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产9.2,今天敢播还得涨

毒Sir Sir电影 2021-09-16

有一句营销文案,称得上“现象级鬼才”。


曾经席卷线上线下,打动万千鸡娃家长。


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

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



它的强大在于,你明知道它给你挖坑,又让你觉得,没有不跳的理……


今年七月,国家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减负,出台了“双减意见”:


第一,减补课。


——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第二,减作业。


具体到时间年级,安排得妥妥当当——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换做你是在读书的学生,肯定给乐了。


但为何现在家长们却喜忧参半?


因为对于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将“素质教育”“宽松世代”视为反例的人,一下子不知道了哪里才是努力的方向。


尤其对于普通家庭而言。


更担心的是自己连卷的入场券都没有了——


补习班关了,家境好的孩子,可以像《寄生虫》那样,找私人老师;作业减少了,知识水平更高的家庭,也能亲自上阵给娃补习。


……



但很多时候,与其凭着想象争论,不如去审视已经发生过的尝试。


它不是什么终极方案。


却让我们看到举起火把,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01


2013年,《盗火者》首播,豆瓣9.2分。


而它探讨的问题,不仅不过时,现在看依然很前卫。


首先是时间的跨度——


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教育,几乎无所不包。


其次是视角的选取——


始终把焦点放在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改革行动上,而不是大而抽象的宏观问题。


许多议题放到今天,依然是热搜常青话题。


比如第一集《重回人的语文》。


作家周国平讲述了一次经历。


他的一篇文章,入选了高中语文考试。


有一次他亲自做题,按照标准答案只得了69分,比朋友的女儿还低。


对此,周国平提出质疑:


某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这个词的用意是什么

他有这些想法吗

哪怕作者自己有他的一个想法

他的想法能作为标准答案吗



形成互文的是,前段时间的微博热搜:


苏州高二语文统考中,一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目,摘选自王亚的一篇散文。


根据标准答案打分,王亚只能拿到 6 分……



阅读理解是考试,要考查知识点,从赏析视角出发。


作者拿不到高分,不是关键。


关键是——


语文考试,怎么做到设置标准答案的同时,不要轻易禁锢孩子的想象力?


事实上。


对准最迫切、最细致的教育问题,正是导演邓康延的初衷。


拍摄《盗火者》前,他曾经发行纪录片《先生》,旨在记载“民国讲坛上的人”——马相伯、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陶行知等。


可在那之后,邓康延发现——


只追忆过去的历史,却忽视当下的真实,也许不是纪录片创作者最该做的:

先生毕竟远去,我们看到的只是背影。


而当下真实切肤。


于是他花了两年时间,跨越3万公里,走访18个省市,采访众多的第一线教师、专家、家长、学子,揭示了教育困境和改革痛点。


让我们看到了面临教育转型时。


每一个个体做出不一样的抉择时,最真实的挣扎与两难。


第二集《呵护童年》。


纪录片走访了在中国开花遍野,但从未进入主流视角的学校——


华德福学校。


一种来自德国的“自然教育”。


听起来很洋气。


其实华德福,特别像上一代人的“乡村学校”。


只因他们坚信——


知识不是从课本来,而是从生活中来。


所以,它将学校打造成大自然的样子——



没有考试、作业、排名。


只有花园、菜园、动物。


在这里,孩子的自由天性被无限释放。




一位高知家长,将临近厌学边缘的孩子送进来。


学得很开心,学到不愿走。


但问题,也很快出现——


华德福没有8年级。


孩子学到初一,就没办法继续学了。


它的初始目标,当然没有服务于中国社会的高考。


——我们不是要培养社会的精英,而是健康向上的合格公民。


这意味着,华德福无法保证,孩子毕业之后的竞争能力。


于是你会发现。


没有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


孩子的童年是被治愈了。


长大之后的出路呢?



这也是纪录片可贵的地方。


邓康延在同名出版书籍的序言中说:


“《盗火者》只是当下教育的多元解读之一,难免偏颇与失误,但它确实是火,不论点燃了什么,火就是态度。”


因为足够多元,所以它没有那种非要把你领到彼岸的说教。


因为真的想解决问题,所以更没有苦大仇深、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批判。


它只是用盗火者的“正在进行时”,不断刺激你的想象——


理想的教育,可以长什么样?


更关键是——


它真的适合你(你家孩子)吗?



