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搞定物质世界的基础——化学元素!
2019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全世界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纪念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了由高胜利、杨奇主编的《化学元素新论》,纪念化学元素周期表被发现150周年。
高胜利 杨奇 主编
本书并非专著,而是相关基础无机化学的专题讨论集成,看似分散,实则是按下面的思路组织的:
为有助于高等学校年轻师生参考和学习,在本书编写中注意以下几个理念的体现:
(1) 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傅鹰教授(1902—1979)曾多次指出:“一门科学的历史是这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因此,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注意每个问题的背景探索,查阅了一般教材和参考书籍未能提供的必要文献,以便于读者对材料的理解和使用。
使用原始文献,有利于理解和学习科学家原始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力求做到“原汁原味”。例如,“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核壳层模型”一章以原子结构模型的重要里程碑为引子,介绍几个重要里程碑的来源、发展、进化,使读者了解现在学习的不是“死”的内容,而是当时科学研究中最为先进的理论,然而它又是发展的;同时,查看和理解原始文献,看看科学家是怎样产生这些想法的,有利于科研意识的培养。
(2)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A.N.Whitehead,1861—1947)谈到大学的教育目的时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依据这种理念,编写中我们力图体现基础与前沿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从研究前沿文献中汲取力量,在充分阐述概念的基础上,引申到前沿发展概况,包括知识的应用,以期促进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学科的追求,产生“闪光点”。正如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所说:“闪光点的出现说明大家都在真正地思考,学生可以从中掌握如何进行判断,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
(3)我们在创建国家精品课程“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的过程中,国家首届教学名师史启祯教授说:“教材建设一定要开放。”教材创新就是要立足于“有利于教师使用、有利于学生学,要有特点”。编写中我们也在力求延续这个理念。
(i)每章内容的编写坚持“基础课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的原则,内容沿“概念背景—主要理论—发展状况—应用”这条线展开,力图做到教学内容与科研内容的有机结合。
(ii)倡导教学研究,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对“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核壳层模型”一章的处理,一反一般教材的安排,从教材内容和课程设计的科学性论证了“原子结构”应包括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原子核结构,符合认识论规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原子之间的另一种作用力——氢键”,独立成章,较为全面地叙述了氢键应该包括的广泛内容。
特别感谢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郑兰荪教授为本书多次提出修改意见和提供资料,并为本书作序。
高胜利 杨奇 主编
长按二维码
即可购买
当当网
本文主要内容摘编自《化学元素新论》一书前言部分,内容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文章仅供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号所持观点。
赠书福利
来来来,赠书啦~小编精心准备《科学世界》2020.6一本
(专题系列文章:“纵”览元素周期表,从“族”的角度,了解元素的奇妙性质)
在文章底部留言
说说你所了解的关于化学元素的奇奇怪怪知识截至7月10日中午12:00
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获赠书一本
【关注“科学EDU”,遇见更多好书】
更多教学服务
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学EDU”
近期文章:
近期文章:
点击“在看”,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