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榴籽家园】城东区韵家口镇东兴社区:“五家”汇聚民族情 网格共筑同心圆

和谐东区 2022-08-26


编者按: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事业领导小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探索实施“1645”工作模式,奋力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为进一步突出各单位各部门好经验、好做法,即日起,“和谐东区”微信公众号开设“石榴籽家园”专栏,加大对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以好的创建品牌带动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盛开,推动创建工作群众参与、创建成效群众评判、创建成果群众共享。

近年来,东兴社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及省市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社区“石榴籽家园”建设为载体,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取得实效,社区先后荣获“西宁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示范单位”“西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城东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示范居委会”等荣誉称号,接待省内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观摩40余场次。

建“红色之家”,共筑党群连心园。一是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及省市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党员充分认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强化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之中。二是建立议事协商联席会议机制,发挥成员单位优势资源,依托居民议事厅,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民生问题和重大事项,实现群众问题“件件有人管、事事有回音”。针对居民反映下水井污水外溢、屋面漏水、供排水管网老化等19个问题,主动协调解决。积极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联合辖区企业、学校5个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共促、党建资源共享、服务群众共做、社会治理共建等工作,利用各方资源为老旧小区清运生活垃圾,解决群众燃眉之急。三是疫情期间,按照省市区疫情防控工作安排,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各项措施,建立社区、物业小区、网格员三级网格防控体系,社区“两委”团结带领120余名党员及各民族志愿者投身于抗疫工作,小区值守、双码验证、人员排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扎实有效,描绘出一幅幅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各民族一家亲的感人画面,用实际行动筑牢“家园防护网”,共同捍卫千家万户的安康。

建“文明之家”,共筑精神道德园。一是加强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把社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弘扬民族文化,培育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二是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为契机,联合驻区单位开展专题讲座、文艺汇演、法律援助、职工权益维护、“邻里守望”等群众公益文体活动40余场,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需求。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并开展慰问帮扶,不断营造民族团结氛围,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群众大融合、共发展,共同谱写同心同德同向共建的民族工作新篇章。三是推动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文化因子入心入行,让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由浅入深,在辖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如居住在东府嘉和小区贾萍,常年在家照顾患有脑膜瘤的婆婆,在得知藏族邻居李花也做了脑膜瘤手术后,贾萍就经常去看望李花,帮她买菜、打扫卫生、做饭,也经常找她聊天开导她,帮她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李花不禁感慨:“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这次我深切感受到了,贾萍就是我的亲妹子”。疫情期间,马生成看到小区各出入口纷纷建起疫情防控监测点,党员干部、志愿者们不分昼夜、不惧风寒站岗执勤,想方设法制作美味饭菜送往社区,保证社区防疫值守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能够吃上一口热乎饭。小区73岁回族老人云忠武也给社区防疫值守人员送来了熬饭及油饼,给社区工作人员带来了温暖。东府嘉和楼宇党支部银发党员乔孟祥、范生岱,自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经常提着马扎在东府嘉和小区广场、西门口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不文明行为劝导,引导小区居民自觉摒弃不文明陋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用实际行动为“创城”助力。“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东兴社区各民族共居、共事、共处面貌的生动描述,他们也坚信,只有民族团结,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浓。

建“和谐之家”,共筑民族团结园。一是积极开展“四进寺院”活动,切实增强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引导少数民族信教群众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持续推进“平安守望工程”,充分发挥综治维稳工作站、“红袖标”巡逻队、治保会、调委会、寺管会、物业等作用,并整合辖区业主、网格员、寺管会成员、镇联点领导按网格入群,实现社区治安群防群治。培育“乐居义务调解队”,在辖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拉近辖区各民族之间的感情。三是秉承多元参与、开放共治的理念,构建了“1+1+N”联户工作机制,即1名社区干部联系1名普通党员,1名党员联系网格内困难人群,加大对边缘群体及重病、重残困难家庭关注力度,分类施策开展多维救助,并积极协调辖区单位解决困难群众再就业等服务。同时,组织群团发力,打造“群众之家”,创建妇女示范工作站、团员示范工作站等,发挥群团志愿者的优势,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志愿者服务日”等活动,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群众精细化水平。

建“悦心之家”,共筑文化娱乐园。打造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建“爱晚风采秧歌队”“木兰健身队”“美夕阳舞蹈队”“锅庄团队”等 4支文化小分队,在重要节日开展“巾帼心向党、礼赞新中国”“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等各民族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不断拉近了民族感情,丰富辖区群众文化生活。利用远程学习教育平台搭建“社区小影院”,满足社区居民观看红色电影的需求。联合辖区十四中学、韵家口小学、澄川小学组织开办社区“四点半课堂”,由在职党员教师为放学后无家长照顾的学生免费提供课后辅导,为家长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小区回族群众冶付明说:“我和妻子没文化,社区开办的‘四点半课堂’真是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建“暖心之家”,共筑群众温馨园。协调辖区学校、物业公司等单位为少数民族群众及下岗人员开展再就业培训等活动,并协调提供就业岗位,切实解决了辖区群众就业问题;为积极推动1+N“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协调引入韵家口镇卫生院为社区残疾人指导康复训练,邀请医务工作人员每季度为辖区各族老人免费体检;引进“翔守养老服务中心”、打造“爱老幸福食堂”,为辖区高龄老人开展送餐服务,让他们安享晚年幸福生活。打造残疾人“嫩芽醇夏”辅助性就业庇护工场、绿色共享便民服务站,让个性服务暖民惠民。89岁的回族老人赵秀英说:“现在国家每个月给我八九百块钱,社区书记经常来看望慰问我,考虑我们的民族习惯,还专门安排回族工作人员为我做饭洗衣,照顾我们生活,我们好得像一家人。”从“揭不开锅”,到现在的楼上楼下电梯电话,一路走来的赵秀英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

推荐阅读

【庆八一】区委书记李明走访慰问辖区驻区部队官兵【点击阅读】

【学习贯彻】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城东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动员部署会【点击阅读】

【我为群众办实事】城东区:助企纾困“心贴心” 为企解忧“实打实”【点击阅读】


监制/武栋剑    责编/李晓芸

编辑/巴银瓶

供稿/区委统战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