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吵了!南方养老金支不支援东北,危机都一直在那!

陈兴杰 功夫财经 2019-05-01

给陈老师打 call

南北方地域攻击的争论是廉价的,它忽略了“南北之争”背后的更大的危机。不单是东北,全国养老金形势也不容乐观。

“全国一锅粥”的养老体系下,早退休者占便宜,后来者也许就难以维系。它不仅涉及地域冲突,还涉及代际冲突。

养老事业庞大复杂,靠中央计划和调配无法真正解决。越重要的事情,越要靠个人、家庭和企业。

最近,财政学者贾康在一次经济论坛谈到中国的社保压力,他建议:应利用南方养老金的滚存结余,调到东北解燃眉之急。

新闻背景是,中国南方省份尤广东省,经济相对健康,养老金常年收大于支,经年以来颇有节余。反观东北,经济发展停滞,老龄化严重,人口外流,养老金收不抵支,历史节余消耗殆尽。其中最严重的是黑龙江。2016年起,该省养老金节余洞穿,两年下来亏空达320亿元。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贾康提出:既然南方有节余,为何不调到东北支援?全国一盘棋,资源调配不是理所当然吗?

养老金咋引起这么多矛盾?


南方人很愤怒:南方人凭什么养东北人?东北经济搞成这样,人口外流,还不是因为制度保守,改革不力?东北人不是很爱国企吗,应该让国企给他们养老,而不是找南方人啊。

东北人反唇相讥,理由通常是: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多少年来,给全国输送了多少能源和木材和机器?东北老国企为中国经济做了多少贡献!现在日子不好过,居然要被嫌弃?这养老金还真要定,算历史补偿吧。

社交媒体上,这场争论演变成南北方地域攻击。南方人攻击东北人懒和馋,不思进取;东北人攻击南方人忘恩负义,放下碗骂娘。这样的争论是廉价的,它忽略了“南北之争”背后的更大的危机。不单是东北,全国养老金形势也不容乐观。

以2016年为例,职工养老保险共节余约3.7万亿,平均可满足17个月支付。其中19个省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低于平均数,10个省区节余只能维持10个月。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达7个——也就是说,这些省区已经在吃老本,随着时间拖延,历史积累会耗尽。

黑龙江已经走在前头,率先把老本吃完,等着中央和其他地方救济。贾康的提议其实并不算新鲜。2018年,国务院下发《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从2018年7月1日起,设立养老基金中央调剂制。

中央调剂基金由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上解资金构成,地方上解养老金的比例从3%起步。某省区的经济水平越高,参保人数越多,需要上解的养老金就越多。而离退休人员越多的省份,将获得越多调剂金。

很有可能,黑龙江国企退休人员已获得南方某省的上解养老金补贴。贾康的提议,不过是将这项做法重新确认,并呼吁更多的实施。

捂得住东北,捂不住其他。全国养老金收支不平衡,不是几省份就能掩盖住。养老金“乾坤大挪移”并没有解决问题,它不过是试图掩盖局部爆发。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南方养老金支援东北”只可缓解一时,不能真正解决东北养老危机。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埋下南北冲突的隐患。也难怪网友会痛骂出此计谋者。

事实上,南方省区也有收不抵支,比如湖北省。都是南方人,广东省该不该支援湖北省呢?答案显然并不复杂。再往深考虑,一省一市之内,养老金统筹调剂的逻辑都大有可疑。

当下养老金体系,个人账户是小部分,大头是统筹账户。统筹账户的钱也是职工收入,只不过“现收现付”,支付给当下的老人。这相当于用自己的钱帮别人养老,对方当年缴多少养老金呢?自己帮别人养老,未来是否有足够年轻人为自己养老呢?这是很大的问题。

“全国一锅粥”的养老体系下,早退休者占便宜,后来者也许就难以维系。它不仅涉及地域冲突,还涉及代际冲突。

很多老人会感到困惑:自家孩子交的养老金那么高,为何自己领到的那么少。钱到哪里去了?那些不生孩子的家伙,岂不是在占自家便宜?年轻人看在眼里,不生孩子也有人养,生孩子的收益那么低,以后谁还生孩子呢?

还有人表示愤怒,他们会觉得老人拿走得太多了。这样的社会情绪,在号称文明先进之邦的日本,已经时不时流露出来。

越来越多迹象显示,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公共养老金体制有天然缺陷。无论设计怎样精巧,“筹众人之钱以养老”的大锅饭体制,都不可避免走向浪费和亏空。

想让体系维持下去,得依靠源源不断的更多人加入,或者用加税和赖账来解决。前者在中国已无现实,后者显然也不是正当途径。解决错误体制带来的恶果,至关重要的是:停止错误体制,并尽力弥补。

养老金改革迫在眉睫


很多学者提出,面对长期养老金不足困境,可考虑划拨国有资产到社保基金。我认为可进一步,鉴于东北养老金体系已收不抵支,职工养老金负担沉重,可在问题突出的东北暂停实施公共养老,通过划拨国有资产,尝试解决当前和远景困境。这样的改革可在东北试行,再依效果推行到全国。

暂停公共养老政策后,职工不再缴纳养老金,这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改善当地就业状况。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深化产权改革,中央和地方注资,筹集养老补偿基金。这种补偿既有对已缴养老金的退还,也包括未来养老金的预支。

缴纳养老金时间较短人群,可采取“退还”政策,在已经缴纳总额基础上,补贴一定利息;缴纳时限较长,将要领取养老金的,他们可能不满于“返还”,而是希望按照未来可支取养老金的总额,能提前发放。再制定方案时,可加入系数和标准,由领取人自愿选择。

一笔原本几十年后才到手的“养老金红包”到户,很多人都会接受,改革的民间阻力实际不大。考虑到养老金的特殊性,养老或保险基金可以进入这个领域,向他们提供稳妥的理财保险方案,实现平稳过渡。

对政府而言,改革是短痛和长痛的区别。短痛是深化改革,通过划拨国有资产,缩减国有规模,筹集养老金池。一年无法完成,可以分两年三年。长痛则是未来沉重的亏空压力。政府要面对民众抱怨,要靠增税和提高缴纳笔例来筹措,或者全国范围内的“求援”,这些都是不可承受的压力。考虑到中国人口大势,未来的长痛将比短痛更为剧烈。

职工和企业不缴纳养老金,这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吸引投资,实现经济增长。政府解除社保亏空压力,可将有限资源用于救济极端贫困者,防止人道危机。公共养老体系将被商业和家庭养老取代。养老产业蓬勃兴起,人们会关注家庭、婚姻和生育的作用,愿意为长远作打算。私人养老有利于提振低迷的人口出生率。所有发达国家都面临养老金不足和低生育陷阱的泥潭,这种彻底的市场化转向,对家庭养老的回归,也许是一种可靠的方案。

养老事业庞大复杂,靠中央计划和调配无法真正解决。越重要的事情,越要靠个人、家庭和企业。大部分人通过储蓄节余和经营家庭,获得养老归所;有馀财者,可由保险公司评估养老成本,购买商业保险。当然,还可以有企业养老,社区互助,这些都是必要的补充。

想想看,当人们都靠自己养老,相应市场就会变得活跃,资源也会源源流入。这样的改革思路,听起来不可思议。可“南方养老金支援东北”这样的做法,不也是匪夷所思吗?错误的改革越到后面,越是泥潭深陷,千疮百孔;而只要有正确的思路,能让社保体系持续改善,越往后就越容易。改革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原创不易,小师妹需要你的鼓励,读完文章别忘了在右下角点个“好看”~

热文精选

27 Jan 2019

为陈老师点个好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