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儒家元典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提要]儒家元典(尤其是十三经)中虽然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样的语词,但并不等于没有这样的意识和理念。本文钩稽儒家元典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十个词汇“天下”“九州”“四海”“四方”“四国多方”“四岳”“万邦”“万方”“万民”“万姓”,总结儒家元典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有五个方面:(一)以相互尊重形成共同体;(二)以密切交流稳定共同体;(三)以仁爱王道建设共同体;(四)以“中”“正”“和”“平”“安”“柔”理念巩固共同体;(五)以“大一统”思维铸牢共同体。文章最后指出:在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史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我们要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牵强附会,六经注我,断章取义,郢书燕说,将元典中并无此义的文句过度阐释;一种是割断历史,不敢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尤其是儒家元典在这一方面的开拓性贡献。我们需要在元典及注疏阅读基础上、在文献整理考证基础上,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实事求是,归纳演绎,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部扎实厚重、博赡详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史。
[关键词]儒家元典;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研究”(SC20ZDZW003)、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丝绸之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0-GMB-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启涛,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献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8期


儒家元典(尤其是十三经)中虽然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样的语词,但并不等于没有这样的意识和理念。在新的时代,整理、研究和传承儒家元典中有关中华民族团结与进步的优秀传统,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对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儒家元典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词汇
普查和梳理儒家元典,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词汇至少有以下十个:
【天下】《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①《礼记·大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孟子·梁惠王上》:“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九州】《周礼·秋官·司寇》:“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世壹见,各以其所贵宝为挚。”郑玄注:“九州之外,夷服、镇服、蕃服也。”
【四海】《礼记·曲礼下》:“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天子同姓谓之‘叔父’,异姓谓之‘叔舅’,于外曰‘侯’,于其国曰‘君’。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于内自称曰‘不穀’,于外自称曰‘王老’。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孔颖达疏:“《尔雅》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何注:“包曰:‘君子疏恶而友贤,九州之人皆可以礼亲。’”《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馀以为附庸间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孔颖达疏:“此一节论四海之内九州,州别建国多少及附庸间田之法,如郑所注,此经云是殷法也。《周礼》则九服,夷镇蕃三服谓之四海,四海之内,谓要服以内。殷则服数无文,则必不与周同。按《尔雅·释地》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孙炎云:‘海之言晦,晦暗于礼义。’此言四海之内,谓夷狄之内也。”《尚书·益稷》:“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予创若时,娶于塗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献,贤也。万国众贤,共为帝臣。帝举是而用之,使陈布其言,明之皆以功大小为差,以车服旌其能用之。(中略)方,四方。禹五服既成,故皋陶敬行其九德考绩之次序于四方,又施其法刑,皆明白。史因禹功重美之。”孔颖达疏:“禹既得帝言,乃答帝曰:然。既帝之任臣,又言当择人,充满大天之下,旁至四海之隅,苍苍然生草木之处,皆是帝德所及。其内有万国众贤,皆共为帝臣。言其可用者甚众也。”又:“外迫四海,言从京师而至于四海也。《释地》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谓九州之外也。《王制》云:‘五国以为属,属有长。’此‘建五长’亦如彼文,故云‘诸侯五国立贤者一人为方伯,谓之五长,以相统治’,欲以共奖帝室故也。”《尚书·大禹谟》:“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黎民敏德。’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中略)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禹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②传:“言其外布文德教命,内则敬承尧舜。