政治∣世界剧变的前夜(五)——从美国人权记录看世界灯塔的堕落

正名∣公知们评价中西历史的标准是?

正名∣辨析古代中国的“亡国”和“侵略”问题—--中国历史学家是双重标准和逻辑混乱吗?

正名∣如何科学地评价建国后的毛泽东时代?



长按关注公众号“星辰大海人民团”


长按加入“星辰大海人民论坛壹群”微信群


感谢您的阅读!

点赞人人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