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旨报告 | 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齐心协力,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再上新台阶》


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报告


齐心协力,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再上新台阶

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冠华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来到武汉,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仁们,共同出席2021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在此,我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

近几年,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虽然遇到困难,但是仍然取得了稳步发展。

一是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活跃,原始创新开始涌现。据统计,2019年,50家地理信息上市企业的年研发投入总额同比增长19.2%;研发投入总额占营收总额比例较3626家沪深上市公司整体比例高出8.2个百分点。创新成果也开始涌现,例如在基础软件领域,国内企业提出并实现的跨平台GIS、二三维一体化GIS、云原生GIS等技术体系都早于国外数年,边缘GIS服务器软件至今未见国外同类产品。

二是产值保持中高速增长,龙头企业开始走向海外。总产值从2015年的3600亿元跃升到2019年的647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5.8%。地理信息产业在大浪淘沙中持续增长,培育出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软件企业如超图软件、中地数码、数字政通等,硬件企业如南方测绘、华测导航、中海达等,地图企业如高德、四维图新等,测绘企业如中煤航测、正元地信等。部分地信企业在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已有积极发展,部分产品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取得了零的突破。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能取得这些成绩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也鼓舞了大家,让我们看到地理信息产业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在筹备本次大会期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几次召集部分企业和专家代表进行座谈,就地理信息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GIS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广泛征求企业家、专家的意见,我也参加了讨论。目的就是要厘清当前的困难和顽疾,以及找到应对的思路和办法。经过多此讨论以及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取得了初步共识。

一是企业转型升级困难,科创投入仍旧不足。我国地理信息企业,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0%,同时面临着从传统测绘转向现代地理信息服务业的难题。部分企业重视规模化、专业化,但对关键核心技术重视不足。另外,与项目类企业不同,产品类地信企业要面对全球顶尖企业的激烈竞争,主要用国内的收入支撑国际竞争的研发投入;与此同时,政府的科研经费主要投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中小微企业不易得到扶持。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地理信息企业在转型升级上困难较多,科技创新意愿受到抑制。

二是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承受“市场之痛”。地理信息企业服务有ToC、ToB、ToG三个方向。ToC与老百姓相关,如手机导航等,应用面广,用户量大,市场主体是互联网企业;ToB因为缺乏开放可用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起步等原因而受限,市场空间不大。所以,非互联网地理信息企业的收入仍主要依赖政府。而政府作为需求侧在驱动创新方面做得还不够,市场和招投标环境中同质化竞争、低价中标、大额垫资、难以回款等问题比较突出,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等现象。这些问题是目前地理信息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难以承受的“市场之痛”。

三是自主可控替代缓慢,信息安全存在隐患。我国地理信息软硬件技术起步较晚,早期政府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大多使用国外软硬件。虽然现阶段每年新增的政府采购逐步转向自主产品,但由于过去对国外软硬件的依赖,以及受使用习惯、迁移成本等限制,仍有不少关键部门、关键应用还在采购非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主动加速替代的意识不强;再加上存量市场还有较高比例的国外软硬件等因素,信息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四是数据开放共享不够,科学定密迫在眉睫。国家和地方政府大量投入的基础测绘、高分遥感、智慧城市等工程,已产生海量地理信息资源,但现有划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保密范围的原则主要还是基于比例尺大小,涉密和非涉密要素在一个图层,限制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广泛使用,制约了地理信息资源应用于企业和大众领域,造成地理信息产业严重依赖政府采购,影响了地理信息企业营收规模持续增长的能力。

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已经制约了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再不改变,新一轮的全球产业大洗牌,可能会削弱我国的优势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通过精准变革,实现新的突破。