(中略)言天子常戒慎,无怠惰荒废,则四夷归往之。”《尚书·胤征》:“惟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尚书·伊训》:“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尚书·说命下》:“王曰:‘呜呼!说,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传:“风,教也。使天下皆仰我德,是汝教。”《尚书·泰誓上》:“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时哉弗可失!”传:“矜,怜也。言天除恶树善与民同。秽恶除,则四海长清。言今我伐纣,正是天人合同之时,不可违失。”《尚书·泰誓下》:“时厥明,王乃大巡六师,明誓众士。王曰:‘呜呼!我西土君子,天有显道,厥类惟彰。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作威杀戮,毒痡四海。’”孔疏:“纣之毒害,未必遍及夷狄,而云病四海者,言害所及者远也。”《礼记·孔子闲居》:“孔子曰:‘(中略)无服之丧,施及四国。无声之乐,气志既从;无体之礼,上下和同;无服之丧,以畜万邦。无声之乐,日闻四方;无体之礼,日就月将;无服之丧,纯德孔明。无声之乐,气志既起;无体之礼,施及四海;无服之丧,施于孙子。’”《周礼·秋官·司寇》:“布宪掌宪邦之刑禁。正月之吉,执旌节以宣布于四方,而宪邦之刑禁,以诘四方邦国及其都鄙,达于四海。”郑玄注:“宪,表也,谓县之也。刑禁者,国之五禁,所以左右刑罚者。司寇正月布刑于天下,正岁又县其书于象魏。布宪于司寇布刑,则以旌节出宣令之。于司寇县书,则亦县之于门闾及都鄙邦国。刑者,王政所重,故屡丁宁焉。诘,谨也,使四方谨行之。”
【四方】【四国多方】《左传·文公十八年》载舜臣尧后:“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③《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会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尚书·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呜呼!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传:“方,四方。海表,蛮夷戎狄,无不服化者。能使四夷宾服,所以见祖之光明,扬父之大业。其惟能用贤才为常人,不可以天官有所私。”疏:“今告汝文王之子,文王之孙,孺子今已即政为王矣,我所以须厚戒之。王其勿误于众治狱之官,当须慎刑也。惟有司之牧夫,有司主养民者,宜得贤也。治狱之吏,养民之官,若任得其人,使其能治汝戎服兵器,以此升行禹之旧迹,四方而行,至于天下,至于四海之表,无有不服王之化者,以显见文王之光明,以播扬武王之大业。言任得贤臣,则光扬父祖。”又:“‘方行天下’,言无所不至,故以‘方’为四方。《释地》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知‘海表’谓‘夷狄戎蛮,无有不服化者’。即《诗·小雅》云《蓼萧》,‘泽及四海’是也。”《尚书·康王之诰》:“用端命于上帝,皇天用训厥道,付畀四方。”传:“君圣臣良,用受端直之命于上天。大天用顺其道,付与四方之国,王天下。”《尚书·吕刑》:“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德之勤。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于民棐彝。”传:“尧躬行敬敬在上,三后之徒秉明德明君道于下,灼然彰著四方,故天下之士无不惟德之勤。天下皆勤立德,故乃能明于用刑之中正,循道以治于民,辅成常教。”《尚书·立政》:“其在商邑,用协于厥邑,其在四方,用丕式见德。”传:“汤在商邑,用三宅三俊之道和其邑。其在四方,用是大法见其圣德。”《尚书·君奭》:“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传:“一人,天子也。君臣务德,故有事于四方,而天下化服。如卜筮,无不是而信之。”《尚书·多士》:“王曰:‘告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予惟时命有申。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传:“所以徙汝,是我不欲杀汝,故惟是教命申戒之。今我作此洛邑,以待四方,无有远近,无所宾外。”《尚书·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为。”《尚书·太甲中》:“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尚书·盘庚上》:“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尚书·微子》:“殷其弗或乱正四方。”《尚书·金縢》:“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尚书·康诰》:“成王既伐管叔、蔡叔,灭三监。以殷馀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传:“初造基,建作王城大都邑于东国洛汭,居天下上中,四方之民大和悦而集会。”《尚书·洛诰》:“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公称丕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烈,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师。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传:“言公明德光于天地,勤政施于四海,万邦四夷服仰公德而化之。四方旁来为敬敬之道,以迎太平之政,不迷惑于文武所勤之教。言化洽。”疏:“此与下经皆追述居摄时事。《尧典》训光为充,此光亦为充也。言公之明德充满天地,即《尧典》格于上下,勤政施于四方,即《尧典》光被四表也,意言万邦四夷皆服仰公德而化之。”《尚书·多士》:“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辟于罚。”《尚书·多方》:“周公曰: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传:“周公以王命顺大道,告四方。称周公,以别王自告。”疏:“周公以王命顺大道告四方也。既言‘四国’,又言‘多方’,见四方国多也。”《尚书·多方》:“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
【四岳】《尚书·周官》:“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传:“周制十二年一巡守,春东、夏南、秋西、冬北,故曰时巡。考正制度礼法于四岳之下,如虞帝巡守然。觐四方诸侯,各朝于方岳之下,大明考绩黜陟之法。”
