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视角——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解释


[提要]理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这一战略目标转变的深刻内涵,有助于厘清经济发展新格局的理论逻辑。以产品空间理论为基础,从微观的产品层面出发,通过对1995年至2018年间中国产品空间变化的分析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是通过产品升级引起产品空间密度增加,从而使得产品复杂度得以提升,进而促进产业升级得以实现,最终增加经济复杂度的动态过程。因此,产品升级所引致的经济复杂度的提升本质上是经济结构优化的综合呈现,是数量与质量的高度统一,是从微观基础到宏观经济现象的新诠释。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产品空间;产业升级;产品复杂度;经济复杂度




作者简介:吕灿,女,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经济;

杨应策,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产业演化。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


引言


历经4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速超过9%。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一。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背后,主要依靠传统的要素如劳动、资本以及资源的投入所驱动,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使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和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结构失衡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其主要体现为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失衡,结构失衡使得社会产品供需匹配错位,出口产品与国内消费品结构有待优化,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状有待改善。究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发展在量和质两方面不协调,发展质量不高而导致的消费供需结构失衡的缘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深刻的变化,使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经济建设的重要主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在经济体系里,通常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刻画一国的经济在数量上的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用加总后的价格数量予以衡量;而经济质量则可以理解为最终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消费所需的程度(程虹等,2014[1])。立足产品空间理论,以微观的产品升级到宏观经济复杂度提升为主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方向予以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文献回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围绕这一重要论断,学界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含义的研究

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首先必须明确“质量”和“发展”的含义,“质量”是相对“速度”而言,从狭义的角度出发,可理解为经济社会中商品或服务的投入与产出间的效率、效益等;广义视角则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政治、文化、自然环境、制度、教育等因素全纳入经济增长的范畴定义经济质量(杨伟民,2018[2]);“发展”则表明经济结构由初级到高级、量变到质变的动态优化过程。不难看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带有结构的有效率的经济增长,是增长速度和结构优化动态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不能单一地强调增长的速度,应更加注重效率、效益和结构等经济整体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讲,速度与质量是辩证统一的,如同硬币的两个面,始终是不可分离的(朱方明等,2014[3])。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基于一定增速基础上的质量,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但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在稳定大局前提下,坚定迈向高质量。高质量发展既注重效益与要素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又关注经济结构上城乡、区域、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在此基础上保持有效供给、稳定增长。通过梳理现有的文献发现,学界大多围绕“效率”“效益”“结构”对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阐述,周绍朋认为高质量发展就是特定情况下,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结构相对合理,发展速度较快,供需基本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经济运动过程(周绍朋,2020[4])。林兆木持有类似观点,指出高质量发展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具体体现商品和服务质量普遍持续提高的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投入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包括提高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和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益(林兆木,2018[5])。逄锦聚、杨瑞龙同样强调高质量发展是经济效率、结构、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发展,其核心内涵就是通过提升经济的活力与创新力来实现有效率的增长(逄锦聚等,2019[6])。由此可见,对高质量发展含义的诠释中,体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既是数量扩张的过程,又是提高质量的过程,是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的统一(余永泽等,2018[7]),同时又是效率、效益提高与结构优化的动态过程。


(二)微观、中观、宏观视角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从微观的视角理解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社会产品生产的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水平方向表现社会产品种类的增加,而垂直方向则表明产品工艺的改进或技术的进步使得产品质量的提高。按人民日报定义,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刘志彪,2018[8])。微观层面的产品高质量发展,能在种类、数量和质量等方面都直接满足人民的需求,这是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也充分体现了“更高质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目标之一。在中观层面,高质量发展主要指产业发展高质量和区域发展高质量,体现为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整体性、包容性和开放性(赵大全,2018[9])。优化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宏观层面,主要指国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通常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体现为三次产业结构的高端化、技术结构的升级化、资源能耗使用的递减性和劳动力结构的适应性(王一鸣,2018[10])。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国的经济体制越完善,市场机制越有效,资源配置效率越高,经济的发展质量就越高。概括地讲,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微观产品层面、中观产业层面和宏观经济层面高质量发展的有机融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研究困惑不仅需要从宏观经济运行层面深入挖掘,还需要进一步对中观产业发展和微观产品质量进行深入剖析,分析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源,进而对症下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袁晓玲等,2019[11])。


