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吗,他说这次不战了

毒Sir Sir电影 2022-11-03

对于Sir这个(曾经)每晚都得拉开一罐啤酒的“酒鬼”。

只要听到一声“呲”。

整天的疲倦都给呲走了。

当然也被酒精误过事,耽误发稿子不说了,有时候还要在同事那留下不堪入目的“证据”,年会拿出来鞭尸。

所以Sir还是有些经验之谈。

比如喝酒得适量。

而且,最重要,学会分时候,分场合。


否则?

像他,就误了大事——

士兵1在前线据点蹲守,突然收到班长发来紧急命令,速回大本营,有人找。

君命难违,冒着枪林弹雨回来了。


站都没站稳。

却发现自己邻居,从小玩到大的好兄弟,穿着格子衬衫,手拿两罐美国蓝带啤酒,站在你面前——

“Surprise!”


神经病?!

这酒鬼哥们儿可能确实延误了战机,可最后,所有人都因为他和他的啤酒,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宝藏。

并且这宝藏经过文字和影像。

一直流传到55年后的今天——



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送 

The Greatest Beer Run Ever



彼得·法雷利,奥斯卡最佳电影《绿皮书》的导演,这一次,改编一本纪实文学《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送》。

真实事件,公路片,全是他擅长的元素。

还有演员。

当年《绿皮书》让阿里破纪录三年两夺最佳男配,这次,更是让《歌舞青春》里的水嫩小生扎克·埃夫隆“折磨”成这副模样:


套用Sir老妈小时候训孩子的话:

你这又是去滚了哪个屎坑回来?!

可男主在电影里干的这件事可比Sir当年荒唐多了:

去越战前线,送啤酒。


01
傻子

1967年,纽约市。

奇基·唐纳修(扎克·埃夫隆 饰)又过着一天到晚醉生梦死,连他老爸都嫌弃的26岁躺平人生。

嗯,是真的很平。


本该是更积极努力生活的岁月。

奇基却越活越没劲。

身边一起长大的兄弟还越来越少,街区的葬礼,却多了起来......

对,他们都被派去了越南。


于是距离战场千百里之外,小镇上的人们也开始对这场战争指手画脚。

一部分人支持:

它是爱国的证明,是国家不被敌人侵蚀的起义。


无论如何,是总统说打,就要打的仗。

奇基一开始也这么想。

甚至,他就是小镇上最热血的那个人。

好兄弟都上战场了,那就要为他们打气,鼓劲,支持他们!

嘴上支持不够。

酒精让脑子短路,情绪让理智消失,聊到兴奋处,他大喊:我要他们送啤酒去!


没想到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有人给他写下儿子部队的地址;

有人托他给自己的男友送双袜子;

还有母亲托他为自己失踪的儿子,带一串十字架念珠,好保佑儿子平安……


一夜醉话,骑虎难下。

这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奇基找到船务公司打听。

“最近,你不会有船,要去越南吧?”

有。


“这船不会这几天就开了吧?”

今天下午5点就开。


“都这个时间点了,他们不会还缺一名油匠吧?”

还真缺。


老天都想帮着奇基送啤酒。

行吧。

毕竟是青春年华,总得活得轰轰烈烈,奇基痛下决心,包好啤酒,背上邻居们的美好愿望,独自踏上了这趟热血之旅。

但很快。

他的心彻底凉了。

因为更准确地说:

这是一个纯真的观光客,误打误撞踏上了“地狱逃生三日游”。


02
混子

奇基绝不是一个纯愣子。

从小街头长大,察言观色很熟练,还有一身绝对的装傻本领。

一位平民如何穿越战区,深入前线找到正在作战的士兵们?

过程不能说顺利。

那可是一整个轻而易举。

在越南下船后,他找到两位美国大兵,随口一问。

对上了!


两位大兵问他,你是来干嘛的?

“我给好兄弟送啤酒的。”

大兵不信,“你认真说,你来干嘛?”

“真送啤酒的,不信,给你们几罐。”



大兵互相看了看,露出诡异的表情。

于是……

他就这样大摇大摆进去了!