【万邦】《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周官》:“永康兆民,万邦惟无斁。”传:“言当敬治官政,以助汝君,长安天下兆民,则天下万国惟乃无厌我周德。”《尚书·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孔疏:“于是天下众人乃皆得米粒之食,万国由此为治理之政。”《左传·宣公十二年》:“武王克商,作《颂》(中略)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左传·襄公十三年》:“周之兴也,其《诗》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言刑善也。”
【万方】《尚书·汤诰》:“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聿求元圣,与之戮力,以与尔有众请命。上天孚佑下民,罪人黜伏。天命弗僭,贲若草木,兆民允殖。俾予一人,辑宁尔邦家。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危惧,若将陨于深渊。凡我造邦,无从匪彝,无即慆淫,(中略)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咎单作《明居》。”《尚书·太甲上》:“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社稷宗庙,罔不祇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
【万民】《尚书·无逸》:“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尚书·君陈》:“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兹率厥常。”
【万姓】《尚书·立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儒家元典主要从“地域”和“人民”两个角度来对共同体进行定位,“地域”,是一个地理概念,体现了一种空间分布;“人民”,是一个文化概念,体现了一种人心凝聚。儒家文化追求的是在辽阔的空间背景下,各民族因交往交流和交融,从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形成共同体。故《尚书·禹贡》言:“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三刊旅,九川滌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传:“四方之泽已可居。九州名山已槎木通道而旅祭矣,九州之川已滌除泉源无壅寒矣,九州之泽已陂障无决隘矣。四海之内会同京师,九州同风,万国共贯,水、火、金、木、土、穀甚修治。言政化和。”《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传:“此言五服之外皆与王者声教而朝见。”
二、儒家元典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儒家元典里,有哪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的内容呢?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相互尊重形成共同体
儒家元典认为,生活在四面八方的各个族群,由于山川地理的差异而造成风土人情的不同,这种不同应该得到尊重,即使是推行最具先进性的礼乐教化,也不妨碍一直尊重和珍视各地的文化特色。《礼记·王制》:“凡使民:任老者之事,食壮者之食。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④
(二)以密切交流稳定共同体
在周王朝,无论是天子即位,还是各种庄严的祭祀活动,实际上是各个族群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礼记·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中略)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郑玄注:“四塞谓夷服、镇服、蕃服,在四方为蔽塞者。新君即位,则乃朝。”各族群之间的交流,首先体现在文化层面,来自不同族群的灿烂文化,竞相绽放出自己的独特魅力,《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中略)《昧》,东夷之乐也。《任》,南蛮之乐也。纳夷蛮之乐于大庙,言广鲁于天下也。”⑤
在周王朝,天子在京畿接待与倾听来自四面八方的族群人士,不仅如此,天子或其使者还要巡视四方,实现京畿与四海之间的双向互动,采风俗之善恶,恤大众之疾苦,修民生之良策,从而实现与周边族群的深度交往与交流。《周礼·秋官·司寇》:“凡诸侯入王,则逆劳于畿。及郊劳、眡馆、将币,为承而摈。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则摈,小客则受其币而听其辞。使适四方,协九仪。宾客之礼,朝、觐、宗、遇、会、同,君之礼也。存、頫、省、聘、问,臣之礼也。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成六瑞:王用瑱圭,公用桓圭,侯用信圭,伯用躬圭,子用穀璧,男用蒲璧。合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此六物者,以和诸侯之好故。若国札丧,则令赙补之;若国凶荒,则令賙委之。若国师役,则令槁禬之;若国有福事,则令庆贺之;若国有祸烖,则令哀吊之。凡此五物者,治其事故。及其万民之利害为一书,其礼俗政事教治刑禁之逆顺为一书,其悖逆暴乱作慝犹犯令者为一书,其札丧凶荒厄贫为一书,其康乐和亲安平为一书。凡此物者,每国辨异之,以反命于王,以周知天下之故。”贾公彦疏:“此总陈小行人使适四方,所采风俗善恶之事。各各条录,别为一书,以报上也。此五者,上二条,条别善恶俱有,故利害逆顺并言。‘其悖逆’一条,专陈奸寇之事。‘其札丧’一条,专陈凶祸之事。‘其康乐’一条,专陈安泰之事。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者也。”《周礼·秋官·司寇》:“掌交,掌以节与币巡邦国之诸侯及其万民之所聚者,道王之德意志虑,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使和诸侯之好,达万民之说。掌邦国之通事而结其交好。以谕九税之利,九礼之亲,九牧之维,九禁之难,九戎之威。”
