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榜两周,这女女片是要卷死内娱
一柄机枪射出一梭子子弹。
一只小手扔出一枚杀伤力极大的地雷。
当镜头后移,你看到了几名裹着黑头巾的年轻女性,她们熟练地扶着机枪。
这是哪部动作片的桥段?
不,残酷之处在于,这是纪录片。
它就发生在80年代的伊朗。
而镜头中的这些燃烧复仇之火的女性,十多年前,也曾穿着时尚,正常地毕业、工作,朝气蓬勃地想投身国家的未来。
这部获得2023年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的纪录片,有两个吸引眼球的标签。
一是“革命”,二是“同性”。
70年代的罗马尼亚,女大学生玛利亚邂逅了来自伊朗的扎赫拉,二人发展出一段同性恋情。
当时正值伊朗革命。
于是扎赫拉离开了恋人,投身祖国的革命事业。
玛利亚则留在了罗马尼亚,迎接即将到来的政治巨变。
自此。
二人开始了十余年的书信往来。
但。
短短68分钟。
你会看到的,不仅是两个国度冰冷的现实影像。
而是关于革命、关于城市生活、关于历史书中看不到的,大众真实的私语。
01
70年代的罗马尼亚是什么样的?
和平,且安逸。
历史画面里,镜头扫过一双双少女的眼睛,整条街道徜徉着活力。
而伊朗呢?
激情,而混乱。
导演给了一段色彩万千的镜头,那儿正萌发着一场反帝制革命。
作为一名伊朗留学生,如果你是扎赫拉,你该怎么做?
留在和平的异国他乡?
还是回国投身轰轰烈烈的革命?
扎赫拉选择了后者。
毫无疑问,人们对革命的憧憬总是美好的,对新事物也总是充满了期望,于是扎赫拉回国之后,与伊朗街头的一个个身姿轻盈、发着传单的少女一样,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创造一个更好的伊朗。
但。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
新的并不一定就是好的。
打败恶人的,也并不一定是正义。
好不容易推翻了帝制,却在一夕之间,革命果实,被窃取了。
没错。
就是你熟悉的“神权力量”。
人们整齐划一对着新的力量朝拜,表面和谐统一的动作背后,却隐藏着不可知的危险。
他们迎来了战争——
无法止歇的山火、千疮百孔的玻璃、汽车倒插在大地、道路上全是军事坦克的前行。
他们把女性派上了战场——
昔日的同窗姐妹不得不成为战场上,裹着黑袍的复仇战士。
于是玛利亚写信问自己的恋人:“这是你梦想的革命吗?”
扎赫拉无法回答。
那么,看上去安定和平的罗马尼亚呢?
玛利亚的世界就那么顺遂吗?
就在伊朗革命的10年后,罗马尼亚的人群也同样被点燃。
影片用一段宏大的集体之舞展现了玛利亚口中“枯燥、憋闷、限制”的十年。
大家表情单一。
众口一致地唱起赞歌。
只是影片,却没有配上声音。
这是一个失语的时代。
也是一段压抑的时代。
直到十年后。
真正的革命吼声才在街头爆发。
然而。
历史的车轮总会轧向同一道深坑。
罗马尼亚的革命胜利了吗?
和伊朗一样。
旧势力确实被推翻了。
但迎来了什么呢?
玛利亚看着没有一块好玻璃的公交车,听着亲人抱怨通货膨胀之后物资的极度短缺。
她也许会想起,那个异国恋人多年前经历革命时的一段心声:
当周围的噪声大到
淹没了你自己的声音
你要坚信自己的声音
是的。
这是《革命之间》这个片名的第一层含义,它展示了难得一见的上世纪伊朗及东欧革命的真实政治影像。
他们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
仿佛是一个解不开的魔咒,重复,轮回,不断地消耗着年轻人的激情,与信心。
02
但如果仅仅如此,恐怕也不值得Sir特地写这么一篇。
这么多年来,讲述革命的纪录片多如牛毛,《革命之间》何以能够引起关注?
