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影后凉了?不应该啊
今年4月。
金像奖上,郑秀文第10次提名后终于荣获影后。
立刻有人质疑:不过是按资排辈罢了。
看上去似乎是有些道理?
毕竟。
虽然电影在豆瓣上有7.1的评分。
但也有人“毫不客气”:
成也sammi败也sammi
剧本狗屁不通
只是,果真如此吗?
前几天,电影上线,Sir迫不及待地去瞧了个究竟——
流水落花
作为金像奖影后的获奖之作,豆瓣上却至今只有3000多人看过,这样“冷门”的状况让我对本片根本没报什么期待。
但看完之后不得不说:
可能,这是几年来让Sir觉得最意外的港片了。
在当下。
当大部分影片都拍得张牙舞爪、情感激烈,试图引发大众的情绪共鸣。
但它,偏偏藏起了所有的锋芒。
在92分钟的时间里。
不浪费一帧镜头,给你讲一个“我怎样度过这一生”般细水流长的故事。
光是这点。
说它是去年港片的“遗珠”,并不为过。
01
流水
先说这个故事。
看这部电影,很难不会想起陈奕迅的那首《落花流水》。
里面有这样的一句歌词:
“流水很清楚,惜花这个责任,真的身份不过送运。”
说的,就是这个电影的故事主题。
Sammi饰演的女主,天美姨与自己的丈夫,彬叔叔(陆骏光 饰)曾经有过一个3岁的儿子,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去世了。
夫妻二人平日忙着工作,丧子之痛,看似也慢慢过去了。
但,一日,天美姨的小巴运输工作被迫停工,自己即将失业。
做什么工作好呢?
天美姨想到一招,做“寄宿家庭”。
让一些等待被领养或是等待正式分配寄养的小孩,能有一个中转站,在这里能有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
她想得很好,也很简单。
“当打一份工,又能赚钱,搞不定就再把孩子还给他们(类似福利院机构)”。
彬叔叔说出了《喜剧之王》里,尹天仇的台词——
“我养你啊!”
却换回来的是十几年来老夫老妻毫无情调的“揶揄”——
你也快没饭吃了。
天美姨转身坐在凳子上,翘起一只脚,一副大局已定,成竹在胸的样子。
寄养家庭的计划就这样确定下来。
而这部片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述这个寄养家庭的13年。
按道理说。
这应该是个煽情的故事。
他们接管的孩子各式各样,有被抛弃的,有父母一方是罪犯无力抚养孩子的。
孩子如落花一般,飘落在他们身上。
而他们,只能是负责一段时间的照看,再将孩子完好地运送到另一个目的地。
其中分别的段落。
光是想想,就会有许多的不舍与无奈。
但。
导演偏不煽情。
他在每个孩子离开时,都会用非常生硬的“黑幕”作为转折,再迎来下一个孩子,或是天美姨的下一段人生。
生硬。
突兀。
这样的设定,在观影中是非常不舒服的。
但是,导演的意图,就是想让观众“不舒服”。
贾胜枫导演自己解释道——
“这种不舒服正正就是你可以connect(连接)到寄养家庭的时候......电影里面,我话cut就cut,这是一个无情讲的做法,但现实世界的寄养家庭,正正就是这么无情讲。”
这就是这部影片的取舍。
并非要煽动你的情绪,而要你不断保持着“冷眼旁观”的姿态,看这个家庭的人来了又去。
或许也是这个原因。
很多人会大失所望于没有被感动到或者被刺激到。
但再想想。
在情绪极端化的当下,这样的收敛,本身,或许就是难能可贵的。
02
落花
那么,真的如那则短评所说的,“剧本狗屁不通”吗?
不。
这其实是一部细节异常丰富的电影。
它从不“直给”。
而往往只是通过一两个镜头,就交代完故事的前因后果。
考验的。
是你的注意力。
Sir甚至觉得。
这部电影,本就是用细节构建起来的,它用不同孩子,来讲述一个女人的一生。
简单来说。
电影里,天美姨如此全力以赴地照顾孩子,选择去做寄养家庭,是否真的就想赚这么一笔钱?
其实是有私心。
天美姨毫不计后果地为一个孩子付出。
我带她出去玩,我也会买东西给她
我从来没拿去报销的
其实是“为了”治愈自己。
自从3岁的儿子过世后,她就像是变了个人一样,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一个细节。
表面上,她曾打开过自己的内心,就像与她相熟的便利店阿姐说的,以前经常约她出去玩。
但电影一开始时,她在小巴负责接送的,还是小朋友。
她从未走出丧子之痛。
所以。
她选择做寄宿家庭,是命运,也是她的渴望。
其他的孩子,都像是自己孩子的“替代品”。
于是很“神奇”。
来到她家的孩子,如“命运”一般,代替了她未能长大的儿子。
比如,还在幼稚园的菁菁,上小学的森仔,小花;或是读到高年级的明仔与正处于叛逆期的家朗、家希;以及到最后,已经快成年的男孩。
天美姨的人生,就是在这不断的分别中,一次次治愈自己。
举例来说。
第一个孩子,受到惊吓就会尿床的森仔。
天美姨此时虽然有心打开自己的内心,但身体上,还是很抗拒。
影片用了很简单的三组镜头就表现了她的转变。
第一个镜头。
彬叔叔给森仔换衣服时,天美姨只是冷着脸,把脏床单扔进来就走了。
第二个镜头。
她跟丈夫抱怨森仔不说话,还尿床,用手指指天,“哎,没得选。”
彬叔叔说,“嗨,你以为他就有选择吗?”
她忽然呆住了。
第三个镜头。
夜里,她悄悄躺在了森仔的身边。
她慢慢敞开了自己——
表面上刚强的性格,内心也藏着不敢触碰的柔弱。
可以这么说。
《流水落花》中处理感情的方式不是靠旁白,不是靠台词,也不是靠撕心裂肺的长时间的特写镜头,而是在一个个细节里,让人体会这样感情的流转。
比如说它怎样说时间流逝?
不是打上“几年后”的字幕,也不靠日历或者新闻交代些什么,而是从人物的日常行为里,慢慢地让时间静静流淌开。
一个很明显的细节就是。
最初,天美姨总是走在孩子的前面,但随着逐渐衰老,她便慢慢地落在了孩子的身后。
不需要一句台词便交代出了一切。
比如说它怎样说丈夫出轨?
其实也只是两个点到即止的镜头。
一个是苦闷的丈夫在游戏厅里遇到一个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的女性。
一个是丈夫在出门前仔细整理了一下头发,说“晚上不回来吃饭了”。
不需要过多的篇幅,便一目了然。
但问题是,找到孩子的“替代品”,就算是治愈了吗?
显然不是。
可能,对于任何父母来说,最终所要面对的难题,就是“放手”。
另一个细节。
到了第四个孩子,明仔,导演将他设计成最懂事,也是最会察言观色的小孩,本该也是最能讨大人喜欢的孩子。
但仔细看。
到这个小孩时,天美姨已经慢慢不再与孩子同一画面。
为什么?
她开始知道,任何孩子终究会离开自己,适时的放手,或许才是最大的关爱。
我们能给孩子的。
应该是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于是到了最后一个孩子。
他想继续留下来,与天美姨,彬叔叔一起生活。
但,天美姨拒绝了。
她开始往外推这些想回来的孩子。
就像影片那句话:
他没有离开过
他用他的方法
一次又一次回来我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