另一方面,在周王朝,四方族群及各地诸侯或其子弟要接受来自王朝的教育或培训,其教育或培训的地点或在本地,或在天子之宫,教育或培训的内容恰好就是王朝的通用语言文字、礼仪、法律、度量衡、历法等,而恰恰是以上几个方面内容的整齐划一,⑥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最重要的前提条件⑦。《周礼·秋官·司寇》:“王之所以抚邦国诸侯者:岁遍存;三岁遍頫;五岁遍省;七岁属象胥,谕言语,协辞命;九岁属瞽史,谕书名,听声音;十有一岁达瑞节,同度量,成牢礼,同数器,脩法则;十有二岁王巡守殷国。”郑玄注:“抚犹安也。存、頫、省者,王使臣于诸侯之礼,所谓间问也。岁者,巡守之明岁以为始也。属犹聚也。自五岁之后,遂间岁遍省也。七岁省而召其象胥,九岁省而召其瞽史,皆聚于天子之宫,教习之也。故书‘协辞命’作‘叶词命’。郑司农云:‘象胥,译官也。叶当为协(引者按:“协”诸本作“汁”,误),词当为辞,书或为叶辞命。’玄谓‘胥’读为‘’。《王制》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耆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此官正为象者,周始有越重译而来献,是因通言语之官为象胥。云谞谓象之有才知者也。辞命,六辞之命也。瞽,乐师也。史,太史、小史也。书名,书之(引者按:建本、殿本、贾疏作“文”)字也,古曰名,《聘礼》曰‘百名以上’。至十一岁又遍省焉。度,丈尺也。量,豆区釜也。数器,铨衡也。法,八法也。则,八则也。达、同、成、修,皆谓赍其法式,行至则齐等之也。成,平也,平其僭踰者也。王巡守,诸侯会者各以其时之方,《书》曰‘遂觐东后’是也。其殷国,则四方四时分来如平时。”由此可见,诸侯国来到京师天子身边,主要是“习礼考义、正刑一德以尊天子”⑧,说到底,无论是统一语言文字、还是规范礼义刑罚品德,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周王朝及周天子为代表的共同体的认同。
在周王朝,“天子”是王朝共同体的代名词。王朝从事共同体具体事务的人和机构是齐全的,《周礼·秋官·司寇》:“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周礼·秋官·司寇》:“令诸侯春入贡,秋献功,王亲受之,各以其国之籍礼之。”郑注:“贡,六服所贡也。功,考绩之功也。秋献之,若今计文书断于九月,其旧法。”《尚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
(三)以仁爱王道建设共同体
儒家文化主张以“王道”一统天下,这个“王道”,是以道德安邦,以仁爱兴邦,而非以武力相征伐,以杀戮行霸道。
《论语·季氏》有一段耳熟能详的话:“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在儒家看来,共同体的构建,以及对共同体的领导,靠的是文德教化,也就是以文化人,使普天之下的人在高尚文化的感召之下凝聚在一起,检《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邢昺疏:“此章楚叶县公(引者按:阮元校:“各本‘公’作‘尹’,‘公’字误也。”)问为政之法于孔子也。子曰:‘当施惠于近者,使之喜说,则远者当慕化而来也。’”通过文德吸引异邦他乡之人,友好地对待它们、激励他们、使他们安居乐业,这样的思维在《尚书》中反复出现,《尚书·文侯之命》“柔远能迩”传:“怀柔远人,必以文德。”《尚书·顾命》:“柔远能迩,安劝小大庶邦。”传:“言当和远,又能和近,安小大众国,劝使为善。”孔疏:“言当安和远人,又须能和近人,当为善政,远近俱安之。又当安劝小大众国,于彼小大众国皆安之劝之。安之使国得安存,劝之使相劝为善。汝群臣等思夫人,夫人众国各自治正于威仪。有威有仪,然后可以率人。无威无仪,则民不从命。戒使慎威仪也。汝无以钊冒进于非事危事。欲令戒其不为恶也。”《尚书·梓材》:“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来,亦既用明德。后式典集,庶邦丕享。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迷民,用怿先王受命。已!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传:“言文武已勤用明德,怀远为近,汝治国当法之。众国朝享于王,又亲仁善邻,为兄弟之国,方方皆来宾服,亦已奉用先王之明德。君天下能用常法,则和集众国,大来朝享。大天已付周家治中国民矣,能远拓其界壤,则于先王之道遂大。今王惟用德和悦,先后天下迷愚之民。先后谓教训,所以悦先王受命之义。”
要构建一个共同体,究竟应该具备哪些文德呢?那就是对父老的孝道、对贤能的尊道、对官吏的治道和对宾客的礼道。《周礼·天官·冢宰》:“以八统诏王驭万民:一曰亲亲,二曰敬故,三曰进贤,四曰使能,五曰保庸,六曰尊贵,七曰达吏,八曰礼宾。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穀;二曰园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泽之材;四曰薮牧,养蕃鸟兽;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七曰嫔妇,化治丝枲;八曰臣妾,聚敛疏材;九曰间民,无常职,转移执事。”《礼记·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轻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礼记·中庸》:“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四)以“中”“正”“和”“平”“安”“柔”理念巩固共同体
如何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儒家元典非常倡导“中”“正”“和”“平”“安”“柔”等理念,倡导在共同体内形成统一的、规范化的文化,这种规范涉及礼仪、刑罚、语言文字、度量衡及典章制度诸方面,它的具体标准是:恰当适中、不偏不倚,务求折衷。首先是“政”之“中”,也就是治国理政的宽严得当,刑罚适中,《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何注:“包曰:‘允,信也。困,极也。永,长也。言为政信执其中则能穷极四海,天禄所以长终。’包曰:‘权,秤也。量,斗斛。’”而作为共同体的执政者,执政的最高理念就是“中”,《周礼·秋官·司寇》:“以此三法者求民情,断民中,而施上服下服之罪,然后刑杀。”贾公彦疏:“恐有入滥者,由用三法,故断民得中。”《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赵岐注:“执中正之道,惟贤速立之,不问其从何方来。举伊尹以为相也。”
“中”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礼记·礼运》:“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荀子·大略》:“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正因为如此,自三代以来的通用语言文字,也是以中原河洛一代的王都之音、义、形为其代表。
