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政课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三个维度/林楠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2-04-24

林楠

教授

广东省团校青少年研究所所长

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

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力量。用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实现育人目标是思政课强化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重大创新。贯穿于中国故事的整体逻辑是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中国故事”这一话语表述精准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中的叙事性特征。聚焦思政课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关系问题,从“问题指向”“主要内容”“方式方法”三个维度讲好中国故事,对当前提高青年思想政治觉悟、强化社会核心价值观导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思政课 讲好中国故事 青年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向世界生动展现一个和平发展、多姿多彩、文明进步的中国,成为我们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使命和任务。面对一系列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20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的工作要求。讲述“中国故事”既要表达“故事”内容,更要凸显“中国”元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故事是围绕中华民族在华夏大地或世界舞台上发生的,展现恢宏历史与美好未来、揭露社会矛盾与发展问题、追求国家利益与中国立场、反映民族特性与共同情感的美好夙愿故事。把中国的现实国情、日常生活、真实感受等传达出去的故事,都可以叫中国故事。

青年是未来生活的主人,是新时代的奋斗者、书写者和塑造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把青年培养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关键在于如何促进理论体系有效转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这仍然是思政课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亟须破解的教学难题。讲好中国故事,让世人认识当代中国,让青年增强四个自信,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立论之本、情感之基和力量之源。本文从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讲什么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三个维度来研究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在要义。


一、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


讲好中国故事提出的原初语境是对外宣传领域。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讲好中国故事,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国家民族观念和强烈的爱国意识,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的重要作用。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这里面,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3]可见,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思政课政治性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青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实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即“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4],因此,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能好。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在大、中、小学的不同学段,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讲思政课,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

讲好中国故事内含思想价值引领的意识形态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5]中国故事是“以文学的形式凝聚中国人丰富而独特的经验与情感,描述出中华民族在一个新时代最深刻的记忆,并想象与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与未来”“在其中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命运与希望”[6]。叙事是经验及其意义呈现的有力手段,因为“叙事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7],“中国故事”这一话语的表述和运用,正是精准地捕捉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验中的叙事性特征。在此意义上看,“中国故事”是国家叙事的具体展开,是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形象而鲜活的载体,是凝聚建构国家、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意识。讲好中国故事,以事实性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加强思政课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功能。

(二)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可接受性的需要

随着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不断创新,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教育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思政课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还存有可提升的空间,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征为:一方面,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宏大叙事对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统一国家意志、引导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对个体生命关怀和生存境遇观照的问题,导致个体的独特性和生命性淹没在宏大历史潮流中;另一方面,在教学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抽象的理论、精确的概念,导致教学过程的叙述话语没有较好地适应“95后”“00后”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语言表达特点,无法有效回应和满足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养、法治素质方面的需求和期待。为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思想内容的把握与诠释则有其创新性再组织的空间。如在思维逻辑以及话语表达上,将理想信念以直线性的单向输出方式告知学生“应当做”为行动理由,因其是外在力量的注入,缺乏因果联系、对话互动,这样的传统说教对学生难以产生入脑、入心的影响。

讲好中国故事可提升青年政治理论教育的亲和力,因为讲故事本质上就是对话语方式进行转换。叙事是人类基本且重要的话语方式,表征为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说话。通过讲故事来传递价值观是我国重要的实践智慧与教育传统。从叙事学看,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质是以审美感性的形式为实践提供范例支撑,以微观的具体表达为主流意识形态提供经验求证。叙事话语,有别于直线性单向输出的传统话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不仅是态度的表达而且是事实的展示,在事实展示的过程中实现态度的传递和情感的共振,体现了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教育,可以化抽象逻辑为生动情节,实现有效沟通,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改变青年群体对以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刻板印象,进而引导广大青年坚定政治立场,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

(三)讲好中国故事是实现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目标的需要

思政课教育育人的关键在于,促使作为行为主体的青年能够把“四为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8]只有当思想通过实践落到实处,这个思想才具有现实可能性,其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则是实践的关键所在。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主要取决于叙事所具有的多重主体性特征。因为,就行为主体而言,青年既是教育和叙事的接受者,也是中国故事的传播者,更是中国故事的创造者。首先,青年学生是接受的主体。接受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维,既是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也是青年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中国故事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叙事性表达有助于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可接受性。其次,青年是传播的主体。“大学生既要有能力做好中国的事情,也要有能力讲好中国的故事,更要在讲故事的历练中提升做事情的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9] 。在人人皆可为传播源的全媒体时代,青年群体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最后,青年是实践的主体。“中国故事”是一个生成性的概念,将不断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就有待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去创造和书写属于他们的中国故事。由此,思政课用中国故事教育、引导和塑造广大青年,有助于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二、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内容