(三)有关产品空间的相关研究

目前而言,学界运用产品空间理论对中国经济现象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产品复杂度的考察来刻画产品复杂度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表明,产品复杂度与产业升级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作用,产品复杂度从低往高提升时,二者正相关;当到达一定阶段后,则呈现负相关(马海燕等,2019[12])。具体而言,产品密度是产业升级传导机制中的核心,因为产品密度是从产品层面衡量累积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产业结构优化受制于当前能力的积累,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产品密度发挥着引领的作用(张其仔等,2013[13];刘林青等,2014[14];张亭等,2017[15];邓向荣等,2016[16])。二是通过对一国或地区产品空间的研究来解释经济增长和“中等收入陷阱”,从本质上讲,“中等收入陷阱”是经济增长及其动力转换的问题(权衡等,2013[17]),产业升级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动力和路径(张美云,2016[18]),产业升级的微观基础是产品升级,通过战略性地调节不同产品层次结构转换能力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起重要作用(李月等,2013[19])。

综上所述,有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无论是对其内涵等定性研究还是测度等定量的研究,暂时均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框架或者标准。从微观产品层面到中观的产业层面,再到宏观整体国民经济层面的分析体系,形式上较为完善,但只是简单的描述提及,缺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进行阐述;立足产品空间理论对中国产业升级与收入分配等诸多研究,为考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为此,从产品空间理论的视角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一个补充式的新解释,是笔者的边际贡献。从本质上讲,产品空间理论的角度包含了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视角,从结果端强调了产品复杂性提升刺激需求升级,改善供需结构,促进产业内部、产业间技术溢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并向更高级的层次演进,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支撑。


二、产品空间理论对“高质量发展”的解释


(一)产品空间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指标

Hausmann和Klinger[20]在2006年的论文中开创性地提出了产品空间理论,其基本内涵是:产品是生产知识和能力的载体,综合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环境制度、研发能力、生产技术、资本运营等各种要素禀赋的产出结构。不同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差异化,最终通过产品予以呈现;若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各国或地区所生产的产品,将每一种产品视为一个节点,众多相互联系的节点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异质的产品空间网络。这种异质的产品空间是动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演化,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生产的产品种类、优势产品数量或产品复杂度、经济复杂度不断增加时,产品空间就逐渐从稀疏趋于稠密。简而言之,异质的产品空间的演化之路是从生产结构单一、品种数量少向结构复杂、产品品种繁多的动态变化过程,即一国或地区生产的产品种类、数量较多,则产品空间分布也越稠密,产品间的距离也就越近,进而更容易进行技术和能力的积累,产品升级或拓展的概率就越大。反之,产品空间分布就越稀疏,生产技术和能力的积累就会比较欠缺,不利于改变其原有状态和新产品的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讲,产品空间的疏密程度代表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复杂程度,而经济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所生产产品的复杂程度,生产的产品种类越多、越复杂,意味着该经济体承载的知识越多和生产能力越强。豪斯曼等(Hausmann等2011)在产品空间理论中构建了多样性和普遍性来测量经济体嵌入知识的特征,并且进一步构建了经济复杂度指数和产品复杂度指数来衡量国家层面与产品层面的网络中嵌入知识的多少。[21]

产品空间理论的拓扑结构刻画了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取决于产品空间中的产品分布,这是因为在现实的相关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知识溢出效应推动着产品和产业的不断升级,产品、产业升级反过来又影响着产品空间的分布,一类是MAR(Marshall-Arrow-Romer)的溢出效应,该效应强调产业内部以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知识溢出,属于社会技术空间创新的范畴,是短期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另一类是Jacobs式的溢出效应,重点强调产业间通过合作产生的知识溢出,属于物理技术空间创新的范畴,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产品空间的动态演化,是社会技术空间创新和物理技术空间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产品空间的视角去理解产品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进而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其中显性比较优势、产品复杂度、经济复杂度①是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又称相对优势指数,它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具有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通常用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品出口额度占该国或地区出口总额的份额与世界生产此种产品的出口额度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若RCA>1,表明该产品具有显性比较优势,若RCA<1,表明该产品不具备显性比较优势,在研究中一般取RCA=1作为界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是否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临界值。

产品复杂度指数(PCI):产品复杂度是通过计算出口商品的知识密集度来衡量产品的知识密集度。用产品普遍性予以衡量,就产品本身而言,生产该种产品的国家数量越多,普遍性越高,反之则普遍性越低。

