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毕节故事 | 闲话铁匠路

李新春 云上毕节 2020-08-25


1998年6月,因获知毕节城区铁匠路,已被列为倒天河综合治理改造工程二期工程的拆迁改造范围,当时在毕节市有线电视台《毕节市新闻》当记者的我,被安排做一期关于铁匠路的特别报道,说一说铁匠路的前世今生,为拆迁动员工作营造舆论氛围,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好,也赢得了这个区域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


随后,毕节日报社和毕节晚报社向我约稿,希望我把这个播出的电视播出脚本,整理一份传给他们,于是,我以《闲话铁匠路》为题,把这篇文稿送到了两家报社,《毕节日报》在"怀旧情结″栏目,《毕节晚报》在"文化广角″栏目,分别刊发了我的这篇作品,使这篇文稿得以保留下来,如今翻阅,从1998年至2018年刚好20周年,故将这篇文稿复制转发于下,分享给大家,借此给老毕节人留下一点怀旧的记录。

              一一笔者题记


闲话铁匠路

   

铁匠街瘦又长,铁器火炉排两行……


据《毕节县建设志》记载,铁匠路形成于清朝年间,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老毕节人总习惯称为“铁匠街”。


它位于毕节古城之南的城墙脚,解放后,随着毕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人口的聚增,城市地域和范围的极度拓宽,铁匠路已蜕变成为了闹市中心,南自南关桥头,北至新街农贸市场,全长180米,宽3米,面积540平方米,属毕节古城区残存的古街道之一。



据史书记载,铁匠街形成初期叫毕节古城东津门城墙外的兴隆街,推翻满清政府后,方正式改兴隆街为铁匠街。因铁匠做活,容易失火,故背靠城墙于城东南的倒天河岸,搭建草棚、茅舍,设红炉打制农具和日用生活铁器,逐渐发展成为了一条专制铁器和日用铁器的街道,得名“铁匠街”。


毕节解放后的合作化时期,政府曾将各家各户的铁匠铺组织起来,成立了毕节县手工业铁作业生产合作社,后改建成半节县农机厂,迁址台子路。铁匠路也先后改称“民生路",文革期间又一度改称“工农路”。1982年,全县进行地名普查,又恢复了历史原名铁匠路。



铁匠路52号的胡世昌老人,今年已81岁的高龄,是铁匠路铁匠手艺人中最年长的一位。他介绍说,他们家从道光年间开始从事铁匠手艺以来,已经历了七、八代人的时间,他是第四代,时下,儿孙们仍然靠铁匠为业,只是把传统的手工打制马掌、火钳、锄头等铁器产品,改为加工制造回风炉、烟管等时尚产品了。


据老人介绍,铁匠路的祖师爷叫张居笑,后来由他的徒弟彭继生开创了铁匠业。到1930年,已有27家从业铁匠铺面,时至今日,真正的铁匠人不足10户,大部分是外来经营户,或无人继承改做其他经营了。不过,仍然可以说,铁匠路是毕节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一条独具规模和特色的手艺街,老毕节的一个缩影。



听着铁匠路打铁的熟悉声音,阔别家乡多年的老毕节人,总有那么几分亲切的怀旧心理,几十年后返回家乡,寻找亲人和记忆,如果已无法辩识道路,总会来到城墙脚下的铁匠路,打听和判别方位。


遗憾的是,毕节撒县设市后,城市建设及旧城改造的步代加快了。居于市中心的铁匠路,本来就是一片破房烂屋,加之一个多世纪的风雨侵蚀,已与现代城市面貌极不相称,又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城市美观,更与倒天河污染的治理不相适应,所以,铁匠路的拆近改造,已纳入了新建"沿河大道”的拆迁范围,属倒天河综合治理工程的二期工程。



面对即将进行拆迁的铁匠路,世代从事铁匠手艺谋生的居住者和经营者,他们或多或少的总有那么几分惋惜和留念的情绪,但大多数市民,还是理解和支持政府拆迁改造决心的。



倒天河,穿城而过  向文龙 摄


加快旧城改道,彻底治理倒天河,已成为本届市委、政府的重要责任,地委、行署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高度的重视,决心不把一个破破烂烂的毕节带入下一个世纪,历经一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铁匠路,拆迁改造已成为了时代不可逆转的神圣使命。虽然有损少数人的眼前利益,但是对全市人民而言,必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儿孙的伟业,从而开创黔西北毕节城市建设的新局面。(图/网络)



编辑 / 李   茜

编审 / 秦   恒

大家都在看

NEWS

老毕节故事 | 戏说记忆里的花趣花事


老毕节故事 | 酸甜苦辣闲话集邮人生


老毕节故事 | 哑叔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