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潤博《〈遼史〉探源》出版(附後記)
《〈遼史〉探源》
苗潤博 著
中華書局 2020
目 錄
緒言
第一章 遼金兩朝的遼史編纂與流傳
第一節 遼朝歷史撰述的衍變過程與自身特點
第二節 金修《遼史》考辨
第二節 元末所據遼金舊史之來歷
第二章 元修《遼史》史源通論
第一節 紀
第二節 志
第三節 表
第四節 傳
第三章 《天祚皇帝紀》
第一節 取資《契丹國志》說質疑
第二節 採摭金朝實錄考實
第三節 遼《皇朝實錄》所記天祚朝史事鈎沉
第四章 《營衛志》
第一節 宮衛門:斡魯朵制度文本來源蠡測
第二節 行營門:契丹捺鉢研究基礎文獻重審
第三節 部族門:《遼史》部族敘述框架的衍生
第五章 《兵衛志》
第一節 序文剖析
第二節 兵制門所見南北文獻系統之雜糅
第三節 巧立名目:卷中、卷下的生成過程
第六章 《地理志》
第一節 從《遼史》內證看《地理志》主體部分之史源
第二節 陳大任《遼史》與元人所記遼朝地理知識的文本渊源
第三節 《地理志》所見元末史官之增纂
第七章 《禮》《樂》《儀衛》三志
第一節 從遼金舊籍到今本《禮志》
第二節 樂制延續抑或文本抄襲:遼樂研究基礎再檢討
第三節 抄撮充湊的另類儀典:《儀衛志》批判
第八章 《食貨志》
第一節 史源分梳
第二節 錯謬例析
第三節 文獻價值
第九章 “西遼事迹”
第一節 作爲“史料”抑或“文本”的西遼事迹
第二節 西遼事迹的文本結構與叙述邏輯
第三節 西遼史事如何進入元修《遼史》
餘論:漢字書寫的中亞史——西遼事迹文本特質的生成
結語
一、走出元人的遼史觀
二、正史的祛魅
三、史源學研究的舊與新
附録一:有關《裔夷謀夏録》諸問題的新考索
附録二:遼代帝王簡謚鈎沉———以王士點《禁扁》爲中心
附録三:《説郛》本王易《燕北録》名實問題發覆
附録四:《遼史補注》與史注傳統
參考文獻
後 記
後 記
從2010年第一次見到劉浦江老師、參加《遼史》讀書課算起,至今整整十年。這十年間,由點校本到修訂本,《遼史》大概是我讀得最勤的書。前半程被手把手、一字一句帶着讀,從懵懂無知到初窺門徑,印象最深的就是劉老師那句帶着浓重川普味道的詰問:“究竟有沒有獨立史源?”後半程自己一個人讀,逐漸摸索着做些研究,纔越發體會到當年那種刨根問底式的責難究竟有着怎样的學術分量。倘若眼前這份谫陋不堪的讀書報告還有一二可取之處,那也多半得益於昔日領讀者的苦心孤詣。
畢業之後,稍得喘息,曾試寫部分章節,但工作的全面鋪開則是到了去年冬天跟腱斷裂在家休養期間。本以為將此前的點校積累稍加總結即可成書,逮到實際寫作時,纔發現還有太多的功課需要補,太多的環節需要重新落實,只好邊學邊寫,走走停停,直至暑假結束方基本成型。秋季學期在北大重開“《遼史》研讀”課程,以書稿內容作為主要討論線索,第一次切實感受到教學相長的快樂,對於劉老師當年在讀書課上的真誠純粹、傾囊相授更多了一份欽佩與感激。
己亥歲杪,於京西鬧不機迷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