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实录)
甘肃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白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值此瓜果飘香、气候宜人的美好时节,非常高兴与大家共聚云端、相会兰州,共同参加由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甘肃省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承办的“第二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共享文物科技创新最新成果,共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学术交流互鉴。首先,我谨代表甘肃省文物局向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们表示诚挚欢迎!也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关爱甘肃文物事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参加本次论坛的领导和嘉宾: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罗静司长;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金瑞国副司长;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柯兵副主任(线上);甘肃省博物馆贾建威馆长;敦煌研究院郭青林副院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总体专家组组长、中国国家博物馆铁付德研究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总体专家组专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水涛教授;还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13个项目的报告人。
下面,有请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罗静司长致辞。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 罗静: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与大家在“黄河明珠”——金城兰州相聚。首先,我谨代表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向参加论坛的嘉宾、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论坛的承办单位敦煌研究院和甘肃省博物馆致以诚挚的问候与感谢!这也是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成立以来举办的首个学术论坛。
2019年以来,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从考古与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文物病害评估与保护修复、文化遗产风险监测与防控、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等四个方面,部署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项目,全国的文博机构、高校、科研院所200余个科研团队参与了相关研究工作。项目预期目标能否保质保量完成,将对未来的文物科技进步产生重要影响。
去年遗产日期间,我们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在重庆共同主办了第一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促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的阶段性成果交流、加强沟通合作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文物科技工作者当中引起了积极反响。
今年,根据遗产日主场活动的总体安排,在甘肃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第二届论坛,继续为广大文物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互鉴的平台。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次论坛机会,开展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分享成功经验,扎实稳步推进项目任务的实施。同时,也希望借助论坛,进一步加强文物科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文物科技,激发全社会参与文物科技创新的热情与活力,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对文物事业的支撑引领作用。
当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已逐步成为全行业的共识。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树牢文物保护要依靠科技的发展理念。就在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的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着重指出要运用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再一次为文物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十四五”期间,我国文物科技创新工作将围绕文物保护、研究、管理和利用需求,遵循文物科技发展规律,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持续推动基础研究,加快推进急需技术攻关和应用。同时,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文物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构建多学科协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无限、希望无限的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文物科技工作者,要紧扣时代脉搏,响应时代感召,攻关关键技术,回答重大问题;同时,作为新时代的文物科技工作者还要坚持人民至上,科研成果要走出象牙塔,到人民中去,与人民共享,切实为推动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贡献文物科技创新的力量。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 柯兵:
