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960公里,南京与这座城市为何走得这么“近”
八月的三秦大地,处处生机勃发。
8月28日至29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率南京市党政代表团在陕西省商洛市学习考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和视察陕西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苏陕扶贫协作工作座谈会最新部署要求,巩固扶贫协作成果,共谱产业振兴新篇。
商洛风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秦岭牛背梁羚牛谷、月亮垭,到柞水木耳金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宁商外贸服饰产业园、白灵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商州区产业脱贫示范园,并出席南京—商洛产业扶贫推进大会,在商洛学习考察期间,张敬华谈生态保护、谈产业扶贫、谈深化协作,宁商扶贫协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的思路和举措愈加清晰。
生态保护
充分借鉴秦岭生态保护的经验做法,扎扎实实把长江大保护抓出更大成效
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京市党政代表团在商洛学习考察的第一站。
牛背梁位于商洛市柞水县,是秦岭东段最高峰,有“秦岭主脊、终南之冠”之称。
今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来到牛背梁考察,称赞这里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就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
8月28日上午,南京市党政代表团分别来到牛背梁羚牛谷、月亮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在羚牛谷,拾级而上,两侧山势雄峻、森林茂密,峡谷流水潺潺、潭溪清幽;在月亮垭,极目远眺,牛背梁主峰巍然耸立、云海弥漫,四周峰峦叠嶂、雄浑壮丽。
张敬华来到牛背梁羚牛谷,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张敬华说,来到秦岭,看到这么好的生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祖脉,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保护生态这个问题上,南京和商洛有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张敬华强调
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理解领会总书记“国之大者”重要讲话的深刻涵义,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借鉴秦岭生态保护的经验做法,扎扎实实把长江大保护抓出更大成效,切实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实际成果上。
张敬华来到牛背梁月亮垭,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柞水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2010年正式开园,至2019年底已累计接待游客708.8万人次,创造社会效益30.2亿元。景区的快速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创办农家乐200余家,从事旅游业群众3500余人,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为更充分发挥宁商两地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携手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好生态旅游文章,在8月29日上午召开的南京—商洛产业扶贫推进大会上,江苏高淳国际慢城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与陕西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专门签订《南京高淳区—商洛柞水县共创柞水国际慢城合作协议》。
产业扶贫
携手把“小木耳大产业”的文章越做越好,增强造血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长远之计。
位于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柞水木耳金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苏陕扶贫协作助力柞水县打造木耳全产业链重点项目之一,集科技创新、特色种植、产品加工、旅游体验于一体,为柞水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来到小岭镇金米村,了解该村发展木耳产业情况,夸奖他们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
柞水木耳金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大棚。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8月28日下午,南京市党政代表团来到金米村。曾经的极度贫困村,如今变了模样,木耳大棚连绵成片、村民楼房焕然一新。
张敬华走进柞水木耳金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参观展销中心和种植大棚,了解栽培、销售、技术改良、品牌打造、产业链延伸等情况。
园区负责人介绍,园区自2019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发展智能联动木耳大棚5个、木耳种植600万袋,建成年产2000万袋木耳菌包生产线2条、1000吨干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1条,年可实现农业及旅游收入1.5亿元,带动就业500余人。
宁商“小木耳大产业”深度合作协议签约。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张敬华说,木耳是立足当地资源禀赋“量身打造”的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南京将继续充分发挥科技和市场优势,为柞水木耳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携手把“小木耳大产业”的文章越做越好。
次日,在南京—商洛产业扶贫推进大会上,张敬华和商洛市委书记郭永红共同为“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商洛木耳产业基地”揭牌,南京市发改委与商洛市发改委还签订《宁商“小木耳、大产业”深度合作协议》。
位于小岭镇常湾村的宁商外贸服饰产业园,是通过苏陕扶贫协作渠道招引的首个外贸服饰加工项目,一期于2019年2月开工建设,已带动百余名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项目方介绍,他们与意大利、法国等国外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有成熟的外贸业务经验。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外贸出口1亿元以上,带动千人就近就地就业。
