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过节,标题你想吧
“过节不放假,各位快报题!”
今天是11月8日,
第24个记者节,
它是中国六个仅有的
行业性节日之一。
它,不放假
“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
此话诚不我欺!
今天,我们把这个头条
留给了自己。
我们用心记录时代精彩,
我们用情讲好深圳故事。
今天,我们中的一些佼佼者
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讲述他们的成长心得和收获感悟。
位于商报路上的新媒体大厦和深圳商报大厦。深圳商报记者 廖万育 摄
深圳商报科创部首席记者陈小慧
11月8日,又一个中国记者节如约而至。去年今日,我正在第六届深圳新闻英才奖颁奖报告会的现场进行采访报道,今年依旧没能“逃过”,一整天被采访活动“包围”了。正如同事所说,我们这是真的有在认真过节啊!
这就是记者,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就在上一周,我密集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对“联合实验室”进行专题采访。联合实验室是深圳先进院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联合实验室等合作形式促进科学家和企业家在创新全流程中协同交流,助力科研成果的迅速产业化。每一次采访,我都需要在科研实验室和企业“两头跑”,了解实验室的科研进展和成果转化情况。尽管作为一名“文科生”,有时采访会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物理知识等,但每一次采访通过大量搜集资料和采访“答疑解惑”,总能让我学到许多新的专业知识。而如何用更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科研成果故事,亦是对我写作能力的考验。
通过走访一个个联合实验室,我看到了深圳先进院在健康与医疗、机器人、新能源与新材料、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布局,也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的涌现。我深刻感受到,在这座“创新之城”,总有一批人甘愿坐“冷板凳”潜心做科研,为深圳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成为记者以来,我还多次参加两会报道。2019年3月,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两会的报道,心情无比振奋和激动。当时有前辈对我说:“你要做好一天至少出4到5条稿的准备。”那会深刻感觉到,记者是同时间赛跑的一群人,新闻是有时效性的,在这种重大采访活动上必须要有动态采访、动态出稿的速度!那一次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成长。
不知不觉,进入这个行业已有5年的时间,我依然在做好新闻的路上求索。如今在融媒体时代,记者不光要会写稿、编稿,还要掌握拍摄、出镜、剪辑等多媒体技能,努力成为全媒体“六边形战士”。作为青年记者,更需担当责任,守住初心,努力贡献更多好作品。
探寻庞大财经数据下的真相
深圳商报金融证券部记者邱清月
如果说好奇心和正义感是驱使记者报道新闻的原动力,那么专业性和强逻辑则是财经记者的精神内核,金融的事实往往隐藏在庞大的数据之下,采写就是一个拨云见日的过程。
现阶段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爆炸时代,遍地都是新闻。多年的新闻学课程培养出一种敏感的直觉,我经常能在一堆信息中“捡”到线索。2021年3月,深圳金融监管部门严查经营贷流入楼市。经营贷怎么了?了解情况需要找对关键的人,我开始在公开渠道频繁以“经营贷”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成功对接上深房理事件核心维权组织,前前后后搜集到上百份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关于炒房客如何操作的详细材料,最后撰写稿件揭露深房理炒房运营模式。报道获得当年中国商业好新闻一等奖和中国经济新闻奖监督报道类三等奖。
记者这份工作对我来说也慢慢变得像拼图寻宝游戏,但这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在监督报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之外,还需要用勇气来照见时代风云。
今年连发五篇报道梳理鼎益丰如何靠“玄学”兜售高收益产品,很快引起了社会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紧接着我就收到了一些“鼎粉”的恶意攻击,搜索引擎内的大量转发链接也被删除,却还有源源不断的投资者前来爆料。无力感瞬间渐渐弥漫了整个胸腔。但来自报社领导、媒体同行、读者的鼓励和网友在评论区密密麻麻的留言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理想主义,仿佛有一只不畏荆棘的翔鸟从天空中滑过。