尊敬的罗静司长、白局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召开第二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组织“十三五”期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的项目单位、以及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科研人员,结合最新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旨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激发文物科技创新活力。在此,我谨代表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参加文物科技创新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甘肃省文物局等共同主办单位,及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等承办单位的精心准备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载体,关系国家历史传承,同时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息息相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保护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就文物工作做出百余次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坚持保护第一”“让文物活起来”“文物保护靠科技”等重要论述,在2020年9月、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做好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表了重要讲话,对科技创新支撑文物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对科技创新赋能文物保护擘画了美好蓝图。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与科技部会商文物科技创新工作,共同研究落实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文物科技创新能力的新举措。
长期以来,科技部会同国家文物局,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取得了以“中华文明探源”为代表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丰硕成果,文物保护的科技支撑保障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置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面向考古发掘、文保单位、博物馆、数字化等文物保护特殊场景,针对价值认知、保护修复、风险防控、传承利用等技术需求,共部署36个项目,在推动专项实施过程中,注重突出专项的公益性特征,支撑国家战略目标和部门业务需求,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一些关键技术和装备取得突破,文物出土现场应急保护技术体系、文物病害防治与评价技术、石窟及墓葬壁画保护修复成套技术和新型材料、不可移动文物劣化风险监测及安全防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文物数字采集与复原关键技术等研究成果在三星堆等考古现场,莫高窟、麦积山、布达拉宫等多个文化遗产地,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开展了应用示范,敦煌莫高窟第57窟整窟三维重建艺术复原、世界丝绸互动地图等成果参加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十三五”文保专题任务已经部署完毕,大部分项目已执行过半,今年年底部分项目将开展综合绩效评价。希望所有参与专题任务研究的研究人员,要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敢于啃硬骨头,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的手段,把解决文保领域的热点、难点和瓶颈问题的作为首要任务,重视项目成果在行业的应用推广。持续加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不松懈,着力攻克文物病害机理,加强科技支撑文物防灾减灾能力。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应用的适用性、有效性,突破一批关键材料、工艺、装备和集成技术,加强基础数据积累,推动技术体系化、标准化进程。加快新技术、融媒体与文物资源间的技术转化与展示优化,加强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推动文物保护走深走实。
此次论坛上,承担文保专题项目的科研团队,将围绕专题任务的最新进展,相关的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进行精彩的学术交流。这也是各项目组之间进一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良好契机。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专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陈星灿: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
2000年底“夏商周断代工程”告一段落后,在国家科技计划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全国五十余家科研单位的400余名科研人员,以田野考古为核心,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联合攻关为手段,分若干阶段实施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大项目。
2020年底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期研究,自开展以来,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首先,开展了系统的田野工作,20余处田野工作项目取得了重要突破,其中三星堆、鸡叫城遗址两项工作获评国家文物局2021年度“考古十大发现”。
其次,年代学课题对重点遗址的关键时间节点有了新的认识,也尝试采用不同测年技术探索古代遗存的绝对年代。对以石峁为中心的中国北方长城沿线石城和大型聚落的年代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其三,古环境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遗址所在区域的基本环境特征及主要的环境变化过程存在显著差异。
其四,生业课题发现,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生业经济模式反映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并在文明化进程中有不同的区域演变模式。
其五,手工业经济专门化是各地区文明起源进程中的主要表现,不同区域文明对手工业生产体系的控制能力和控制程度存在明显差别,因资源、技术差异有不同体现,但集中的专门化和规模化生产是各区域社会复杂化的共同特征。
其六,项目组以体质人类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人骨材料,以不同地区的人群流动与饮食结构为研究目标进行集中攻关,为早期人群迁徙、流动和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新石器时代存在的五种生业经济类型与龋病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同时,项目尝试利用人类骨骼开展行为重建工作,探讨古代社会劳动分工、社会等级差异、经济模式等。
项目组在两年的研究中,进一步确认,中华大地内部具有多个地理单元,不同的环境导致了不同的经济形态、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各地的文明化进程各具特色,呈现出多元起源、丰富多彩的样态。另一方面,各区域的史前文化密切联系,交流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基因,由此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延绵不绝。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教授 潜伟:
可移动文物价值认知及
关键技术研究(无机质类)