02


减负问题,早就不是什么新鲜问题。


坦白说,它从来不是做多少作业、学多少东西的问题。


说小了,至少牵涉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争论。


说大了,还有一系列民生问题——


比如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均、阶层分化,乃至20年后的就业、福利保障……等等等等。


纪录片第七集《课堂风暴》。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一种课堂,来自杜郎口中学。


一所没资源,没名气,险些因教育质量差就被关闭的乡村中学。


但改革后的课堂,简直快活似神仙——


从不拖堂,老师只讲十分钟,其他时间,你和小伙伴快乐cosplay;


从不提问,老师站在后面,你才是C位,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问题;



课桌不像插秧那样放,而是面对面坐着,方便你和小伙伴随时battle;


黑板至少有四块,每块都写得密密麻麻,但绝对没有“我说的都是重点”,而是你和小伙伴争先恐后写下的思考题和作业:



如此不羁爱自由的课堂,学习效果真的靠谱吗?


杜郎口中学的成绩,原本极其稳定。


是常年倒数、进步空间贼大,那种稳定。


课堂改革后一年,学校成绩就从倒数第一跃到中等偏上。


到了纪录片播出时,已经稳定在县里前三。


美国的研究调查早就指出——


灌输式课堂在24小时后,知识巩固率只有5%;而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的课堂,知识巩固率高达50%。


好的课堂,从来不是单向灌输。


学习没那么容易,但有一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能在悬梁刺股中真正爱上学习。


换言之——


没有热情支撑的学习,也无法成为终身习惯。


而当孩子童年减了负,长大了却不懂得自我增负。


到了社会上,就会出现我们最担心的“宽松世代”。



然而当全国老师都蜂拥而至,各大媒体都吹捧杜郎口中学的逆袭神话时……


一盆冷水泼了过来。


它来自一个教师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


第一线教育研究中心。


2012年,他们发文批评:


杜郎口的课堂,是很自由,很开放。


但其内核,依然是应付升学和考试,没有做到真正的“改革”。


更关键的,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是有了,却牺牲了思考的深度,知识的广度。


一个扎心的例子。


杜郎口这群初三学生,经常将历史课自导自演成小品。


听着特好玩,然而聊起苏联史,他们只知道列宁和斯大林,却完全不认识戈尔巴乔夫,甚至还一度认为,俄罗斯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杜郎口,老师不会额外布置作业,除了课本,学生唯一的资料,就是老师根据考试大纲拟定的“导学案”。



原来,自主课堂的学得开心,也是不闻窗外事带来的某种错觉。



03


幸好。


第一线教育研究中心,并非只批评不建设。


郭初阳,体制内的教育,他认为太刻板。


于是,他在校外开设了私家语文课堂——


越读馆。


来这儿上课的孩子,不为考试,只是为了读到千奇百怪的书。


用郭初阳的话来说。


越读馆选教材,三个关键词:


有趣,有料,有种。


这天,孩子们要读的是《难题之书》。


没有故事,没有人物,只有让人头皮发麻的两难问题。


郭初阳把难题都写在纸上,让孩子们随机抽签,他们要轮流读出问题,在仔细思考后给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一个问题的师生交锋,让Sir瞬间get到何为真正的自主——


这位李同学,抽到跟电车难题一样纠结的问题:


只要杀死一个无辜的人,就可以结束全世界的饥荒,你会这么做吗?


李同学不假思索说,我会。


但郭初阳哪能放过她……继续追问:


“如果这个人就站在你的面前呢?”


李同学又想了想,说:


“那我觉得,如果我是他,那我会意识到自己可以救全世界,然后自杀。”



郭初阳又总结说——


“哦,我明白了,所以经过思考,李同学最后决定自杀。”


全班哄堂大笑。




在Sir看来,这种课堂之所以可贵,不仅因为它选的书多么深奥。


而在于,它把课堂变成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想象王国。


李同学的思考,还略显稚嫩。


郭初阳却没有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随便批评。


更没有给出“标准答案”。


而是不断提问,以独特的幽默感,给全班同学都留下思考的空间。


接受采访时,郭初阳说到课堂理想的样子,让人动容:


