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此青绿!

王健 紫金山观察 2024-04-12

  


今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

18年前的今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8年后的今日中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南京也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五个重大关系”,精心呵护“山水城林”一体的生态格局,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修复长江生态,一幅美丽南京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美丽画卷

今天,我市将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生态日”现场活动,举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展览。在提前“探营”中,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发现了一幅幅“美丽画卷”——

水杉是我国特有的孑遗珍贵树种,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022年,我市在玄武湖明城墙周边发现水杉栽培种逸生后(种子萌发)的不同树龄组成的水杉实生苗种群,其中包括成活时间最长(10年以上)和植株最高(62cm)的水杉实生个体。经专家确认,这是世界城市环境已知的最大自然更新水杉种群,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


紫金山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中最大的一棵雌树。


南方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树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此前在江苏省无南方红豆杉野生种群分布记录。在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的南京市生物多样性本地调查工作中,调查团队发现紫金山南麓有一处自然生长的南方红豆杉种群。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城市森林中天然更新的最大南方红豆杉种群,也是江苏省首次发现的南方红豆杉天然种群。



南京实践

南京位于南北气候交叉带,境内拥有森林、湿地、河流、湖泊等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是长江江豚、青头潜鸭、中华虎凤蝶、秤锤树等72种国家一级和二级野生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地和越冬场所,具有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明孝陵花房前的二球悬铃木树龄已有100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摄

2021—2023年南京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通过1948个样线、86个样地、6421个样方、726个样点的野外调查工作,共调查记录南京陆生维管植物965种、陆生脊椎动物383种,昆虫636种、水生生物579种、大型真菌145种,合计2708种。南京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称号,以及“国家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新时代十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

我市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今年1月,我市交出过去五年的成绩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五个千亿级台阶,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迈进全国大中城市十强,人均GDP达17.8万元。本月初,我市又交出今年上半年成绩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

近日,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近日在上海发布,南京位居第六。这是国内著名经济智库华顿经济研究院,连续第九年编制发布中国百强城市榜单。其中,环境分值77.56,在十强中位居第三,列在深圳、广州等城市之后,在北京、杭州、武汉、苏州、上海、成都、天津等城市之前。


南京。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河海大学生态文明建设与流域保护研究院专家、副教授李祎雯表示,南京是一座生态文明之城,南京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年来,南京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低碳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推动城市高质量绿色发展上走在前列。



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



美丽画卷

东方白鹳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丹顶鹤等旗舰物种,野外种群的数量不到雪豹的一半。“鸟中国宝”东方白鹳,目前已成为新济洲最尊贵的客人之一。


美如画的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供图

近年来,新济洲湿地公园大力开展长江江滩水岸修复与保护工作,保护并恢复了5个洲外围临江水岸的植被带,并对原有水系进行疏通和整理,恢复森林、灌丛、草本等多种湿地,随着湿地生态环境的不断修复,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成为候鸟天堂。

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检验长江大保护成效和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南京是全国唯一在城市中心江段有野生长江江豚稳定栖息的大城市,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中下游8个豚类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中唯一在大城市主城区,且能为市民近距离观看江豚提供条件的保护区。



南京实践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市还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以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全市上下坚持追根溯源、系统治疗,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让生态环境的改善,给人民群众带来强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雨花台区三桥湿地公园色彩斑斓。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芃 孙中元 摄

以长江大保护为例,为了这一江碧水,我市铁腕“治污”、统筹“治岸”、合力“治渔”,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赢得了一场场“主动仗”。


治污”方面

我市深入实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及尾矿库污染治理工程,全面推进金川河等主要入江支流综合整治,目前已实现“四个所有”目标,包括所有入江支流共28条水质达标率100%,所有入河排污口共2227个排查工作全面完成等。


“治岸”方面

2016年以来,我市累计清退长江生产岸线37.6公里,生态岸线比例从66.2%提高到80.3%;高标准打造沿江生态特色示范工程,形成了幕燕滨江风貌区、鱼嘴湿地公园(原清江油库)、三山矶公园(原雨花台梅钢9号路片区)、春江十里景观带(原浦口“十里造船带”)等标志性案例,两岸共贯通滨江绿道达72公里。


“治渔”方面

我市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重大任务。目前,长江干流南京段及水生生物保护区219艘渔船全部退捕,长江流域1366艘渔船、2675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实现“渔船退出、渔民退出、社保安置、就业安置”4个100%。在全省率先成立长江禁渔联动执法中心,建立健全跨区域协同共管机制。

聚焦长江南京段生态要素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我市还扎实推进“生产退、生态进,污染退、治理进”,在生态增容、洲岛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上做“加法”,持续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


蓝天白云,美不胜收。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今年以来,我市绿色低碳发展成效也不断彰显。全市各板块、各部门抓紧抓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浓度下降6.3%,空气优良率改善幅度全省第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加强,古都生态底色不断擦亮。



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美丽画卷

“江南圣地、鱼米之乡”!高淳拥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的生态黄金比例,是南京的后花园和南大门。近年来,该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建立全国首个县域GEP(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体系,积极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成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为高淳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支撑点、发力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连续四年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


玄武湖。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玄武湖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重点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江苏最美水地标。今天,我市“全国生态日活动”现场将设在景区梁洲。梁洲是玄武湖五洲之一。这里,春天,暗香浮动;夏天,碧草茵茵;秋天,银杏层层叠叠,青黄尽染;冬天,蜡梅傲枝挺立,散发清香。今天,由市发改委等部门组织的低碳“蓝鲸灵”——“保护水源、悦享生态”主题教育活动、“以法之名,护佑万物生灵”研学活动等,也将在我市各地正式举行。



南京实践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


南钢生态湿地园。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市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以及“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近年来,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效落实,“1+3+12+N”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绿色转型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获评国家低碳试点优良城市,全国首个“低碳城市建设水平指数”中位列第三名;PM2.5年均浓度实现9连降,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水环境质量连续四年全省第一;长江大保护深入实施,林木覆盖率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全市上下共同使命。我市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进一步享受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今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市相关部门呼吁全体市民以全国生态日宣传活动为契机,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娃娃抓起,积极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更加自觉地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往期精彩回顾



入选示范区!全市唯一

全国第六!南京“加分项”是哪些?

210个!你知道多少?

聚焦“国之大者”,南京奋力冲刺!

这个暑假,这趟学习之旅火了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 王健(通讯员 宁发轩 宁环轩 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紫金山观察编辑 成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