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主题论坛发言集锦
6月1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之“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主题论坛在甘肃兰州举办,12位嘉宾进行了交流探讨。我们采撷了发言的精彩片段,分享给大家。
主旨发言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等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对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10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全国文物系统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文物工作发生全局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效。文物工作格局不断拓展,文物保护利用在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显著提升;文物保护意识持续增强,保护好利用好文物资源的社会共识深入人心;保护研究力度全面加大,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文物博物馆影响有效扩大,社会关注度、文化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
要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文物保护利用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坚持保护第一,依法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持续加大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力度,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持之以恒加强考古和文物研究,更好传承中华文明;坚持人民立场,不断深化拓展文物合理利用,促进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真正做到文物保护利用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传承、管理、利用,优化文物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文物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的能效水平,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
故宫博物院积极总结9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提出以平安故宫、学术故宫、数字故宫、活力故宫为核心内容的“四个故宫”建设体系,推动故宫博物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平安故宫重点关注故宫古建筑和馆藏文物的安全,故宫博物院始终强调“隐患即事故”的安全理念和“一失万无”的危机意识,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安全和发展,尽最大努力保障故宫建筑、文物和公众参观安全。学术故宫是“四个故宫”的核心,多年来,故宫博物院始终把学术作为立院之本,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进故宫古建、文物藏品、明清档案、宫廷历史文化、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挖掘阐释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数字故宫包括数字采集、数字管理、数字应用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层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活力故宫是故宫所有工作的根本所在,故宫博物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文物活起来,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先行者,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
为真实完整地保护并负责任地传承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来,故宫博物院将按照“十四五”规划,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四个故宫”建设,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深入挖掘故宫承载的五千年中华文明,阐释故宫世界遗产及院藏文物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围绕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期间的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4处都邑性遗址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发掘,对这些遗址周边的聚落群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对各区域的文明化进程、环境背景、生业形态、社会分化、相互交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模式与机制、道路与特点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经过20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为探索世界文明起源研究理论作出了中国学者的贡献;再现了各地区文明演进过程以及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进程中做出的贡献;阐明了由多源起源到中原王朝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引领者的一体化历史进程,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
我有幸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汇报探源工程成果,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要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拓宽探源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要加强文明研究相关理论阐释,深化比较研究,进一步回答好重大问题;要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
人类演化、农业起源、文明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事件,也是考古学、地理科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共同关注的前沿热点科学问题之一。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是探索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国西部以内陆干旱盆地和高寒青藏高原为地理环境特征,人类活动历史悠久,考古遗存丰富,更是史前人群扩散和跨大陆交流的枢纽。西部环境考古研究聚焦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定居历史、跨大陆交流与农牧业发展、气候环境变化与文明演化3个国际学术界前沿科学问题。过去10年间,西部环境考古团队在人类扩散、跨大陆交流、丝路文明和文化交流历史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甘肃具有丰富多样的考古遗存,是华夏族群和中华文明演化的关键地区,见证了“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甘肃及其周边是开展考古和环境考古的关键区域。
