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内报告多例猴痘确诊病例,这些预防知识请务必知晓!

安徽疾控 2024-03-30

猴痘



2023年5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但是猴痘疫情尚未结束,2023年6月份以来,我国内地多个省份相继报告多例猴痘确诊病例。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


潜伏期多为6~13天,最长为21天。






猴痘传染源有哪些?



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


感染动物及猴痘病毒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猴痘是如何传播的?



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


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


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猴痘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尤其是1980年后出生的人)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6月20日更新的全球猴痘趋势报告,除西非和中非国家外,2022年以来持续暴发的猴痘疫情主要与一个或多个伴侣发生性关系的男男性行为人群(同性恋或双性恋男性)相关。





猴痘的预后如何?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发生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





如何预防猴痘?



避免与疑似感染猴痘的人发生密切接触行为。性接触,尤其是男男性接触具有较高的风险。


避免在疫情高发的国家直接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野生动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做好健康监测。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的人员,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内容回顾


总迁移量——“隐藏”很深的食品安全指标


深入基层察实情 发现问题促发展 ——中心领导班子赴基层开展调查研究


夏季运动正当时,补水误区大盘点




关注我们,安徽疾控助您更健康!


主编 | 唐继海    责编 | 崔杰  何洁 

本期编辑 | 盛雪

主办单位 |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供稿 | 卫生应急管理与急性传染病防治科 储修杰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