无机质可移动文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对其价值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文物价值认知包括信息提取和综合阐释两个方面,前者重在文物的成分、结构、工艺、功能等关键信息的系统获取与科学表征,后者则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深入挖掘文物的多元内在价值。研究者已在无机质文物认知基础能力提升、平台搭建和价值阐释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完成了青铜、陶瓷和玻璃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制备、评价、定值及应用,在陶瓷瓷釉和玻璃文物化学成分无损分析方法、夹杂物分析辅助铁质文物加工工艺判别方法等关键技术研究取得进展;建立了无机质文物分析规范和多元信息提取方法体系,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文物标本库和数据库,尝试开展数据挖掘和智能认知,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文物科技研究领域的分析数据质量较低、数据集成不足、文物专用分析技术匮乏的问题,为重建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智慧的金属、陶瓷和玻璃的工艺技术体系奠定基础。随后,研究者分别从早期技术资源及社会图景的构绘、技术交流与多元文明互鉴、技术创新与社会进步、手工业制度与古代文明发展四个角度,通过多个案例初步揭示了中国古代无机质可移动文物的关键价值。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教授 张加万:
基于知识图谱的文物知识组织和服务
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文博业务能力的提升亟需文物知识生产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借助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其中的知识图谱技术,为文博业务安装一个智慧引擎。知识图谱作为文博智慧化的基础和核心技术,将文物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建立不同模态文物数据间的多维度关联,实现文物知识更全面的高效组织、互联和汇聚,可以全面驱动支撑从文物知识生产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但鉴于文物领域专业性强,文物数据具有多源、异构、稀疏等特点,需要紧密结合并针对文物业务需求和行业特点,量身定制文物知识图谱的模型、构建技术、应用支撑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及创新应用,形成文物知识组织、生产、应用等知识要素的有机组合,才能构建出文物知识生产和服务的创新模式。本报告结合团队及所负责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开展的研究和行业实践,探讨文物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路径。
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刘晓平:
大遗址文化内涵叙事化展示与交互技术研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奋斗的重要目标,考古遗址公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提升其展示利用水平是大遗址保护规划“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重要任务。通过研究大遗址的传承理念,应用信息科学多模态展陈与交互技术,提升其传播价值,是解决遗址文化受众缺乏的有效途径。本报告将围绕如何挖掘不同遗址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内涵需要什么样的数字内容和呈现方式、如何引入恰当的数字内容建设与呈现相关技术等三个问题分享我们的思考与工作,介绍信息技术为遗址叙事带来的新思路:(1)智能精准化提取遗址元素提供数字内容;(2)运用高置信虚拟角色增强用户互动体验;(3)大场景跟踪定位与大视角呈现硬件设施以适应大遗址特点;(4)叙事内容挖掘与编排流程以满足观众需求。最后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例给出项目研发的基于AR的叙事节目,说明以上技术对遗址叙事展示与交互的适用性。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研究馆员 吴健:
丝路文物数字复原关键技术研发
本项目目标是针对丝路沿线相关石窟寺与大遗址数字化保护需求,在特定的采集环境中,在现有采集设备基础上改进并研发成套的数据采集装置;研究壁画亿级像素图像自动拼接软件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壁画拼接质量评价方法,以及三维重建技术形成多源数据融合的跨尺度文化高真实感彩色三维重建方法和软件;构建面向丝路文物数字化处理云服务平台,最终形成一整套文物数字复原评估体系及解决方案,并进行应用示范。
截至目前已完成以下研究任务:研制了面向石窟寺壁画二维图像、雕塑与大遗址三维数据采集装置原型,并对壁画二维图像采集设备和方法进行了测试和改进;研发了壁画色彩管理软件1套,完成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跨尺度文化遗产自动三维建模方法和基于多模态融合特征描述子的精确纹理映射技术的研究;构建了动态资源调配与区块链智能合约服务云平台,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报告;对现有图像处理软件和拼接图像质量进行了测试和评估;制定了数字复原展示技术方案、甘肃省内岩画保护项目(一期)和甘肃省博物馆馆藏魏晋5号墓数字化保护方案,并进行了极高环境、极端气候和馆藏文物三维重建的应用实践。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赵鹏:
明清官式建筑营造技艺科学认知与本体保护
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明清官式建筑作为现存建筑遗产中的重要类型,对其木作、瓦作、石作、彩画作、油作、裱作等匠作营造技艺的科学认知和建筑本体保护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上,仍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项目组基于故宫、曲阜三孔等遗产地现存建筑资源以及宫殿、王府、陵寝、园林等不同建筑类型,全面系统地开展文献档案整理、实物遗存调查、工匠访谈、材料检测、病害机理分析、改性材料实验等工作,探索传统匠作的价值、关键功效性能和本体保护技术要点。针对异形石质构件、地下排水管沟等隐蔽部位探查难的问题,进行技术集成与装备研发;并结合实际需求,研发基于明清官式建筑保护全过程记录的科学化管理与展示平台,在数字化时代,为大量信息的集成提供良好的结构基础,进而可以支持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多源异构信息的查询和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 纪杰:
文物建筑火灾蔓延机理与评估预警
关键技术研究
文物建筑是人类悠久文化与文明的见证,是不可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文物建筑多为木结构、砖木结构,加之近年来活化利用的日益增加,导致当前文物建筑火灾形势十分严峻。项目团队面向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的总体目标,围绕“文物建筑火灾蔓延机理与评估预警关键技术”这一重大科技问题,针对文物建筑火灾蔓延机理、火灾动态风险评估、电气火灾预警技术、火灾早期探测技术、火灾综合防控体系及平台,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报告将主要从三个预期代表性成果角度介绍项目启动至今的工作进展:1)文物建筑木材燃烧和木结构火蔓延机理与规律;2)典型文物建筑电气火灾预警和火灾早期探测技术;3)典型文物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和综合防控体系。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李军:
不可移动文物安防(防盗、防破坏)
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
本项目针对大遗址(古墓葬群)、古建筑、石窟寺(石刻)三类典型不可移动文物的特点,从人为盗掘和破坏复杂风险行为入手,研究易被盗文物构件的艺术价值、位置、形制结构、市场价值等特性,从风险行为和防护对象两个维度展开风险分析,把风险要素转化为可感知的物理、化学变量,从而感知风险行为,指导文物安防专用装备研制。