未来,希望继续整合兰州大学地理、考古、土木、化学、生物等专业的优势,积极申报“生存环境变化与丝路文明”国家创新群体,力争申报科技考古与西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中国西部为核心研究区,辐射中亚、南亚,聚焦人、农作物、家畜对中国西部寒、旱及高海拔缺氧等地区的生理和文化适应过程,构建中华文明在西部的发展历史;聚焦西部石窟寺、壁画和土遗址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呈现西部地区中国文明瑰宝的独特魅力。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
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肃北五个庙石窟、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等一批石窟,统称为敦煌石窟,其中莫高窟是我国绵延最久、影响最大的石窟群。
从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时,大量洞窟坍塌损毁,保存状况岌岌可危,到新中国成立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开展了莫高窟抢险加固工程,再到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下,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的保护理念与技术,总结保护工作的经验教训,极大提高了保护的认识和水平,进入了科学保护管理时期。
从1999年开始,敦煌研究院持续发力,制定《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为治理莫高窟壁画同类病害找到了科学有效的材料和方法,形成“总量控制、线上预约、数字展示和洞窟参观”的新模式。近年来,敦煌研究院聚焦壁画无损检测技术、可溶盐危害、壁画加固材料的评价和筛选、壁画数字化以及土遗址方面开展研究攻关,在壁画、土遗址以及岩体保护技术方面获得多项新成果,为抢救性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促进了行业保护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莫高窟70多年的保护管理实践证明,在科学管理方面,需要保护管理者通过研究不断提升遗产价值的认知水平,并对遗产价值定期开展梳理和评估,从而制定与保护遗产价值相适应的保护规划。在科学保护方面,要充分依靠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深入研究遗产构成本体以及周边环境退化的复杂因素和规律,研发综合技术和预防性保护体系,保护好珍贵的遗产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李新伟
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绚烂的彩陶,又被称作“彩陶文化”。我们对自己文明的科学探索,从一开始就被彩陶抹上了亮丽色调。百年过去,中国文化“西来说”早已烟消云散,中华文明的本土起源成为共识,中国考古学的国际视野更加辽阔,跨越欧亚大陆的彩陶文化的相似性,虽是旧话题,更是新热点。
甘肃史前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重要地位,也得到更强烈的关注。张家川圪垯川遗址特征鲜明的半坡类型晚期彩陶,证明陇原地区是完成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转变及庙底沟风格彩陶广泛传播的策源地。大地湾遗址F901大型房址和新近重启发掘的庆阳南佐遗址宫殿式建筑表明,陇原地区坚守着仰韶文化传统,达到了新的社会发展高度,其人群更西进到甘肃西部,在距今约5100年形成马家窑文化,经历了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时期,持续千余年。
令人关注的是,从中国的黄土高原腹地到黑海之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都曾出现以发达农业为基础的彩陶文化,连接成带,如同跨越欧亚大陆的彩虹。彩陶文化虽然均以农业为基础,形成大规模农业聚落和复杂的社会组织,具有相似的艺术表达方式,但随后的发展道路也大相径庭。彩陶文化带的文化现象,为青铜时代和丝绸之路时期的交流奠定了文化基础,也赋予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深厚的文化底蕴。
踏入新的百年,中国考古学应该坚守并拓展“世界性”视野,真正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独特道路、体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李六三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文物保护实践过程中,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新路径。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开展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和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中,系统梳理了保存状况、主要病害及保护管理相关信息,为后续保护利用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基础。建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做好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与处置”项目,充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雷达干涉遥感等技术,提取多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建立各类遗产的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自然灾害风险图,以文物保护实践的需要为导向,积极开展专业装置、设备、材料的研发,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著作权。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助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设备创新、管理创新。
在纵向上,多年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通过承担大量的国家级、地方级文物保护修复、展示利用、设计规划等工作,力求在国家和地方文物事业发展方面发挥沟通桥梁的良好作用,积极助力文物事业发展上下协调联动。在横向上,积极打通各相关领域和专业,通过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跨领域、跨学科合作,联合攻关文物保护关键性技术问题,携手推动文物保护行业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下一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文物研究、保护、修复和监测等领域理论创新工作。做好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研究员赵丰
丝绸之路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通道,也是世界人民相互联系和交流的纽带。
中国丝绸博物馆在“绸连丝路”国际合作项目,以及世界丝绸地图项目进行多个不同方向的研究。如,桑蚕家养技术在世界上的传播,丝绸织机特别是中国原创发明的踏板织机和提花织机在世界上的传播,欧亚大陆之间的染料及染色技术传播与交流等。
2020年初,由中国丝绸博物馆领衔申报的“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被列入科技部的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主要针对丝路沿线丝绸相关遗产的多元异构属性,研究丝绸文物起源、传播与交流的时空规律;研发丝绸文物在纺、织、印、染等环节相关技术参数的精细鉴别和产地溯源关键技术;研发丝绸地图图层与知识资源存储管理定位,形成基于云环境下跨地域、跨机构、跨语言的世界丝绸互动地图框架体系和运作模式;研发基于丝绸地图的互动知识服务技术,多终端、多模态互动展示与交互可视化技术;跨国别、多语种开展示范应用。
“世界丝绸互动地图”项目将于2023年初在国际丝绸之路与跨文化研究中心(IIDOS)网站正式上线。同时,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SROM也会以博物馆数字展示的方式,策划和组织大量数字展览,为世界丝绸地图项目提供更为广泛的传播空间和渠道。在传统和历史基础上自然地运用世界丝绸元素,讲好丝绸之路故事,让文物活起来,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我们欢迎全国和全世界的同行参与共商、共建、共享这一世界丝绸互动地图平台。
