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找明星演的顶级华语,果然过分真实
估计全中国学生看到这个问题都要脸红。
每一天打卡上课,都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可能,老师的直播间突然被封了——
可能,你对着电脑吃早餐10分钟后才发现麦克风没关——
可能,老师讲课40分钟后才发现没开麦——
网课上听到什么,我们基本忘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
学生,学会了激情抠1;
老师,学会了开直播前先关闭各种野鸡插件。
段子足够多了。
但Sir今天不是来讲段子的。
Sir想“曝光”一群人。
一群上不起网课的人。
当我们拿网课调侃时,是否有想过这些问题——
家里没手机的人,怎么办?
家里没Wifi的人,怎么办?
信号不足以支持直播的人,怎么办?
Sir猜,99%的人没想过。
因为这些问题,都被我们默认“没有问题”。
那以下这些故事,我们也能假装“没有发生”。
洛阳市洛宁县一位初一女学生,从开始上网课的第一天,就每天冒着严寒到村部上课。
因为家里没网,只能到这里“凿壁借光”。
21岁的藏族姑娘因为家里信号太差,每天要花两个小时爬上海拔4500米的雪山上“囊萤映雪”。
——由于雪地光线太强,她不得不用手裹住手机屏幕才能看清内容。
更让人痛心的,就发生在几天前。
河南邓州的一位初三女孩因家里买不起另一台智能手机,吞下母亲治疗精神病的药物,试图自杀。
好在经过抢救,女孩生命已无大碍。
村里乡里组织捐款,筹集了一万多块。
女孩左腿有残疾的父亲,收到捐款后说:
“这钱是给三个孩子上学用的,够了,已经没有困难了。”
又是一个貌似圆满的大结局。
但困难真的没有了?
好多网友批评女孩不懂事、玻璃心。
但Sir实在不忍心下这样的结论。
还是用电影说话。
20年过去,我们是否有底气说出那句——
《一个都不能少》
那女孩脸上一点不做作……职业演员演这个人物得准备二三年,而且还得费功夫。
我们总说贫穷限制了我们对生活的想象。
其实反过来也成立。
生活往往也限制我们对贫穷的认知。
或许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加深一点,对穷人家孩子的理解。
什么样的学生才要住校?
当然是家庭条件差中之差的。
这对张惠科打击大吗?
好像并没有。
张慧科习惯了,对现状显得没心没肺。
能看出来,这小屁孩天性活泼、调皮。
不怕人,爱傻笑,有性格。
这里的孩子也不是每个都懂事爱学习。
张惠科是个典型。
班里最刺头的学生就是他。
魏敏芝代课第一天,只有他不愿意叫老师。
在上课时间追逐打闹,把稀缺的粉笔撞碎一地。
他还一口咬定不是自己干的。
贫穷对他的影像,不是逼他奋发向上。
而是让他嗜钱如命。
张惠科小小年纪就懂得跟村长谈判,打小报告可以,但你得拿钱来换。
但张惠科只认钱吗?
好像也不是。
当天晚上魏敏芝把已经睡着的张惠科叫起来,让他为白天踩粉笔的事情道歉。
他宁愿掏钱,也不愿道歉。
显然对张惠科来说有个东西比钱重要。
在他的认知里,这东西叫“脸”。
换句话说,这东西叫“自尊”。
张惠科真正受到打击,是他进城之后。
被打击到的,也是他的自尊心。
因为不小心走丢,身上没钱,流落街头。
实在饿极了,就游走在地摊,两眼直勾勾盯着食物,发出饥饿的信号。
遇到好心人施舍,一把接过来。
不然,讪讪地走开。
更让人揪心的地方是。
张惠科既不张口乞讨,也不张口道谢。
依然维护着自己幼小的自尊。
魏敏芝借助电视台的力量找到他后,两人一起坐车回水泉村。
一路上张惠科笑得很开心。
记者问他:城里怎么好,怎么让你喜欢?
他回答:城里一直有那种好吃的,可以白吃白拿。
记者继续问:城里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张惠科的笑容消失了。
想了几秒回答:
去要饭
这是贫穷在张惠科心中投下的阴影。
不止是日常生活的匮乏。
更是对基本尊严的贬损。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
但穷人家孩子的自尊心却总显得突兀。
知识改变命运是他唯一想走的路,唯一能走的路,唯一必走的路。
走不通,就是死胡同。
这是拯救,还是作秀?
仔细看这一画面,意味深长——
主持人,两眼盯着村干部,企图问出她想得到的,足以震撼人心的答案;
摄影机们,不断环绕,企图找出世人眼里,足够震撼的角度。
但他们努力在寻找的,真正的主角在哪?
在主持人看不见的地方,在摄影机底下。
一个个孩子,垫着脚尖,疑惑地望向那些黑色的机器,以及陌生的人。
这才是《一个都不能少》所展现的,最微小,也最真诚的善意。
它没有喊口号,没有模糊任何一个贫穷的面孔。
它好就好在——
不把穷人当做“多出来”的数字去计算。
而是把他们当做不能少的同袍去关怀。
Sir也知道,如果真的要把“一个都不能少”当成目标去实现。
太遥远,也太理想。
但至少,请记住——
他们不是一群被“贫穷”概括的异类。
而是和我们一样。
有着喜怒哀乐,爱着家人朋友,会好奇,会恐惧,更会努力的人。
却生在了不同的土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阿拉灯神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