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108篇不合格的博士论文,我发现普遍存在这几个问题!
科学EDU
教学 · 科研 · 趣闻 · 新知
关注
在2015年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各学科论文样本总体合格率为95.07%。其中,历史学(100%)、理学(98.51%)、哲学(98.44%)、农学(96.96%)、医学(96.59%)、文学(96.43%)和工学(95.45%)七个学科门类抽检总合格率在平均线以上,法学(92.21%)、管理学(90.43%)、经济学(88.43%)、教育学(88.03%)和艺术学(86.52%)五个门类合格率在平均线以下。
可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教育学四个学科门类合格率全部低于总样本平均合格率,显示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问题相对突出。
分析108篇不合格论文的233份评阅意见
针对2015年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社会科学门类不合格论文检出率较高的现象,本文对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教育学四个学科门类108篇不合格论文的233份专家评阅意见文本进行分析,希望回答以下问题:
社会科学领域不合格博士论文存在哪些典型问题?
学科专家如何界定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的质量底线?
加强社会科学博士生科研训练、指导和评价以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有哪些改进方向?
参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对论文评价要素的划分,本文以“选题与综述”、“创新性与研究贡献”、“基础知识与科研能力”、“规范性”四要素作为评阅意见分析的一级问题维度。如表1所示。
不同问题维度涉及的论文篇数占比如图1所示。
图1 社会科学类不合格博士论文的典型问题分布
其中,“对学科现状的了解程度”、“研究方法科学适切”、“分析论证有力、合乎逻辑”三个维度的问题均涉及超过60%的样本论文,近57%的论文“研究不够深入”,54%的论文被指出了创新性的问题。
可以看到,评审专家对社会科学不合格论文的问题批评集中在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分析论证、创新性和研究深入程度这几个方面。
不同学科门类论文的典型问题存在差异,如图2所示。
图2 社会科学各学科门类不合格论文的典型问题分布
下文结合评阅意见的文本内容,对这些典型问题做进一步分析,从学术性、学科性和规范性三个维度,讨论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所应当达到的最基本质量要求。
▌学术性:博士论文最核心的要求
“学术性”或者“科学性”、“学理性”,是论文评阅意见中对论文质量进行总体性评价时出现频率很高的关键词。很多评阅意见指出论文选题、研究方法或论证分析的学术性、科学性不强;或者直指整篇论文、整个研究的学术性不足;更有评阅意见直接指出,是否具有学术性是博士学位论文区别于“教科书”、“工作报告”、“材料汇总”或“政策调研报告”的核心标准。
基于对论文评阅意见的分析,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基本的学术性要求主要体现在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分析论证四个方面:
1、提出“科学问题”
社会科学近40%的抽检不合格论文被指出“缺少问题意识、理论观照和聚焦”以及“论述分析不能与研究问题紧密结合”的问题,与此相关的问题还包括选题没有理论(学理)意义、对学科研究现状了解和把握不够深入等,这些都指向博士论文研究和撰写的一项基础工作——提出“研究问题”。评阅意见中与此相关的最典型评价就是“科学问题”或“问题意识”的缺失。
例如一篇应用经济学博士论文评阅意见指出:“(题目)前半段是‘××资源开发’,是研究××资源开发的什么问题不明确。后半段是‘区域效应’,这是指什么,在正文中也没有定义……在论文第一章中也没有提出要研究的科学问题是什么。”
再如一篇以知识产权信托法律问题为研究主题的法学论文评阅意见为:“论文内容并没有从问题角度进行论述,论文从始至终没有对知识产权信托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清晰的表述,整篇论文没有问题意识。”
在根本上,这些论文没有实现从题目(topic)到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的聚焦和提炼。题目可以是研究者感兴趣的任何主题或主题领域,而研究问题应当包括有关什么(what)、为什么(why)、如何(how)的探究性目标,以及解答、回答这一难题的重要意义的充分陈述。
问题提出首先需要聚焦,对研究对象涉及的理论或实践范畴进行清晰界定,从而明确获取资料、数据以及进行论证的范围,使研究可操作、可辨别、可控制。
很多不合格论文的选题过于宽泛和宏大,例如一篇以检察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的法学论文,因为“选题过于宏观和庞大”,使得文章内容“失之宽泛而不深入,缺乏新意,读起来工作报告味道很浓,学术性不强”。
很多论文没有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化的提炼,例如一篇以科技园区科技与金融关系为研究主题的应用经济学论文,“整体上为调研报告的模式,学术理论性有所欠缺。还没有将研究对象提炼为一个有价值的学术问题,也就没有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去分析解决”。
