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回答1949:国人理财70年实录

兔妹 功夫财经 2019-10-26

当菜篮子变成了钱袋子,温饱变成了跑赢CPI,粮票变成了股票,国库券变成了房票...
中国人钱景广阔!
——国人理财70年实录——
194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人均储蓄存款不到1.5元。
现在年轻人的一顿外卖钱,够当年一家子人吃一年。
70年前的真·月光族,“理财”靠一分钱掰八瓣使: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副食品,粮布票,它比生命还重要。
三中全会之后,金融业秩序得到恢复,更迎来了改革开放。
第一批生意人万元户诞生,先富的开始羡煞旁人。
1981年国家发行了国库券,单位从工资里扣10元买国库券。
同时有储蓄概念的家庭,把花剩下的钱存入银行。1985年时,1年期存款利息高达6%,开启了10年的高利率银行储蓄时代,完爆现在一切理财产品。
“还要啥自行车?”当年就是想要自行车!
来到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发行股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支股票。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股票开始成为一种理财方式。
比起现在的A股,当年赚钱很容易,投一两万没几天就赚了三四千。
听说当年进入股市的人,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同股市一同起飞的,还有中国的楼市。
建国初期三十年,全家都挤在国家分配的平房和筒子楼里。
1987年,深圳进行全国首次公开土地拍卖,中国房地产进入商业化。
1998年,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
200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确立了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地位。
不少人开始“望房兴叹”,每家每户饭桌的主题,都变成了买房。
一套变成标配,两套的真香,一栋楼的深藏功与名,拆迁户请问您还缺儿女吗?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储蓄和房产目前是占据显著优势的两大财富配置品种。
70年的时间,中国人经过努力奋斗,进化成为理财界“进击的巨人”。
从捉襟见肘到有了余钱,中国人开启了打理“钱袋子”的旅程,“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最基础的当然是......“宝儿啊,你的压岁钱妈妈给你收着”
同样在2003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恢复交易,很多人用自己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挣到的钱,买到了过去在电影里才得以一见的金条。
80年代想买金项链的年轻女孩......已经变成了“你大妈”。
而到2019年,国内黄金投资者至少达到了1.2亿。
而不同于29年前“老八股”,截止2019年,A股市场囤积了3600余家上市公司,沪深两市有多达1.51亿的投资者凭借电子交易方式参与其中。
2.5亿投资人撑起了总市值超过63万亿元人民币的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
80和90后已经成为理财主力军。国内26至45岁人群购买保险的比例高达79.9%,15.64%的中国家庭将保险作为了理财首选,而这已经是保险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且保险的投资意愿上升到了历史最高。
除此之外,作为许多家庭财富的标配,银行理财产品依然赢得了超过1.1亿用户的拥趸。每当你坐地铁,身边背着帆布袋的老大爷,可能就在去买银行理财的路上。
除了银行理财和保险,彩票这个充满时代印记的“理财产品”——
1987年7月新中国发行第一张福利彩票,一年销量还不足1800万元;
截至去年我国彩票总销售额达到5114亿
彩票上市以来的32年时间中国人一共买了3.7万亿张彩票。
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催生了余额宝、P2P等全新的投资品种。
诞生不到6年时间的余额宝累计交易用户突破6亿户,其中1亿以上的投资者来自乡村。
在普通百姓财产收入随着经济的增长继续增加,国内高净值人群的数量也将持续扩容。
伴随着中国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国人的脚步也将走向世界。
下一个十年,民众财富配置的全球化时代正在到来。
我们与祖国共同奋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