第一,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在创新中成为最优秀的企业家

今天参加会议的,有很多来自一线的企业家。产业要实现新突破,关键是企业家。因为产业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家。只有一个有担当、敢冒险、敢试错、充满企业家精神的企业领导才是解决当前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以,一是建立自信心,企业的发展要从单纯依靠政府订单和政策扶持向依靠自己、依靠市场需求转变。企业家的自信心来自于核心竞争力,有了核心竞争力,惊涛骇浪也能站住脚。二是要紧盯市场需求,从配角变主角。政府项目始终是有限的,蛋糕只有那么大,而市场却有大量的需求需要解决。比如有地理信息企业,针对管道燃烧、道路塌陷、城市内涝等涉及地下管网事故频发的难点问题,通过物联网和GIS紧密结合的办法,提出管网问题综合治理方案,得到了有效地运用和推广。这种做法代表了重要方向,不仅能有效解决需求,也能促使企业从数据提供者向辅助决策者转变,从传统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向资源、智慧、环保、国防的市场化服务运营商转变。三是要着力推动企业从数量化向优质化转变。仅是追求量的积累和规模化是难以做大产业的,要从简单、重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当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加速发展,企业家要有长远的思考,加强同这些领域的融合发展和技术攻关,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只有在品质上有突破,才能引领企业乃至引领行业的发展。四是要立志把企业打造成学习型企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千变万化,以创业时的认知,无法引领企业持续进步。企业家只有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边界,在市场竞争中增加知识和才干,才能时刻洞悉产业的发展趋势,带领企业不断前进。五是要带领员工共同发展。企业家要营造包容、平等的企业文化,与员工同心同德,共同发扬主人翁精神,为了共同目标前进。地理信息产业事关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我们要把我们所作的事业和国家的繁荣联系在一起,努力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争取话语权。

第二,适应时代变革,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营造良性产业生态链

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改变,疫情形势不容乐观,面对日益激烈的地理信息市场竞争,地理信息企业如何成为主角,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企业必须适应时代变革,准确定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拥有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产业达到一定规模的地理信息企业持续加强创新投入,担当龙头牵引。对于中小企业,今年1月,继2013年工信部发布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指导意见后,财政部和工信部再次发出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又提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在未来必然成为中小企业重要的发展路径。

在“双循环”的战略部署下,地理信息产业链要通过强链、扩链、补链的方式【1】,使产业链更加完整、扎实,关键应用更加自主可控,营商环境极为重要。大企业要有责任,在加强创新能力、加强研发投入的同时,维护好产业生态链,通过核心技术支持、资本投入等方式,保护中小微企业的创造力,给他们生存的空间;中小微企业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找准行业需求,努力提升自身的独有价值和创造力,在细分领域做精细化工作。只有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只有营造好企业生态系统,淘砺出一大批创新驱动发展的龙头企业,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微企业,我们的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才能提升,产业结构才能更合理,产业才更有活力。

第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我们的企业大多是想创新的,也是想和加大创新投入的,问题就在于:钱从哪儿来?

我们这个行业的大多数企业是为政府提供服务的,这是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更多企业是把眼光放在政府身上的,希望政府能加大扶持力度,加大企业参与科技项目的比重等等,这无可厚非。但是从政府管理和实践来看,政府财政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仅仅依靠政府支持,蛋糕很难做大,企业很难做强。所以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向市场,特别是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

据统计,截至2020年末,我国已备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近4万只【2】。资本市场提供的资金是当今科技创新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也是国际惯例。从互联网到新能源汽车,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里的中、早期创新者,资金大多来源于资本市场。即便政府的资金,当前也是越来越多通过基金,用股权投资的方式扶持创新主体。

目前来看,地理信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水平相对较低,这也是造成资金流转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少有企业能吸引到有影响力的投资机构,特别是以ToG业务为主的企业。所以,如何通过自身建设,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对广大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窗口,也是产、学、研都要面对的课题。只有手握核心技术,有开阔的市场前景,学会既能讲好产业发展故事、也能讲好企业成长故事、更能把故事落地的企业家,才能赢得资本市场的信赖,赢得创新发展的本钱。

第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大部分地理信息企业的主营业务都是依靠政府投入,这也是产业增长最主要的力量。所以营商环境建设这个问题,作为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行深度改革,加快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例,据统计,2020年,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累计已达749个,智慧城市建设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266亿美元【3】。这是当前各个地理信息企业都关注的领域。但是我们要看到,这么大规模的建设,如果没有标准和规则,还是按原来的管理模式管理,未来会遇到一系列的后续问题。

一是要改变管理模式,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低价中标导致同行碾压这个问题已经成为行业内共同的话题,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技术创新不足。简单、重复、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导致只能在价格上做文章,最后陷入打“价格战”,低价竞争。我们相信,这并非企业初衷,而是为了生存。这和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回款难,是共存的。很多现实表明,众多企业大额垫资、回款缓慢甚至要不回款等现象常有发生,这导致众多企业陷入“低价+难回款”的双重夹击,企业经营日渐举步维艰。