一个词:女性——
在轰轰烈烈的革命叙事中,向来被无视的女性。
有个有趣的设定。
电影的开头便告诉你这两名女性是恋人关系,但当你觉得这该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虐恋剧情片时,《革命之间》却从没用一个镜头告诉你两位女主角的模样。
代替她们存在的,只是两个低沉的女声念白。
是的。
她们的模样,早被人忘却了。
就像在历史的书写中,那些不断被遗忘,不断替代被发声的女性本身。
就像片中的一个细节。
画面中,是都市中家庭女性一系列得体而幸福的生活片段。
而这里的旁白。
突然变作了宣讲式的男声。
这个声音,在用一种“完美的规范”来倾轧这对女性情侣的私人空间。
什么意思?
说白了,就是在那个年代,女性没有任何话语权。
任何“离经叛道”的人,都要接受这个“美好”社会的严格规训。
于是。
她们会恐惧——
玛利亚在信中对扎赫拉讲,自己在街道上常常觉得恐惧,因为会看见曾经跟踪过她们的男人。
她只能穿着风衣仓皇奔跑。
她们会妥协——
玛利亚等了扎赫拉三年多,她承受不住周围人窃窃私语的打量,于是选择了“正轨”,结婚。
他们容不得一点不同。
玛利亚在信中说,女性投入到爱中,如同投入社会,都是在“以我的身体做砖墙”。
但。
热情就可以赢得胜利吗?热忱就可以赢得尊重吗?
在那个男性社会的叙事下,恐怕,再大的热情,也只能成为可装饰的符号,或者可牺牲的对象。
就像片中的一段叠印镜头。
一段激昂又刺耳的古典乐中,红彤彤的炼钢锅炉在底层画面燃烧。
首层是一段有序有力的男性强力舞蹈。
渐渐地,女舞者旋转着红裙从一角涌入。
而那个位置。
恰好是底层画面放置燃料的焚烧炉。
是的。
对女性来说,那个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熔炉。
她们在熔炉里舞蹈。
发不出一点声音。
而这,也是《革命之间》的第二层含义:它让女性的声音如幽灵般漂浮在革命之间,让你从泛化的异域视角回归到个体。
没有暴戾,没有控诉。
只是静静地告诉我们:历史上,她们,曾经拥有名字。
03
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也意识到了:
这不就是香特尔·阿克曼的《家乡的消息》吗?
用书信串起城市图景,本质上,是对私人/公共,个体/集体的重新书写?
但Sir总觉得。
在某种程度上,它更接近于2021年的那部《无知之夜》。
同样是革命中不被看到的爱情。
同样是用最基础的视听技巧,在绵延多年的真实素材中,发出创作者自己的声音。
更重要的是。
尤其是电影结尾我们会发现,片中的角色,其实是虚构的。
她们是通过政治警察的资料、编导自身及母亲一辈曾有的经历而凝成的两个符号影像。
但神奇的是,只要你看完这68分钟,便不会将这种“虚构”与“虚假”联系在一起的。
为什么?
不仅是因为“情真意切”。
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接受了这样的历史观。
事实上,在电影的开头,导演就有意透露这一切,他引用了阿扎尔·纳菲西(美籍伊朗女作家)的话作为开场:
对于影片里的人物来说,这是她们投身革命的动力源泉。
而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去想象的不仅是未来,更可以是历史。
是的。
史书上的历史,并不一定就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他们是胜利者的书写,是后来人的想象,是当下价值观的推断,它们并不是铁板一块。
更何况。
这里还有许多偏见,许多舍弃,许多书写人的刻意为之。
于是我们更需要去用力想象。
想象那个年代真实的样子。
想象那些被刻意忽略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革命之间》与其说是纪录片,不如说,是剧情片,是散文,是诗歌。
和同样由档案整理出的《窃听风暴》一样。
它们所呈现的,不过是几十年后,我们再次回首那段历史时,更接近真实的样子。
不同的是。
这部电影里没那么满目疮痍。
它是一群年轻人,曾经充满希冀的,一个小小的逗号。
所以。
虚构的真实也好,历史的重述也罢,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人还会讲述这样的故事,有人还会记得那群被遗忘的人,并情真意切地把它记录了下来。
哪怕再私人。
哪怕再小众。
就像电影的最后一段。
罗马尼亚的烟花在夜空中下坠,游乐园旋转的裙摆,把时针拨回了十年前。
照片会褪色。
但镜头不会。
那年海边沙滩上的女孩们,在画面里,会永远肢体丰美,未来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