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最穷”的西北大学为什么值得尊敬?

梆博士 科学EDU 2022-04-24



作者:梆博士

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

编辑:吴伟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在百度搜索“中国最穷大学”,搜出的结果居然不是兰州大学,而是西北大学,这让兰州大学和西北大学的很多学生都哭笑不得。西北大学在历史上曾经两度停办,又三次重建,一路磕磕绊绊,一路艰辛。究其根源,经费不足仍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今天讲这一所号称西部最穷大学的骨气与担当。首先是要承认地域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地域的差异对一所大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无论是地域发达程度所带来的招生问题,还是地域经济环境不同对大学的经费支持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大学的发展。其次起决定性因素的就是经济问题。坊间流传的段子,教育部给东部大学拨款10亿作为办学经费,当地省政府立马配套10个亿,合并20个亿作为一年的经费,地方财政充裕可见一般。同样的西部地区大学也获得教育部10亿拨款,到西部省里,省里直接先截留3个亿,只有7亿给到西部大学,这就看出其中的差距。西部很多大学不仅没有地方配套资金,还会面临地方上的截流,年深日久,原来同一个级别的院校就会被逐步拉开差距。这也是兰州大学等西部名校不断虚弱的原因所在



1.

西北人文数第一


中国西北地区的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都是百年名校,但都以理工科见长,而西北大学以人文社科数第一,网上有人评论西北大学堪称“西北地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建国以来,西北大学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0余万名,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部门、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领导干部。西北大学被誉为“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的摇篮”。西北大学培养了令全国瞩目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地质学家、作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石油行业管理者等杰出校友群体。西北大学侯外庐学派影响巨大,频频斩获大奖;西北大学共培养了15名院士,另外其有三个校友群体在全国的大学中独树一帜:


一是石油界曾一度在全国14个大油田中有13个油田的局长或总地质师均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石油地质专业西大地质系曾经排行全国第一,1939年建系,号称“五星级系科”,新中国的第一批石油地质专业人才就是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走出去的,如今西北大学还珍藏着一面锦旗:“中华石油英才之母。”据统计,曾一度在全国十四个大油田中,有十三个油田的局长或总地质师均由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毕业生担任。

     

建系初期,一批知名地质学家不畏艰险云集于当时因国难而迁居至陕西城固山区的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大学),创建了地质学系。他们中有著名地质学家王恭睦、谌亚达、殷伯西、郁士元、李善堂、张伯声、蔡承耘、曾繁、白超然、霍世诚、张惠远等教授。1952年国家高校院系调整中,她是全国综合大学中保留的仅有的两个地质学系之一,当时为适应新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急需,克服困难开办了石油地质和矿产地质两个专业,


二是经济学界,西北大学出了张曙光、刘世锦、魏杰、张维迎、王忠民、张军扩、朱玲、邹东涛、李义平、石磊等经济学家。2009年9月出版的《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一书中,西北大学何炼成教授,校友沈志远、刘世锦、张维迎、魏杰5人入选,西北大学素有“青年经济学家的摇篮”之美誉。


三是文学界,上世纪八十年代只有北大、武大和西北大学开设作家班,迟子建、吴克敬、杨少衡等人就是西北大学作家班的学员。1996年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散文大家系列》收录了五个人的散文精选,其中出自西北大学的就有三个(贾平凹、牛汉、方英文)。2008年10月,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揭晓,贾平凹的《秦腔》以全票夺冠,在获奖的四位作家中,贾平凹和迟子建同出于西北大学。如今,全国很多省市的文联、作协的主席或副主席都是西北大学毕业生,西北大学也有着“作家摇篮”的美誉。



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在“双一流”评选中获评A+,历史学专业率先在全国成立历史学部,并成立国内首个沉浸式考古虚拟互动教学实验室。


西北大学沉浸式考古虚拟互动教学实验室在唐仲英基金会的支持下创立,是国内高校中首个使用VR技术再现考古场景,为使用者提供身临其境、互动体验的考古教学实验室。


考古学科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实践教学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学生参与实践训练,前往考古工地、博物馆或者遗址现场的机会是比较有限的,传统辅助图片和文字的二维课堂授课方式,也难以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



“在沉浸式考古虚拟互动教学实验室中,我们可以把实际采集到的古遗址、古墓葬的数据做成模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体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不同类型遗迹、遗物的特征,可以使书本上的文字、图片描述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对其有更细致、更直观、更立体的感受。”通过虚拟现实考古教学系统,教师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在虚拟空间中生动地讲解考古或历史知识,还可以利用田野考古发掘实践场景进行虚拟操作,体验现场考古。此外,虚拟现实在考古教育方面应用的一大优点还在于其绝对的安全性,不会因为操作失误造成文物损坏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2.

