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才不是真的爱刘亦菲
想到《梦华录》会火,但没想到会这么火。
开播6天,播放量天天破亿。
豆瓣开分8.3,几小时内涨到8.8。
微博热搜一天十个起。
无数颜粉凌晨三点还在追剧,嗑赵盼儿(刘亦菲 饰)与顾千帆(陈晓 饰)“顾盼生辉”的CP。
可是嗑着嗑着,有人嗑出了奇葩的姿势——
出征陈妍希。
蛤?
因为要嗑刘亦菲陈晓的CP。
所以陈晓现实里的伴侣是错的……
虽然Sir不是很理解这种脑回路。
但看到这种声音越来越多,以至于相应的话题“那可是沈佳宜”登上了热搜。
有的话即使我们都已经明白。
也还是要不时重复,才能平复荒诞的现实。
01
因为剧里太般配。
现实的原配,反而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因为她“插足”了虚拟爱情。
有微博发“羡慕陈晓”“羡慕陈妍希”“那可是沈佳宜”。
没想到评论下演出了宫斗大戏的效果。
一口断定,这是陈妍希买的。
而且脑补出陈妍希看到剧里CP火了之后,气急败坏、不甘寂寞的样子——
“买得好明显。”
“好贱。”
“剧播的时候买这种热搜不合适。”
演员到了剧外,也要24小时“营业”吗?
嗑一个CP,好像就成了上帝,可以定制别人的恋爱婚姻。
Sir又翻了大量“劝离”言论,大概分为几类:
一,建议陈晓陈妍希离婚,陈妍希不配。
二,进阶版,要求陈晓离婚之后娶刘亦菲,因为他们配一脸。
三,白日梦版,陈晓离婚之后会娶“我”。
表面上。
好像是只认刘亦菲。
但归根结底,是在刘亦菲陈晓的CP里,自行代入刘亦菲的角色,和陈晓在一起。
谁打破这种幻想,就是谁的罪过。
02
事实上,嗑CP扩大化不是一天两天了。
15年,陈晓、陈妍希公布结婚。
《陆贞传奇》的粉丝不干了——
高湛明明爱陆贞,陈晓也明明爱赵丽颖,你陈妍希是哪来的小三。
还没完。
后来赵丽颖离婚,陈晓再一次被cue——
你快也离婚去找赵丽颖。
你猜,当年闹着让陈晓娶赵丽颖的,和今日闹着让陈晓娶刘亦菲的,是不是同一批人?
不止男女CP,耽改CP更是重灾区。
许魏洲黄景瑜16年合作《上瘾》。
6年来,两人不知合作过多少演员,CP粉一直比较平静。
直到今年3月,一个“特殊的日子”,27岁的许魏洲在微博晒出结婚证。
评论区炸了。
“哥哥,你什么时候喜欢女人的,这不是真的”。
“你知道今天对于我们是什么日子,你不要吓我,我会死”。
《梦华录》半个月前。
窦骁与陈都灵的新戏大结局。
在男方的杀青微博下,女友何超莲评论一马当先——
评论中。
却是各路粉丝纷纷表示“下头”,“能不能别打扰我们嗑CP的美梦。”
要论CP粉向正主开炮,大概率怎么都逃不过一个人——
任嘉伦。
从景甜到谭松韵再到迪丽热巴。
古偶男神的崛起之路,大概都充满了CP粉对自己“英年早婚”的怒火。
连带着。
圈外的素人妻子,也被拉下水。
或许有人问。
“名草有主”的会这样,单身的总可以了吧?
也不一定。
哪怕作品完结,也一定要保证一个薛定谔的售后期。
“解绑”就是不专业、不敬业,“吃相难看”。
在粉丝眼中。
荧幕情侣的火热很大程度上由CP粉成就。
在此基础上,无论是三观、对错还是真假,都可以被适度利用。
我们口口声声的“管好你自己”,在娱乐圈不成立;我们心心念念的“关注作品”,在CP圈不成立;我们嚷嚷着的“尊重祝福”,对不起,不包括荧幕情侣的真实伴侣。
在失真的作品下,迷恋失真的关系。
留下的。
便也只有失真的狂热,与娱乐至死的自己。
03
你会说,今天怎么有人还不知道荧幕里的戏是假的。
他们真的不懂吗?
他们真的不能接受演员现实的爱情吗?
不。
那他们在发泄什么?
对于这种“嗑糖”想象,早就被关注过。
1992年,一本美国有关同人圈亚文化的著作《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就曾提出:“粉丝文化是由迷恋和不满,混合而成的”。
“迷恋”——
观众们由于对某部影视作品,或是荧幕情侣的喜爱而走到一起。
她们的疯狂,是影视营销重要的市场来源之一。
而“不满”——
粉丝是媒体内容的积极消费者和熟练的参与者。
由于流行叙事不能完全满足观众的要求,粉丝们必须与之斗争,努力向自己和他人表达原作中未能实现的可能性。
即,他们不仅要构建一个想象的世界。
还要在现实里寻求认同,不断对其他群体发出交流讯号、互动乃至挑衅。
就是用YY,同人创作,圈地自萌,以及“控评”、“出征”等等手段,都不足为奇。
不难理解。
《梦华录》的出现。
既为长期“降智”“侮辱眼球”“悬浮”的内娱古偶,带来一股活水,也为爱嗑CP的观众们,提供了现下无二的绝佳素材。
“顾盼生辉”多好看啊。
颜值高互动好,感情递进眼神拉丝。
一口糖嗑下去。
简直比枇杷膏还润喉。
但话又说回来。
整部剧最让Sir意外的,不是男女主的惊天颜值,也不是宋朝都城的群像点滴。
——而是它不同于其余古装剧的争奇斗艳。
赵盼儿、孙三娘、宋引章。
官方团队预告——
三人同好,绝无“雌竞”。
但荒诞。
恰恰就在于此。
当观众为着“赵盼儿不用雌竞”叫好时,却将刘亦菲和毫无瓜葛的陈妍希推上了赛博擂台。
他们在寻找异己。
找不到就自己创造一个,撕,撕得再响些。
时间回到2015年。
那时候的陈晓,就回答过对于所谓CP的看法。
直接,简洁。
他们刚开始非要让我去
成为某一类CP的时候
我的内心是拒绝的
我跟他们讲做CP可以
不要太夸张
导演在想我想表达的不是这个东西
今天看来。
无论是“夸张”,还是“不是真情侣”或者是违背“导演的表达”,都在成为流量密码。
只不过这密码反过来也在侵蚀着开启密码的人。
走出作品,也依然绑架了现实生活。
而那些不理智的CP粉。
看似不理智。
实际上他们太清楚了——
只要他们不满,只要他们愤怒,只要他们发泄。
就一定会引起注意,演员、剧方、平台都不得不忌惮几分。
他们不是没有长大。
只是长大了还不愿意飞出巢穴,依然伪装成雏鸟嗷嗷待哺,勒索更多虚拟的糖给他们投喂。
这样的娱乐圈听不见掌声,只有聒噪。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李寻欢不作乐、穿Prada的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