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务院关注!白岩松发声!他们的苦难终于被看到……

古原 功夫财经 2022-04-19


给古原老师打 call

这几天高速公路上司机们的叫苦,同样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热点。

将防疫当作唯一目标时,地方主政者往往会在防疫政策上层层加码,以确保万无一失。

如何跑在病毒的前面,如何减少大面积的封控,是当下面临的防疫难题。

上海疫情让人揪心,每天新增2万多。社交媒体上传出来的视频,更是看得让人闹心,各种抢购,各种挤兑,以及各种冲突……
这些烦恼与痛苦全部来源于短缺,但短缺是怎么造成的呢?对供应链的全面管制,导致了短缺。
另一边,这几天高速公路上司机们的叫苦,同样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热点。高速路上,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2020年。


01

高速公路有多重要
如果将中国经济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高速公路就是这个人身上的血管。
一个人如若血管不通,那他的整个肌体都会出现问题。
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小圈子,而是全国经济的一部分。一地交通不能顺畅,那就意味着当地的供给和输出都会出现大问题。
不要以为上海停摆了,就只是影响上海。
封控之下,以上海为中心的上下游供应链都得停摆,全国各地经济都会受影响。
当然,交通不畅,受伤最大的还是封控之下的上海:物资运不进去,僧多粥少的情况下,物价必然暴涨;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况还会给被隔离在家的上海人,带去巨大的不安全感——连物资都不能运进来,大家能不慌吗?
所以,你会看到,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乱象,连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都看不下去了。他发文怒怼,各地在防疫手段上层层加码,导致货运阻塞,其实质就是在破坏抗疫,破坏民生。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也不是一个小圈子,而是全球化的一部分。
对于上海的很多大企业来说,城市停摆意味着他们不能向世界供给商品了,这个损失同样是巨大的。
而国内高速上,各地的加码做法无疑是在在叠加灾难,让这一后果更加严重。
好在的是,随着相关舆情的发酵,国家层面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先是4月9日,包括交通运输部在内的多个部委回应称,要合力解决货运物流层层加码“一刀切”的问题。


避免一刀切,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了,但遗憾的是,碰到重大事件时,不少地方还是选择了“一刀切”。
紧接着4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从以下五个方面部署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有关工作:


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层面的重视,货运司机们的困局,以及当前物流不畅的情况都会有所缓解,但我想追问一句的是,为什么这样的事屡禁不止

02

阻断交通后面的深层原因
眼下上海的防疫形势非常严峻,在动态清零的总目标下,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病毒携带者,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而在上海之外,由于奥密克戎的高隐蔽性和高传染性,各个地方可谓是无比谨慎,“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个”的心态,让很多地方在实施防疫的过程中,习惯性地选择了层层加码。
最近我在微信群里边,看到一张某地政府要求集中隔离的表格,几乎全国最主要的地区都纳入了表格当中。严防死守,似乎成为疫情压力下不少地方的必然手段。
然而,世界是多元的,政府施政的目标也是多元的。
防疫与民生,看似是两个目标,但其实都可以归为民生这个总目标。


但将防疫当作唯一目标时,地方主政者往往会在防疫政策上层层加码,以确保万无一失。
地方上的办事人员乃至主政者,极小概率会去思考物流停掉后会产生什么后果,他们更多时候考虑的是,属地疫情破防后自己会承担什么责任,在这一压力之下,但凡有疫情的地方输出的物流和客流,都要严防。
当然,相比之下,眼下这种物流状况,最难的还是上海。
上海是最急着完成清零的地方,可以说,一日不清零,上海每天的损失都是以百亿计算的,多少家企业将因此停摆,他们的订单呢?他们的上下游呢?他们员工的生计呢?
而在严控政策下,所有的货车司机开进上海后,往往就意味着出不来了,运输企业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很快被耗尽。
在武汉封城时,尚有部分超市和电商能够正常运作,而此次的上海,封控的十多天内,可以说是几近全城停摆,因为面对病毒的传染力完全不一样了。
同样的压力,也存在于上海之外的各个地方政府。
当下的严防,是为了未来的经济正常,但这种严防又造成了物流不通等诸多问题,不得不说,对各个层级的防疫决策者而言,这是一道两难题

03

新形势下,防疫技术还需要升级
当下中国面对的是史上最难防的病毒之一,这是一个事实。
在上海封控区内,出现了大量楼道之间气融胶传染的现象,甚至还有视频指出相隔几米都能被传染。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原封不动地采用此前的防控技术,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民生困难就会越来越大。
如何跑在病毒的前面,如何减少大面积的封控,是当下面临的防疫难题。
我想谁都无法接受,中国各个经济主要城市反复大面积封控,各种经济来往被反复阻断吧。
比上海幸运的是,深圳在停摆一周后顺利解封,深圳的很多企业也恢复正常了。但很多在深圳的电商公司却发现,很多货根本发不出去了;很多生产型企业发现,原材料断供了,生产还是无法正常。
这两天广州又出现疫情,而且主要疫情地在白云区,这一地区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他们的停摆同样会导致供应链的整体危机。
一方面,我们不能去苛责守国门的那些防疫人员,百密总有一疏。
另一方面,中国也不可能停止与世界的交流,间歇性的疫情是一定会发生的,而北上广深杭等城市往往就是风险最高的城市,由于大量的人员流动,发生疫情后,也最容易出现外溢,这是由这些城市的功能决定的。
与此同时,封控这些城市,损失也是最惨重的。
在动态清零的总目标下,我们除了不断改进和提升防疫技术和手段,似乎也没更多的好办法了。
比如,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减轻一些北上广深杭的海外客流负担,转一些到相对不那么重要,然后防疫条件又过得去的城市去呢?
又比如,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采用更高频次、更有效的核酸检测,来尽量避免大规模封城的发生呢?当然,检测规范是前提。
此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任何时候都得确保物流畅通和物资供给正常。
总之,大城市封控,物流中断带来的损失实在太大了,我们千万不能再搞层层加码的“一刀切”了。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功夫财经无关。如因作品内容存在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功夫财经联系。

功夫财经视频号上线!


了解最新、最全的财经热点新闻,
看懂事件背后的关键信息。
财经大咖汇聚,
把最有价值的内容讲给你听!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功夫财经视频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