不仅给好兄弟跟他的战友,横跨大西洋,送来了温乎的啤酒,还胆大包天,在军营里开上了深夜派对。


长官闻讯而来。

看着这群喝着啤酒,唱着歌的人,震怒。

唯独,奇基丝毫不害怕,坐在凳子上,慢慢悠悠自我介绍,“我就是个游客。”

哦,游客。


长官先是一愣。

接着,战术性后仰,再次露出诡异的表情……

最后,离开了?!


奇基这才在兄弟提示下明白了真相:

游客,在这里是中情局(CIA)的代号。


而部队里的人,最不想的就是跟CIA打交道,一不小心就容易被他们命令调到其他危险岗位上。

而且,在战争时期,除了士兵、记者,就没有任何从美国来的游客。

奇基的这一身份,歪打正着的成为了一个最优掩护。

如入无人之境。

下一个目的地,奇基想坐飞机。

马上有军官表示——

安排!

等飞机间隙,军官好吃好喝招待着,顺便想巴结巴结:

“你有没有可能和我们透透口风,你们有什么计划?”


奇基也不装了。

“我给朋友送啤酒的,一个B连的朋友,第一空中骑兵师。”


等等……

啤酒?投送?罐装?桶装?

一知半解的军官坚信自己读出了秘密暗号:

不得了啊!CIA要搞大事啊!


终于,奇基来到了前线营地时。

依旧是这一招。

“没公文,没命令,又是执行神秘任务?”

奇基又又又大摇大摆进去了。


接着就是开篇一幕:

好兄弟被长官“夺命连环call”,放下刚开过的枪,穿越火线,回到指挥部。

却看见老乡拿着两罐纯·纽约蓝带。

贴心?

温暖?

但,为了这酒,一不小心中弹了,还有可能再也喝不上了。


奇基还是不解。

于是好兄弟带着他,去看看远处的风景——

什么是战争。

他们穿越火线回到了前线,此时,硝烟四起,子弹时不时落在身边,击中土壤。

战士们在战壕里疲惫不堪,但,一发燃烧弹准确落入越方战区内,他们又要抬起枪射击。

哭喊与嚎叫,彻夜起伏。


这便是战争。

奇基第一次感到了害怕,第一次后悔想逃走。

却晚了。


03
宏大VS具体

作为《送啤酒》这部反战片来说,它并没有像汤姆·克鲁斯的那部《生于七月四日》来得要深刻、疼痛,也没有罗宾·威廉姆斯的《早安越南》更有军方的立场。

它以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去看待战争,尤其,让一个对“越战”感到自豪的热血男儿,渐渐到对这场战争有了清晰了解。

他不需要经历太多特殊任务。

而是,在这“旅行”的某一刻,他意识到了害怕,愧疚,和对战争的愤怒。

当奇基目睹了真正的CIA,为了得到俘虏嘴里的信息,严刑逼供时;

当他在西贡的街头,认识了一位热情的交通警,约好了等战争结束要请他在纽约喝一杯,却发现他死在了街头与美军混战的城市战斗里时。


他的情绪,开始慢慢堆叠。

结尾时奇基见到了最后一位兄弟,鲍比。

对方刚从军营弹药库的爆炸死里逃生,奇基下意识递出啤酒,却突然意识到这一切都太愚蠢了。

这一罐啤酒又能改变什么呢?


 他沮丧地垂下了递啤酒的手。


再也没有之前的兴奋,与对这场战争的自豪感。

电影的前半部分显得有多荒诞、胡闹,电影的后半部分,则是加倍的复杂和沉重。

奇基送啤酒,是真的想要给远方的兄弟打气,好好上战场,为国争光吗?