政府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行政的调节手段,引导企业走高质量的发展道路。首先是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企业创新,在技术指标上增加权重,以更优质的产品作为评判的标准,让更好的产品服务于社会;其次是着力解决低价中标以及回款难等问题,要把这个问题作为政府考核绩效的重要指标。要让企业能从创新中得利,赚取到合理利润,增加企业的资金流动性,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有更高意愿投入更多资金到技术创新当中,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完善公平竞争环境,积极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支持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合作和竞争,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对地理信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我国自主创新的地理信息软件、硬件和服务“走出去”,提升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

三是加强企业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国际上确有一批优秀企业通过标准制定和应用获得市场优势。相比而言,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工作还有不少差距。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10月10日发布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当前紧迫的任务是:鼓励企业学习和理解现有标准体系,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的研制,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国际规则、精通专业技术的职业化人才队伍,积极提供符合标准和规范的解决方案,这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积极参与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在国际舞台上彰显中国地理信息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在双循环体制下,保障地理信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尽快调整数据定密机制,促进数据开放,释放ToB应用市场空间。自然资源部正在着力处理保密与开放的关系,去年会同职能部门调整了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办了一件大好事。

建议尽快推出公众版测绘数据,并有序推进更多地理信息资源向社会公开,解决企业信息化中地理信息数据获取难和成本高的问题,释放ToB市场空间。

建议充分利用无人机等新的测绘平台,充分利用激光点云、BIM、倾斜摄影等新型测绘手段,加大地理信息新数据源建设,建立协调利用的机制和系统。多渠道畅通数据共享,充分盘活数据资产,让数据真正成为资产、变成财富。

五是高度重视自主可控,消除信息安全隐患。在各重要行业和领域的关键核心业务,大力推进地理信息工程安全可信国产化方案,改革采购制度,落实好政府采购自主可控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各项要求,让自主可控的地理信息软硬件技术和产品成为首选。

第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人才辈出的动人局面

据统计,截至2019年末,地理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85万人【4】。另外,每年全国各大高校还要培养出与地理信息相关的3万余名本科生、7000余名研究生,应该说,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人才储备。

未来,全时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跨界融合是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大方向,利用一系列先进技术丰富数字资源,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变革是大目标。要实现这些突破,人才至关重要。

我们要让人才进得来,也要留得住。一是要把环境建设放在第一位。在数字经济时代,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大幅度降低,良好的人文地理创业环境更受年轻人青睐。我认为,只有创造一个科学面前人人平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大胆质疑的科学环境,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思想,尊重科学家、创新者的首创精神,科技创新才有希望。二是把发现和培养青年人放在突出位置。对青年人才,一定要给他们更多的宽容、理解和支持,不仅要给待遇、职务和荣誉,更重要的是给事业。同时也要特别注重对人才的爱国、品德、奉献等品质考察。对于领军人才还要给予足够的保护,因为这些人最容易受到质疑和攻击,我们需要给予足够的信任、时间和耐心;此外,要特别关注从小单位、小项目中涌现的人才。使那些有独立思考、独创精神的小人物和青年人才进入视野。不问学位,不看学校,关键看成就。

同志们,地理信息产业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我们一起努力。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1】《数字经济时代, 算力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竞争力》,黄奇帆,《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21期

【2】《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发展报告(2021)》,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3】《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4】《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注:以上为徐冠华院士主旨报告演讲内容



END



↓↓长按二维码观看视频回放↓↓

↓↓大会开幕式、高端论坛、创新秀↓↓



↓↓长按二维码观看会期精彩照片↓↓





编辑:顾慧
初审:余青
审核:王增宁

>>2021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精彩回放

>>2021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预告

【大会通知】

【特邀报告预告】

  • 10月14日上午

【高端论坛预告】

  • 10月14日下午

【创新秀】

  • 10月14日下午

【分论坛预告】

  • 10月15日上午

  • 10月15日下午

【参展企业巡礼】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公众号

——  关注产业精彩,了解协会动态  ——


微信号:dixinxiehui

Email:info@cagis.org.cn

官网:www.cagis.org.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