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几乎同时席卷全国各地,让我们感到陌生的寒潮。
1+4+14+20+51,五天内,河北省新增234例本土确诊病例。
截止1月9日,仅石家庄已累计检测出阳性人员354人,隔离一万多人。截至1月3日24时,沈阳市本轮疫情新增本土确诊26例;截止1月6日,北京顺义区已确定密接人员2430人;
△ 图片来源:百度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截至1月9日19点
Sir知道,大半年过去,各地防控机制已经成熟,我们也好不容易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
地铁上下班,偶尔聚会喝酒,甚至出个小门也就懒得戴口罩,回家经常忘记洗手……(包括Sir自己)。反正每天有疫情追踪,只要不在中高风险区,挺安全嘛。一股寒潮,不仅让我们免疫力降低,似乎也升级了病毒的战斗力。
同时,病毒也在多次传播中变得“狡猾”。
曾经14天的隔离期如今居然不够,我国不断出现复阳病例,防控难度升级。
△ 视频来源:封面新闻
蜂拥的人们,大多不是急着检验自己是否被传染,而是希望尽快拿到核酸证明进京上班。
但在恐慌之下,本是消灭病毒的医院,变成极有可能扩散病毒的聚集地。
国内目前只是初现苗头,但寒冷早已让海外疫情雪上加霜。
连续7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3000例,并考虑宣布在1月7日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去年大年初三临危受命飞赴前线,并把胆囊留在了武汉的张伯礼院士。
日前在节目中被问道:这次春节,咱们能不能再像今年国庆一样进行如此大的人口流动?
为啥?因为季节不同,这个寒冷的季节非常适合病毒生存。
中国疾控首席专家吴尊友,也在《新闻1+1》上被白岩松问道:冬季是不是新冠病毒最喜欢的季节,它是不是会更加危险?
应该是这样,我们在夏季的时候认为新冠病毒不分冬夏,实际上呢,它在夏天流行,在冬季会更严重。从全球的疫情形势来看,十一月份以后,全球每日报告数经常突破60万每天,这样一个发病人数多次创造了过去十一个月的纪录。
他不仅让我们警惕,更提出了冬季防疫工作将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
除了多次爆发的进口冷链、航空集装箱传播,最近还有全国北方多地汽车零部件外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性。寒冷干燥,为病毒污染环境和物品提供了更适宜的条件。
感恩节、圣诞、元旦、春节……不仅增加了聚集性传播的风险。还容易刺激大面积人员流动,增加感染几率和防控压力。
以前出行可以走路骑车,现在扛不住,打车又堵,只能公交地铁了,又是密闭空间。
BBC此前的一篇报道曾解释过季节性流感爆发的一些因素。
干冷空气,减弱鼻腔等呼吸道粘膜对入侵病菌的防御能力。
当然,经过一年的投入和研究,学者们还是总结出不少可靠的规律。
一项中澳联合研究发现:空气相对湿度每下降1%,新冠确诊病例数可能就会增加7%至8%。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团队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也显示,特定条件下,温度越低,新冠病毒越稳定。
气温先起到了重大作用,由于SARS病毒不耐热的特性,来年的夏季高温对其造成了沉重打击。后来,如网飞纪录片《新冠病毒解码》提到的,病毒在传染性和致死率之间让人类有了喘息之机。SARS只有病状的人才会传染他人,只要隔离有症状的病者,就能起到很显著的防疫效果。
有的病毒感染人体后,症状明显,死亡率高,在现代科学防疫手段下,它的传播扩散也相对容易跟踪监测。
它不光适应力更强,从热带到极地,在任何气候和季节都能传播。随着本次河北检测范围的扩大,发现感染者人数还在持续增加,说明病毒已经隐秘传播一段时间。
新冠病毒在传染性和致死率两个关键维度间,达到了绝佳平衡。
△ 纪录片《新冠病毒解码》
△ 纪录片《新冠病毒解码》
于新冠病毒,目前仍不明确。(人类冠状病毒家族免疫性约一到两年,新冠可能更短)这也证明了当初海外提出的“群体免疫”政策不是不可能,而是代价很大。
△ 纪录片《新冠病毒解码》
△ 纪录片《新冠病毒解码》
以上情况加起来,让抵抗病毒的最后一点希望变得尤为重要。好消息是,各国,尤其中国,疫苗研制已经初步成功,并开始生产和接种。
且不论疫苗生产需要周期,就算国家提供免费接种,普通人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
有效率是否真能达到公司宣称的90%?副作用是否明确?有效期多长?对变异病毒是否有效……
但钟南山等专家也认为,在成熟的防疫系统下,大概率不会再出现大规模爆发。7日,石家庄三名防疫干部被问责,为一名核酸检测阳性村民失控外出就医负主要责任。沈阳的超级传播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事人从境外归来后,没有严格遵守居家隔离、发热后定点就诊的防疫规定。
3,过年出行请慎重考虑,如果实在要走,全副武装不夸张;4,可以适当提前买好必要的防疫物资,如口罩手套洗手液消毒水;
5,回家也尽量减少出门,尤其人多的聚会,少参加(还是那句,人家也不一定欢迎你);6,尽量不吃生的食物,选购海鲜等冷冻食材时,戴上手套,避免冷链传播。
△ 纪录片《新冠病毒解码》
一来,老人抵抗力较弱,且一旦发病很有可能引起并发症,后果严重。
老人很有可能信息滞后,他们未必能及时了解到疫情的反复。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颐和园的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