西北大学之源


当今中国真正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学其实并不多,而西北大学却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一所。在中国很难有一所大学,会有如西北大学一般的曲折和憋屈的校史,历经重重艰难而后又几度回复荣光,令人嗟叹不已。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由清末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设立。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4月12日陕西巡抚升允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关于开办陕西大学堂的奏本,其中有光绪皇帝“著即督饬,认真办理,务收兴学实效,单并发”的亲笔朱批。奏本内容表明,早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陕西已拨库银二万两兴建陕西大学堂,首批录取的40名学生于1902年3月25日开学上课。1912年3月,成立了以张凤翙为会长的西北大学创设会,并推原陕西法政学堂校长钱鸿钧为校长,积极筹建西北大学。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西北大学之体,除了源自陕西本地的大学,可称为“陕源”,西北大学还有一个源头叫“京源”,二者合称其地于陕,其学源京。只要是稍微熟悉民国大学校史的人都知道,民国事情有两所大学堪称当时的世界一流大学,分别为西南联合大学和中央大学。然而人们却往往忽视与西南联大同时组建的西北联合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西迁,共同成立西安临时大学,后又发展为西北联合大学。西北联大被认为是西北高校之母,而西北大学直接承其衣钵。



从西北大学校史历史沿革变化中也可以看到,京源的学校占据了其半壁江山,京师大学堂,法政学堂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学都合并进入该校,成为其中两个最主要的源流,这给学校带来了人员和思想文化的多元性,相对本地土生土长的院校,大大增强了实力。


图来自西北大学官网



3.

悲惨的西北高校之母


建国后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侯外庐担任西北大学校长,在他的人格感召下西北大学俊彦云集,时称“五老二寿”。建国初期西北大学在中央教育部直属的14所重点大学排名第六位,1951年教育部召集北京中专以上学校开会,副部长钱俊瑞在报告中说:“西北大学情形最好,进步最快。”并号召“各校向西北大学看齐”。那是建国后西北大学的黄金时代,然而好景不长。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那个年代强悍无匹的西北大学,开始了被分拆的悲催命运,各大院系陆续被拆分至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学院、西北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西安师范学院、西北政法学院、陕西财贸学院等高校;后来的西北医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财经学院等高校都是从西北大学的院系独立出去而建的。1952至1953年,全国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时,将英语系二、三年级并入北京大学,一年级与俄语组教师并入西北俄文专科西北大学(后发展为今西安外国语大学),原兰州大学经济、银行会计系并入西北大学,连同原西北大学财经学院调整为经济、企业管理、会计、统计4系;1952年11月,少数民族系迁往兰州,并入西北民族学院。1953年师范学院独立为西安师范学院(后发展为今陕西师范大学);1954年成立法律系,1958年法律系分立,与西北政法干校合并,成为西北政法学院;1960年经济系与他校合组为西北财经学院(今陕西财经学院)。可以说西北大学成为陕西众多专业性高校之母,分拆的各个院系独立为专业性高校。


对于西北大学的发展来说,还有一件更为悲惨的事情,就是1959年被从当年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划归为陕西省管理,西北大学由原本的国家教育部直属转变为了陕西省主管,虽然表面看只是变了一个主管单位,但其实对西大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最直接的就是教育经费,原本是由国家拨款现在变成了由省政府拨款,而陕西省也并不只有西北大学一个儿子,加上陕西地处西北,财政并不丰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省属西北大学从陕西得到的经费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同为211,西大所得到的教育经费却一直是倒数的。


从此以后西北大学再也没有回到过教育部的怀抱,一直到2009年才迎来教育部与陕西省的共建,只是早已物是人非了。




 4.

211与“双一流”


被分拆后的西北大学,并没有就此沉寂,其在1978年就被定为全国88所全国重点大学,而且之后也得到了陕西省的大力支持,陕西省在1992年就决定“将西北大学作为重点建设院校,积极争取第一批进入国家“211工程””,之后西北大学在1996年如愿进入。


关于西北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其实过程也颇为崎岖,当时陕西省已经有五所高校进入预审的情况下,作为省属高校的西北大学形势严峻。1996年6月4日上午时任陕西省长程安东来到西北大学,表示西北大学进入211工程很有难度。何炼成教授当即表示如果西北大学不进211就调离陕西省,西北大学前校长郝克刚、“秦岭王”张国伟据理力争,有的教授甚至泣不成声。西北大学众人的据理力争最终感动了在座的省领导,积极行动使得西北大学顺利进入211序列,揭开了西北大学历史新的篇章。


目前西北大学的办学经费大概排在全国100名左右,说西大“穷”一点也不为过。但是西北大学拿着排名100多的经费却做出了综合排名全国50名的成绩,可以说,西大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大学之一。在教育部2017年“双一流”建设中,西北大学地质学专业入选“双一流学科”,这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西北大学2017年科研经费3.042亿,在全国排名97位,当然这里需要强调,文科强大的西北大学自然赶不上理工科为主的院校,这是天然的文理科基因差异造成。



根据科瑞维安公布的2018年1月ESI最新数据:西北大学国际排名1150,位居国内高校69位,从近三年的科研规模和论文数量在全国在80名上下,几个维度的数据都显示西北大学在学校在百名左右的经费保障学校在60-80之间的学科实力。



舒德干院士在早期生命研究方面更是实力超群,在《NATURE》和《SCIENCE》发表13篇顶级论文,甚至是封面文章,彰显了学校在这个领域的实力。



西北大学与所有建国之前就有根基的大学一样,有着漫长的历史和分分合合的恩怨,有高潮也有发展的低谷,但是一样雄关漫道向前走,有最穷的各种传闻和负重前行的风骨,一所百年老校的底蕴也就是在这里,西北大学值得我们尊敬。


▷参考资料:西北大学官网、百度百科、青年人文社科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近期文章:

1、唉!当大学老师以后,活成了一堆表情包!

2、大学老师:我第一次哭,是那年改了学生的期末试卷后……

3、看完这些书,你还担心自科基金项目申报吗?

4、一个“肺癌细胞”的独白:我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

5、央视又出9.3分神作,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