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院士: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能源科技前沿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工业化程度提高、化石燃料大量消耗、全球范围内森林面积减少等,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多发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
从1850年至今,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90亿吨,占全球总量的20.3%,是全球最大的累计排放国(图1)。我国排在第二位,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84亿吨,占全球11.4%。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急剧增加。
图1 1850~2021年世界主要国家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十亿吨,数据来源:Carbon Brief)
虽然我国历史人均累计碳排放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与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如202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3.4吨标准煤/万美元,单位GDP碳排放量为6.7吨二氧化碳/万美元,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及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图2)。
图2 2020年世界主要国家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来源:BP Energy)
为推动能源低碳化和绿色发展,2020年9月,我国政府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里的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技术固碳等形式,抵消自身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图3)。
图3 碳中和示意图
不同国家推进碳中和的进度有所不同,目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实现碳中和的时间,大部分国家提出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世界各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平均需要50年以上。我国宣布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间隔时间为30年,而欧盟承诺的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为60~70年,间隔时间超过我国的2倍以上。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过程中,一次能源消费仍在快速增长,碳排放也仍处于增长阶段。这预示着我国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率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
目前能源领域碳排放总量大、占比高,这主要是源于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和利用,使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增加。为实现碳中和,亟待变革能源利用方式和调整能源结构。一方面,改变化石能源利用方式、提高化石能源转化效率、促进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资源结构为“富煤、少油、缺气”,亟需改变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占比,大力推进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总的来说,发展新能源,实现能源转型,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BP Energy预计未来将加快提升电气化率,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电能将成为一次能源主体,在非电能源领域将会加速推动氢能、碳捕获、利用、储存等新技术应用。预计到2060年70%的电力将由清洁可再生能源供应,约8%将由绿氢支撑,剩余约22%的化石能源消费将通过碳捕获方式实现碳中和(图4)。由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受自然界的风速、风向、昼夜、阴晴天气的影响,具有间歇性、波动性,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可靠供电,长时储能技术将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核心,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也是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未来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图4 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结构变化预测(数据来源:BP Energy)
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我国新能源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行业整体科技水平还不足以支撑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相比发达国家仍然在部分方向存在差距。特别是在双碳目标提出后,更需要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寻求颠覆性的技术突破。因此,加快核心技术创新,推动能源开发、转换、配置、储存、使用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装备制造和产业发展等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我国将以更大力度推进新能源先进发电技术、先进特高压电网技术、大规模新型储能技术、绿色氢能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和先进核能技术攻关的同时,进一步推进煤炭绿色高效利用技术、石油化工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攻关,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节能、储能、清洁能源利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创新融合(图5)。可再生能源发电、先进储能技术、氢能技术、先进核电、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等新技术有望取得系列重大突破,减碳脱碳技术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能源领域技术研发和攻关的重点。
图5 新能源关键技术助力“双碳”战略
作者简介
陈军,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军主要从事能源材料化学与高能电池的研究。提出了“室温—氧化还原—转晶”新合成方法,室温合成出系列稳定的导电纳米尖晶石复合催化剂,替代了贵金属铂电极,应用于可充电金属锂、锌空气电池;提出电极微纳化可改善多电子电极反应活性和结构稳定性的设想,经大量实验制备了可充锂、钠、镁电池的微纳多级结构电极,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发展了系列高比能有机电极材料和复合固态电解质。研究成果为降低电池电极材料成本、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及解决电池燃烧爆炸隐患提供了新思路。
陈军以第一作者编著《能源化学》和《化学电源:原理、技术与应用》,并主讲能源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导论、化学概论等课程。入选国家教学团队、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第八完成人)、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2013年)。主持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入选教育部2018年公布的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并组织编写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学丛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学丛书 ——
参考资料:
姜天骄. 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清洁能源发展. 经济日报, 2021-08-14 (001).雷宪章. 发展氢能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1, (16): 36-39.陆王琳,陆启亮,张志洪. 碳中和背景下综合智慧能源发展趋势. 动力工程学报, 2022, 42(1): 10-18.吕建中. 探析能源转型的“无尽前沿”. 世界石油工业, 2021, 28(3): 1-8.彭苏萍. 煤炭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的工程路径与技术需求. 能源, 2021, (8): 49-51.吴吟. 我国须走“人为碳达峰、快速碳中和”的新道路. 中国能源报, 2022-1-17(004).赵云龙, 孔庚, 李卓然, 等. 全球能源转型及我国能源革命战略系统分析.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1): 15-23.中共中央政治局2022年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更多教学服务
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学EDU”
近期文章:
1、GIS漫画之空间参考系
2、两位院士领衔,百位教师参演 | 国内首套思政案例库重磅出版
近期文章:
1、GIS漫画之空间参考系
2、两位院士领衔,百位教师参演 | 国内首套思政案例库重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