上述表达式的含义在于: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角度出发,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越多,则多样化程度越高,产品空间就越趋于稠密。若从某种产品的视角出发,能够生产该种产品的国家或者地区越多,则该产品的普遍性越高。为了更加准确地刻画一个国家(地区)和一种产品所包含的能力,豪斯曼(Hausmann、Klinger等2009)利用反射法将产品的普遍性和国家的多样性两个指标相互修正的方式来进行技术处理。具体方法如下:通过n次迭代,直到Kc,n=Kc,n+2=1时,于是得到国家间能力不重叠排名。即


(二)产品空间理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解释

产品空间理论可以从产品、产业、国家经济复杂性层面刻画一国的经济情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产品或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因此,基于产品空间的视角去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先从微观层面的产品升级出发,再到中观层面的产业升级优化,最后到宏观经济层面的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这一动态的演化过程,既是产业内生产要素从低级向高级的流动,也是要素在产业间的转换。产品空间理论的内涵表明:产品是投入要素、经济活动过程和环境质量等结果的综合体现,从结果端出发,以产品空间理论为基础,从产品复杂度、经济复杂度以及产品机会收益的新视角对高质量发展进行解释,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从产品复杂度(PCI)的视角理解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产品或者服务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历经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会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转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明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这一单一的需求层次上,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经济不平衡,则更大程度上体现在产品、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既存在产业内的发展不平衡,也存在产业间的发展不平衡,从根本上来讲是产品供需的不平衡。正如许思雨指出:目前国内供求关系矛盾愈演愈烈,低端锁定的产品供给已难以满足日趋高端化的消费需求,社会供给已由供给数量不足转向供给质量不匹配。解决这些不平衡性是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产品空间理论强调产品是知识和能力的载体,产品的复杂程度与其承载知识和能力正相关,从产品在产品空间的位置分布来看,复杂度越高的产品越靠近产品空间的中心位置;复杂性高的产品越多,产品空间越稠密,产品间的技术距离越近,产品升级的难度系数就越低;相反产品空间越稀疏,表明产品间能力距离越远,产品升级或者新产品生产的难度就更大。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看,产品复杂性越高,越容易获得显性比较优势,在市场体系中越处于有利地位。立足产品的微观视角,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缩小产品间的距离,增加产品空间密度,从而提高具有显性比较优势(RCA)产品的数量。显性比较优势的产品数量越多,不仅表明完成升级的产品增多,而且潜在具有升级机会的产品也会逐渐增多,为整个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主要行业中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产品数量从1995年的289个到2018年的2084个,上升了7倍多;除了具有传统优势的纺织业外,化工产品、机械制造等都有非常明显的进步。

从图1可以清楚看出我国产品空间中主要产品的变化趋势,化学制品、机械制造、金属制品、车辆制造迈向高级化势头强劲,这也符合我国长期发展战略,体现了高质量发展在产品层面提升产品质量和增加产品种类的经济内涵。

综上所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产品这一层面的内涵是增加产品复杂度实现产品升级,即扩大产品空间、缩短产品技术距离、增加产品密度,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高层次的物质需求。

从经济复杂度(ECI)的角度理解高质量发展。经济复杂度这一指标,是一个从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以及市场结构等方面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高质量发展首先就是要解决我国经济的不平衡性问题,从产品空间的可视化图可以看出,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与产品空间分布的不平衡。从产品空间图上看(图2),位居产品空间的中心位置的产品较为集中在某几个行业,如纺织、石头,以及部分农产品等,就数量而言,位居左侧的机械产品和位居右侧的纺织产品占比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表明产业间的距离差距较大,这种距离影响了产业间的溢出效应;产品复杂度越高,相邻的产品就越多,生产能力就越强,产品间、产业内、产业间的升级、结构优化就更加容易。高质量发展从产业层面刻画产业结构的变迁,这种要素组合方式从低级迈向高级的动能转换过程通过产品空间稀疏与稠密、中心与边缘的动态演化予以体现。图2非常直观地刻画了从2000年到2018年我国出口产品空间的演化:(1)紫色的化工品、蓝色的电子产品、绿色的纺织品等呈现出数量逐渐增加且集中的趋势,而黄色的农产品一直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无明显的变化。(2)蓝色的电子类产品和藏青色的机械类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数目显著增加,而这两类均属于复杂性较高的产品,由此说明我国产品空间沿着复杂度更高的路径演化。