“中国故事”作为国家叙事的表征,是一个生成性的概念,叙事内容本就深深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家、民族、人民通过讲述关于其个体或群体的故事而辨析和定位自身,指向“谁”“做过什么”以及“怎么做”的叙事理路。基于中国故事之叙事文本的丰富性,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故事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典故、中华民族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叙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构成了中国故事的丰富素材。

(一)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典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典故,主要是指蕴含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中华文化基因的故事。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些知识、境遇或者经验通过后世的诠释和流传而积淀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典故,成为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10]。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典故一定程度上凝聚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与精神标识,体现了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文化生命力。

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典故,其特点在于通过故事把传统文化及其观念情景化。“叙事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对于文化的透视,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理解方式”[11] 。通过故事方式传达文化思想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方式,其要义在于“通过情景来呈现,而非通过概念去推论,即故事能让读者或听众能直接感受其意义”[12]。在讲述、复述、聆听传统文化故事的情境性叙事实践中接受文化的熏陶,“避免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单调化剥离和平面化展示”[13]

思政课讲好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典故,其意义包括:一方面,要传承传统文化的叙事视角,讲故事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教育传统与道德智慧,“中华民族对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传统不以形而上学的思辨为重点,而是以叙事为中心,在对具体的人、事甚至物的阐述中,表达其观念、思想和智慧”[14]。另一方面,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双向适应,把民族文化精神融入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行为习惯,以新的方式体现在当今中国故事的创造中。

(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叙事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叙事是指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实践形成的历史以叙事的话语模式呈现出来。历史叙事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的现实反映。历史叙事基于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以对历史事实的正确认知、对历史经验的深度总结,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即,以其确凿有力的事实,明证了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叙事,它的特点在于“历史”和“故事”的同构性。时间序列性、内在因果性、话语的叙事性特征,是二者所共有的特征,契合了历史观教育的历史叙述逻辑需求。历史叙事作为继承历史的时间手段,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历史观教育,是要让广大青年在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历史基础上,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以明晰我们未来终将要“到哪里去”,最终确立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信念。

历史叙事构成中国故事的重要一环,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所构筑起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指向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它内生的实践逻辑与历史逻辑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批判。思政课要承担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观教育功能,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党史观、中国近现代史观,正确认识国史、国情。由此,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是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核心内容,包括对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决策的历史本然和所以然的叙述。

(三)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是指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其内含三个要点: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键把握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的价值取向。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点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三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重点展示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决心与行动力。

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的特点是以故事性的具象化展现了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中国共产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成为中国故事的最大吸引力与号召力”[15] 。当这些成就被叙述的时候,“谁”“什么时候”“做了什么”“怎样做”将会必然地成为故事讲述的基本内容。这是理解“用事实说话”的叙述逻辑的根本所在,内含于故事的叙事逻辑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党的形象的建构。

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于,展现党的形象、诠释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从而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卓越功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续写宏伟篇章。

(四)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事迹

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是指以中华各族人民为实践主体,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进程中人民勤劳实干的事迹。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满怀革命理想,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保卫和建设祖国,在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勤劳勇敢、艰苦创业;改革开放以来,为祖国繁荣富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这些故事是中国故事的深刻内涵,先辈用青春、奋斗、奉献谱写的故事成为激励后辈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与学习榜样。

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事迹,主要是通过增强叙事主体的情感共鸣来提升青年对故事的代入感,从而建立起使命感与责任感。通过对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叙事,可以彰显人民在中国故事中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既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也需要每一代人的接力。故事的主角和“我”具有一致性,在今天,中国人民奋斗圆梦故事中的“他者”,就是未来中国故事中的“我”。

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事迹具有增强青年主体意识的教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青年有新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16]。就此而言,思政课要依托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事迹,培育青年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理想、实干的本领,才有能力去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三、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方法


从叙事学研究视阈看,叙事具有作为文本的故事和作为行动的故事两条阐释路径,由此,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关键的两点在于:一是讲“好的”中国故事,在这个层面上说,是关涉“叙什么”的问题,丰富中国故事内涵、挖掘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心骨。二是讲好中国故事,从这个层面上说,是有关叙事话语“如何叙”的问题。基于叙事的特性,“讲好”中国故事应具有以下方式、方法。

(一)叙事交流的互动性:实现教师和学生双叙事主体间的互动

叙事是人类基本且重要的话语方式。我们以讲故事的形式向他人讲述经验世界以及分享生命意义。叙事过程就是叙述者和聆听者双方交流互动的过程。叙事进入教育领域“将不再只是故事,而是表现为述者与听者之间的交往活动”[17]。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与形式,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即思政课必须有效满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的功能,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也给教育学主体性问题的探讨予以启发。一方面,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亦为教育过程,青年是故事倾听者,需要青年主体的“在场”。中国故事也是广大时代青年用理想和奋斗编织的青年故事,青年也是重要的叙事者。另一方面,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如若缺场,叙事不可能开展,教师抑或宣传人员是不可或缺的叙事者,而青年进行叙事时,教师的叙事者角色就退隐为倾听者,成为青年学生生命成长的同行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互动双方很少出现绝对的叙事者或纯粹的倾听者,教师和学生双方处于叙事者和倾听者的双重角色以及角色互换之中,表现为既是叙事者又是倾听者。讲述和传播中国故事的过程主要表征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过程,这既是一种交流也是一种对话,中国故事的意义同时也在叙事的过程中得以诠释和建构。这一过程,需要由说者和听者配合完成,通过教育者和学生双方的努力建构会意空间,达成一定程度的相互理解。