张敬华来到宁商外贸服饰产业园,参观生产车间和产品展厅,仔细了解生产销售、员工收入等情况,提出南京有关方面要支持商洛落地更多符合当地实际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带动更多人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位于商州区夜村镇杨塬村的白灵菇工厂化生产基地,是经苏陕协作牵线搭桥招商引进的,西北地区首家利用先进专利技术、工厂化规模生产白灵菇的项目。企业和夜村镇28个村1000户贫困户签订产业带动合同,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贫困群众脱贫。
基地生产车间内的架子上,一层层、一排排种植在玻璃瓶内的白灵菇白白胖胖、长势茁壮。
项目方介绍,基地可年产白灵菇500万瓶、白灵菇鲜品1200吨,年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
张敬华要求南京有关方面加强产销对接,让更多商洛优质特色农产品走进南京市场,既助力商洛产业扶贫,也更好满足南京市民的消费升级需求。
在商州区产业脱贫示范园,落户的4家企业中3家通过苏陕协作渠道招引入园,带动当地800余人就业。
张敬华详细了解园区建设进展、企业招引等情况,要求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不断增强造血能力、助推商洛提升自我发展水平。同时加强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让更多人在转移就业中走上致富道路。
深化协作
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扎实做好扶贫协作“下半篇文章”
2020“消费扶贫 政采同行”商洛特色农产品展销推介会暨“扶贫832”平台南京政府采购对接会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摄
脱贫攻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举,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去抓。
商洛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7县区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6年中央实施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南京一直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对口商洛扶贫协作各项工作。
商洛与南京相隔960公里,却因为扶贫攻坚结下深厚情缘。
2017年12月4日,南京和商洛在西安召开扶贫协作工作座谈会。张敬华说,南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在宁商对口协作上进一步创新举措、加大力度,为支持商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年6月27至28日,张敬华率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商洛考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就对口扶贫协作进行实地调研和对接推进。张敬华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不懈奋斗,确保高质量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2019年9月23日,商洛市党政代表团来宁,南京商洛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召开,就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苏陕两省部署要求,深化两市扶贫协作、争当对口帮扶标杆、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进行研究推进。张敬华指出,商洛的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冲刺关键阶段,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与商洛一道尽锐出战、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在两市共同努力下,扶贫协作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商洛所辖七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新起点上宁商合作深化之年。为巩固扶贫协作成果,助推商洛进一步提升造血能力和内生发展水平,南京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与商洛共同开展研究、推进部署实施。
8月29日上午在商洛召开的南京—商洛产业扶贫推进大会,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在南京分会场同步举行。
会议
突出产业对接,南京分会场组织百名企业家参会,商洛七县区和高新区进行“一县一业”招商云推介;
突出科技支撑,发布商洛主导产业十大技术需求,邀请南京新研机构和企业揭榜攻关;
突出项目引领,签署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生态旅游等7项合作协议,为商洛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产业动能。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为遵循,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扎实做好扶贫协作“下半篇文章”。要
以“柞水木耳”为突破口做好特色农业的文章,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源做好科技赋能的文章,
以“宁企入商”为主抓手做好项目招引的文章,
以“渠道搭建”为支撑点做好消费扶贫的文章。
张敬华强调,扶贫协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要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完善扶贫协作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完善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结对帮扶机制、交流交往机制、项目推进机制,推动宁商扶贫协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商洛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之际,南京市党政代表团来商洛考察指导,并就下一步产业协作进行磋商,充分体现了南京市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强烈政治担当,以及南京人民对商洛老区的深情厚谊。”郭永红说,希望南京一如既往关心关注商洛发展,在科技驱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推动宁商协作迈向更高层次,推动商洛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不远千里来牵手,戮力同心奔小康。
相信在宁商两市的共同努力下,商洛一定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谱写出商洛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往期精彩回顾
文:紫金山观察特派记者 邹伟
编辑:紫金山观察编辑 刘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