针对不同种类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预警和防范需求,研发有别于文物本体及环境频谱的特种频段标记材料及监测装备,实现对文物本体构件无损标识和精准身份识别;研发低成本、低功耗、高灵敏度光纤监测装备,解决散见式石窟寺野外分布散、无人看守、无电、无通讯的安防需求;研发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及装备,解决环境噪声复杂、盗掘信号微弱等区域防范难题,其空间多维信息感知能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研究不同土质特征的土壤扰动机理及监测装备,识别并防范探铲、盗掘等地下潜在威胁。在此基础上,构建安防动态风险分析和效能评估平台,实现安防风险的实时监控、动态评估和分级预警。
结合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和需求,项目重点研究技术和装备的低成本性、易安装性、易维护性、高可靠性等应用问题,构建不同类别文物系统解决方案,并开展应用示范,推动专用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卢远征:
传统村落保护适宜性技术和活态利用策略研究
传统村落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印记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在国家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如何有序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平衡发展利用成为重要命题。本项目以“整体保护、活态利用、文化传承、动态发展”为导向,围绕实现传统村落内生驱动力下活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从传统村落价值认知与评价、乡土建筑保护修复、乡土建筑改造利用、现代设施植入、文化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等方面开展研究。一方面重在把脉传统村落内在的科学规律,体察传统文化内涵,从人地互动的视角,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形成价值构成、更新敏感度、舒适性、兼容性等评价方法,对“传统”进行“现代”转译重现,以技术性的衔接平台,打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面临的结构差异障碍。另一方面重在顺应传统村落运行的客观规律,尊重村民意愿,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建立指南、数据库、清单、示范等适宜性技术体系,从“微观”到“宏观”,以系统思维破解需求难题,最终形成低成本、易操作、可推广的保护适宜性技术和活态利用策略综合支撑体系,指导传统村落科学保护、差异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 张治国:
海洋出水木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发
海洋出水木质文物具有埋藏环境复杂、降解不均匀、病害多样、结构脆弱的特性,大型木质沉船体积庞大且结构复杂,整体保护尤为困难,亟需针对这些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本项目聚焦理论方法与先进技术研究,针对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的保存状况评估、沉积物脱除控制、脱水定型、固型提取、结构稳定与整体保护等关键问题,创新性形成系统集成的海洋出水木质文物保护技术体系,同时在保护方法理论、技术标准、规范、新材料及专用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点突破。通过项目攻关,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的木材科学理论体系建设初显成效,为构建适用于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综合评估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脆弱木质文物水下固型提取技术研究取得阶段性突破,研发了一系列新型临时加固材料及可控去除和原状呈现的成套工艺方法。在海洋出水大型木质沉船的结构安全预警、环境监测、微生物防控、喷淋保湿系统等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为形成海洋出水木质沉船整体保护解决方案奠定了科学基础。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张然:
馆藏脆弱铁质文物劣化机理及保护
关键技术研究
本项目旨在针对馆藏脆弱铁质文物典型病害,研究环境因素与铁质文物本体作用而导致文物崩溃成渣的机理;研究馆藏脆弱铁质文物稳定性评价方法,对常用的铁质文物清洗、钝化缓蚀、加固、封护等保护方法和材料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研究馆藏脆弱铁质文物的新一代病害防治和稳定化综合处理技术。截至目前,已采集并分析检测大量样品,初步建立锈蚀产物红外、拉曼光谱定量方法;在不同地域进行环境监测和铁片腐蚀实验,筛选促进铁质文物劣化的环境因素及污染物种类,进行加速腐蚀模拟实验和腐蚀劣化模型的构建;剖析“南海I号”铸铁文物劣化机理;探索磁记忆、CT、GC-MS和耗氧速率等技术在铁质文物稳定性和保护修复效果评估方面的应用;研发纳米纤维素脱氯材料、复合磷酸、儿茶素缓蚀材料、氧化石墨烯-B72封护材料,试制超微气泡低氧脱盐除锈装置;调研多个文博单位馆藏铁质文物的历史保护修复信息及现状;开展铁质文物风险管理的标准化研究,初步建立现场快速风险评估方法并进行应用;在预防性保护方面,研究多种除湿材料的除湿性能和展柜空气交换率对展柜湿度控制的影响;筛选出三种3D打印材料作为包装内囊材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陈家昌:
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本项目聚焦我国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中的关键技术需求,针对青铜器材料和工艺特征、展陈环境控制、病害扩散防控、脆弱青铜器加固材料等研究领域存在的难点问题,开展青铜器无损或微损检测分析技术研究,提出脆弱青铜器腐蚀程度原位分析及病害量化指标与评价方法体系;基于保存环境与器物本体的作用机制,深入探索腐蚀劣化机理;研发脆弱青铜器带锈保护的功能性保护材料及低温等离子体稳定化处理新技术;研究青铜器保护材料性能、作用机理与应用效果的评价方法,建立青铜器保护材料性能与应用案例数据库,形成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推广应用平台。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研究员 方北松:
馆藏典型脆弱有机质文物病害
防治与评价技术研究
两千多万件馆藏有机质文物是研究中华和世界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在过去几十年中,有机质文物保护在材料和技术方面虽已取得巨大进步,但在复杂环境因素长期作用下,有机质文物因降解产生的脆弱病害,仍存在病害机理不清、病害发展趋势预测困难、保护材料作用机制不明等问题,现有的保护技术也亟待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项目针对馆藏脆弱有机质文物,提出从病害机理、病害表征评估、病害程度预测到保护技术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综合复杂环境因素超长期协同作用对有机质文物的影响,从微观形貌、结构组成的角度,研究脆弱有机质文物病害机理,提出病害程度量化指标体系。探寻与有机质文物劣化程度呈关联性的理化参数,建立有机质文物劣化程度量化预测模型,评估和预测有机质文物病害与劣化程度的发展趋势。构建馆藏脆弱有机质文物典型保护材料性能退化的评价方法体系,建立保护材料服役期限预测模型和相关技术方法。基于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和材料学最新进展,研发新一代有机质文物保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