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验之魅114】【实验人38】【社会责任3】校庆征文8:回忆母校的点点滴滴

2017-04-29 黎顺兰 黎木兰 殷红的实验眼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

回忆母校的点点滴滴

黎顺兰  黎木兰

我们是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日本、泰国、越南等国的归侨学生,记得那是一九六零年的夏天,一行三、四十人,从各地的华侨补校被分配到郑州大学附中(原郑州师范学院附中)上中学(后来有些同学被分到了郑州一中)。最大的十七、八岁,最小的也只有十四、五岁。学校地处郑州北郊,那里有一望无际的麦田、菜地、果园;有耕地的牛,拉车的马,以及拉井水浇地的小毛驴。土路旁矗立着一栋三层楼的建筑,就是我们的教学楼,其余就是一排排整齐的平房宿舍。这就是我们五十六年前的母校的面貌了。

 

五十多年过去了,母校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当时的老师们,是否还依然健在?同学们,你们还好吧?!


1960年冬,我们在校园里堆雪人。前排左起:林华珠、潘瑞珍、林华珍、莫泰鸾、刘金兰。中排左起:陈裕莉、李美珠、章列芝、陈玉娥、黎顺兰、黎木兰。后排左起:黄书恭、李吉祥、外校侨生、莫泰天、李清祥。

印象最深的是身材魁梧、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的李质若校长、能歌善舞的鲁莲芝老师、任劳任怨的毕莲华校医、和蔼可亲的巫美梅老师,你们都好吧?巫老师悦耳的手风琴声总是伴随着我们欢快的歌声,时常在耳边回响……

 

我们忘不了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当时,总觉得爱国是理所当然的。否则,我们就不会千里迢迢回国了。而热爱共产党就不太好理解了。老师就给我们讲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他们不仅教给了我们课本上的知识,也帮助我们树立了课本上没有的坚定的理想和信念。1963年底,我、陈裕莉和陈玉娥成为了归侨学生中的首批入团者。 


1963年底,黎顺兰(中)和陈玉娥(左)、陈裕莉(右)成为第一批加入共青团的归侨学生。     

六十年代初,国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同学们吃的都是杂粮糊糊拌着野菜,而我们却能吃到国家特批的大米。学校还专门为我们建了浴室,解决我们的生活问题。刚刚回国,冬天没有棉衣,都是同学的母亲们帮助缝制的。劳动课上,同学们教我们认识农作物。每逢节假日学校还组织我们参加郑州市侨联举办的活动,表演节目,尽量不让我们想家。

 

“有一次,我得了浮肿,下肢一按一个坑,半天都起不来,被迫停学了三个月。学校就安排我到教师食堂吃营养餐:记得是豆腐渣加几粒红枣炖的羊骨头汤。这一切的一切至今还历历在目,毕生难忘。”(编者注:本段由黎木兰口述


1960年7月,郑州师院附中(现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三(5)班毕业合影。其中部分师生名单:黎顺兰(第一排左7,归侨学生),胡文亮(第二排左2,化学老师),肖尚德(第二排左7,政治老师,班主任),王华轩(第二排左6,语文老师),林华珍(第二排右4,归侨学生),潘瑞珍(第二排右3,归侨学生),孔德兴(第三排左1,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张柏琴(第三排左2,班团支部书记),黄书恭(第四排左3,归侨学生),张欣亭(第四排左4),李吉祥(第四排左5,归侨学生),李清祥(第四排左7,归侨学生)。

“劳动是我们必须闯过的一关。记得第一次割麦子,心里又激动又紧张。麦浪翻滚,一望无际。只见同学们一字排开,一个人大约要包干三至四垄麦子,齐头并进。而分配给我的任务却很少,夹在两位能干的同学之间,大概只有一垄麦子吧。为了让我省点力气,分配给我的镰刀却是最好的,磨得铮亮而且非常锋利。我就像上战场的战士一样,听完了班长讲的要领以后,蹲下去卯足了劲儿,对着麦子狠狠就是一镰刀!……这不打紧,麦子没有割掉,却把我左脚的脚脖子拉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这可忙坏了校医和同学们,止血的止血,包扎的包扎……”(编者注:本段由黎顺兰口述)


1986年,黎顺兰(后排右一着白衣者)参加全国政协第六届第三次会议妇联组讨论会留影。

三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国家的形势也逐步好转了。我们有部分同学也要面临高考了。1963年的高考,对我们来说,实在太难了。几位高三毕业生,都没有被录取 。母校以及老师们, 又把我们这些“没娘的孤儿们“捡”了回来,让我们复读了一年。第二年高考,我们终于圆了“大学梦”,进一步接受了高等教育,有了更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也得以在之后的工作中为祖国各项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2016年9月17日,黎顺兰等归侨校友到广东省佛山市探望巫美梅、罗嵩云老师时的合影。前排左起:巫美梅老师,袁玫,黎顺兰。后排左起:罗豫华,陈华萍,李吉祥,罗嵩云老师,李清祥,符育文,张欣亭,罗淼予。

五十多年过去了,当时我们只有十多岁,母校也才建校六、七年!后来,虽然我们已经各奔东西,但对母校的怀念,对老师们的感恩,却永生难忘!