“中”是“正”是近义词,汉语有“中正”一词可以为证,治国理政强调“中”与“正”,就是要有自己的正当底线。《尚书·冏命》:“王若曰:‘伯冏,惟予弗克于德,嗣先人宅丕后,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祇若,万邦咸休。’”伪孔传:“虽给侍、进御、仆役从官,官虽微,无不用中正之人。小臣皆良,仆役皆正,以旦夕承辅其君,故君出入起居,无有不敬。言文武发号施令,无有不善。下民敬顺其命,万国皆美其化。”《尚书·周官》:“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传:“成王虽作洛邑,犹还西周。即政抚万国,巡行天下侯服、甸服。四面征讨诸侯之不直者,所以安其兆民。十亿曰兆,言多。六服群辟,六服诸侯,奉承周德。言协服。还归于丰,督正治理职司之百官。”《尚书·周官》:“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传:“道尧舜考古以建百官,内置百揆四岳,象天之有五行,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上下相维,外内咸治。言有法。官职有序,故众政惟和,万国皆安,所以为至治。”《尚书·仲虺之诰》:“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传:“言天与王勇智,应为民主,仪表天下,法正万国,继禹之功,统其故服。”《尚书·仲虺之诰》:“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已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尚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伪孔传:“胡,何。贞,正也。言常念虑道德,则得道德;念为善政,则成善政。一人,天子。天子有大善,则天下得其正。利口覆国家,故特慎焉。”又检《孟子·滕文公上》:“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汉赵岐注:“广居,谓天下也。正位,谓男子纯乾正阳之位也。大道,仁义之道也。得志行正,与民共之,不得志,隐居独善其身,守道不回也。”宋孙奭疏:“孟子言能居仁道以为天下广大之居,立礼以为天下之正位,行义以为天下之大路,得志达而为仕,则与民共行乎此,不得志,则退隐独行此道而不回。”
其次是“乐”之“和”,追求音乐的和谐、雅正、规范,从而推动共同体政通人和。《周礼·春官·宗伯》:“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荀子·乐论》:“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且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先王喜怒皆得其齐焉。是故喜而天下和之,怒而暴乱畏之。先王之道,礼乐正其盛者也。(中略)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请比较《风俗通·正失》:“孔子曰:昔者,舜以夔為乐正,始治六律,和均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服。重黎又荐能为音者,舜曰:夫乐天地之精,得失之节,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行。”
第三是“德”之“正”,讲求天下人心的修养端正。《礼记·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汉赵岐注:“抑,治也。周公兼怀夷狄之人,驱害人之猛兽也。言乱臣贼子惧,《春秋》之贬责也。”
第四是礼制、典章、制度与语言文字之“正”。要使一个共同体名副其实,要使一个共同体巩固高效、长治久安,就必须实现礼制、典章、制度与语言文字之统一、规范,推广普及。《礼记·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郑玄注:“此天下所共行,天子乃能一之也。礼,谓人所服行也。度,国家宫室及车舆也。文,书名也。今,孔子谓其时。言作礼乐者,必圣人在天子之位。”孔颖达正义:“‘非天子不议礼’,此论礼由天子所行,既非天子,不得论议礼之是非。‘不制度’,谓不敢制造法度,及国家宫室大小高下及车舆也。‘不考文’,亦不得考成文章书籍之名也。‘今天下车同轨’者,今谓孔子时车同轨,覆上‘不制度’,‘书同文’,覆上‘不考文’。‘行同伦’,伦,道也,言人所行之行,皆同道理,覆上‘不议礼’。当孔子时,礼坏乐崩,家殊国异,而云此者,欲明己虽有德,身无其位,不敢造作礼乐,故极行而虚己,先说以自谦也。”朱熹集注:“此以下,子思之言。礼,亲疏贵贱相接之体也。度,品制,文,书名。‘今’,子思自谓当时也。轨,辙迹之度。伦,次序之体。三者皆同,言天下一统也。”先秦时代的“书同文”,指中央王朝对语言文字的规范与统一,它体现的是中央王朝伦理、礼乐与教化在圣王治理下的统一与秩序,体现了各民族的交流与交融,团结与进步,周王朝怎么“书同文”呢,那就是向王朝疆域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周礼·春官·外史》有载:“掌达书名于四方。”汉郑玄注:“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书之文字,得能读之。”清孙诒让正义:“审声正读则谓之名,察形究义则谓之文,形声孳乳则谓之字,通言之则三者一也。《中庸》云‘书同文’,《管子·君臣篇》云‘书同名’,《史记·秦始皇本纪》‘琅琊台刻石’云‘书同文字’,则‘名’即文字,古今异称之证也。……云‘使四方知书之文字,得能读之’者,谓以书名之形声,达之四方,使通其音义,即后世字书之权舆也。”可见早在周王朝,就有专人负责推广雅言,统一文字的形音义[1](P.38)。至迟从周代开始,天子在制定国家的礼乐大典时,就包含了以考文为内容的语文规范制度。只有贤德明君才有资格和能力制礼作乐,划一制度,规范语言文字。西周是宗法社会,学在官府,以礼乐为核心,对语言文字的要求是定名分,别贵贱,由王朝统一名号,禁止乱名改作。但是已经把通用语言文字的确立、规范与推广提升到与礼乐、制度、人伦以及行为规范同等重要的高度,且由周天子亲自主持此项工作,这说明在周王朝,通用语言文字的确立与规范,推广与普及,已经成为一项治国理政的重要工程。周代是礼乐社会或礼法社会,在孔子看来,辨正名物、统一语言文字是治国安邦的首务,是礼乐、刑罚的基础。总之,一切从“正名”始,也就是从语言文字的规范与统一始,通用语言文字的概念在孔子的心目里是根深蒂固的。《论语·子路》记载孔子的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宋邢昺疏:“此孔子更陈正名之理也。夫事以顺成,名由言举。名若不正则言不顺序,言不顺序则政事不成。政事不成,则君不安于上,风不移于下,是礼乐不兴行也。礼乐不行,则有淫刑滥罚,故不中也。刑罚枉滥,民则蹐地局天,动罹刑网,故无所错其手足也。”在孔子和他的后继者看来,统一与规范语言文字,用词准确得当,严格区别名分,正是“礼”的体现,因为“礼”最大的特点就是“等差有别”,《礼记·坊记》:“子云:‘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子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春秋》不称楚、越之王丧。礼:君不称天,大夫不称君,恐民之惑也。《诗》云:‘相彼盍旦,尚犹患之。’子云:‘君不与同姓同车,与异姓同车不同服,示民不嫌也。以此坊民,民犹得同姓以弑其君。’”郑玄注:“楚、越之君,僭号称王,不称其丧,谓不书‘葬’也。《春秋传》曰:‘吴、楚之君不书葬,辟其僭号也。’臣者天君,称天子为天王,称诸侯不言天公,辟王也。大夫有臣者称之曰主,不言君,辟诸侯也。此者皆为使民疑惑,不知孰者尊也。《周礼》曰:‘主友之雠,视从父昆弟。’盍旦,夜鸣求旦之鸟也,求不可得也,人犹恶其欲反昼夜而乱晦明,况于臣之僭君,求不可得之类,乱上下,惑众也。同姓者,谓先王、先公,子孙有继及之道者也,其非此则无嫌也。”