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议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分论坛

二十个分论坛

不同主题让你目不暇接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主办的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将于2018年7月25日-27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召开,大会以“新时代 、新机遇 、新发展”为主题,将通过高端论坛、企业创新展示、专题论坛、展览等形式展示技术,分享成果。



分论坛内容抢先看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历史-文化-名城分论坛

承办单位: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大运河工作委员会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

时间:2018年7月27日上午

地点:三楼305贵宾厅

分论坛介绍

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于2014年6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2017年习总书记两次指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大运河工作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共同承办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分论坛,围绕大运河遗址遗存与非遗文化发现、保护、传承、利用等领域展开研讨。

主持人

王涛,男,首都师范大学地信国际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可视化模拟。


精彩报告

报告:时空之旅——唐诗宋词里的大运河

报告人宫辉力,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内容:大运河是一条历史文化的长河,为唐宋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唐诗宋词的登场,准备了舞台。运河古诗词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大运河及其影响区域的社会状况、人文风貌、生活方式,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是我们时空之旅的历史记忆之河。

报告:中国大运河发展基本脉络及其历史作用

报告人吕娟,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水利史与水文化研究专家。


报告内容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纷纷开凿运河连通大江大河。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为了由南方向都城运送漕粮和军资,先后开通了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1855年,随着黄河回归北流,京杭大运河全线功能废止。

报告:运河与天津

报告人王中良,博士、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天津市地理学会理事长、教育部地理学教指委委员。主要从事流域河流及生态环境变迁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报告内容天津是一个因水而兴、因水而变的城市。较为成熟的人类群落出现在西汉时期,而最早的人工运河工程在东汉时就有记载。隋唐时期,漕运始兴。明清时期,漕运非常发达。天津是漕运和海运交汇之地,是京畿门户重镇,深受运河文化和码头文化影响。

报告:文化遗产传播中的GIS应用需求——以大运河遗产小道体验线路为例

报告人齐欣,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 、硕士生导师、特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传播与公众参与体系。


报告内容以真实性、完整性为前提,文化遗产传播提出并一直带动社会力量推广文化遗产传播产品:“遗产小道”体验方法。“大运河遗产小道”是目前实践成果最为显著的线路。其前沿目标,是能将价值体验内容这一“文化层”,通过GIS的帮助,合并出现在公众使用的电子地图上。


报告: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地位价值与保护发展定位

报告人张宝秀,博士,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


报告内容:大运河文化带内涵丰富,地位崇高,是连通我国南北的空间载体和文化纽带,集中体现着政治国脉、经济动脉、生态水脉、社会人脉、历史文脉“五位一体”的功能与价值。构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大运河文化带整体保护建设的有效途径。

报告: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利遗产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报告人万金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文献整理、水利技术史、水旱灾害史、水利遗产保护研究。


报告内容系统回顾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应用空间信息技术开展水利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历程。结合《淮系年表》编纂、清口水利考古等专题研究介绍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利遗产保护领域的具体应用。

报告:浙东运河与保护传承利用

报告人邱志荣,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出版专著5部、主编论著10部。


报告内容浙东运河已有2500年之久历史,中国大运河南端,海上丝绸之路南起始端,是至今沿用和保存最好的运河。2014年6月22日由京杭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3段组成的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文化名录。

报告:北京段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脉梳理

报告人王铭,历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一般项目1项。现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报告内容概括北京段大运河文化带所涵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分析其贯穿性的历史形成因素,可以比较清晰看到呈现为运河沿线风物传说与地名遗产、运河相关信仰习俗与民俗遗产、运河南北交通汇集的工艺技艺遗产、运河南北融合传播的民间表演艺术遗产等几方面情况。

报告:基于文献计量的大运河研究综述

报告人江磊,男,1982年9月出生,北京大学博士后,高工,从事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现任职于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在库专家,承担科技部、自然基金、国家林业局、冬奥申委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 7篇。


报告内容本报告运用文献计量学,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京杭大运河中文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研究机构、研究人员、高被引论文、研究涉及学科、发文期刊等方面分析了近60年来有关京杭大运河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报告:运河书脉  墨韵流觞——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书法遗迹的梳理与思考

报告人周侃,山东青岛人,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报告内容北京运河书法遗迹风格多样,题材广泛,且出自社会的不同阶层,既有帝王贵胄、文人仕宦,又有普通民众和宗教人士等,体现了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书法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真实而全面地展示着书法发展的轨迹,形成了天然的书法博物馆。

长按二维码,报名参加大会!

大会新闻

>关于召开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的通知(第二号)

> 空间信息+卫星大数据分论坛议程

>城市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分论坛议程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创新论坛议程

>大数据助力空间治理创新分论坛议程

>产业大会筹备紧锣密鼓  创新秀选拔正在进行


 协会近期通知公告

> 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排名公示

> 2018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评选结果公示

>  2018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公示(附获奖名单)

>  关于开展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团体标准化工作的通知

>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迁址公告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公众号

——  关注产业精彩,了解协会动态  ——

微信号: dixinxiehui

Email:cagis@sbsm.gov.cn

            cagis@163.com

官网:www.cagis.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