从经济复杂度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图3),由1995年的0.4,到2020年的1.2,翻了3倍。这一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综合水平,体现了经济发展、收入不均等、环境质量、就业等对经济结构的影响(Hidalgo,2021[22])。具体而言,经济复杂度与收入不均等程度存负相关,与环境绩效指数、人类发展水平以及健康指数等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Hartmann,Dominik,et al.,2017;[23]Ferraz,Diogo,et al,2018;[24]Vu,Trung V ,2018[25])。而高质量发展在客观上也要求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Hidalgo,2021[22]);经济复杂度从低到高不断攀升,从宏观的视角看,其背后的逻辑既是经济总量增速的加快,更是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的优化。从产品空间的拓扑结构来看,是产品间技术距离的缩短而导致产品空间更加稠密,机械、金属以及化工产品从产品空间外围趋于中心位置的动态过程。从微观的角度看,是产品空间中产品多样性增加,同时普遍性减少的演化路径。

三、产品空间视角下高质量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从根本上讲是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的转变,是促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产品、产业位居经济体系的核心地位,因此,立足产品空间的结构观分析,高质量发展要求产品空间沿着更加稠密的方向演进,这就保持原有比较优势产品不失势的情况下,进一步挖掘潜在优势产品,实现从产品升级到产业升级的跨越。


(一)挖掘潜在比较优势产品,增加产品空间的密度

衡量潜在优势产品的指标是产品机会收益,它所考虑的是优势产品周围潜在优势产品的机会价值,刻画了该产品的开发前景。从微观的视角来看,产品的机会价值取决于该产品在产品空间的位置以及其周围产品的复杂性,聚集在复杂性越高的产品周围,其机会价值越高,相应的产品机会收益则越大,该产品成为比较优势产品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同时,某一产品周围聚集的优势产品越多,说明产品密度越高,进而表明产品间的技术距离越短,企业在更高利润的驱使下,将生产能力转向该产品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该产品未来演变为显性比较优势产品的概率越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目的是满足物质层面的社会产品需要,达到社会产品总量和结构的平衡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这一动态的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对潜在比较优势产品的挖掘,在保证比较优势产品不失势的情况下,通过对潜在比较优势产品的深度挖掘,从而增加产品空间的密度。产品密度的提高对产业升级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引领产业升级,并降低产品转换风险,从而促进落后产品的退出(刘林青等,2019[26])。因此,挖掘潜在比较优势产品、缩短产品间的技术距离、增加产品空间的密度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之路。


(二)保持并扩大显性比较优势产业,增加经济复杂度。

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习近平,2017[27])。这里的经济结构,从产品空间理论出发,至少包含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层次,优化这两个层次的结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其中,产品结构是基础,产品是生产能力的呈现,优化产品结构客观上要求国家多样性与产品普遍性之间的平衡,二者是衡量产品复杂度以及国家能力的指标,具体来说,对于某个国家或者地区而言,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越多,该国或地区的多样化程度越高,对于同一种或一类产品而言,具备该产品生产能力的国家数量越多,则表明该产品的普遍性越高。因为产品被视为技术能力的体现,所以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复杂性产品,生产的国家自然较少,也即普遍性偏低;而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性产品,具备生产该产品能力的国家则多,普遍性也就越高。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满足社会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的同时,不断缩小产品间技术距离,使产品空间由稀疏不断向稠密演化。通过这一动态发展过程,进一步积累技术能力,从而达到具备生产普遍性较低的产品的能力,通过产品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既包括产业内的结构又包括产业间的结构,其结构优化,一方面要处理产业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要兼顾产业的空间布局。从2000年至2018年中国产品空间可视化图可以看出,中国传统产业保持了既有的竞争优势的同时,机械制造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新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产品空间中的优势产业逐步向整个网络铺开(张亭等,2018[28]),但是传统高污染高耗能工业仍居主导地位,而绿色环保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偏低。也就说整个经济的复杂度有待提高。构建高质量的产业体系,客观上要求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对产业内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提高传统产业中产品多样性的同时,扩大普遍性低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整个经济体系的复杂度。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从产品空间的视角出发,通过对2000年至2018年中国产品空间的梳理发现:比较优势产品不断增加,产品空间逐渐从稀疏向稠密演化,从结果端刻画了中国经济从数量到质量的渐进发展过程,由于产品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从产品空间的角度出发,能很好地诠释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科学论断。

从产品空间的微观视角来讲,高质量发展首先体现为产品升级,保持原有显性比较优势产品不失势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产品空间,完成从潜在比较优势产品到比较优势产品的升级。产品是能力禀赋的综合体现,在异质而非连续的产品空间中,产品升级增加了产品空间的密度,为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路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从产品空间的宏观视角来看,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复杂度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这一动态演化过程是从产品升级到产业升级的国家能力禀赋的积累,既保证了国家多样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又兼顾了低普遍性产品发现与生产。因此,产品升级所引致的产业升级本质上是经济结构优化的综合呈现,是从微观基础到宏观经济现象的新诠释。