《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故称人之君曰君,自称其君曰寡君。’”又检《尚书·毕命》:“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不惟好异。商俗靡靡,利口惟贤,余风未殄,公其念哉!”传:“郊圻虽旧所规画,当重分明之。又当谨慎坚固封疆之守备,以安四海。京圻安,则四海安矣。政以仁义为常,辞以理实为要,故贵尚之。若异于先王,君子所不好。纣以靡靡利口惟贤,覆亡国家。今殷民利口余风未绝,公其念绝之。”《尚书·周官》:“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其尔典常作之师,无以利口乱厥官。’”传:“其汝为政当以旧典常故事为师法,无以利口辩佞乱其官。”《尚书·冏命》:“慎简乃僚,无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传:“当谨慎简选汝僚属侍臣,无得用巧言无实、令色无质、便辟足恭、侧媚谄谀之人,其惟皆吉良正士。”《礼记·王制》:“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凡执禁以齐众,不赦过。有圭璧金璋,不粥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不粥于市;牺牲不粥于市;戎器不粥于市。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关执禁以讥,禁异服,识异言。”
(五)以“大一统”思维铸牢共同体
一个统一、和谐、团结、进步的共同体,是儒家元典向往的最高目标。《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此处所言“大一统”,即尊崇周室的一统天下。“大”即崇尚,重视,强调,“一”即全部,纯一,这个“大一统”,如前所论述,靠的是仁爱之王道,而非杀伐之霸道,请比较《孟子·梁惠王上》:“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赵岐注:“孟子谓仁政为一也。”荀子也有类似的主张,《荀子·成相》:“曷谓贤?明君臣,上能尊主下爱民。主诚听之,天下为一海内宾。”荀子倡导以“礼”来一统天下,《荀子·赋篇》:“性不得则若禽兽,性得之则甚雅似者欤?匹夫隆之则为圣人,诸侯隆之则一四海者欤?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一统”即天下总系于一,统摄于一。“一统”实际上可以与孔子大同世界理想相观照,在儒家元典中,“一统”就是实现溥天之下土地人民定于一尊之王(周天子),王室诸侯上下内外,政治制度、礼仪教化始于一、归于一的王道政治。《春秋公羊传》以“大一统”来解释《春秋》经“王正月”,渊源有自。原来,据周礼,天子每年十二月颁告朔于邦国(《周礼·春官·大史》),把第二年的历书、每月的政令布告天下诸侯,诸侯皮弁听朔,归,藏之于祖庙,每月初一朝于祖庙,祭祖后,颁布此月王命政令,奉行周天子正朔,是诸侯尊奉王室、大一统的主要标志。除了依礼二王后可服其服,行其礼乐(殷之后宋行殷历,夏之后杞行夏历)之外,当时并非所有的诸侯国都奉行周历。有些国家,如晋国用夏历,楚国用楚历。孔子面对春秋时周室衰微,陪臣执政,正朔不行于诸侯,世乱纷争的现实,强调“王正月”“大一统”,希望通过尊王、通过王道政治统系天下,实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一统局面,“大一统”一词在《春秋公羊传》中贯穿始终[2](P.2-3),尊重和坚守周天子的权威,强调天下大一统,是《春秋》以及《春秋公羊传》的核心理念。如《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经)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爕、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鰌、邾娄人会吴于锺离。(传)曷为殊会吴?外吴也。曷为外也?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曷为以外内之辞言之?言自近者始也。”“大一统”也成为华夏文明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吕氏春秋·不二》:“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大一统”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政治制度贯通外,还体现在文化上的贯通,比如历法、律度量衡、法律、交通、语言文字的一致,前已论及。又检《管子·君臣》:“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子受令于父母,下听其上,弟听其兄,此至顺矣。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丈尺一綧制,戈兵一度,书同名,车同轨,此至正也。”再检《尚书·舜典》:“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传:“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律法制及尺丈,斛斗,斤两,昔均同。”又:“同律,王云:‘同,齐也,律,六律也。’马云:‘律,法也。’郑云:‘阴吕阳律也。’度,如字,丈尺也。量,力尚反,斗斛也,衡,称也。”《周礼·春官·宗伯》:“典同,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郑玄注:“同,阴律也。不以阳律名官者,因其先言耳。《书》曰:‘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大师职》曰:‘执同律以听军声。’”贾公彦疏:“‘典同’在此者,案,其职云‘掌六律、六同’以为乐器,亦是乐事,故列:职于此。‘同,阴律也’者,对律而为阳律也。云‘不以阳律名官’者,谓其官不名‘典律’而云‘典同’也。云‘因其先言耳’者,谓诸文皆先云同后云律,若阴阳亦先云阴之类,故以同名官也。引‘《书》曰’者,《尧典》之篇。彼据舜之巡守于方岳之下,命史官协时月者。协,合也,谓合四时节气之早晚,及月之大小定分。云‘正日同律度量衡’者,谓正定日之甲乙、阴同阳律之长短,及正度之丈尺、量之斗斛、衡之斤两,六者皆正定之,使依法。又引《大师职》曰‘执同律以听军声’,所引之文,皆证同在律上之义。若然,无取于时月日及度量衡,连文引之耳。案:孔注《尚书》‘律为法制,当齐同之’,则同不为阴律,与郑义别也。”这很自然就能够解释前揭儒家元典强调“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原因,原来,语文、交通、行为、历法、乐律、货币、刑罚、礼仪、典章、制度的一致,共同组成文化方面的大一统,以上诸内容是整个王朝政治管理、治国理政“大一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回归经典,求其真谛,这是我们今天从事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时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指出的是,在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史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我们要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牵强附会,六经注我,断章取义,郢书燕说,将元典中并无此义的文句过度阐释;一种是割断历史,不敢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尤其是儒家元典在这一方面的开拓性贡献。