(二)叙事文本的生动性:注重叙事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联系

叙事需要立足于对现实生活以及社会历史现象的观察与描述。选择文本之后,对叙事情节的编排也构成营造叙事文本生动性的必要手段。情节结构构成故事骨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情节进行详细探讨,把情节界定为“对事件的安排”[18]。故事情节体现为事情变化与发展经过。叙事文本注重叙事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意味着择取叙事文本既需贴近生活也需回应青年诉求。

中国故事尽管反映的是宏大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主题,但宏大的中国梦也即具体的个人梦。任何理想与发展,只有和人民相联系、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找到其立足的价值之本。讲好中国故事应植根于广大青年所处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关系之中。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道德概念、伦理秩序、价值理念的传递,只有融入个体的生命情感的经验才能引起其他个体的生命触动。基于此,思政课教师要侧重考虑“代表谁说”“向谁说”“说什么”“怎么说”的叙事理论问题。首先要对思政教育有效接受的叙事话语因素进行改进。一是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二是提升教材话语和教学话语的解释力。三是增强对于青年话语表达的渗透力。其次,对叙事话语结构进行优化。一是从材料转述到理解与阐释,实现认知话语与价值话语相结合。二是从规范约束转向鼓励发展,实现理性话语和情感话语相结合。三是融合意义世界和生活世界,实现学术话语与叙事话语相结合。调适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机制,包括叙事话语内容的调整机制、叙事话语形式的对话机制、叙事话语环境的优化机制。最后,要有效区分叙事教学方法的限度或者边界,避免个体叙事的琐碎性和滞后性。在对青年需求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思政教育不再是空洞而抽象的政治和道德的说教、告知青年学生应当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中国故事不是远离青年学生生活的宏大历史进程,而是见证青年成长的中国故事。

(三)叙事活动的反思建构性:实现情感的逻辑上升为理性的思维

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形塑是一个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既需要青年自觉主动地内化吸收,也需要教育者积极科学的引导帮助。在以讲述故事的方式传递价值理念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为:既在故事的讲述中传递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念,又在这过程中引导青年生成正确价值观。叙事是“事实陈述”和“价值引导”有效结合的重要介体。叙事承认制度规范以及伦理价值,把呈现它们的方式由“应然”状态转变为“实然”状态,更加关注个体生命意志之间的融通对话,更加关注个体的生存境遇。故事所传递出的道德信息与教育信息绝大多数都具有后果论的性质,教育者需要对教育价值的生成与领悟进行引导,将思辨的理性与知识性传授相互结合,通过故事的生动讲述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置于具体、鲜活的现实情境之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日常环境中我们所难以全部得以经历的,然而故事能够承载生活的历史性缩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具体于中国故事中,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讲好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典故、中华民族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叙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坚定青年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在师生的对话中共同挖掘中国故事的教育价值。由此,通过叙事,青年所获得的实际上并不是故事本身,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心灵的启迪,在教育者营造的德育、文化氛围中获得一定的社会性价值认同。但以叙事的方式引发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不是最终目的,在情景中体验也不是目的,关键是理性思辨能力的提升。我们是在叙事情景中共同建构一个意义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要追求的理想,通过寻求某种超越自我的和当下的意义,达到提升青年学生思想境界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2]倪光辉:《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3][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载《求是》,2020年第17期。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6]李云雷:《何谓“中国故事”》,载《人民日报》,2014年1月24日。

[7]Laurel Richardson. Narrative and Sociolog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1990,(1).

[8][1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6、9页。

[9]韩雪青:《讲好中国故事与当代大学生成才路径探析》,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第3期。

[10][13][14]童建军:《传统典故的高校德育价值分析》,载《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11]祝克懿:《“叙事”概念的现代意义》,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2]陈少明:《生命的精神场景——再论〈庄子〉的言述方式》,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15]王景云:《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载《红旗文稿》,2019年第12期。

[17]王雅丽:《从“故事法”到人的“叙事性存在”:叙事性道德教育的转向》,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年第3期。

[18]亚里斯多德:《诗学》《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6页。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吧

排版:阿   倩

编辑:韩永涛

审阅:郑   建

主编:林   江

扫码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