苏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陈瑞近
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0年,苏州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一年多来,苏州通过社会力量助力示范区建设工作。
在制度建设方面,苏州编制完成《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将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列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核心任务一体部署。修订《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苏州市区古建筑抢修贷款贴息和奖励办法》,制定《苏州市传统建筑和古建筑保护更新与修缮利用工程实施意见》《苏州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为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撑体系。通过实施“文物建筑建模工程”、文物“智慧消防”工程,打造“文物智慧监管平台”等,筑牢文物安全网。
在文保单位和名人故居修缮利用工作中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苏州市按照“文物建筑价值高者优先、房屋危险等级高者优先、居民改造意愿高者优先”的原则,进行收储、投资、建设、运营,以达到文物建筑安全隐患降压、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文物建筑综合价值提高的目的。顾廷龙故居、曹沧洲祠、陶氏宅园等一批名人故居修缮项目已完成,以新的姿态重现历史人文魅力。
苏州市将于下半年成立“苏州市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独特优势,在参与文物保护的过程中,既可以承接政府扩散的一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也可以代表公众对政府的文保政策提出意见、加以监督,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苏州的文物保护工作中来。
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张明道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湘江战役旧址保护传承工作中,层层落实责任,多级联动开展,桂林市和桂北六县组织干部群众、志愿者近万人,参与史料征集、项目建设、遗骸收敛保护等工作。编制《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烈士纪念设施建设保护总体规划》,推进“一园两馆”建设、红军墓维修、遗址遗存修缮、配套设施建设等68个项目实施。发掘收殓红军烈士遗骸82具、遗骸遗骨7465块,统一在各县组织安葬。坚持“不大兴土木,简朴节约”原则,体现“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主题。
为做好湘江战役文化资源收集整理、保护挖掘、研究利用,开展宣传教育及学术研究工作,2019年9月5日桂林市成立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不负一份关怀,牢记重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力量。始终扛起一份责任,坚决担当政治责任、历史责任、文化责任,科学谋划、系统推进,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切实提高湘江战役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水平。始终践行一种精神,红军将士在湘江战役中展现出的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革命斗争精神,不仅是留给桂林人民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履行新时代文物保护者的责任,做好红色文化的继承人,传承人。
吐鲁番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邓永红
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开展“流动博物馆”巡展3613场次,覆盖14个地州,参观人数100余万人次。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吐鲁番博物馆积极开展“流动博物馆”系列活动,与宣传部、组织部、文广局等联合,播放《新疆是个好地方》“流动博物馆”系列微视频,搭建起市、县、乡镇、村、社区的宣教平台,受众达20万人次。与教育局合作,组织开展大型活动“百所学校学四史 万名师生话党恩”,吐鲁番市100多所中小学校、10万名师生“同上一堂课”,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同时还开展“百年礼赞 红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比赛,让广大师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了民族精神。
以车载方式,深入边远农村、社区、学校,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流动博物馆的展览。近年来,先后举办巡展300余场次,讲解2000多场次,参与群众达10余万人次。
同时,把“流动博物馆”办成群众喜欢的研学教育活动,让文物活起来,赋予历史更多的生命力、吸引力和亲和力。通过让大家看展览、听讲解讲座、开交流会和共跳《麦西来甫》等方式,让各族干部群众在看与听的过程中,真正了解新疆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吐鲁番博物馆开展的“看历史、游家乡、爱祖国”群众性教育活动,荣获“2021年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之“文化遗产特色旅游活动开发”奖项。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程亮
甘肃既是文物资源大省,也是文物保护强省。长期以来,甘肃省全面贯彻文物工作方针,在确保文物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可贵经验。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集全省之力纵深推进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积极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持续完善文物保护利用机制,统筹开展文物本体保护与环境风貌保护、单点保护与整体保护、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深化考古历史研究,把博物馆和古迹遗址建成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坚持科学赋能文物保护利用,推动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甘肃文物活起来、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推进新时代甘肃文物保护开创新局面,要提高政治站位、心存敬畏之心。始终秉持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文物保护利用体制机制改革,引导广大文物工作者践行传承“莫高精神”。要坚持守正创新、注重转化发展。特别要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全方位加强文物价值研究,系统阐释中华文明的时代新义与当代价值。要坚持人民共享,强化融合发展。积极搭建开放共享的文物领域跨界合作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盘活用好文物资源。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文物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整理:李 瑞 徐秀丽编校:杨亚鹏
审核:赵 昀监制:李 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