一开始是。

到后来,却变成了,“想跟兄弟们再喝上一次啤酒”的愿景。

电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

奇基进入战区,随着飞机一起到基地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士兵。

而当他死里逃生坐上回程的飞机,与他相伴的。

却成了一箱箱的士兵遗体。


但导演并不计划嘲笑奇基这样一位“傻子“、“愣子”。

因为当战争发生后——

“奇基”才是间接参与战争的大多数。

他们从被政府的话术引导,被宏大的主义包裹,更被愧疚和怯懦压倒,于是只能任由思考放空,本能地随大流喊口号。

直到亲眼目睹死亡。

奇基还是他们中幸运的一员。

一方面,他穿越战区毫发无伤。

另一方面,他又在穿越之中,收获了理解战争的新视角。

以前他只是在纽约街头酒馆里和朋友侃侃而谈。

如今,他在老记者(罗素·克劳饰)的带领下,看见了一个从未在电视里看过的“战场”。

新闻说。

越南过农历新年,军队遵循人道主义停战三天。

现实是除夕当晚西贡市中心横尸遍野。

新闻说。

美国大使馆晚上被敌人入侵,用坦克打了个大窟窿。

实际上奇基亲眼目睹,在大使馆被敌军占领后,是美军坦克在外墙上补了一炮。

被渗透?不可能的。

新闻还说。

我军过境,重整秩序,保护民众,百姓们安居乐业……

事实呢?

奇基和老记者在夜袭中幸存,第二天一早走上被摧毁的街头。

镜头掠过街景,那才是战时民众最客观的呈现:

商贩们在炮火中低着头,仔细挑出还没被炸掉的西瓜、葡萄、蔬菜……生活还要继续。


父母们聚集在加油站外面——

那有一大块空地,上面整齐摆着儿童尸体,有人认出来了跪在地上痛哭,有人没认出来也只能在原地发呆,不知所措。


可如果你认为,奇基的觉醒只是因为体会到战争的残酷。

那还是低估了战争。

在Sir看,《啤酒运送》最好的不是那些金句,不是那些荒诞的黑色幽默。

而是它最朴实的地方——

描绘出战争蔓延在每个人心里,不同程度的麻木。

政客的谎言,军队的官僚,老兵的固执……

侵蚀着每个人的意志。

不止。

还有平民。

Sir最印象深刻是这一幕:

奇基徒步在越南乡野,突然,一个皮球从玉米地滚了出来,紧接着跑出一个越南小女孩。

两人对视,语言不通,愣住。

还是奇基自来熟的个性,蹲低身子,捡起皮球向对方抛去,想释放善意。

可小女孩看见这张西方脸,表情慢慢从惊讶,扭曲成恐惧。

哭,又不敢大哭。

奇基想上前安慰。

女孩更是向后退,同时双手紧攥着衣服,急得跺脚……

直到田里冲出一位大婶,怒喝一声之后把女孩抱起跑走,再次消失在田里。

而此时,人高马大的奇基已经被吓得跪在地上。


真正让Sir沉思是他接下来的反应:

起身,惊慌地四处张望,然后快步逃离现场,生怕被唤来的军队抓走。

对。

奇基也不过是这场战斗中的“小女孩”。


女孩害怕,因为她知道打仗的是外国人,却不知道眼前这外国人是好人;

奇基害怕,因为他知道越南军队擅长游击战,却不知道眼前这位女孩跟军队是否有关系。

所以可怕的不是无知。

而是我们对战争一知半解。

于是战争让我们看谁都像敌人。

就像是奇基在纽约老家有个朋友,他总是觉得这个说得对,那个也有道理。

曾经奇基不爽,说他“墙头草”。

可当他从越南回来后自己也当了一回“墙头草”。

先是跟退伍老兵说,自己尊敬每一次战争里,所有士兵的勇气和牺牲值得敬佩。

接着他又强调——

这一次,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不知道。

他没有像往常般坚定地下判断,喊出热血的口号,只是近乎绝望地自我反思。

因为他亲身经历过“这一次”。

他懂得了,新闻播的未必是真相,政府的宣传未必事实,战争的牺牲未必全部正义……

而现实,绝不非黑即白。

然而真的只是这一次吗?

这也是Sir为什么开篇说,这些“啤酒”是宝藏。

奇基并非只是做了一件傻事。

如果说军令是确保战争成功,维护这场宏大集体行为的意识传递,至上而下,不容置疑。

那么,“啤酒运送”则是每一个具体的人,自我觉醒后的“反向传递”。

它或许不如军令那样高效。

却终究会弥漫至人性深处,唤起我们生来就相通的良善、敬畏、羞耻……

在此时,彼时。

在近处,远方。

在这一次,下一次,每一次。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