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元典及注疏阅读基础上,在文献整理考证基础上,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实事求是,归纳演绎,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部扎实厚重、博赡详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史。


注释:
1.本文引用儒家元典《十三经》及注疏文字,均据(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不单独出注。
2.关于“四夷”,又请比较《孟子·梁惠王上》:“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3.杜预注:“内,诸夏,外,夷狄。”
4.在儒家元典中,“中国”与“夷”对举。《孟子·离娄下》:“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5.又请比较《礼记·礼器》:“大飨其王事与!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
6.请比较《礼记·月令》:“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甬。是月也,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四方来集,远乡皆至,则财不匮,上无乏用,百事乃遂。”(孙希旦集解:“正之角之,所以同之平之也。”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75页)
7.荀子把这一切上升到“礼”的高度,《荀子·礼论》:“故绳墨诚陈矣,则不可欺以曲直;衡诚县矣,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于礼,则不可欺以诈伪。故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而“礼”之作用,正如《礼记·曲礼》所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8.《周礼·秋官·司寇》:“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郑玄注:“小聘曰问。殷,中也。久无事,又于殷朝者及而相聘也。父死子立曰世,凡君即位,大国朝焉,小国聘焉。此皆所以习礼考义、正刑一德以尊天子也,必择有道之国而就脩之。郑司农说殷聘以《春秋传》曰‘孟僖子如齐殷聘,是也’。”
9.《礼记·祭义》:“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10.“中”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风俗通·皇霸》:“《春秋运斗枢》说:‘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皇者天,天不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无为,设言而民不违,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称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含弘履中,开阴阳,布刚上,含皇极,其施光明,指天画地,神化潜通,煌煌盛美,不可胜量。’”(引用文字据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3页。本文引用《风俗通义》文字,均据此书,不再出注)《风俗通·皇霸》:“谨按:《易》《尚书大传》,天立五帝以为相,四时施生,法度明察,春夏庆赏,秋冬刑罚。帝者任德设刑,以则象之,言其能行天道,举错审谛。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栋下宇,以避风雨,礼文法度,兴事创业。黄者,光也,厚也,中和之色,德施四季,与地同功,故先黄以别之也。颛者,专也;顼者,信也;言其承文,易之以质,使天下蒙化,皆贵贞悫也。喾者,考也,成也,言其考明法度,醇美喾然,若酒之芬香也。尧者,高也,饶也,言其隆兴焕炳,最高明也。舜者,推也,循也,言其推行道德,循尧绪也。”
11.这就是“夏言”或“雅言”,《荀子·正名》:“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王先谦集解:“万物之散名,从诸夏之成俗,以委曲期会于远方异俗之乡,而因之以为通,所谓‘名从中国’是也。”(引文据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12页)
12.“中正”即得当平易,不偏不倚,既指治国理政,《书·吕刑》:“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蔡沈集传:“咸庶中正者,皆戍几其无过忒也。”也指个人修养,《易·离》:“柔,丽乎中正。”《管子·五辅》:“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荀子·劝学》:“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扬雄《法言·吾子》:“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中正”后来指纠察群臣过失之官名,《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
13.疏:“《周礼》‘九服’,此惟言‘六’者,夷、镇、蕃三服在九州之外夷狄之地,王者之于夷狄,羁縻而已,不可同于华夏,故惟举‘六服’。‘诸侯奉承周德’,言协服也。序云‘还归在丰’,知宗周即丰也。周为天下所宗,王都所在皆得称之,故丰、镐与洛邑皆名‘宗周’。《释诂》云:‘董、督,正也。’是‘董’得为督,督正治理职司之百官。下戒敕,是‘董正’也。”
14.《荀子·性恶》亦言:“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矣。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埶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引用《荀子》文字,据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39-440页。