再如另一篇研究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工商管理学论文,“对高校内部控制和失控现象进行了描述……但没有提炼出具有研究价值的学术问题,并进行研究。例如:高校内控现状与失控现象之间的理论关系是什么,内部控制对高校运行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控制机理是什么,等等。这使得论文研究不聚焦,研究难以深入,全文操作性叙述多于理性分析”。
研究问题的提出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论文的理论取向和研究策略,“提出问题的方式影响了回答问题需要做的事情”。没有清晰的研究问题导致论文缺少一以贯之的理论关照和逻辑主线,也就无法建立适切的分析框架。例如一篇以我国某地区休闲农业发展为研究主题的农林经济管理学论文,被评审专家认为“题目不够聚焦,太宽、太泛,导致论文的科学问题不清晰;(某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怎么了,出现了什么问题,该问题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怎么样?为什么值得研究?文中均找不到答案……由于科学问题不清晰,导致理论框架无法构建”。
2、以全面深入的文献综述作为研究基础
社会科学中60%的不合格论文存在被评审专家明确指出文献综述质量差的问题,在管理学和经济学门类,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从评阅意见来看,文献综述的问题非常集中。
一方面是文献梳理的基本工作量和文献的质量不够,包括文献不全面与陈旧、来源期刊不够权威以及外文文献缺乏,因而无法全面和准确呈现本学科领域与论文主题相关的研究基础和现状。
另一方面,是仅对文献进行泛泛的罗列介绍,只有“述”而没有“评”,未能紧密结合研究问题对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因而无法凸显论文选题的合理性、意义和价值,也无法通过文献梳理确立论文研究的理论视角。
例如一篇理论经济学论文,“作者对于该领域已经有的众多研究缺少足够的认识,进而导致其文没有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来研究收入分配问题”。
一篇有质量的文献综述需要有适当的广度和深度,严谨、一致、清晰简洁,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综合。
例如,一篇公共管理学论文“选择了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入手,可是对于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明显不足,缺乏作为博士论文需要的与学科前沿之间的对话,整体话语体系还停留在工作报告层面上,有待进一步进行学术层面的抽象和学术问题的提炼”。
再如另一篇公共管理学论文,“提出用协同理论、创新理论、系统理论、博弈论作为分析的理论基础”,但只是“分别描述了四个理论的基础观点,对于四个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研究问题的关系,没有深入地研究……问题与理论基础只是表面看起来有关而已”。
3、使用适切的研究方法
博士论文的学术性也突出地体现在研究方法方面。论文评阅意见分析显示,研究方法的问题在社会科学不合格博士论文中最为普遍。最典型的问题是与学科、选题适切的方法论和研究策略的缺失,研究范式与论文选题、理论视角没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例如一篇社会学博士论文被评审专家批评“学术范式不清楚”:“作为实证导向的理论研究范式,需要提出假设,然后通过实证数据来对假设加以验证,作者提出假设,却在后文没有假设验证;作为建构主义的研究范式,作者应提出大量现象,将其归纳为一个理论脉络;而作者是将新福利三角理论作为不加检验的理论结构,填塞入大量‘政府工作报告’类的叙述;作为社会政策(研究),不同政策的社会后果的比较、政策生成过程等关键议题,作者毫无涉及……多民族地区的研究,没有关于多民族造成的社会现象的观察。”
再如,一篇应用经济学论文“基本上都是描述性分析,空泛的定性讨论较多,具体的定量分析少。这与金融学博士论文必须有较为深入的理论模型分析和(或)较为复杂的计量研究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合”。
不合格论文的另一类问题是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和对研究过程的描述存在问题,导致研究结论不可靠。
例如一篇管理科学与工程论文称采用某个计算模型“是为了有效回避最小二乘法导致的参数估计偏离,但论文中没有看到是用什么具体方法克服这点的,没有任何分析但后面仍然得到了计算结果”。
再如一篇体育学博士论文对于所采用的访谈研究法的描述“极不规范”,“没有具体列出访谈专家的信息,让人们对访谈研究的真实性产生质疑”。
另一篇教育学论文所采用的个案研究、访谈法、观察法等“获取研究资料的客观性不够强、时间不够明确、研究对象的数量前后表述不一致、获取的观察资料不够具体”。
4、分析论证逻辑不严密
超过60%的不合格论文在分析推理和论证的合理性、逻辑性方面存在问题,还有很多论文被专家指出概念,理论使用不当,论文思路模糊和结构逻辑混乱以及论述分析与研究主题关联不紧密的问题,这些都指向作者研究训练的不足和理论思维、分析论证能力方面的缺失。
例如一篇应用经济学论文,“文章主题是研究利益关系,但是理论模型却用的生产力模型、风险模型等,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股市中最基本、也是问题最突出的几种利益关系,如上市公司与股民,机构投资者与散户,证券公司与上市公司等,都缺乏具体分析”。