 

庆祝母校六十年华诞!

 

恭祝母校教书育人,更上一层楼!

 

敬祝母校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并祝母校各位同学学业有成!


编者后记

河南省实验中学现任校长马玉霞把“实验精神”总结为“彰显责任、敢于担当;异想天开、勇于创新;脚踏实地、永争第一”。的确, “责任、创新、领先”,这是一代代实验人共有的性格、共同的烙印。


2014年筹建校史馆时,马玉霞校长专门要求在校史馆开设“社会责任”板块,记录校史上实验人的社会担当。正如这个板块前言里写的那样:“建校以来,学校铭记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以办学特色和骄人业绩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扶贫助困让梦飞得更高,支教援疆让爱走得更远。学校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为国家希望助力,为民族未来奠基。”

校史馆“社会责任”板块里采用的第一幅照片就是本文正文里的首张照片,反映的是上世纪60年代我校接收归侨学生就读的事情。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归侨校友的情况。但是,几年来,这项工作一直没有任何进展。


曾在我校工作的罗嵩云、巫美梅老师(参见:【实验之魅56】我的老师6:巫妈妈)是马来西亚归侨。我想他们或许了解这方面的情况,通过和他们大女儿罗豫华(我校81届校友)、儿子罗淼予(我校82届校友)联系,终于有了眉目。今年春节前,罗淼予校友告诉我,他和他的爸爸妈妈以及姐姐有了归侨校友的信息。前不久,罗豫华校友给我发来了归侨校友写的这篇回忆文章,还有大量珍贵照片,并说今后还会陆续整理出一些文字和图片资料。我相信,随着罗嵩云、巫美梅老师以及罗豫华、罗淼予校友的努力,归侨校友的资料和信息会越来越丰富。这里,我要感谢罗老师一家人的辛勤付出!

罗豫华校友在信中告知,这篇文章是黎顺兰和黎木兰姐妹口述,由黎顺兰的先生张欣亭成文后提供,照片由黎顺兰、李清祥、李吉祥提供。我在推送时把作者写为黎顺兰和黎木兰,想来张欣亭先生也不会怪我吧。


黎顺兰和黎木兰姐妹在文中的字字句句,无不体现着归侨校友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深深的眷念和感恩之情。这篇回忆文章从一个角度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那时学校的人和事。从她们提供的资料上,我也更多地了解到她们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为国家所做的贡献。感谢黎顺兰和黎木兰姐妹!


最后,实验眼祝愿所有的归侨校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本文作者:黎顺兰,1943年11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坤甸市。1960年5月回国。在广州华侨补习学校进行一周的休整后,北上北京华侨补习学校,半年后通过统一考试,被分配到郑州市郑州大学附属中学(现河南省实验中学)读书。1964年考入郑州粮食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西安粮油科研所工作。1985年1月被招聘到深圳经济特区工作。中国致公党党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中国致公党深圳市市委委员,深圳市第一、二届深圳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深圳市侨联第二届常委。1998年11月退休。照片为黎顺兰校友归国前于1960年5月在印尼留影。

本文作者:黎木兰,1945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坤甸市。1960年与姐姐黎顺兰一起回国,并同时分配到郑州大学附属中学(现河南省实验中学)读书,1964年考入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省地质局工作。1976年出国并留居香港,现定居于荷兰。图片为黎木兰校友归国前于1960年5月在印尼留影。

文字:黎顺兰  黎木兰

图片:黎顺兰 李清祥 李吉祥

编者后记:殷  红

文字校对:王亚乐 周冠楠

编辑排版:殷  红

排版指导:冯  辉  田婷婷

近期回顾

1、【实验之美75】【我拍实验18】图说:我的英才中学生活

2、【实验之魅113】【实验人37】校庆征文7:一朝入实验,一生实验人

3、【实验之魅112】【实验人36】【实验诗会9】校庆征文6:念奴娇•贺省实验中学建校六十周年(外一首)

4、【实验之魅111】【实验足球8】校庆征文5:1991年省实验“神秘”事件

5、【实验之美74】我们的中学(2017版)

6、【实验之魅110】【国际部12】校庆征文4:实验二三事


温馨提示

欢迎转发分享本平台推送的作品。未经本平台授权,不欢迎其他平台转载。若使用本平台推送的文字和图片,须经授权。因篇幅有限,本平台参考文献不再一一列出,若有侵权,请随时告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