又是一年记者节,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财经新闻报道形式也在不断变化,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质疑精神,但不变的是我们的新闻理想和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在我笔记本扉页,一直记录着这样一句话: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应当具有明辨是非的理智、悲天悯人的情怀、大彻大悟的智慧和俯仰天地的境界。
财经菜鸟的进阶之路
深圳商报·读创编辑部编辑宁可坚
今年是我在深圳商报工作的第六年,也是成为一名财经编辑的第三年。
财经编辑的门槛并不低,它对于专业知识与写作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在编辑财经文章初期,面对陌生的专业术语、眼花缭乱的报表数据,一度让我无从下笔。好在有大学专业知识的基础,我很快掌握了基本编辑财经稿件的方法。
在媒体融合转型的路上,读创客户端坚持深耕财经领域,持续发力内容生产,相继推出了财经晨汇、全球市场早报、公司问答、公司调研、热点公司简报、公告晚汇、读创下午茶、读创深夜档、财报透视、IPO雷达等财经品牌栏目,还上线了@公司频道,形成读创的财经门户频道。
万事开头难,在栏目建立初期,为打磨一篇财经文章,我需要翻阅无数的公司公告,了解事实前因后果,一个个数据对比,考量每一处细节转折,在准确的基础上,将更有用、更有深度的内容传递给读者。
有时候,一篇公司公告虽然较为平实,但深究起来,会发现有着许多耐人寻味之处。这需要编辑对公司动态有敏锐的触觉,这也是我为之努力的方向。
对我而言,紧跟公司热点、深挖公司新闻的过程很烧脑,但我很享受这种“刨根”的过程,也受益匪浅。随着时间的推移,读创客户端的声量在提升,我所编辑的原创稿件也拥有了一定的公司影响力,这让我备受鼓舞。
我可以自信地说,我不再是当初那个一头雾水的“财经菜鸟”,虽然距离“财经大拿”仍有一定距离,但追赶的步伐,永不停止。
一直以来,读创客户端聚焦财经科技,服务商事主体,坚定不移打造与深圳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头部财经新媒体。我作为一名年轻的财经编辑,定要全力以赴,坚持生产优质原创内容,不负韶华,不断前行。
走到城市最深处,记录真挚而感人的故事
深圳商报影视制作事务所视频记者王瑞东
新闻是有温度的,是记录大时代下烟火人间中发生的故事,传递那些故事里不平凡的精神。这些故事有的发生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有的发生在大山深处。挖掘这样的故事,用镜头去讲述和诠释,需要媒体人耐心感受,用心聆听。
细腻地雕琢镜头语言,是我对于这些故事的尊重。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看见了一个个独特又鲜活的自我。为了拍摄《人在东门》系列人文纪录片,我采访了在东门各个角落里生活、成长的人。在蛟湖路边摆摊修鞋的老蒋,让我记忆深刻。他从1997年开始在东门修鞋,如今已有26年。在那个小小的角落里,他抚手雕刻,穿针引线,默默坚守。客人们一天天长大,老蒋却渐渐老去。儿女们想接他回老家安享晚年,老蒋却说:“我舍不得我的这些客人,舍不得这座城市。”
在光明区委统战部《致公爱阅》纪录片里,我们跟随致公党深圳市光明区总支部一行,前往湖南省桑植县芭茅溪小学,为孩子们送去课外读物。路途很远,远到仿佛连人烟都已渐渐散去。云雾中的山上藏着一座平凡的村落,学校就位于山顶。学校里的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儿童,可能许久没有见过新鲜的面孔,热情得让我难以招架。有一个孩子曾问我,什么时候还能再见。我沉默良久,告诉他:“我在山的那一边等你。”离开前,我在山顶放飞了无人机。无人机飞不出这山间无边的云雾,但我相信,山中的孩子们一定能比这无人机飞得更远。
我是深圳商报影视制作事务所的一名视频记者,我在工作中记录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老蒋”,他们默默耕耘,坚守着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爱与执着。遥远山区里孩子们的笑脸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他们的故事值得被听见,值得被诉说,他们的希望也终究会带着他们飞向更广阔的世界。而我,也很幸运地成为这些故事的记录者,让它们走入更多人的心中。
我在深汕记录一座新城的崛起
深圳商报驻深汕记者刘淑芳
朔风起,万物藏,新闻人步履不停,第24个记者节翩然而至。每一个步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都曾被这样的理想召唤: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对于我来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坚守,是从业6年来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记录一座新城的崛起。
11月1日,《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明确由“飞出地”全面主导区域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而我何其有幸见证并记录深汕体制机制改革的整个历程,从2017年9月深汕体制机制调整方案正式通过,到2018年12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再到如今深汕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法”正式施行。