(二)启示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当前复杂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支撑。高质量发展结合当务之急与长远之计,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须以创新驱动作为第一动力,着力增强产品复杂度进而提高经济复杂度,让国家能力禀赋的积累正向转化到社会生产中去,扩大社会过滤中创新成分的比重,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避免“瑞典悖论”“欧洲悖论”现象的出现,为此需要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和促进科研成果的产生和产业化,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性体制机制改革要务。

虽然从产品空间的视角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解释,其着力点在于通过从产品的微观层面到经济复杂度的宏观层面予以说明,传达的核心思想是产品从结果端呈现了一切信息,因为产品是能力的载体,而产品空间理论中提及的经济复杂度是以贸易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出,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复杂度就等于出口贸易。产品空间理论的研究尚属初步阶段,虽然不少学者通过就业数据(Chávez,2017[29])、专利数据(Balland,2017[30])、行业数据(Fritz,2021[31])。对经济的复杂度进行刻画,但多尺度全方位的测度经济复杂度,仍然属于有待解决的课题。在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思想等国际社会各种不稳定因素与日俱增的大环境中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课题,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注释:

①具体数理推导参见“The Atlas of Economic Complexity”,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http://www.atlas.cid.harvard.edu。


参考文献:

[1]程虹,李丹丹.一个关于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一般理论——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解释[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2]杨伟民.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8(2).

[3]朱方明,贺立龙.经济增长质量:一个新的诠释及中国现实考量[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

[4]周绍朋.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考[J].理论探索,2020(4).

[5]林兆木.关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认识[J].冶金企业文化,2018(1).

[6]逄锦聚,林岗,杨瑞龙,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笔谈[J].经济学动态,2019(7).

[7]余泳泽,胡山.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基本路径:文献综述[J].宏观质量研究,2018(6)(4).

[8]刘志彪.强化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J].产业经济评论,2018(2).

[9]赵大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8(1).

[10]王一鸣.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人民论坛,2018(9).

[11]袁晓玲,李彩娟,李朝鹏.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困惑与展望[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

[12]马海燕,严良.产品复杂度、制度质量与产业升级[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13]张其仔,李颢.中国产业升级机会的甄别[J].中国工业经济,2013(5).

[14]刘林青,谭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构观——一个正在涌现的研究域[J].经济评论,2014(3).

[15]张亭,刘林青.产品复杂性水平对中日产业升级影响的比较研究——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7(5).

[16]邓向荣,曹红.产业升级路径选择:遵循抑或偏离比较优势——基于产品空间结构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6(2).

[17]权衡,罗海蓉.“中等收入陷阱”命题与争论:一个文献研究的视角[J].学术月刊,2013(11).

[18]张美云.产品空间理论及其对“中等收入陷阱”解释研究新进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6(6).

[19]李月,邸玉娜,周密.中等收入陷阱、结构转换能力与政府宏观战略效应[J].世界经济,2013(1).

[20]Hausmann R,Klinger B.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Patter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 Space[Z].2006.

[21]Bustos S,Coscia M,Yildirim M A,et al.The Atlas of Economic Complexity :Mapping Paths to Prosperity[M].Cambridge:Cambridge:The MIT Press,2014.

[22]Hidalgo C A.Economic complexit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J].Nature reviews physics,2021(2).

[23]Hartmann D,Guevara M R,Jara-Figueroa C,et al.Linking Economic Complexity,Institutions,and Income Inequality[J].World development,2017(93).

[24]Ferraz D,Herick F M,Campoli J S,et al.Economic Complexity and Human Development:DEA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Z].SciELO journals,2018.

[25]Vu T V.Economic complexity and health outcomes:A global perspective[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1982),2020(265).

[26]刘林青,邓艺林.产品密度、产品机会收益与产业升级——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9(2).

[2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Shi jian (Hohhot,China),2017(11).

[28]张亭,刘林青,梅诗晔.产品空间的动态演化[J].管理评论,2018(9).

[29]Chávez J C,Mosqueda M T,Gómez-Zaldívar M.Economic Complexity and Regional Growth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the Mexican Economy[J].The 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2017(2).

[30]Balland P,Rigby D.The Geography of Complex Knowledge[J].Economic geography,2017(1).

[31]Fritz B S L,Manduca R A.The economic complexity of US metropolitan areas[J].Regional studies,2021(7).


责任编辑:刘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