15.《荀子·性恶》亦言:“礼义生而制法度,然而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荀子·成相》:“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16.请比较《礼记·大传》:“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郑玄注:“权,称也。度,丈尺也。量,斗斛也。文章,礼法也。服色,车马也。徽号,旌旗之名也。器械,礼乐之器及兵甲也。衣服,吉凶之制也。”(孙希旦集解:“正之角之,所以同之平之也。”见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906页)《荀子·正名》言:“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故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公。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矣。如是则其迹长矣。迹长功成,治之极也。是谨于守名约之功也。今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然则所为有名,与所缘以同异,与制名之枢要,不可不察也。”
17.参见王启涛《中国历史上的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经验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1期。又参王启涛主编《中国语言学研究》第一辑“前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18.考《荀子·正名》王先谦集解:“是时公孙龙、惠施之徒乱名改作,以是为非,故作《正名篇》。《尹文子》曰:‘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验名,察其所以然,则形名之与事物无所隐其理矣。名有三科:一曰命物之名,方圆百黑是也。二曰毁誉之名,善恶贵贱是也。三曰况谓之名,贤愚爱憎是也。’”(引文据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11页)
19.如果出现“两”,必将导致乱政。请比较《左传·桓公十八年》:“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所以,无论是礼乐、文化、典章、制度、语言文字,都必须统一、规范,否则必然导致混乱。
20.又请比较《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21.这是“春秋三世说”的观点,于“所传闻世”,以鲁国为内,以诸夏为外,于“所闻世”,以诸夏为内,以夷狄为外。其原因是:王者统一天下必须自近而远,一步步实现王化,以达“大小远近若一”的局面,因此,《春秋》中表现为“三世异辞”。参见刘尚慈《春秋公羊传译注》第419页。
22.《管子·霸言》:“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也;一家而两父,一家不可理也。”《吕氏春秋·执一》提出“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一则始,两则乱”“天子必执一”。
23.请比较《管子·君臣》:“吏啬夫尽有訾程事律,论法辟、衡权、斗斛、文劾,不以私论,而以事为正。如此,则吏啬夫之事究矣。”《荀子·正名》:“故人无动而不可以不与权俱。衡不正,则重县于仰,而人以为轻;轻县于俛,而人以为重;此人所以惑于轻重也。权不正,则祸托于欲,而人以为福;福托于恶,而人以为祸;此亦人所以惑于祸福也。道者,古今之正权也。”(引文据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30页)
24.此言同律度量衡。也就是按照节律度量,丈尺各有准限。“书同名”即“书同文”,黎翔凤校注:“江瀚云:‘同名’即同文也。《周礼·大行人》‘谕书名’注曰:‘书名,书文字也。古曰名。’又《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注曰:‘古曰名,今曰字。’翔凤案:《中庸》作‘同文’,《秦刻》作‘同文字’,《管》作同名。衡以‘古曰名,今曰字’,非秦人作,汉无论矣。”参见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61页。
25.我们认为“律”指六律,请比较《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26.请比较《荀子·正名》:“故期命辨说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业之始也。名闻而实喻,名之用也。累而成文,名之丽也。用丽俱得,谓之知名。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辨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期命也者,辨说之用也。辨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而喻,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则尽故。以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有兼听之明,而无矜奋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说行则天下正,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是圣人之辨说也。”
27.检《荀子·大略》:“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和乐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君子听律习容而后出。”(引文据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95页)又请比较。
28.《尚书·洪范》是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后所作“天地之大法”,其具体内容是:“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极。”传:“协,和也,和天时使得正用五纪。皇,大。极,中也。凡立事当用大中之道。治民必用刚柔正直之三德。明用卜筮考疑之事。言天所以嚮劝人用五福,所以威沮人用六极。此已上禹所第叙。”


参考文献:
[1]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新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尚慈.春秋公羊传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