没有人拥有真理

每个人都有要求被理解的权利

教师的职能 更多是做一个导演

由你来决定 你选哪几个演员 怎么安排 怎么调度 

演员 恰恰是那些学生 由他们来创造



比起杜郎口中学,郭初阳的独立课堂,当然是更进一步的探索。


可这两种差异指向的,真不是理念的高低,而是现实的条件。


崔校长再天才,也无法实现这样充满思辨色彩的独立课堂。


因为杜郎口中学的老师,全是职中学历。


班里的学生大部分,甚至不是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而是获得基本文化知识,走出大山到城里打工。


哪怕留在镇上卖菜,算术识字都是需要的。


这些孩子 即使升不上学

在家里种菜 上集市上卖菜 他是好样的

他表达能力强 他沟通能力强 他勇敢



所以杜郎口中学的自主课堂,是底层孩子突破阶层天花板的阶梯。


而即便不能突破。


它至少不会沦落到“读书无用”,能让这些孩子更体面地生存。


郭初阳的课堂,那么自由,那么生动。


但它的基础,只能是“不以应试为目标”。


就连北京十一中学的历史老师,魏勇。


特级学校里的特级教师。


可是一聊起教文科班,他就头疼。


作为文科老师,他最喜欢教的居然是理科班。


因为那个年代,理科班不需要参加历史高考。


也正因为如此。


魏勇经常可以围绕一个小问题,讨论好多节课。


不必担心“课堂的效率”,只需要调动起孩子们思考的热情。


他的课堂,一度成了奇葩说现场。



而在他眼里,这样的课堂最需要的。

似乎不是多高的文化水平,而是能有多大的“勇气”。

发现没。

这些民间老师自发改革的课堂,都在竭尽全力做一件事——

在应试教育和个性发展之间,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某种平衡。

用更朴素的话来说,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吧。

换一种方式来做应试
或者 在应试要求不那么严格的时候
我们自己把自己解放一点



04

今天推荐这部纪录片,并不是想证明素质教育就解放天性,应试教育就害人不浅。

哪怕素质教育的改革确实是潮流。

谁都不会否认——

高考,其实是一条相对公平、能实现阶层跃迁的天梯。

不管怎么批评,也都不要忘了——

再完善的体制,都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网。

Sir看来,真正能让教育发生改变的,恰恰不是某个宏观政策,而是政策之下,人们如何有效地形成合力。

如果学校教育,无法兼顾每个孩子的个性。

能实现因材施教的只有每一个家庭。

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借着《盗火者》提及的多元教育。

重新去审视那些老是让我们忍不住跳坑的思维定势。

北大教授钱理群曾说:
人在幼年时期如果有一个理想和信念,尽管他长大后会看到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他可能会因此而愤怒、痛苦和怀疑,但绝对不会陷入虚无主义,因为他有一个“精神的底子”。
就像一年四季一样,是不能颠倒的。童年就像春天,是一个梦幻的季节。孩子必须沉浸在梦幻里,尽管春天会过去。
而我们现在颠倒了,让孩子过早地感受冬天的肃杀。

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教育不可避免地会被功利化。

要为竞争作准备,要与更多现实的、物质的因素挂钩。

但也别忘了。

在此之前,教育最永恒的命题,是如何培养一个人。

最后再说一个小故事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有一篇文章叫《自己去吧》。

独立语文教师蔡朝阳曾批评这文章,过分注重结果,却随便忽视过程。

小鸭子说,我想学游泳,妈妈说,自己去吧,然后它就学会了;

小鹰说,我想学飞翔,老鹰说,自己去吧,然后它又学会了……

人生最有价值的部分,恰恰是体验。

而我们却习惯性地看轻它。

这说的,也许不仅是某篇课文的价值观,也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教育观。

双减的提出,不管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一定程度上的解放。

因为教育是充满可能的填空题,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更关键的是——

这道题的答案,永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一起合力填充。

一把网打尽了教育机构。

教育的公平就自然到来?

学生们就能畅游知识的海洋?

说这些,好像都还远。

结束了一种课堂模式,如何让另一种课堂真的变得更为孩子的成长着想,才更值得我们关注。

否则只有堵,没有疏。

我们的后浪也迟早会漫过堤坝。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奇爱博士多店老板娘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他破格爆了,就问国产片痛不痛全顶流,这要引进不得炸???港片这把炸了,可能我前三一个富二代,拍了十年最好的华语恐怖片「刘德华索赔一亿」的事越扒越诡异撤档,关门,失业,中国电影太难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