时代在变,传播方式在变,传媒生态在变,不变的是记者的责任和坚守。作为深汕体制机制调整以来第一个常驻深汕的记者,我几乎见证并记录了这座新城每一件里程碑事件,我的名字与这座新城的发展史紧密相联。在这过程中,我也从刚踏出校门的“菜鸟”记者,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老记”,真正理解“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内涵。
记者的荣光,是在一个个现场、由一篇篇报道点亮的。只有去了现场,才能抵达新闻最核心的价值,才能描绘键盘敲不出的真实。当我跟随土整干部驱车200公里抵达签约现场,才能写出深汕土整工作的温度;当我触摸着工地50多摄氏度的钢筋时,才能写出深汕建设者的付出;当我和本地居民深入交流时,才能写出他们的期盼……
记者的成就,不仅在于妙笔生花,而且在于帮助他人,成就自己。我们写下稿件,也是将希望、期待和信心种植到土壤里,等待它在某个春天发芽……
在流量为王、热搜变幻、自媒体翻涌的冲击下,职业记者的功能与价值正面临轻视和质疑。但记者这份职业,也许是我们在疲惫的生活之中,最接近英雄理想的一种存在方式。在一篇篇报道和一帧帧镜头中,记者们的表达方式在变化,但对事实的探寻、对正义的渴望和对美好的期盼是一如既往的。
每个时代都需要讲故事的人。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愿意继续扎根深汕,讲好深汕故事,与这座新城共同成长,做时代的一束微光,但足够明亮,让人看得清脚下,也照得见远方。
策划先行,以“破圈”活动抢占市场C位
深圳商报深商传媒公司副总经理杜幼超
从业13年,作为融媒时代“守望者”的自己,亲身体验着媒体融合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从“小白记者”变成了单位“老员工”。我生性喜欢干点有挑战性的事情,编辑、记者、营销推广、节目编导、脚本文案、活动导演……十几年来,这些角色在我身上不断转换,重构我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不断重塑着我对传播、传媒的认知,是成长,更是突破。
IP是当下最有效率的流量入口,也是最具有商业价值的载体。在媒体融合变革过程中,打造活动IP成为部分媒体探索的方向,深圳商报也不例外。从大湾区美食之夜,到首届“罗湖深港文化月”,近年来,我带领团队踏上了“花式”新赛道,紧密联动政企,一次次抢占活动市场C位。
今年2月深港全面恢复通关以来,深圳的“含港量”直线飙升。一边充分挖掘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一边用好深港通关后的庞大流量,深圳商报与罗湖区由此结缘。7月12日至8月14日期间,我带领团队为罗湖区策划并统筹执行了首届“罗湖深港文化月”活动。活动齐聚五大商圈、10个街道,获上千家品牌参与,涵盖35场文旅活动,引流超百万人次,话题阅读量超4亿次。
在项目承接过程中,我带领团队秉持创意策划先行的宗旨,紧抓港人“北上消费”的现象级市场趋势,深入街区调研,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前期筹备,立足罗湖区“烟火”“消费”两大王牌IP定位,以满足味蕾、抚慰人心、唤醒乡愁的美食为主题,选择暑期及夏季消费旺季开展活动。活动内容涵盖了美食品鉴、话剧戏剧、体育赛事、电竞潮玩、音乐歌会等五大类,实现一周一爆款,为两地市民奉上了一场集视觉、味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文化消费盛宴。首届“罗湖深港文化月”也得以在今年夏天强势刷屏深港两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成为罗湖区拉动市场消费,提振市场信心的强大助力。
从新闻传播到场景传播、空间传播、形象传播、融合传播等,媒体融合变革的过程中,媒体人也不断突破传统业务边界,抢占新赛道,探索新业态。自踏足新媒体以来,我带领团队在转型探索中求新求变,团队共情能力、链接能力、协同能力、交付能力不断提升,持续赋能报社承接的设计、影视、策展、品牌活动等项目。其间,团队实力与价值凸显的同时,我的个人价值也得到了升华。融媒体时代,“破局”“破圈”“破浪”,是我,也是深圳商报新媒体团队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转型之路。
有一种担当叫坚守
深圳商报审校科科长张翥
2023年10月,在夜班工作了31年的审校科科长张翥退休了,在同事们为他举行的欢送仪式上他动情地说:“在报社和大家共同度过的这些夜晚,是我终生难忘的回忆。”
从兰光大厦到商报路,在夜班审校岗位默默耕耘31年,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张翥1992年9月进入报社校对科工作,那时深圳商报刚复刊一年多。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李战利回忆说, 老张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他总是科里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总编室版面盖完章出最后样后,他还要每个版检查一遍。多年来,这一画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重现。