再如,一篇公共管理学论文“由于核心问题不明确,导致论文的框架更像是一篇散文,各个部分都有研究主题,即有微观层面的宋村发展变迁、矿业兴衰以及行政策略,又涉及不同行动者的话语及行动策略,更是涉及农业工业化等大主题,但是各个主题及关键词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体系,整体研究指向存在较大的差异,思维逻辑是跳跃式的,而非以层层剖析分析文章的主题所在”。
逻辑性的要求也体现在具体的分析论证和语言表述上,包括概念的界定清晰准确,结论性、判断性的表述分析理由充分、客观,逻辑自洽。这种具体的逻辑性问题在社会科学不合格论文的评阅意见中非常普遍,例如“很多逻辑上不能自洽的地方、论点、论据、结论疏离”,“缺乏文献依据,缺乏实例佐证,似乎是拍脑袋出来的”以及“大量事实仅在文中按照理论架构的需要,进行缺乏逻辑的堆砌”,等等。
▌学科性:避免偏离论文评价的参照系
有四分之一的社会科学不合格论文被指出存在“选题与学科或专业方向不符”的问题,在法学门类甚至涉及超过40%的不合格论文。评阅意见显示,选题与学科、研究方向不符成为多篇博士论文被认定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一种情况是,评阅意见认可论文的质量和规范性,但选题本身偏离了论文所申请的学位所属学科的知识范畴。
例如一篇研究行政权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论文,评阅意见指出:“该文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行文顺畅,不难看出作者的政治学功底……总体来说,本文是一篇行政学专业的学位论文……选题严重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范围。”
另一种更为普遍的情况是,论文的研究范式、理论视角或方法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科性”。
例如一篇公共管理学博士论文,被评阅专家认为“没有管理学学位论文的味道,更像社会学的一些内容,所研究的主题是村庄的发展变迁,但是发展变迁的切入点在哪儿,如何阐释或分析,都较少体现管理学的基本规范”。
再如一篇经济学论文的评阅意见指出:“整个论文除了列举几个经济学基本概念外,没有经济学的分析,因此用此论文申请金融学专业的博士是极其不严肃的。”
▌规范性:最低的底线要求、最“无法容忍”的质量问题
与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相比,写作规范性的问题在论文评阅意见中出现频次相对较少,但也涉及约40%的不合格论文。专家评阅意见对规范性问题的批评十分严肃,有多份评阅意见通篇列举论文的规范性问题,得出论文不合格的结论。
例如一篇法学论文作者在引用他人观点时,被评阅专家批评“为了自己文章的主题,而刻意改变原作者意思,学术态度极不端正,极大地影响了其引用的观点、资料的可信度,许多内容都可质疑”。还有少部分论文被指出语言不通和错别字太多,相关评阅意见直指作者的学风态度问题。
综合这些评阅意见,博士论文的规范性应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要求。
一是规范的研究和论证,包括论文关键部分的阐释严谨和清晰、符合研究过程和论证逻辑。例如,对方法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应当逐层进行阐释,对资料获取的方式和研究过程的描述应清晰严谨。这一点与博士论文的学术性要求是一致的。
二是论文的写作符合基本形式规范,包括结构完整,章节布局均衡,标题、摘要、关键词、引用、注释、附录的体例符合学术写作要求。
三是语言文字表达清晰流畅,准确无误。
四是严守学术道德。
相关单位在博士论文质量把关方面存在缺失。
值得反思的是,本文涉及的博士论文均为各个培养单位已经通过答辩的论文。但根据抽检分析结果,在个别学科中,不合格论文的比例超过10%甚至20%,其中不少在学术规范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博士生培养环节中,加强学术规范、学术写作方面的训练,鼓励培养单位开设学位论文写作、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等公共课程,强化基本学术训练。
第二,加强博士生培养过程考核和质量把关。通过相关制度建设,强化和完善论文开题、中期考试、课程论文、预答辩等培养过程中的考核环节。加强博士生导师的质量监督意识,建立适当的责任保障机制。
第三,加强对于抽检不合格论文培养单位和导师的追责,进一步提高以论文抽检合格率作为学位点评估、学位授予权和导师招生资格、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参考依据的力度。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2018年10期,文章原发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作者:秦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原标题为: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的质量底线——基于抽检不合格论文评阅意见的分析。因篇幅原因,文章有部分删改推荐阅读
为了帮助更多项目申报者少走弯路,报项成功,黄忠廉教授收集、整理了有关项目申报的经验教训,凝练出了300个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问题,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将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的具体流程进行梳理,辅以可模仿操作的示例。终凝结为《人文社科项目申报300问》。
《人文社科项目申报300问》
黄忠廉 著
书号:9787030540362
定价:56元
秘籍获取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