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流出一则AITO问界发布的“致全体合作伙伴的一封内部信”。信中提到,赛力斯与华为共同决定成立“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自7月1日起全面负责营销、销售、交付、服务、渠道等业务的端到端闭环管理。
对此,7月2日下午,华为、赛力斯双双向记者证实了上述消息并作出回应。赛力斯称,“近期将发布具体细则,敬请关注。”华为则第一时间回应了外界有关“华为进一步强化对问界的话语权”的解读,华为方面称,成立工作组与双方话语权无关,整体旨在完善问界销售、渠道、服务相关管理,提升客户体验。
01
赛力斯:近期将发布细则
据了解,“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在内部下发了一份致全体伙伴信,这封信强调AITO问界在15个月达成10万辆量产车下线的里程碑后,已经迈入从1到N跃迁的新阶段。为支持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业务更加深入、紧密发展,双方决定成立“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负责营销、销售、交付、服务等业务的端到端闭环管理。赛力斯称,此次“赛力斯&华为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的成立是双方推进深化合作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未来,在双方的深度赋能下,相信AITO问界将继续以“问界速度”,驶向新能源汽车全新的“快车道”,赛力斯还透露:“近期将发布具体细则,敬请关注。”华为与车企有三种合作模式,分别为零部件供应商模式、Huawei Inside(Hi)模式、华为智选车模式,程度由浅入深。而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是最为紧密的智选模式。但从今年销售情况看,AITO问界明显失去了去年面世以来的锐气。2023年跟随特斯拉降价后,其销量遭遇断崖式下滑,1-4月销量分别为4475辆、3505辆、3679辆和4585辆,尽管5月问界销量环比上升,交付了5629辆,但也没能回到去年10月销量超1.2万辆的巅峰。
今年前五月,AITO问界累计销量为21873辆,月均销售仅为4374辆,跟去年的月均8525辆相比下跌了48.7%。与此同时,赛力斯股价一路下跌,从去年7月最高点90.5元到如今36.77元/股,缩水幅度接近六成。
7月2日晚,赛力斯公告,6月销量18754辆,同比下降27.04%。其中,赛力斯汽车6月销量5668辆,同比下降25.99%。但截至目前问界暂未披露6月销量。02
就在不到一个月之前,华为刚强化了对问界商标的话语权。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6月6日华为成功受让21个问界商标,商标类别包括电子产品及科学仪器、汽车和运载工具等,转让申请时间正是今年3月7日和8日。
有意思的是,问界商标的转让方并不是赛力斯,而是两家第三方公司,北京永安世达科贸有限公司和北京科创辉达科贸有限公司。表面上看,这两家公司于赛力斯并无关联关系。
对于获得问界商标一事,华为方面当时回应称,“华为不单独造车、和车企一起造好车”没有变化。在市场人士看来,问界商标被华为成功受让,也意味着华为将拥有问界商标的主导权。
对于此次成立AITO消服联合工作组,华为方面向记者回应,成立“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与双方(赛力斯、华为)话语权无关,整体旨在完善问界销售、渠道、服务方面的管理,提升问界客户体验。此外,去年以来,华为一直在思考成立智选车生态联盟,以统筹所有与华为智选车合作的汽车品牌的营销、服务、渠道等,方便统一管理。另外,今日有消息称,华为智选车业务正在建设有别于当前手机卖场的汽车销售门店,专门用于销售华为智选车生态联盟车型,包括目前已经在售的AITO问界系列,以及规划中的奇瑞、江淮、极狐等合作车型。实际上,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淘汰赛。近期,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公开讲话中曾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小厂商可能被大的厂商兼并重组掉,能活下来的企业每年的产量达不到500万台以上或者达不到1000万台以上,就很难在这个时代立足。” 而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近日也公开表示,未来百万级产销规模将是新能源汽车的门槛,赛力斯短期目标为50万辆一年的产销量,长期目标则是瞄准每年百万级的产销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华为通过对上游技术与下游渠道的资源整合,已集结了一个由4家三线车企为核心,纵跨高中低车型的“新能源车队”。 除了赛力斯之外,华为与江淮汽车的合作车厂将于2024年建成,定位超高端豪华纯电市场,价位区间约在80万-100万元;新能源生态最为丰富的奇瑞,去年宣布跟华为至少有5款高端智能电动车型规划,将于2023年陆续发布;北汽蓝谷正与华为展开合作,联合研发一款全新车型,预计新车将于2024年上市。 此前,余承东也曾表示,“计划推行生态联盟,未来智选模式下几家合作伙伴推出的车型并不会有冲突,仍然会合力建设生态联盟,把车厂的产能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