同事黄建祥说,老张工作中认真学习钻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对工作他事无巨细,每个环节都不放过,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中缝广告,他都会反复研究。张翥说:“别以为广告不重要,事小,但是客户交钱登广告,我们就要帮他们把好关,这涉及到信誉。”
张翥经常说:“拿了这份工资,就要对得起这份工作,就要让领导和同事们放心,我每天下班后才安心睡得着。”因为有张翥这样认真负责严谨“多疑”的工作作风,确保了报纸安全出版。
编辑陈光强说,2008年起,张翥担任深圳商报审校科科长。在他的带领下,审校科是一支团结的队伍、和谐的队伍,也是一支具备很强战斗力的队伍,涌现出不少可圈可点的事迹,多名从审校科成长起来的同事,转岗到了记者或编辑岗位后,有的获聘“首席编辑”,有的获得全国和省市新闻奖乃至深圳新闻英才奖。
以创意设计为传播赋能
深圳商报文创设计事务所空间设计师朱彬豪
我是今年7月刚刚踏出校园的哈工大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加入深圳商报之前,我印象中的传统纸媒工作以图文为主,用文字和图片去反映最真实的社会。加入这个大家庭后,我亲身经历了转型变革中的传媒行业正在进行着的多元化发展。除了媒体的传统职能外,深圳商报正在进入许多全新业态,比如深耕设计、策划、影视等领域。
在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份工作给予我的最直观的感受是,在传媒行业从事设计,需永远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在首届罗湖深港文化月系列活动中,深圳商报文创设计事务所除了需要执行文化月的相关视觉设计工作,还负责创意集市、地铁专列等线下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不同的设计场景需要团队成员具备多样的设计技能。作为团队的一员,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工作内容,我从零开始了解和学习,收获颇丰。以罗湖地铁专列设计为例,其设计工作中包括设计范围确定、平面设计、模型制作、场景渲染等多项内容。在领导的指导和同事的协助下,我经过多次调整与完善,顺利完成了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项重要任务。这样陌生的设计场景,对于作为新人的我而言,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成长。
转眼间,我参加工作已进入第5个月,短暂的工作经历让我认识到了设计在品牌建设及传播中的重要性,也让我切身体会到在媒体行业从事设计工作,是一件有趣并有挑战的事。
当初,从建筑学专业毕业后,我并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按部就班地进入建筑设计院等专业的建筑设计机构,而是选择了踏入传媒行业从事设计相关工作,这一充满叛逆色彩的“破圈”行为,如同这个极速变革的媒体行业,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每一个“破圈”行为的背后,除了未知和挑战,往往也会存在着许多机遇。而我,愿与奔跑在媒体变革时代的深圳商报,在未知与挑战中共同成长。
用镜头记录时代,从聚合走向媒合
深圳商报影视制作事务所总监梁倩兰
随着短视频、移动直播等视频化传播的发展,深圳商报·读创2018年起打造了专门的视频团队,主动投入视频传播主战场,我很荣幸一直参与其中。
早期在视频和直播的内容创作中,我们试图创新传统媒体的新闻叙事方式,强调观众的代入感和在场感,创作了《官宣!港珠澳大桥今天正式通车 读创直播带您漂洋过海来看“它”》《深圳叶菜到底难不难买?这里给你答案!》等一系列视频和直播报道,也荣获过深圳市新闻奖等多个奖项荣誉。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看到了移动社交短视频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对同一视频素材的一次生产、多元发布,深圳商报从读创客户端这一大本营出发,陆续入驻抖音、微信视频号等主流短视频平台,并积极与各党媒平台联动,形成了“1+2+N”的多平台多功能矩阵传播格局。在聚合传播的助力下,单条视频和直播最多时能联动近30个平台一起分发,从而发挥出视频新闻传播的独特优势。
聚合的目的是为了走向媒合,多平台不仅是信息的“分发池”,背后更是一批定向筛选的用户。这就要求我们创作视频产品时,要根据不同平台特性,从内容到形式都能为用户带来个性化体验。如在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的视频宣传中,我带领团队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全媒体传播策划,最多时一天完成了25条视频的原创制作。形式上将直播与短视频结合,根据平台特性不同进行内容创作。内容上,一是系列化制作快讯视频和展馆打卡直播,从财经媒体核心视角出发,抢占舆论高地;二是对重要会议,如促进文化贸易分论坛,对重点嘉宾的金句制作“拆条”视频,主打“独家+第一”传播;三是深度挖掘展商展品背后的故事,多维、多角度获得情绪、情感和文化认同。
如今的主流媒体视频创作不能再是简单的生产和传播过程,而是要在运维用户关系的过程中思考用户的兴趣爱好、情感需求和价值取向。基于此,未来我们将花更多时间去探索垂类视频产品的制作,精细化、专业化打造视频IP,通过视频产品获得关系认同、情感共振,进而提升长效的、可持续开发的独有竞争力。
