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最拿手的思政课|蒋芝英:把思政课上出“时尚味儿”

李平 浙江教育报 2022-06-04


编者按: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如何把思政课上好,让学生爱听并且入脑入心?本报即日起推出《我最拿手的思政课》栏目,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支招。


人物名片

蒋芝英,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事会理事,兼职律师。担任思政教师21年,发表论文近30篇,主编参编教材多部,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


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桂雨航和石佳佩可是小有名气,因为他俩是舞台情景剧《金乌归来》的主演。


在去年5月该校的“望道行之”思政理论实践教学展演晚会上,《金乌归来》博得了满堂喝彩。由于备受学生喜爱,在之后的毕业典礼、25周年校庆等全校性重要活动中,该剧都成了保留节目,屡屡出演,好评如潮。


《金乌归来》是该校思政课教师蒋芝英创作编排的。它的创作灵感就源自于学生身边真实的人和事。焦鹏是该校山西籍毕业生,大学3年,他销售了近50万斤苹果,被同学们昵称为“苹果宝宝”。在他的带动下,山西老家的很多年轻人开始做电商,销售农产品,共同走上了致富路。



听了这一事迹后,蒋芝英有股创作的冲动。在义乌这块创业热土,该校学生的创业实践很有特色。很快,她糅合其他创业大学生的故事,写下了剧本——


来自西北农村的刚子在义乌求学3年,深刻体会了“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义乌经验和“义利并举”的义乌精神,创业大获成功。毕业之际,何去何从?经过仔细斟酌,刚子决定响应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当个“乌归”——从义乌归去,带领乡亲共同奋斗,以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


剧本写完后,蒋芝英又忙着从学生中物色合适的演员、加班加点地排练。仅用短短一个月时间,《金乌归来》就登上了舞台。尽管准备时间不长,节目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却非常惊艳。首演现场,观众被4名学生投入的表演所打动,完全沉浸其中。在互动弹幕中,像“从中仿佛看到了自己”“我们的指导老师好棒”“刚子的精神可嘉”“学到了创业的本领,家乡也大有可为”等感叹不绝于耳。


“《金乌归来》的成功,离不开蒋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桂雨航举例说,有一幕他饰演的父亲要打刚子,怎么演才能生动?排练一开始自己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后来在蒋老师的启发下,他才试着脱下鞋子去追打。就是这样一个一个细节地去抠,才让角色真实、立体起来。而石佳佩觉得,能在蒋老师的指导下,把《金乌归来》打磨成经典,这就是一个学习和能力增加的过程,她从中领悟到很多人生的道理。


“一个毫无演出经验的‘草台班子’,短短时间就给大家带来一场情感饱满又不失诙谐幽默的情景剧,打动学生的同时,带来教益。”思政课教师金炜对此赞不绝口。她说,4名学生撑起了这台戏,考验的是蒋老师这位编剧和幕后英雄的功力。


蒋芝英把《金乌归来》当成一门剧本化的思政课。此前,她通过在学期初所做的调研发现,不少学生在拿到思政课教材后的第一反应常常表现为“无所谓”或“不感兴趣”。这就坚定了她要改变枯燥的理论讲解、灌输式教学、放羊式实践等做法,把理论知识学习与高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切实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所以,蒋芝英总是会揣摩学生的喜好,利用电影、电视、网络作品、游戏、时装、音乐等青年流行文化元素来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她的课堂上,微电影、情景剧、歌词翻唱、诗歌创作朗诵、三句半、街舞等时尚的授课形式,也让学生大呼过瘾。


像创编《金乌归来》,就需要深入挖掘区域文化资源、找寻学生生活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提炼思政教学内容,用新颖的“配方”,再拿情景剧等载体精心包装。蒋芝英说,这种放到舞台上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意识形态教育的直接性,也给了学生理论探究、社会观察、自我展示、能力锻炼、团队合作等机会,最终交上了一份优秀的思政课实践答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