深圳商报历届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得者心声
首届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得者
钱飞鸣:
专业的新闻是当下的奢侈品,所谓的爆款往往并非新闻,它们传递的是观点,甚至只是情绪,新闻的根本——事实似乎并不重要。
每一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但是只有专业人士才叫记者。记者的专业精神,在于求真的理念,在于规范的处理,在于客观的立场。新闻记者的天职,就是消除信息不对称。在当下多元的传播格局里,需要新闻工作者坚守专业精神。过去的信息不对称,在于供给不充分;现在的信息不对称,变成了优质信息的供给不充分。
第二届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得者
李红:
新闻记者,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我长期关注身边的好人,用手中的笔抑恶扬善,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近年来先后挖掘和报道了一批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典型,每一篇爱心典型报道,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洗礼,让自己的职业操守得以净化,让自己的新闻良知得到升华。
如今,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传播的技术和手段变化了,但新闻记者的初心和使命不变。“我们永远在路上!”在新闻这条道路上我将坚定地走下去,做一名记录者,更做一名践行者,铭记初心,无怨无悔。
第三届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得者
崔霞:
20多年坚守新闻一线,始终保持新闻人的初心使命,带着思考前行,积淀自身能量。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因为责任,所以坚持。
第四届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得者
陈光强:
近30年来,坚守职业追求,无论在哪个岗位,总是秉持“把工作做好”的理念,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扎扎实实守好阵地。面对新形势,将继续保持干事创业的劲头,不断学习、增强本领,坚决守住出版安全底线,不断提升编辑质量,为报社的发展添砖加瓦,为继续讲好深圳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作出贡献。
第五届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得者
贺平波:
曾几何时,记者凭一支笔一张纸就能记录新闻现场、记录历史。如今记者必须釆写编播、拍摄剪辑,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既要出得了厅堂,能出镜当主播;还要下得了厨房,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巧手做出新闻大餐。
在每部手机都是自媒体,每个网民都是“媒体记者”的当下,记者节的到来,也给每个职业新闻工作者打了一个问号。记者或编辑,如何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练出十八般武艺,应是每逢记者节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当我们敢称为“全媒体记者”的时候,方能无愧于这一中国仅有的几个以职业命名的节日。
第六届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得者
张玉斌:
记者节,是新闻人的欢乐节日,也是新闻人检视自己、加油鼓劲的良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保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雄心;媒体融合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鼓足新闻理想的风帆;众声喧哗的当下,我们更需要体现自身价值,展现职业尊严。一入新闻行,终身新闻人。时代锻造全媒记者,时代召唤新闻初心。
第七届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得者
刘虹:
在拥抱新媒体的过程中,作为老报人,有时会很迷茫:“在新媒体和短视频快速发展的今天,报人何去何从?”面对本领恐慌,我们老报人在新的岗位上,学会了做海报新闻、拍视频新闻,在迅速向全媒体记者转型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到:优质内容,永远是媒体人的制胜法宝!
记者生涯就是
永不止步地探寻
永不停滞地聆听
永不停息地思索
永不懈怠地拼搏
守好主战场、主阵地
是新闻媒体人的职责
媒体人
永不惧怕挑战
记者,永远在路上
来源 深圳商报
编辑 石展溥 责编 李琰 校审 汪蓓
监制 于雪
等你来pick→